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有时快有时慢是什么原因
心跳有时快有时慢是什么原因
心跳受窦房结支配的,而窦房结又受迷走神经(植物神经的一种)支配,当焦虑紧张时,心跳就会快一些。这是正常现象.
窦房结控制下的心率在60-100次是正常的,所以你平时心跳波动在60-90次之间,都是正常的,焦虑时快一点,跟迷走神经紧张有关。
所以你平时注意休息,放宽心情,有时间多增强锻炼,锻炼有利于放宽焦虑情绪,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身体健康
心率是受情绪影响的,有些情况下甚至影响很大,引起心率增加幅度较大,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甚至更严重的心率失常,但是,如果解除情绪激动的原因,对心率影响就消失了,目前你的心率60多次每分钟,在60到100次每分的正常范围内,是很理想的健康心率;
至于你感觉头、颈部、背等处不适,可以考虑睡眠质量高低、颈椎是否有问题等,可以认真找一下原因,具体解决,与心率关系不大。
以上就是心跳有时快有时慢的原因,这是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往往也会受到一些情绪上的影响,当情绪比较激烈的时候心跳就会加快,情绪平稳的时候心跳会慢慢的减速,所以说除了,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还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绪。
心跳快慢会影响寿命吗
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更短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 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 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寿命又 高于80次/分的人。
心率过慢当心猝死
长期心率过慢,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 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如果是病理性的,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快同样会缩短寿命。因为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 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查明原因并 治疗。
如果要减慢心率,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负担,肥胖者要减重,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导致心率过快的病理性原因如感染、发热、贫血、甲 亢、心功能不全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需要提醒的是,三高人群一定要适度运动,如果运动结束后5分钟还不能恢复至100次/分以下,就属于强度过 大。
心跳过快或者过慢都要警惕
心动过快过慢都需重视,因为心律失常的严重及危险程度并不与症状完全一致。正常成人的心率保持在60~100次/分,成人心率每分低于60次就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而高于100次就属于过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和过速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同的。
心动过缓约占全部心律失常的近1/3,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而过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预激综合征、阵发 性室上速等。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可确诊大多数心律失常,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 律失常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进行24至48小时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若还不能发现,可进行电生理检查。
要想保证心脏跳动速度均匀,不过快也不过慢,就需要人们处变不惊,不可大喜也不可大悲,凡事要看开,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也是那些长寿老人们的养生之道。
睡眠的重要性
因此,睡眠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处理人们在一天中积存的各种信息。事实上,人类的睡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是由4~5个周期组成。从脑电图上来看,每一周期都是从 “慢”波睡眠开始,到 “快”波睡眠结束。
所谓 “慢”波睡眠,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都在缓慢进行;所谓“快”波睡眠是指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剧烈活动。人们的一夜睡眠,一般地都是先从 “慢”波开始,持续大约80~120分钟;尔后,再转入“快”波睡眠,持续约20~30分钟;然后再转入 “慢”波睡眠,循环往复,直至逐渐醒来。
睡眠的确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如果一个人的睡眠不足或是过多,对健康都十分不利。有关文献报道指出,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7~8小时的人高出180%以上;但是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过长,每天超过10小时以上,这个死亡率也要高出80%以上。
一般来讲,我们人类合理的睡眠时间为学龄前儿童每天10小时左右;学龄儿童每天应睡9~10小时;20岁以下青年每天可睡9小时左右;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就差不多了。睡眠不仅时间要充足,更在于睡眠质量。
婴儿心跳快的原因
小孩心跳肯定比大人快一些的,所以小孩子的体温会比大人稍微高一些,这也是心跳块的原因,但是没必要紧张!小儿心率较快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及心交感神经占优势有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
小孩子心跳快很正常,常有小孩心跳过百的正常 .一般来说,儿童的心跳 正常范围:1岁以内 80~140次/分;1~6岁 80~120次/分;6岁以上 60~100次/分. 但以上频率应该是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孩子活动或参加体育锻炼,心跳可以明显加快. 小孩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很多氧气和养料.需要的多,排出的废物也多.这样,就需要心脏快些跳动,好让血液流得快些,把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带进身体里,把没有用得废物快些运到身体外面去.小孩子的心跳本身就比大人要快一些,有时要看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小孩的活动频率比大人多,如果她是爱动的孩子,平时看起来很健康,那么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4)心脏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平时心跳快原因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 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类别病因编辑
心率过快的病因多为功能性的,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外因素。其产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
(1)生理性心率过快:生理性心率过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
心率过快: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率过快。
病理性
心率过快: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率过快。正常的心率是60~100。注意平时保健,要起居有常,保寒保暖,适度运动,避免暴食暴饮.
饮食
以瓜果蔬菜、瘦肉、豆制品等,忌油腻、生冷、咸辣食品,忌烟酒等物。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 疾病因素导致心跳慢
1、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2、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心跳太慢是什么原因
1、传导阻滞:人的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来指挥的,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1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2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3度最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使心跳减慢。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窦房结功能改变: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在临床上称为病窦综合征,心跳为每分钟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病人会出现目眩、头昏、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会出现昏迷与抽搐。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会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心跳快”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引起心跳快的原因千差万别,最多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也会引致心动过速。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服烈酒、浓茶、浓咖啡或多吸烟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都可使心动加速。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1、窦性心跳快
成人窦性心率>100次/分钟,可有心悸。见于运动或情绪激动,也可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心衰等多种原因。
(1)生理性:
生理性心跳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
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
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4)心脏血管疾病:
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心跳快
(1)阵发性室上性心跳快。常见于无心脏病的青年人,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等。心率在200次/分以下,发作时间较短。
(2)阵发性室性心跳快。室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有严重和广泛的心肌病、严重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发作时的心率多在150-250次/分钟,常有休克和心前区疼痛。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郑州市心血管病专家提醒:心态快只是一个症状。患者切记不要盲目的用药,有些药品只顾效果,对身体各方面影响不说,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 窦性心跳过快
1、生理性
这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
有些药物的刺激就会导致一个人的心跳加速,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
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会造成心跳加快: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4、心脏血管疾病
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 心跳过慢的危害
心跳过慢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
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
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跳过慢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还有些患者以头晕、乏力、晕厥的症状就诊,检查时可发现心脏间断出现长时间的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