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文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5个治疗心悸的穴位,但是如果你经常出现心悸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做到保健身体的最佳效果。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上肢按摩缓解心悸
按揉内关,神门,拿双上肢,按摩时间约6分钟。
内关:掌横纹上2寸,两根肌腱中间。
神门:手掌小拇指侧远端横纹处,肌腱外侧。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1、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悸心慌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火旺怎么按摩
心火旺的按摩法1:探按大陵穴穴位: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方法: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揉按大陵穴,一直揉按到从手腕到肘部都有温和的通气感即可。
功效:通过揉按大陵穴可有效缓解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痛、心悸、惊悸、癫狂等症,配合按压劳官穴还可起到辅助缓解心绞痛、失眠的功效。
心火旺的按摩法2:点按神门穴穴位:神门穴是心经的一个穴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方法:①用大拇指端偏峰对神门穴进行有节奏地点压按摩,力度先轻后重,以穴位处有略微酸、麻、胀的感觉为佳。②连续点按神门穴4~5分钟,可用较轻柔的力度再轻柔神门穴3~5分钟。
功效:心火旺盛的人可以经常点按神门穴,即可起到很好的疏通心气、泻火清热的目的,有助于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心火旺的按摩法3:弹拨极泉穴穴位:极泉穴是心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方法:外展手臂,用示指、中指以比较柔和的力量弹拨极泉穴,弹拨时会感觉到手指微微发麻,每次弹拨10次即可。
功效:心火较旺,有口干舌燥、烦渴异常、老想喝水的人可以试试弹拨极泉穴,能够有效缓解不适。
心悸按摩什么穴位
1、心悸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心悸按摩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心悸按摩郄门穴
郄门穴此穴位于手臂上,以线连结手腕内侧的横纹中央和手肘内侧的横纹(小指方向)的边缘。距此线的中央约2厘米,靠近手腕方向之外即是。
用手指一压,连手腕部分都会感到刺痛,很容易找到。一发生心悸,压痛(压时的痛感)会增强,会更好找,此穴以大母指加压刺激。心悸时,稍稍用力压郄门穴,可止住症状。此穴也以刺激左前臂者效果较佳。
4、心悸按摩少冲穴
一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指压20秒左右。但是,突然心悸的很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的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少冲穴虽两手皆有,但消除心悸较有效的是左手的少冲穴。
5、心悸按摩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头面部按摩缓解心悸
推印堂,分推前额5-10遍。
自上而下推桥弓,先推左侧,再推右侧,每侧约1分钟,然后按揉百会,风池2-3分钟;同时测脉搏,以脉搏90次/分以下为度。
桥弓: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线处。
百会: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
风池:枕骨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心悸心慌局部按摩
被按摩者俯卧,全身放松,按摩者用双掌掌根或与鱼际肌,从双肩开始,沿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路线推至双髋及双下肢后面,当推至跟腱时,转向内踝与足弓至足尖。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立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气短,心痛,咳嗽,吐血,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心悸主要是由于气血虚弱,痰热内庭,气滞血瘀等所致,治疗应以温阳益气,化饮涤痰,活血理气为原则。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注意事项
心悸多见于心脏疾病中,要分清疾病的性质,找出发病原因。若是功能性的疾病,大多呈阵发性,经按摩治疗很快缓解;若是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心悸,在按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心悸按摩治疗方法 心悸按摩特效穴
本穴为手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具有清热个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按摩此穴,对心脏疾病,热病神昏,心悸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腧穴定位:在手掌,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天2次,每次20秒左右,突然心悸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使心悸得到抑制。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出入的门户,按压此穴有明显的安心宁神,通络止血作用。
腧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伸臂,用拇指指尖按压穴位,每次30秒,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度。
心慌心悸中医教你这样按摩穴位
饮食不规律,人体新陈代谢容易出现异常,导致心慌心悸。传统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心慌心悸症状。中医穴位按摩具体手法如下:
一、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按摩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二、防止失眠的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