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胀怎么治疗呢?
咽喉肿胀怎么治疗呢?
1.局部治疗 可选用华素片等口含片.
2.对症治疗
可适当采用解热止痛药物,如复方阿斯匹林等.也可用漱口药保持口腔卫生,如复方硼砂溶液或甲硝唑漱口液等,每日多次漱口.
3.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
(1)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
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方药常可用银翘散和银翘解毒片,也可用银翘散加减方,如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桔梗6克、薄荷6克、大青叶12克、桑叶9克、卢根15克、射干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1疗程.中成药可选用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六神丸、万应胶囊、黄连上清丸、一清胶囊、银黄含片、银黄滴丸、草珊瑚含片、咽立爽口含滴丸等.
(2)外感风寒所致急性咽炎:
咽痛不甚严重,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水涕、喷嚏、咳嗽诸症,可采用疏风散寒、解表利咽之法.常用方剂荆芥9克、防风9克、柴胡6 克、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桔梗6克、枳壳6克、茯苓6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可酌情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1疗程.推荐方:药茶金银花15~30克、菊花15~3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胖大海5枚、生甘草6克,每日分3~5次代茶泡饮,或用1000毫升水煮后代茶每日多次随时饮用.该方对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喉利咽有良效,慢性咽炎者可长期饮用.
4.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咽喉、心、下屏尖、扁桃体、轮1-6。毫针刺,实证者强刺激,每次留针1小时。
1.食醋治疗:若喉咙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即可减轻疼痛。
2.炒盐治疗:将盐炒熟研细,吹入喉中,吐出涎水,可消炎止疼。
3.生梨治疗: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
4.藕汁巧治咽喉肿痛:用藕汁加蛋清漱口治感冒后咽喉肿痛有特效。蛋清可滋润咽喉,止咳;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方法是将莲藕削皮洗净,捣碎挤出藕汁,与蛋清(鸡蛋1个可分3次用)一起拌匀,保存在阴凉处,即可用来漱口。
咽喉肿痛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可选用口含片。
2.对症治疗
可适当采用解热止痛药物,如复方阿斯匹林等.也可用漱口药保持口腔卫生,如复方硼砂溶液或甲硝唑漱口液等,每日多次漱口。
3.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
治疗咽喉肿痛中药偏方
咽喉肿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对治疗咽喉肿痛有很多小偏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治疗咽喉肿痛的三个中药偏方。
咽喉肿痛,西医名为咽喉炎。咽喉炎有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多发生在外感之后,出现咽喉红肿疼痛(颜色鲜红),声音沙哑,干咳无痰。多责之于肺热熏蒸,余常用养阴清肺汤治之。慢性咽喉炎,病程较长,有数月、数年而不愈者。口干舌燥,咽喉痒痛,咳嗽连连。咽喉部位紫红,有的还生出小米粒大小的滤疱,余常用名医朱良春的慢性咽炎散治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咀华清喉丹,药简效宏,用之亦效。
一、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黄连、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玉蝴蝶。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二、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
三、咀华清喉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方药:大生地黄,硼砂(研细)。
用法:将生地黄1片,裹硼砂少许,徐徐嚼细咽之,半日许宜将药服完。
生地黄之性能滋阴清火,无论虚热湿热服之皆宜。硼砂能润肺,清热化痰,消肿止痛。二药并用,功力甚大。而又必细细嚼服者,因其病在上,煎汤顿服,恐其力下趋,而病转不愈。且细细嚼咽,则药之津液常清润患处也。此方愚用之屡矣,随手取效者不胜计矣。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咽喉肿痛的三个中药偏方,咽喉肿痛的患者要多喝开水,多吃保护咽喉的食物,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
咽炎吃什么好的快 生梨脯治咽喉肿胀
生鸭梨2个,食盐适量。将梨洗净去核,不去皮,切成如红枣大的块状,2个梨加食盐3~4克,搅拌后放置15分钟。每次含一块于口中,细嚼慢咽,每日4~6次。主治咽喉肿胀、干痛不适。
治疗咽喉肿痛的小妙招
1、将新鲜的番茄进行榨汁,然后和温水掺在一起。用这种混合的番茄汁漱口,能够立刻减轻咽喉肿痛的情况哦!
2、泡一杯非常浓的绿茶,放量之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之后可以进行洗漱喉痛,最终慢慢的咽下。每天都进行一次,两天之后咽喉肿痛的情况就会完全消失。
3、将金银花、茉莉花还有菊花一起晒干之后混合在一起,然后一起泡茶,最后加入一些枸杞子和胖大海,这样不仅能够治疗咽喉肿痛,同时还能够达到消炎、降火的作用。
4、将山豆根放入嘴中,出现唾液之后咽下,这样自然而然身体就会恢复健康了。
5、将棘针晒干,然后烧成灰,灰烬用水冲服,这样也是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妙方。
6、将新鲜的鼓捶草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捣成汁水,去除渣滓之后加入适量的乳汁,从患者的鼻子之中灌入,立刻就治好了。
7、将烧盐还有枯矾取出适量,然后分别细细的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混合搅拌均匀,点上即可治疗疾病。
8、将新鲜的野生荞麦叶子捣碎,取出汁水加入一些食醋,用棉絮或者是羽毛扫一扫,口水出来自然就好了。
9、将生的黑豆以及蜀葵心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食盐,一起捣烂成为膏药,然后敷在咽喉上面,两三天之后就可以痊愈。
10、将龙胆草擂水之后服下,这是一道治疗咽喉肿痛的妙方。
11、将面粉和白醋混合,然后敷在咽喉的外面。
12、如果咽喉肿痛非常的严重,已经不能够吞咽药物了,那么将蛇床子点火烧着,收集产生的浓烟,然后从喉咙中吞入,自然就能够痊愈了。
13、将新鲜的菖蒲根洗干净,然后放入嘴巴中嚼出汁水,再加上酒一杯,喝下。
14、如果咽喉肿痛,并且咽喉堵上了,那么将巴豆去除外壳,用棉纱布包裹好,放入两边的鼻孔之中,立刻就可以恢复喉咙通畅。
15、双手扯住耳朵的耳轮,七次是一个循环,左边耳朵疼痛之后换成右边,右边疼痛之后换成左边。
16、将新鲜的青艾叶捣成汁水,汁水从喉咙中灌入。
17、嘴巴上含住硼砂,产生唾液之后咽下;
18、将马勃蜜搅拌,用少量的清水送服。
19、用九仙子以及新汲水研磨成为汁水,或者是食醋也可以,然后服下就可以恢复健康。
20、将土乌药和食醋一起煎煮,然后服用药液,吐出痰就可以了。
21、如果咽喉肿痛,那么含上一寸的桔梗,长生唾液就可以了。
22、将猪牙皂角捣烂之后和醋酸混合,然后放入喉咙之中,大吐之后咽喉肿痛就治好了。
23、将鲜臭花娘根捣烂,去除渣滓之后饮用。
24、将两只手的手臂、大拇指等等用绳子缠绕煮,大指甲用针刺出血就恢复健康了。
25、将白疆蚕研磨成为粉末,然后用姜汁送服,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咽喉肿痛的妙方。
26、将半枝莲捣碎成为汁水,去除渣滓之后服下。
27、将马齿苋、少量香油一起混合,然后点入咽喉之中
28、将新鲜的益母草捣烂,取出汁水和新鲜的清水混合服下,如果吐了就治愈了。如果是在冬天的时候出现了咽喉肿痛的情况,那么可以用益母草的根部。
29、将新鲜的韭菜捣烂,然后研磨在颈部,效果非常的好。
30、将黄柏末和食醋混合,然后敷在颈部,干了就可以了。
31、将苦菜捣碎成为汁水,服下。
32、将酱茄子放入嘴巴之中,慢慢的咀嚼产生唾液之后咽下;
33、将丝瓜汁喝下。
34、将新鲜的鸡蛋中放入香油以及白糖,打散之后用开水冲服,每天早晚各一次,两天之后就可以了。
35、生吃带皮的黄瓜,能够有效的治疗咽喉肿痛。
36、将大蒜捣烂成为泥状,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放在手掌之中的谷和处,然后密封好,第二天的时候这个地方机会出现水泡,等水泡被慢慢的吸收之后自然咽喉肿痛就消失了。
丝瓜能治疗咽喉肿痛吗
一、开水冲丝瓜治鼻窦炎
干丝瓜用铁锅焙焦,研成细么末。每次服6克,于早晨空腹时用温开水冲服,连服8天。
二、丝瓜汁治咽喉炎
嫩丝瓜洗净捣烂挤汁,加入适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三、治风寒咳嗽
丝瓜自焙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四、治菌痢
丝瓜根,茎,叶均可,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五、治奶水不足
方法1:丝瓜60克,猪蹄1根,炖熟后当菜吃。
方法2:老丝瓜1个,阴乾,烧存性,研未,黄酒冲服,每次服9克。
六、治过敏性哮喘
方法1:丝瓜藤洗净捣烂挤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丝瓜2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七、痔疮引起大便带血
方法1:丝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方法2:鲜丝瓜250克切块,猪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食盐调味佐膳。
专辑提示:丝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丝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治疗咽喉肿痛的妙招
1.舌根运动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2.核桃治咽喉炎
取核桃10枚,去硬壳,不去衣,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一个疗程。核桃具有消炎、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疾病。
3.食红枣、浓茶汁调蜂蜜
用火把5枚红枣的皮烤焦,冲入白糖水饮服;取适量茶叶用纱布包好,用滚热开水泡成浓茶汁,再加入适量蜂蜜调匀,每隔30分钟漱口一次,缓缓吞下,连用多次。这些方法对治疗咽喉疼痛、咽喉炎有较好的效果。
咽喉肿痛治疗
基本治疗
(1)实热证
治法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 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
操作 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中医药治疗
针对上火、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喉咙肿痛,可进行中医药调理,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如使用银黄滴丸等,可以改善和治疗咽炎。银黄滴丸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其中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肺热咳嗽,少阳寒热,目赤肿痛,血热吐衄等。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
咽喉肿胀的辩证
主症 咽喉肿痛。
兼见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咳嗽,伴有寒热头痛,脉浮数,为外感风热;咽干,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为肺胃实热;咽喉稍肿,色暗红,疼痛较轻,或吞咽时觉痛楚,微有热象,入夜则见症较重,为肾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