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2岁前缺母爱伤大脑

2岁前缺母爱伤大脑

母亲的关爱是多方面的:与孩子一起玩耍,与他们肌肤相亲,哄宝宝睡觉,时常拥抱等。但并非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足够的母爱。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料,甚至将孩子寄养在祖辈家中。有的虽然跟孩子住在一起,却严重忽视孩子,对孩子的情感或者身体状况不闻不问,甚至虐待,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大脑机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两边都是三岁幼儿的大脑扫描图,左边是正常三岁幼儿的大脑,右边是受到母亲忽视的同龄儿大脑。专家指出,左边那个大脑的主人很可能长大后比右边的那位要聪明,社交技巧更高,而右边大脑小的孩子以后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长大后失业可能性大,同时,也可能面临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出生后2年间,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母爱,则包含大脑的重要遗传基因就无法生效,包括智力发育。2岁后,无论怎样弥补也无法挽救这种损伤。

另外,专家指出,母亲的忽视越严重,孩子的大脑损伤也就越厉害。如果因为各种因素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母爱,最受伤的无疑就是这个无辜的小生命。

10种食物吃伤大脑

1、太咸食物。食物中的钠含量过高,容易使脑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导致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

2、酒精饮料。习惯性饮酒,酒精会使得大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及智力衰退。

3、含过氧化脂的食物。过氧化脂质会损伤某些代谢系统,破坏脑细胞、促使脑部早衰或痴呆。常见于高温煎炸的食物,及长时间在阳光下曝露的食物,如熏鱼、烤鸭等。

4、含铝食物。铝会抑制脑部酶活性,促使人体的记忆力逐渐减退,思考力降低,甚至诱发失智症。

5、含铅食物。铅是脑部一大杀手,吃下含铅食物,例如爆米花、皮蛋、罐头食物等,铅会随着血液进入脑部,使脑部的氧气及营养供应不足,破坏脑细胞,造成记忆力减退、脑部的氧气及营养供应不足,破坏脑细胞,造成记忆力减退、脑部组织受损。

6、太甜食物。超量的糖摄取,不容易为人体所消化分解,糖会渗入血液中,破坏细胞及身体各部位细胞,并且会使体质变成酸性。

7、味精调味料食物。味精的主要成份谷氨酸,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抑制神经的物质,影响神经系统,损伤脑部组织。尤其是脑部发育未成熟的婴幼儿及孕妇,均应该避食用味精调味的食物。

8、酸性食物。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偏酸性,容易使体内酸硷不平衡,变为酸性体质,影响脑部功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9、高脂肪食物。身体需要大量的血液来代谢摄取的脂肪,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脑部氧气不足,脑筋变得迟钝。

10、含农药食物。农药大都具有神经毒性,长期累积容易造成脑部退化。

喝水过量易损伤大脑

英国牛津郡的一名妇女唐·佩奇,为了减肥,听从营养师的嘱咐,连续一周每天超标饮水达2.3升后,开始有癫痫症状,后来被送进重病特护病房,医生的诊断是大脑损伤。佩奇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总听说要多喝水,喝水可以排毒、可以养颜、可以降火,还可以治感冒。“喝水”在一般人心中,仿佛是多多益善,怎么多喝都行。其实,水喝得过量了,一样也会“中毒”,英国妇女佩奇的事例警示我们:水要喝,但是切不可过量。

佩奇由于在连续一段时间内,饮用了超量的水,肾脏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使得血液被稀释,血液中的钠盐浓度降低,过量的水分涌入人体的脑细胞内,引起脑水肿,最终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一般人运动之后,因为流汗过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若补给不当,也易导致水中毒。

那么,究竟怎么喝水才是适当而且健康的呢?

WHO(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提出的饮水标准是,在25摄氏度气温、空气湿度≤60%,且不进行任何运动的安静状态下,人每天的饮水量分别是:儿童1升;成年男性2.9升;成年女性2.2升,孕妇要达4.8升,哺乳期妇女3.3升。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不同群体的饮水量标准都要提高到4.5升/天。

除了饮水量要适度外,饮水方式也决定着水是滋养品还是毒药。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复兴教授提醒,正常人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起来。他推荐的饮水方式之一是3∶3∶3饮水法,即一天喝3杯、分3次喝、每次喝3分钟。对于健康人来说,3∶3∶3饮水法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

另外,要注意喝新鲜开水,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尽可能地饮用温开水,特别是夏季,温开水有益散热,并能保持肠胃的蠕动功能。

链接:喝饮料不等于饮水

喝饮料是脱水过程,而喝水是补水过程。因为,饮料中往往加入很多的营养物质和非营养性物质,包括色素、防腐剂、咖啡因等化学添加剂。要将这些化学添加剂、糖分等分解,需要大量水分。

2岁前缺母爱伤大脑

母亲的关爱是多方面的:与孩子一起玩耍,与他们肌肤相亲,哄宝宝睡觉,时常拥抱等。但并非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足够的母爱。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料,甚至将孩子寄养在祖辈家中。有的虽然跟孩子住在一起,却严重忽视孩子,对孩子的情感或者身体状况不闻不问,甚至虐待,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大脑机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如图所示,两边都是三岁幼儿的大脑扫描图,左边是正常三岁幼儿的大脑,右边是受到母亲忽视的同龄儿大脑。专家指出,左边那个大脑的主人很可能长大后比右边的那位要聪明,社交技巧更高,而右边大脑小的孩子以后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长大后失业可能性大,同时,也可能面临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出生后2年间,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母爱,则包含大脑的重要遗传基因就无法生效,包括智力发育。2岁后,无论怎样弥补也无法挽救这种损伤。

另外,专家指出,母亲的忽视越严重,孩子的大脑损伤也就越厉害。如果因为各种因素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母爱,最受伤的无疑就是这个无辜的小生命。

婴儿睡觉多汗的原因

1.宝宝周边温度过高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能帮助宝宝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维护宝宝的身体循环。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可注意查看宝宝周边的温度是否过高。过厚的小被子,室温较高,都会导致宝宝爱出汗。

2.宝宝自身机体活跃

一岁宝宝正处于从妈妈怀里转向独自行走的阶段,宝宝的脏器器官活跃度比较高,这也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平时,应注意宝宝临睡前的运动程度。

3.宝宝精神被刺激

突然间的巨响、脑神经的刺激也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这种刺激导致的出汗,主要出现在宝宝的手掌、足趾和腋窝部位,妈妈们可注意查看。如果符合这一情况,妈妈应注意给一岁宝宝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临睡前的大脑刺激。

4.宝宝缺钙和维生素D

宝宝体内缺维生素D和钙,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还会导致宝宝患上佝偻病。新爸爸新妈妈不妨带宝宝去医院查一下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如果平日里的钙质补充的很到位,还要注意宝宝是否真正吸收了这些钙质。

5.来自父母的遗传因素

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不能排除父母的遗传因素。如果家中人有睡觉爱出汗的问题,宝宝睡觉爱出汗的概率就比较大。新爸爸新妈妈可先看自身的这种爱出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再结合宝宝的实地情况,遵医治疗。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建议家长一定要非常注意宝宝的身体健康,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去处理才行,有一些一岁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这种症状可能和宝宝周边温度过高以及宝宝精神被刺激等因素有关系,上文详细分析了一岁宝宝睡觉出汗的多种原因。

开发宝宝智力这几种方法很关键

1、经常抚摸和拥抱孩子

有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缺乏拥抱的孩子会非常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而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宝宝,其心理素质要比缺少这些感受的孩子要好得多。当我们抱起孩子的时候,亲亲他的小脸蛋,摸一摸他的小手,捏一捏他的小脚丫,这些小动作都使孩子感到非常快乐。父母的每一次抚摸和拥抱,对孩子而言,都是一次良性的刺激,而这些刺激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对其大脑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2、经常跟孩子说话

家长们经常和孩子聊天,能够刺激孩子的语言神经,还有稳定孩子情绪的作用,特别是九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孩子。当然,家长们跟孩子说话聊天交流,也是要讲究技巧的,聊天时要注意看着孩子的眼睛,听他说话;聊天不等于“唠叨”,真正会懂得聊天的妈妈,会顺着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聊,给孩子很多愉悦的感受,让孩子越聊越想聊;和孩子聊天时,还可以伴有温和的肢体动作,比如握握孩子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等;家长们最好能够一问一答的对话,更能鼓励孩子多说,让孩子爱上表达,爱上思考。

3、鼓励孩子模仿

当宝宝九个月大以后,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很爱模仿,父母做什么,孩子就模仿什么。模仿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爱模仿的孩子,往往也更聪明。而善于鼓励孩子模仿的爸爸妈妈,能让孩子更聪明。发现孩子爱模仿后,父母应有意识地做一个好的榜样了,同时要不断鼓励孩子模仿,让孩子越来越聪明。模仿是他们大脑开发的一个主要的表现。

4、经常带孩子户外体验

6岁前,孩子主要靠体验来感受世界,在生活、玩耍中去观察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给孩子带来的体验越丰富多彩,他们的大脑受到的刺激也越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多带孩子到不同的地方,如公园、超市、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安排更多的家庭旅游,让孩子从小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群和事物,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认知。

5、与孩子一起运动玩耍

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方式,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2岁-5岁的孩子中,爱玩的孩子比不爱玩的孩子,要聪明得多。

德国美乐宝的价格如何

德国原装进口Milupa美乐宝1段婴儿奶粉800克 价格:112元

德国原装进口Milupa美乐宝2段婴儿奶粉800克 价格:112元

德国原装进口Milupa美乐宝3段婴儿奶粉800克 价格:112元

德国原装进口美乐宝 Milupa Aptamil 1岁+.. 价格:80元

德国原装进口美乐宝 Milupa Aptamil 2岁+.. 价格:80元

美乐宝是全球专业婴幼儿营养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商。公司主导品牌美乐宝(MILUPA)在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最大的提供商之一。(以上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会有说变动,仅供参考)

睡眠少于6小时是睡眠不足吗

是。因为新生儿睡眠时间 20-22小时 2月婴儿 睡眠时间18-20小时 1岁 15小时 2岁 14小时 3-4岁 13小时 5-7岁 睡眠时间12 小时 8-12岁睡眠时间 10 小时 12-18岁 睡眠时间9 小时 成年人睡眠时间 7-8 小时(不宜少于6小时) 60-70岁时间 睡眠9小时 70-90岁时间 10小时 90岁以上睡眠 不宜少于10小时。

2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

2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龄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脑发育过程中意义重大。此时,孩子身体发育相对减慢,但大脑和智力全速发育。所以,这个阶段刺激其大脑发育很有必要。

每天给孩子读书。选择一些鼓励孩子锻炼动手能力的书籍,给孩子读有节奏的故事或儿歌,如果家长会说其他语言,可适当用外语讲故事。

玩游戏,提高创造力。这个阶段,家长可鼓励孩子玩能提高创造力的游戏,比如搭积木或绘画,为孩子提供游戏中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听音乐。学习或者听音乐可以影响孩子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家长平时可以给孩子播放平缓、旋律优美的音乐,还可以买玩具电子琴、小鼓等,让孩子在玩乐器的过程中感知节奏感以及音乐的美妙。

别用电子产品哄孩子。限制孩子看电视时间,不要将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6种食物最伤大脑

1.咖啡因。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医院心理学家劳伦·纳波利塔诺博士表示,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应该避开咖啡因。许多人试图通过喝咖啡应对嗜睡等症状,却在无意中将自己陷入焦躁的心理之中。

2.味精。

特拉华州医学专家查德·劳伦斯博士表示,研究发现,吃过多味精不仅会会导致头痛和胸闷,而且会严重影响大脑健康。原因是,味精会过度刺激神经细胞受体,甚至会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3.含防腐剂的加工食品。

运动营养学家布兰登·曼托尔博士表示,加工食物含有防腐剂、色素、人工香料等影响行为和大脑认知能力的成分。

4.高盐

《衰老神经生物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会加速老年人认知能力退化。

5.糖。

曼托尔博士表示,长期大量吃糖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问题。《生理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果糖降低大脑和记忆功能。

6.反式脂肪酸。

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不仅会升高“坏”胆固醇(LDL)和降低“好”胆固醇(HDL)水平,而且会导致大脑萎缩。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脑血管退化和硬化危险。

新生儿不爱哭闹正常吗

1、新生儿不爱哭闹先到医院检查

其实婴儿不爱哭多数情况下是很正常的,主要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不过,若是家长担心的话,也可以带宝宝去做个检查,看看是否患有疾病,如果有,就要尽早的治疗,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新生儿不爱哭闹正常吗

2、新生儿不爱哭闹不利于大脑发育

若新生儿不哭闹大多数母亲会很庆幸,觉得很省事,也认为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其实不然。如果在婴儿出生后,不对他做任何有益的事情,只是让他安静地躺在那儿,这样孩子所受的大脑刺激就会严重缺乏,很可能到了两岁甚至三岁,他都还不会说话,成为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建议在婴儿时期里,家长切不可以什么都不做,而让婴儿寂寞地度过每一天。你对他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对孩子的智力的投资将使你获得一个有惊人素质的宝宝。

3、新生儿不哭闹有可能是甲状腺缺陷

新生儿不哭闹,并且还异常的听话也需要警惕,如果宝宝不仅不爱哭,还伴有过度嗜睡、喂养困难、容易吐奶、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可能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先天性甲减。它主要是由于患儿甲状腺先天性缺陷或母亲在孕期饮食中缺碘所致,是婴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引起早产儿脑瘫的原因

早产儿脑瘫患者每年以惊人的数量不断增长,不但对家庭和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给社会增加了压力,早产儿脑瘫是种脑部神经疾病要及时的治疗,否则就可能给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困扰。家长们要及时掌握早产儿脑瘫的症状,及时的发现做好早期的治疗,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给孩子的危害和影响,那么引起早产儿脑瘫的原因是什么呢?

1、母体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母亲妊娠的年龄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母亲年龄在25~34岁的产妇其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最低为0.092%,母亲年龄在40岁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最高为0.33%,母亲年龄不足20岁的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是25~34岁母亲组的两倍。

2、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早产儿脑瘫。胎儿期缺血、缺氧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病因,在胎儿期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子宫血流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均可造成胎儿缺氧,而胎儿较长时间的缺氧会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引起脑损伤,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

3、遗传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性瘫痪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

三岁孩子身高有多高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 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身长增长指标基本规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快于上半身。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厘米

贴心小提示

1.为宝宝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

2.最好在上午进行测量,这样容易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值。

3.3岁以下的宝宝可采取平躺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

4.同龄男孩比女孩身长要长一些。

以上呢,就是小编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三岁时的正常身高是多少,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也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呢,各位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因为宝宝小时候的身高稍微不正常是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正常发育的。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

1、先天原因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也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如脑损伤或脑功能不足等。

2、后天原因

父母工作忙,孩子由老人或小保姆照看,对孩子缺乏语言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学习关键期1-3岁时未进行适时语言训练。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孩子不用开口只用手一指就立即给予满足。比如,孩子想吃苹果用手一指或看一下,就立即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

父母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只管吃饱喝足或不生病,很少与孩子用语言进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机会。

当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语言发育慢及早带去医院检查,如果仅是由于个体差异而说话晚一点,2岁以后才慢慢说话,智力发育及其它方面均正常,父母就不必惊慌。只要及时加强语言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逐渐会获得语言能力。但如果是因孤独症、选择性缄默症、精神发育迟滞、聋哑症等疾病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岁宝宝不爱吃饭

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

父母应该避免的态度

父母除了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对他不肯吃饭的行为产生担心及焦虑的心态之外,也应该避免出现以下的态度: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

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

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

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

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

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

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

相关推荐

影响孩子智商因素

1.饮食。因为营养物质是宝宝智力与脑发育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脑益智的食物必有好处,同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 2.遗传。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有一种学说认为,父母血缘关系越远,孩子智商越高;混血儿漂亮又聪明就是常被这种学说引用的一个证明。当然,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婚配也能生育聪明的孩子。近亲婚配却是生育痴呆儿的祸根,“同村婚育”等就地取材式婚育观念也是不宜提倡的。 3.环境。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

婴儿长时间哭会损大脑

如果婴儿啼哭会损大脑,那么我们周围一定会有很多脑神经受损的婴儿。苏黎世大学雅各布基金会的科学总监迪特尔-沃尔克称:“如果你关注婴儿的哭泣现象,就应该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确保爱哭的婴儿大脑神经并没受损。”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任由婴儿啼哭是危险的,有时他们的啼哭是向外界发出特别的信号。这种说法,引起了运用“可抑制的啼哭”法来养育孩子的家长的特别关注。而这种方法可是育儿专家推荐的。 一位叫玛戈特-桑德兰的专家,开办了一个举办研讨会和讲座的机构——名为“儿童精神健康中心”,她说,婴儿因感觉不适而啼哭时

产前检查能查出脑瘫吗

(1)发生在母孕期、围生期或新生儿期的及1岁以内的致病因素,或称之为高危因素。所谓围生期,是指母孕28周起到新生儿7天为止的这一时期。该阶段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会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生,尤其重要的是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血性脑病、低出生体质量儿(尤其是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者)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婴儿期的致病因素多见于迟发性维生素K乏症、脑外、脑膜炎、脑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头小畸形、脑积水等。 (2)婴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运动障碍或姿势异

2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1、适当改变膳食的烹调方式 宝宝不爱吃饭,可以在膳食上下功夫,家长要花心思改变一下烹调的方式,同时要注意烹调方式不要油腻,否则油腻日久,会影响宝宝消化功能,进而令其产生厌食。值得注意的是,膳食应均衡搭配,并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米饭、面条、鸡蛋、蔬菜等等),脂肪食物为辅。 2、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定时、定量给宝宝进食,减少两餐之间的零食、点心,培养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吃饭时不要逗宝宝玩,也不要让宝宝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会影响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

大脑的食物 含铝食物

在制作时要加入明矾作为涨发剂,而明矾(三氧化二铝)含铅量高,常吃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

警惕五种不利宝宝大脑发育的食物

1、过咸食物 过咸食物对于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不仅会损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循环,还会造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过咸的食物还会使自己的脑细胞氧,让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智力会变得迟钝。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成人每天在7克以下,儿童每天在4克以下。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作为父母应该要控制孩子的饮食,少给孩子吃含盐较多的食物,如咸菜、榨菜、咸肉、豆瓣酱等。 2、含味精多的食物 医学研究表明,孕妇如果在妊娠后期经常吃味精会引起胎儿锌,周岁以内的孩子食用味精过多有引起脑细胞坏死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成人

2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1、适当改变膳食的烹调方式 宝宝不爱吃饭,可以在膳食上下功夫,家长要花心思改变一下烹调的方式,同时要注意烹调方式不要油腻,否则油腻日久,会影响宝宝消化功能,进而令其产生厌食。值得注意的是,膳食应均衡搭配,并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米饭、面条、鸡蛋、蔬菜等等),脂肪食物为辅。 2、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定时、定量给宝宝进食,减少两餐之间的零食、点心,培养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吃饭时不要逗宝宝玩,也不要让宝宝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会影响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 3、经常给宝宝按摩 宝宝吃过

2-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时期

1.抓感觉、知觉的训练 这是启蒙婴儿智力的第一步。必须让孩子一出世就领略和认识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接受变幻的环境的种种刺激,激活其大脑,使之作出不同的反应,思维敏捷,聪明可爱。具体的做法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物品,从玩具到家里的摆设。除了看之外,应该让他们去听,用小手去摸、去摆弄,从而体验它们、认识它们。1岁多的孩子喜欢装盒子、盖盖子、敲打东西,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他们多看、多听、多摸、多摆弄,就会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使感觉和知觉变得更敏锐,智力就自然得到提高。父母可以

2岁宝宝不爱吃饭的偏方

用料:生杏仁去皮,栀子,小红枣(男孩各用8粒,女孩各用7粒),黍米一小撮。 使用方法:将黍米和红枣放入碗中,加适量水,上锅蒸20分钟,取出,待凉后将枣核去掉,再加入杏仁和栀子粉,一起捣成泥状,平摊在一块黑布上,贴于孩子脐部,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去掉,以皮肤出现青色为度,连敷两贴。黍米颗粒大于小米,呈金黄色,黏度很大,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具有滋补肾阴、健脾活血的作用。

幼儿饮食5不要吃喝得当健康

宝宝禁吃5类食物过咸食物过咸食物不但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而且还会损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造成脑细胞的氧,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迟钝。 人体对实验的需要量,成人每天在7克以下,儿童每天在4克以下。含味精多的食物医学研究表明,孕妇如果在妊娠后期经常吃味精会引起胎儿锌,周岁以内的孩子食用味精过多有引起脑细胞坏死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承认每天摄入味精量不得超过4克,孕妇和周岁以内的孩子禁食味精。竟是孩子大了也尽量少给孩子吃含味精多的食物。 含过氧化脂质的食物过氧化脂质会导致大脑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