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读书有益健康
老人读书有益健康
1、有益交流
老年人在读书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和几位退休老友经常在一起谈心,发表各自对书的看法。不仅可以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和朋友间想法的交流。老年人通过读书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而且这样找到的朋友不用担心彼此鸡同鸭讲,无法沟通。
2、提高自身认知能力
俗话说得好,读书能医愚。这说明通过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提高素质与涵养。时下出现了许多诈骗的手段,针对的对象大部分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老人,原因就是这些老人没有知识,认知能力低下,容易上当受骗。因此,老年人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3、保健大脑
大脑若经常不用就会萎缩,直接影响到全身各器官的衰退。老年人的大脑越用身体会越好,反之随着大脑的迟钝身体也会越来越差。
许多老学者、老科学家、老艺术家耳聪目明、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从不停止用脑。
缺乏促进大脑功能的活动(如阅读)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与经常读书的老年人相比,从不读书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会增加3.7倍,偶尔读书的老年人,这一风险也会高出2.5倍。
老人性生活有益健康长寿
美国老年没放弃性生活
美国各大媒体都将目光集中在老年人性生活上。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很多美国老人的性生活非常活跃,其亲密动作甚至会让子孙们脸红。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这项调查涉及3005名57岁―85岁的美国老年人,结果显示,在57―64岁的老人中,73%与伴侣有规律的性生活(每月两三次);在64―75岁的人群中,则为53%(每月两三次);在75―85岁,也有超过20%的人与伴侣有性行为(每月一次左右)。
这与过去普遍认为的“老年人与性绝缘”完全不同。
美国ABC电视台播报了这项结果后,很多老年观众纷纷打电话,称这是“老年人的福音”。MSNBC网站开通了在线调查,“您如何看待老年人性生活”的话题一日之间点击过万,有70多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留言。“5年前退休后,我和丈夫的性生活越来越好,我相信这种美好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家住加利福尼亚州的简表示。
采访中,《生命时报》记者发现,该调查结果公布后,“性生活”突然成了美国老年女性茶话会上的“焦点”,甚至还有人诵读。“我们能从中发现自己和丈夫存在的问题。”
女性问题多于男性
当美国老人在“古稀”之龄依然能享受性生活带来的愉悦时,中国老人的性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中国性学会委员、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教授马晓年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大规模调查,但中国的状况可能不如美国那么乐观。《当代医学》2007年2月曾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200名退休女工中,有69.3%的50―60岁妇女停止了性生活。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马晓年表示。首先,在不少老人心中,性生活对健康有害,这无疑让他们对性生活的兴趣大打折扣。其次,夫妻情感、伴侣对性生活的态度等,对老人的性需求都有一定影响,而我国老人在这些方面平均水平都不高。最后,中国老人要帮忙抚养孙子或孙女,留给自己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减少了享受性爱的机会。
同样,在美国的这次调查中,尽管老人拥有积极的性生活,但仍有半数人存在问题,且女性多于男性。男性最普遍的是勃起功能障碍(37%);女性则是性冷淡(43%)、阴道干涩(39%)和无法达到高潮(34%)。“我国也是老年女性问题比男性多。”马晓年表示,“从生理角度来讲,女性受更年期影响,阴道停止分泌液体,使得阴道干涩,但美国女性会选择激素替代疗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我国女性对这一疗法的接受程度较低,使用润滑剂的也很少。”
50岁后是“第二次蜜月”
那么,老人怎样才能过好性生活呢?马晓年认为,从观念上,老人应明白,性生活对人体是有益的。“莎士比亚说过,爱情能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出双倍的功效。”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增强机体适应性。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性功能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性生活还有相互安慰的作用,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是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78岁的艾德·安德鲁告诉记者:“结婚51年来,我每天都对妻子说"我爱你",我们经常会讨论如何让性生活更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我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不少美国老人重新回到二人世界后,妻子往往能找到新的乐趣,因此她们喜欢把50岁以后的生活称作"第二次蜜月"。”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乔治安娜·巴托斯教授说。
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则强调,老人还可以利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性生活,即充分地拥抱、接吻、爱抚,这同样能使他们获得性满足与性快感。因为嘴唇、乳房的皮肤和黏膜都是可以引起性兴奋的。“当然,如果老年人还能用生殖器过性生活,那是最好的。”
老人多吃橘子有益健康
日本《朝日新闻》近日的一篇文章指出,日本果树研究所发布的公开调查表明:多吃柑橘可预防肝脏病和动脉硬化。
研究所专家指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而调查中发现,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上动脉硬化的危险就越低。
在日本,男性饮酒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众所周知,过度饮酒会造成酒精肝、脂肪肝和肝硬化等疾病。因此,专家专门对每天摄入25克乙醇(也就是 640毫升以上啤酒)的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吃一个以下柑橘的人,比每天吃3~4个柑橘的人,患酒精肝的可能要高出将近一倍。
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患者体内血清中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柑橘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可提高抗氧化能力,对保护肝脏有益。
此外,专家指出,动脉硬化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恶化,饮食、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都会对其造成影响,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也会成为造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而这次调查中发现,人的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人,比含量低的人,患动脉硬化的可能要低2~3倍。这证明,多吃柑橘,摄取大量类胡萝卜素,可以避免患动脉硬化。
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1、平地散步
平地安全,平地对关节没有压迫,平地视野宽,最适合老人家散步,散步就活动了全身筋骨,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
2、做点家务
家务劳动是轻体力劳动,有益于舒筋活络,家庭妇女大都长寿,恐怕是和长期家务劳动有关,老人家适当做点家务好,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
3、干点农活
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沐浴在大自然中,享受着田园之乐,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好处多,农夫中长寿者众,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
4、聚众聊天
一群人在一起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聊,政治、文化、文学、天文、地理、人情、世事、笑话、新闻故事、遗闻逸事,这种群体生活很是开心的,绝对比离群索居沉湎于往事好,有益健康长寿。
5、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政治活动、公益活动、宗教活动、打牌、搓麻将、打门球、打乒乓球、唱歌、跳舞、玩器乐、喝小酒吹牛、读书、上网、写作等,兴趣什么就做什么,把握好度,有利于健康长寿,体现了“生命在于随心顺势”。
练书法对健康有益
历史事实证明,书法对于人的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作用。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发现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大多都是高寿。从汉代至清代,这个在人类平均寿命25岁~40岁的时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何绍基74岁……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书法有养生的作用,这是不少学书法的人的共识。有人把这些作用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所谓“洗笔调墨四体松”,是书法养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洗笔、调墨等预备动作,达到四体放松,疏通全身气血经络。“预想字形神思凝”,是书法养生的第二阶段。王羲之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神气贯注全息动”,是书法养生的第三阶段。把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关键要做到神领笔毫、气运于手,以此带动全身心的活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书法运动的最实质性的阶段。“赏心悦目乐无穷”,是书法养生的第四阶段。好的作品可以赏心悦目,令人乐在其中。学习书法,可以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满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一种超然与净化,达到心绪舒畅。
老年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1、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之保持心态
老年人要以平和心态看问题,从总体上讲,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眼前亟需关注的并不是待遇问题,首先应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身体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老年人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达观快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对自身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2、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之阅读书籍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历代文化之精华;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是智慧行为,可引领人们走向知识的海洋,在自我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由于开阔了眼界,生活也因之而充实。而且,常读书能使人时时清醒,步步睿智,从平淡走上赋有诗意的人生
3、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之寻找乐趣
与人相处,有开心当然也有矛盾。我们要学会把矛盾缩小,把开心放大。老人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小圈子里,多出去走走,结交朋友,可以做一些年轻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找到生活的乐趣,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4、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之幽默风趣
幽默感一般是天生的,后天培养幽默感也不是不行。老人在这个世道生活了几十年,为人处事自然比别人懂得多,但是跟人相处,也不免会出现矛盾。这里幽默就派上大用场了。幽默的语言能使人放松,更易与人交心,同时也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老年人保健 多读书可防老
读书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衰老,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读书使人进入专注状态,一切有害的心理因素都被排除,取而代之的是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特别是抑扬顿挫的高声朗读,既能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增加肺活量,又能舒肝理气,调达情志。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际关系的复杂紧张,很多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各种身心疾病接踵而至。传统的医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渴望,于是一些新的医学理念应运而生,读书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特别是抑扬顿挫的高声朗读,既能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增加肺活量,又能舒肝理气,调达情志。
我国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所谓医愚,就是使人明理、化郁、解烦、长见识。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产生一种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增强细胞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读书使人进入专注状态,一切有害的心理因素都被排除,取而代之的是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勤于读书,使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延缓中枢神经老化,使全身各系统保持协调一致。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读书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一些医院开设了读书疗法,让病人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阅读不同情感色彩的书,以解除他们的烦恼和淡化抑郁的情绪,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一些神经系统及心理障碍的患者,用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次心灵探索的历程,让我们参加到这愉快的旅程中吧!
“八忘”有益健康
1.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年龄是客观的,但生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及的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道理的。
2.忘掉怨恨:一个人种下怨恨的种子,就想报复,甚至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一生不得安宁。如能忘掉怨恨,心平气和,以长寿大有裨益。
3.忘掉悲痛:如亲人遇到天灾人祸或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拨,时间过长即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遇到此类事时,应想开一些,尽快解脱出来。
4.忘掉气愤:气愤则心情急躁,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因气愤至病,因一时之气而损害健康又何必呢?
5.忘掉忧愁:多愁善感是疾病滋生的温床,现代医学认为,忧愁的抑郁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会导致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
6.忘掉悔恨:凡是使人后悔的事都随着岁月流逝而成为历史,应该提得起,放得下,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伤身伤神。
7.忘掉疾病:被疾病困扰,总想着身上的病,紧张惊恐,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有了病,要泰然处之,首先从精神上战胜它。
8.忘掉名利:名利是人们一生都追逐的,必须正确对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才使人健康长寿。
老人性生活有益健康长寿
一、性爱有抗衰老的作用保持正常的性生活,可防治性器官废用性萎缩。此外,性兴奋还是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良药。
二、性爱对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性生活是身体一种全面兴奋的过程,能促进人体性激素的分泌,防止钙流失,防止骨质疏松,促进皮肤中蛋白质的合成,改善皮肤微循环,减轻皮肤萎缩,保持皮肤弹性。据性学家观察发现,有性生活的老年妇女明显比没有性生活的老年妇女要显得年轻,而且容光焕发,前者的整个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都较后者为佳。
三、精液有助于女性生殖健康男性的精液对妇女的生殖道来说,起着“清道夫”的作用。精液中有一种物质叫“胞浆素”,能抑制有害细菌核糖核酸的复制。因此就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这样就能杀灭葡萄球菌等许多致病菌,防止了生殖道的炎症。
四、性爱可满足老年夫妇的心理需求进入老年以后,很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有些老人甚至心情抑郁,衰老得很快。适宜的性生活能够使他们感到刺激,感到爱,感到自己被需要,这对他们主动克服压抑的心情,振作精神,过好晚年生活非常有益。
当夫妻步入老年阶段时,彼此之间的激情、吸引力减退了,性生活也会荒废,即使偶尔有了性冲动时也会克制。据研究证实,老人过性生活的好处是很多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老年朋友们在过性生活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