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风心病干扰到了特别多的朋友,不利于患者心脏的健康,我们要认真了解风心病的知识,必须要将该病诱发的并发症认识透彻,该病会诱发心衰的发生,患者会出现劳累性的心悸气短、体力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不可以平卧、端坐呼吸,并且咳嗽痰特别的多,还会咳出粉红色的泡沫痰,处在夜间熟睡的时候会突然憋醒,且呼吸困难、胸腹水严重。
风心病还会并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可以说急性肺水肿属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特别的高,一般情况下会发生在剧烈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者是各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发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不能平卧、紫绀、端坐呼吸、咳嗽痰多的症状,这给患者带来了特别多的痛苦。
而心律失常也是风心病的并发症,而且并发心房纤颤是最为多见的,风心病患者到了晚期时会出现心房纤颤的症状,患者的心率绝对不齐且心率快慢是不等的,还会伴有心神不定发生,心音的强弱也是不等的,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同时给治疗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如今,风湿性心脏病出现严重的影响着很多患者的健康和正常工作。因此对于该病我们要及时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从而使其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那么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1)心功能不全(心衰):最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发生于50-75%的风心病患者,并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常由于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重体力劳动,妊娠及分娩等诱发。
(2)心律失常:这种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最常见为房颤,发生于30-40%风心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显著扩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多见。在房颤发生前,多先有房早,房扑或阵发性房颤,以后才转为持久性心房颤动。
(3)呼吸道感染:由于长期肺郁血,易引起肺部感染,并进一步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4)栓塞(多以脑栓塞为主):这种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约占5-10%。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咯血:这种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多见于二尖瓣病变,特别是二尖瓣狭窄。
小编提醒:朋友们在平时中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远离风湿性心脏病。如果出现该病的相关症状,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最后祝广大该患者早日康复!
心脏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心脏病常见并发症:心力衰竭,肺梗塞,脑梗塞,心肌梗塞,猝死,肺心病,多器官衰竭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常易患肺炎,易发生心力衰竭,法洛氏四联症常可并发脑血栓、脑脓肿。风湿性心脏病如不加注意,或处理不当,则可发生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如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力衰竭,脑栓塞,这些都是风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得了并发症,如不及时就医或就医不当,会带来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风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症状。主要是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并加重心衰。同时风心病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心慌、气促,身体耐受力下降,生活质量明显受影响。同时,有以下主要危害:
1.心律失常:即我们常说的“心脏乱跳”,最常见的是心脏颤动(房颤),房颤是风心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房颤可导致心功能差,令病人感觉不舒服,最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2.血栓栓塞:巨大左房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
3.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聚集形成赘生物,感染的细菌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加重心衰。同时赘生物脱落导致栓塞。
4.心力衰竭: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1.心力衰竭:最容易发生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早期。掌握早期心力衰竭特点:
①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②休息时心率每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钟超过110次,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
③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
④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若不及时控制,可诱发心力衰竭。
3.静脉栓塞和肺栓塞:妊娠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心脏病伴静脉压增高及静脉淤滞,有时可发生深部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诱发肺栓塞,是孕产妇重要死因。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4.1年,有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和心梗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在心衰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脂有人研究高血压与总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关,血脂代谢紊乱,使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发病率明显增加。
风心病的几大常见并发症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发生在50%以上的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肌顺应性降低下降,每搏心输出量低;加上老年人血容量相对年轻人多而致心脏前负荷加大;老年人冠脉储备能力差等基础因素,因此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多由于肺部感染、体力活动、输血输液过多、钠盐摄入过多、洋地黄治疗不当以及有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应用如β-受体阻滞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因素而诱发。
二尖瓣狭窄进入左房失代偿期后,多有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长时间室率过速可发生肺水肿,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致右室扩张与肥厚,再加上风湿性心肌损害,可发生右心衰竭而死亡。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不易发生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可有较长时间的无症状期,但当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其平均寿命仅为2~3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长时间无症状,但如有左室肥厚、脉压增大,可在数年内发生心衰而死亡。
二、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房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均可发生,其中以房颤最多见,是二尖瓣狭窄的晚期表现,主要见于有明显左房扩大的病人。
二尖瓣关闭不全也有30%伴有房颤,主动脉瓣病变有房颤时多同时有二尖瓣病变。初为阵发性,以后转为持续性,往往先有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或房扑,以后成为慢性房颤。房颤时如室率过速可加重心力衰竭,此外房颤时易致左房和左心耳内血栓形成,脱落可引起栓塞。
三、栓塞:
在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左心房和左心耳扩张和淤血,易于形成血栓,如同时伴有房颤则更易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脑动脉、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肾脏和肢体动脉等处的栓塞,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缺血性肠炎、血尿和肾性高血压和肢体坏疽等。动脉栓塞5%~10%的病例可发生,其中60%以上为脑栓塞。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发生静脉血栓,房颤病人在右房内也可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肺梗死。部分瓣膜钙化明显的病人在行瓣膜分离术后也可发生栓塞,因此瓣膜钙质的存在也可能是栓塞的原因之一。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多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单纯二尖瓣狭窄较少发生,尤其是瓣膜严重狭窄、增厚和房颤者更为少见,可能是由于房颤、心衰或二尖瓣狭窄严重时,血流速度减慢或压力阶差变小,不易产生湍流和喷流现象,不利于形成赘生物,以致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但近年来导管和介入检查和治疗,以及瓣膜手术开展,感染的机会有所增加,因此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五、肺部感染:
长期的肺淤血使肺顺应性减低,支气管黏膜肿胀和纤毛上皮功能减退,肺间质渗出物常成为良好的培养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同时感染又可使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
冻伤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呢
1、神经系统:体温在34℃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2、循环系统:体温下降后,血液内的水分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隙,血液浓缩,粘度增加,20℃时半数以上的外围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环以及外周围阻力加大;19℃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为正常的25%,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3、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4、肾脏:由于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温27℃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3%。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风心病的几大常见并发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发生在50%以上的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肌顺应性降低下降,每搏心输出量低;加上老年人血容量相对年轻人多而致心脏前负荷加大;老年人冠脉储备能力差等基础因素,因此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多由于肺部感染、体力活动、输血输液过多、钠盐摄入过多、洋地黄治疗不当以及有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应用如β-受体阻滞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因素而诱发。
二尖瓣狭窄进入左房失代偿期后,多有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长时间室率过速可发生肺水肿,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致右室扩张与肥厚,再加上风湿性心肌损害,可发生右心衰竭而死亡。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不易发生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可有较长时间的无症状期,但当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其平均寿命仅为2~3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长时间无症状,但如有左室肥厚、脉压增大,可在数年内发生心衰而死亡。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房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均可发生,其中以房颤最多见,是二尖瓣狭窄的晚期表现,主要见于有明显左房扩大的病人。
二尖瓣关闭不全也有30%伴有房颤,主动脉瓣病变有房颤时多同时有二尖瓣病变。初为阵发性,以后转为持续性,往往先有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或房扑,以后成为慢性房颤。房颤时如室率过速可加重心力衰竭,此外房颤时易致左房和左心耳内血栓形成,脱落可引起栓塞。
栓塞:
在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左心房和左心耳扩张和淤血,易于形成血栓,如同时伴有房颤则更易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脑动脉、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肾脏和肢体动脉等处的栓塞,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缺血性肠炎、血尿和肾性高血压和肢体坏疽等。动脉栓塞5%~10%的病例可发生,其中60%以上为脑栓塞。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发生静脉血栓,房颤病人在右房内也可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肺梗死。部分瓣膜钙化明显的病人在行瓣膜分离术后也可发生栓塞,因此瓣膜钙质的存在也可能是栓塞的原因之一。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多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单纯二尖瓣狭窄较少发生,尤其是瓣膜严重狭窄、增厚和房颤者更为少见,可能是由于房颤、心衰或二尖瓣狭窄严重时,血流速度减慢或压力阶差变小,不易产生湍流和喷流现象,不利于形成赘生物,以致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但近年来导管和介入检查和治疗,以及瓣膜手术开展,感染的机会有所增加,因此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肺部感染:
长期的肺淤血使肺顺应性减低,支气管黏膜肿胀和纤毛上皮功能减退,肺间质渗出物常成为良好的培养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同时感染又可使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