养生健康

龟尾的准确位置图 龟尾特效推拿法

龟尾的准确位置图 龟尾特效推拿法

用拇指指端以顺时针方向回旋揉动 龟尾100-30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至轻,每天坚持推拿,可缓解便秘,腹泻,脱肛,遗尿等病症。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伤食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推拿方法:清补脾经,清大肠,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龟尾,揉板门,摩腹。

推拿功效:清补脾经,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中脘以和胃健脾,消食导滞;清大肠,揉天枢以清利积滞,揉龟尾可理肠止泻。

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

1、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如图4)。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如图5)。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如图6)。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 揉龟尾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臀部的尾椎骨处,通过对龟尾穴的刺激可以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能,能够有效的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

按摩方法:在进行推拿时需用拇指或者中指的指端按揉小儿尾椎骨端100次。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宝宝断奶三天没拉大便 宝宝断奶后便秘试试按摩方法

位置:小儿推拿中的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外侧近拇指端,为食指指尖到虎口的一条直线上。

推拿方法:进行推拿的时候可用手指的指腹轻盈、快速、稳健的从小儿的虎口处往外推至食指指尖处,反复来回推200次。

将小儿平卧与床上,推拿时用手掌根部着力,较小的儿童可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着力,在小儿小儿腹部做顺针抚摩约5分钟。此处,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注意按摩的方向,只有通过顺时针的按摩腹部才有助于缓解小儿便秘症状。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臀部的尾椎骨处,通过对龟尾穴的刺激可以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能,能够有效的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

推拿方法:在进行推拿时需用拇指或者中指的指端按揉小儿尾椎骨端100次。

位置:天枢穴位于平肚脐旁开2寸,左右各一;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处,亦左右各一。

推拿方法:此四处穴位分娩用拇指或者中指指端按揉刺激各50-100次。

龟尾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龟尾位于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推拿常用揉法。龟尾穴性平和,揉龟尾有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之功能,既有止泻作用,又能帮助通便。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多与揉脐,推七节骨等相配合,以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鸠尾的准确位置图 鸠尾穴特效按摩疗法

用四指叩击本穴,或用拇指指腹按压本穴,做圆圈按摩,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使精力充沛,气色饱满,皮肤富有光泽。

小儿推拿止腹泻

马娅的女儿快满周岁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筹划着要好好为这个惟一的小宝宝庆祝一下。可距女儿周岁还有两天,马娅夫妇却变得愁眉苦脸:小家伙又拉肚子了!

有过多次上医院的经验,马娅知道女儿还是消化不良引起腹泻。但这次,马娅不愿看到女儿过周岁时还在吃药,于是带着女儿来到中医院。

医生告诉马娅,宝宝的症状,按中医理论解释,就是由喂养不当或饮食不洁所致的内伤乳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马娅学会了这种按摩治疗方法。

那几天,每隔几小时,马娅都会把女儿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地触摸女儿的腹部,轻柔地画圈,然后用手指在女儿的脐部稍稍用力地按揉……两天后,效果逐渐显现,女儿的腹泻次数少了,继续按摩几天后,腹泻症状消失,食欲与精神也明显好转。

时值夏季,婴幼儿腹泻明显增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婴幼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腹泻多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对父母来说,小儿推拿是种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的选择。

在此介绍马娅给女儿采用的按摩治疗方式——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有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等四种。

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见图1)。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钟(见图2)。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揉按之力。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见图3)。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如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龟尾的准确位置图 揉龟尾的功效与作用

龟尾穴性平和,揉龟尾有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之功能,既有止泻作用,又能帮助通便。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多与揉脐,推七节骨等相配合,以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相关推荐

宝宝便秘怎么办 中医推拿

泻大肠:即帮宝宝按摩大肠经,中医又称「泻大肠」的推拿手法。因便秘属大肠经有火、有偏燥热的情况,故有便秘等症状。帮宝宝推拿时,可沿食指外侧至虎口的这一段距离,从虎口往食指尖的方向去推动。平日约可推拿100~200下左右,对于缓解宝宝的便秘很有效果。 A.补脾经:补脾经,可健脾固本,加强宝宝体内代谢作用,针对大便不硬但虚弱无力解便,体瘦乏力的便秘情况使用。推拿时,可将宝宝的大拇指伸直,顺时针旋转推动拇指螺纹面,并由大拇指螺纹面自拇指尖向指跟方向直线内推200~300下。 B.按摩肚脐:可利用中指端或手掌,帮宝

小儿脱肛推拿 《千金》脱肛方

组成:横骨(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长强(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 推拿功效:益元荣督,健中举陷,束肠固脱。 推拿方解:横骨,足少阴肾经之穴,又为肾经与冲脉交会穴,故有益肾元,调冲任,司气化之功;长强有益肾束肛之效;故《千金方》治“脱肛历年不愈”,“灸横骨百壮”,“灸龟尾百壮”。龟尾即长强穴。对二穴施以按摩术,名“《千金》脱肛方”,以其益肾建中,束肠固脱之功,可治“脱肛历年不愈”之候。 若加摩百会,大肠俞,气海,膻中,则益气举陷,束肠固脱之功倍增。

五指节的准确位置 五指节特效推拿

一手托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拇指指尖端依次从小儿的拇指掐至小指,掐3-5次,再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从小儿的拇指揉按至小指,揉30-5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夜啼,咳嗽等病症。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解 惊泄推拿手法

主证:因腹痛而多啼,随即泄泻,粪稠若胶,色青如苔,夜卧不宁,睡中惊惕,面唇色青,舌边红,脉弦,指纹青滞。 治法:平肝健脾,镇惊止泻。 推拿手法:清肝木,清心火,掐手背五指节,揉小天心,分手阴阳,补脾土,揉板门,补胃经,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推上七节,揉龟尾,补大肠。 推拿功效:清肝木,以平肝,防克伐太过,清心火以清心养心,治心神不宁,夜卧不安,手背五指节有“乃祛风之苍术”之说,镇惊熄风较佳,脾土,板门及四横纹能健益脾胃,配以止泻的龟尾,七节,大肠等。

小儿推拿脊柱的解 小儿推拿脊柱的位置

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大椎穴)至尾椎端(龟尾穴)成一直线。穴呈线状,属督脉,系小儿推拿之特定穴。

鸠尾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简易取穴:位于上腹部,胸剑结合部(腹部正中直向上,“人”字形骨性标志),前正中线之下1横指处即是。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脾肾阳虚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泄不止,下利清谷,澄沏清冷,四肢厥冷,形寒蜷卧,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萎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壮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肾水,补肾顶,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推三关,揉外劳,揉神阙,输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揉一窝风,利小肠,揉二人上马,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推拿功效:补肾水与肾顶以温补肾阳,三关用于虚寒最宜,神阙能温阳散寒;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可升阳举陷;一窝风,二人上马功在温利寒湿;运土入水,补大肠,揉龟尾,上推七节起到固肠止泻的作用。

鸠尾的准确位置 鸠尾穴功效作用

功效:和中降逆,宽胸化痰,清心宁神。 作用机制:鸠尾穴属任脉,正当剑突下,位近膈肌,内应肝及胃上口,故可疏理肝胃及胸膈气机,宽胸理气,和中降逆,治疗胸中气滞的咳喘,胸闷,心痛,胃气上逆或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或膈气不利的呃逆;该穴位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中医认为,膏为心尖之脂,故本穴络穴诸阴经而调和阴阳,清心化痰宁神,治疗邪热扰心,心神不宁的心烦,心悸,及痰浊蒙必心窍的癫狂,癫痫。 主治病症:1.咳喘胸闷,心胸痛,心烦,心悸,癫狂,痫证;2.犯胃,呕吐,呃逆,胃脘痛。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寒湿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宝宝拉肚子怎么按摩 寒湿型拉肚子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或清水色绿,气味微腥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推拿方法: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揉外劳: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穴100-300次。 补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300次,从指尖推向虎口。 推上七节骨:用食指,中指从尾椎骨端向上直推至第4腰椎100-300次。 揉龟尾:用中指指端揉尾骨端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