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血脂异常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不易被人们觉察。由于血脂异常的往往没有症状.却又能够引起心肌梗死、脑中风等严重疾病,故有「沉默杀手」之称。虽然血脂增高也有一些蛛丝马迹,部分患者在皮肤上可出现黄色瘤,但除眼睑处的黄色瘤易被发现外,其它部位 (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 的黄色瘤均较隐蔽,不易被察觉。
血脂异常有哪些类型
血脂异常的分类较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可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在排除了继发性因素后,可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者除部分是由于先天基因缺陷 (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疾病有很强的遗传背景,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 所致,其余的病因还不清楚。
血脂异常的检查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L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 I、apoB、Lp(a)等的检测属于研究项目,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
1.TC: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造成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2.TG: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TG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
3. 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HDL所含成分较多,临床上目前尚无方法全面地检测HDL的量和功能,故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多少。
4.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
5.Apo AI:正常人群血清apo AI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
6.ApoB: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lg/L范围内。
7.Lp(a):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OOmg/L以上,但80%的正常人在2OOmg/L以下,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80mg/L,中位数则低于此值。通常以300mg/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临床上用于Lp(a)检测的方法尚未标准化。
8.sLDL:血浆中LDL的颗粒大小不均,每一个体都有大、中、小颗粒LDL。已证明血浆TG水平与LDL颗粒结构有关。当TGL(l5Omg/dl)时,大而轻的LDL较多,血浆电泳时LDL谱呈“A”型;当TG>1.7Ommol/L时,sLDL水平升高,LDL谱呈“B”型,并伴随血浆apo B水平升高,HDL-C及apo AI水平降低。目前认为sLDL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临床上尚无简便可靠的实用方法检测sLDL。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mg/dl×O.0259=mmol/L:TG的换算系数为mg/dl×O.0113=mmol/L。
血脂异常危害大
有研究指出,尽管很多人都听说过高脂血症,但在血脂异常者中能坚持治疗,并治疗达标者仅占10%;特别是冠心病人中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更低,只有5%.可见公众对血脂异常危害性的认识还很不够。
1.高脂血症会导致冠心病: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2.
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血脂异常的危害
1、血脂与心肌梗塞、冠心病:
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血脂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其中,高备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的最基本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管血脂高不高,均应长期服用调脂药。因为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血脂与脑梗塞、脑血栓: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功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便引起脑梗塞。医学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
调脂治疗与脑中风:脑中风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高龄、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减低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
3、高血脂与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是提高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调节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大有好处。调节血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脂,但要达到理想水平,还需要调糖、调脂并重,甚至是调脂比调糖更重要。糖尿病与脂质代谢的治疗状况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优劣的标准。
4、高血脂与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检查是目前检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发病率高达5-10%,成人体检中转氨酶增高者约35%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因为,脂肪肝的防治对防止慢性肝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及长期大量饮酒者是脂肪肝的极易患病人群。除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外,还应用调脂疗法进行治疗等。
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征兆
1、反复发作的饱餐后腹痛。
2、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
3、出现头昏脑涨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
4、腿部经常抽筋,常常感到肌肉刺痛,这是胆固醇堆积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5、看东西模糊,这是血液变得粘稠,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6、经常耳鸣和重听,高血脂使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了供血障碍所致。
高血脂引发的危害
血脂异常症的发生与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脂肪饮食、肥胖、年龄增长脂糖代谢能力下降、雌激素缺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刺激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
高血脂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对高血脂的危害都不是很了解,也许在人们的认知里高血脂并没有那么可怕,吃点药就好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而且血脂异常真的是那么好解决的么,下面就带着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高血脂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吧。
血脂异常症的发生与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脂肪饮食、肥胖、年龄增长脂糖代谢能力下降、雌激素缺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刺激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
高血脂会有的哪些的危害---血脂异常症发生后,血液中过多的脂肪会悄无声息地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会有的哪些的危害---若内脏组织有过多的脂质沉积,可使内脏的体积增大,影响其功能,如脂肪肝。若皮下组织堆积过多脂质可形成黄色瘤。
高血脂会有的哪些的危害---而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血脂异常症发生后,血中脂质形成脂肪斑或纤维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管壁硬化,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与血管方面疾病有关的并发症——心血管方面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管方面的脑梗死和脑溢血;还可形成高血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血管病、肾病和上、下肢坏疽,使病人致残、甚至致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改善血脂异常有什么方法
1、饮食结构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及《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去除了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对此,董吁钢教授特别指出,去掉限制并不意味着能够放开吃,只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观察性研究表明胆固醇与心脏病之间有“可预见的相关性”。
尽管观察性研究并没有表明胆固醇饮食和ASCVD风险明显相关,但提示糖尿病患者更高水平的胆固醇饮食可能增加ASCVD风险。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推荐:
每日热量中来自饱和脂肪酸应<7%;
每日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应<200mg/d;
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可用不饱和脂肪酸或蛋白来部分代替。
2、控制体重
有研究指出,体重减轻5-8k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即坏胆固醇)平均下降5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即好胆固醇)平均升高2-3mg/dl。因此,控制体重对降低血脂意义重大。
董吁钢教授指出,要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同时,对于体重的控制一定要坚持,如果体重减轻后不能维持,调脂作用将不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