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老人要警惕11种不适症状
饭后老人要警惕11种不适症状
1、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3、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4、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5、饭后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6、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7、常常于饭后2小时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8、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会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9、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10、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会腹泻,有的在腹泻时或腹泻前伴有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11、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消化不好也要警惕肺癌
消化不好也要警惕肺癌。任何局部或全身病变的影响,都可使胃肠能力减退,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食欲下降等消化症状。因此许多患者常常先到消化门诊就医。若不产生警惕,就会错过确诊机会。有这么一位病人:一位62岁男性老人,主诉胃胀痛、食欲差,做B超及胃镜均未查出胃部病变。当病人穿衣服时不经意说出他穿衣伸袖时,胸部有时有针刺样感觉,拍X线胸片,结果发现多发性肺癌。另一位69岁男性老人,主诉右上腹部不适伴背痛、食欲下降。他分别做B超及X线胸部拍片检查,结果发现少量胸水及肺内多发肺癌病灶。
虽然肺癌在肺内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它总是循着支气管而发生,故又名支气管癌。通常分为如下几个类型:①肺门部支气管总干部肺癌,发病率占80%,属于表皮样细胞癌,由鳞状细胞组成,又称大细胞型癌肿,恶性度较低,与吸烟有关。②中型支气管部肺癌,较少见。 ③肺边缘部肺癌,通常发生在小支气管部位,以腺癌多见,属柱状上皮细胞癌,发展缓慢,与吸烟无关。另一型属小细胞型肺癌,由支气管黏膜基层小细胞化生而来,又称未分化性细胞癌,恶性度高,易与腺癌相混。④末梢支气管肺泡癌,又称肺泡细胞癌。因肺泡受癌肿侵犯,所以病人换气困难。此型极为罕见,恶性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很差。
消化不好也要警惕肺癌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咯血、胸部隐痛,易合并肺部感染和发炎症状、消瘦、气促、声嘶或失音等。以上症状或多或少,不一定全部存在。但值得指出:肺癌所引起症状的轻重及发现之早迟,主要取决于它所发生的部位,如长在大气管肺门部,症状重,且出现得早。如果肿瘤长在小气管或其末梢时,位于肺的边缘部位,则症状大多轻微,甚至毫无症状。病人无不适症状,像笔者遇到的前述两位病人极易漏诊和误诊,这些病人常常在集体健康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4种心衰症状要警惕
心衰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但有时候会表现为其它症状,当病人出现以下4个异常信号时,要警惕心衰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一、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还有的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瘀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
二、纳差、腹胀、腹泻貌似胃肠炎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瘀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疼、腹泻。
三、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好于白天的缘故。与肾脏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人体下垂部位(足踝、小腿)开始,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心源性水肿病人尿常规多属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四、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等。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
当我们了解了心衰的发病症状的时候,就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症状表现判断疾病,正确、及时地进行现场或家庭救助,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年人性生活几大症状要警惕
女性可以通过性生活前后自身的一些感受,检查妇科疾病。
下腹疼痛性生活后出现肚子痛、腰痛,可能跟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关,建议在非月经期间去医院检查。
同房出血这常是宫颈炎、宫颈癌等宫颈病变的信号。即使血量非常少,也不能麻痹大意,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可能是疾病中后期的表现。
乳房有结块夫妻之间的拥抱、爱抚,都是发现乳腺疾病的良机。若感觉乳房有压痛感,能摸到结块肿块,应考虑是否与乳房肿瘤有关。
中老年人性欲低下如果在性欲低下的同时,还出现了性功能不好,并伴有经常烦躁、容易出汗、身体发热等症状,则可能是“男性更年期”,最好去医院男科进行内分泌检查。
精液出现红色最大的可能是血精,跟精囊炎、前列腺炎有关。不过,也不能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破裂。
阴茎异常勃起除了过度性生活外,这还跟很多人胡乱服用性激素类保健品有关。
如今,不少性用品商店、药店,都在兜售一些所谓的壮阳药,并宣传这些药是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实际上其真正成分还是西地那非等化学制剂,短期内看似会使阴茎勃起更好,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性功能低下,甚至无法恢复的勃起功能障碍。
性欲亢进有些男性会以自己年纪大了性欲不减为荣。殊不知,过度追求性爱,可能是性欲亢进,其背后可能是垂体瘤、前列腺炎等在作祟。
求助,感冒了,感冒了,没吃药,母乳会有影响吗
一般感冒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是一周左右,多数病毒感染可以自愈,预后比较好,如果没有发烧症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小。 在感冒期间,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给宝宝喂奶,但需要注意一般感冒病毒多通过呼吸传播,需要警惕病毒通过呼吸传播给宝宝。
老年人胃肠不适要警惕胃穿孔
对于现在的生活来说,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越来越多的老人,但现在很多的子女可能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老人的一些关心,所以老人们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自身的一些身体状况。
大家应该都知道老年人因为其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都开始在不断的衰退,比起中青年来说,他们的反应能力也随之低下,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对疾病的反应是迟钝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老人的身体状况。
很多的老人可能自己得了胃肠道疾病,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典型地反映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因为对疾病的反应迟钝。那么对于老人来说胃穿孔有哪些症状呢?
在临床上表现为:患病后,不产生症状或所产生的症状相对轻微,症状表现也不典型,因此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比如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常常不出现典型的、有规律疼痛的情况,有的只是上腹不适,有的甚至没有症状,直到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胃穿孔或幽门梗阻等严重合并症时,才送医院救治,此时往往为时已晚,常常出现不幸。
胃穿孔早期症状?胃穿孔症状有什么表现
1.腹痛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以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2.恶心、呕吐
约有半数病人可以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3.休克症状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4.其他症状
发热、脉快,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5.体格检查
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表现为板状腹,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
6.并发症
穿孔后剧烈的化学性刺激可引起休克症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促、脉快、血压不稳等表现。随着 腹痛程度的减轻,情况可趋稳定。此后,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趋恶化,严重者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结语: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加的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对于老人的一些症状一定要多加的注意了,老人的身体是很脆弱的,而老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做好预防的措施。
运动中要警惕7种不良症状
1、自我感觉疲劳。运动后身体疲劳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劳现象持续2—3天或者更久,就可能是运动过度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暂时停止运动,让机体得到充分恢复。
2、肌肉疼痛。由于乳酸的堆积,运动后肌肉疼痛是正常的,但如果疼痛持续3—4天或更长时间,就要降低运动强度了。严重的话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同时做做按摩、理疗等。
3、食欲不振。很可能是由于运动量过大,对机体刺激过度,抑制了大脑中的消化中枢造成的,此时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和搭配。
4、恶心呕吐。如果不是饮食引起的,那多数是由于肌体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锻炼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计划,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5、头痛头晕。一般做一些剧烈动作时,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主要与血压变化、血液中氧气含量过低有关。建议体质较差的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6、口渴。大运动量后产生口渴现象是正常的,但要注意运动前、中、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运动以后,最好饮用一些含盐的饮料或水。
7、精神压抑。健身的初衷应该是缓解压力,使身心愉悦,但如果运动中出现精神压抑,应该积极自我调节,减小运动量。
秋季老人要警惕4种咳嗽
药源性咳嗽
即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出现的咳嗽,它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据研究,此种咳嗽常由一类被称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物引起,这类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贝那普利等近20个品种,被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而服用此类药物后,有1%~30%的人会出现咳嗽。所以,它在中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药源性咳嗽患者的特点是:咳嗽多在用药1天至数周后出现,常表现为较频繁的刺激性干咳,夜间及睡前较重,有时可伴有咽痒或咽部异物感;用药期间,咳嗽常持续存在,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连续用药数天或数周后,症状自行减轻或消失。此类咳嗽易被患者误诊为感冒、咽炎或气管炎等,但使用消炎、止咳药治疗多无显效。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将所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量或停用;对不能停用者,可改用不同的品种,或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芦沙坦等。多数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咳嗽会很快消失。对症状持续较久者,也可短期应用氨茶碱、舒喘灵或吸人必可酮等治疗,多能很快治愈。据研究,服用卡托普利后咳嗽出现的机会最多,其他药物则相对较少。此外,服用阿托品、山莨菪碱及赛庚啶等药物也可能引起咳嗽,但其发生机会更少。
因心脏疾病引起的咳嗽
咳嗽是许多心脏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此类咳嗽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或伴有明显心悸、气短、水肿等心脏病症状时,诊断多无困难。但有部分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竭)患者,在早期会仅以反复出现的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此时被称为隐性心衰,易被忽视或误诊误治,应该注意识别。由隐性心衰引起的咳嗽,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患者常有多年的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咳嗽多于夜间熟睡或劳累后出现或加重,可伴有轻微心悸、胸闷、哮喘或咳出少量泡沫样痰,症状经休息或坐起后可减轻或消失,但使用消炎、止咳药则多无效。
此类患者应注意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鉴别。如患者的症状与体位、劳累等关系密切,卧位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坐(立)位或休息时症状减轻,并且常常在夜间发作,则应考虑心衰的可能。此时应及时去医院作相关检查,确诊后除应控制病因外(如降低血压、治疗动脉硬化及高血脂等),还可应用强心、利尿或血管扩张药如地高辛、寿比山(吲达帕胺)、双氢克尿塞、消心痛、卡托普利等治疗。
与哮喘有关的咳嗽
支气管哮喘多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为特征,患者也可伴有咳嗽、流涕、咳痰等症状。但近年研究发现,临床上有一种哮喘可无明显呼吸困难或哮鸣,而仅以经常出现的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被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类咳嗽的特点是: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咳嗽常于春秋季反复发作,且在夜间、清晨、感冒或运动后易出现或加重;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年,较易被患者或医生误诊为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
此类咳嗽应用消炎、止咳药多无效,而选用平喘、抗过敏或激素类哮喘气雾剂,如氨茶碱、舒喘灵、酮替芬、赛庚啶、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等药物治疗,常有较好效果。
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相关的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的食物、消化液等反流入食管或咽喉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肥胖的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其典型表现为,患者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上腹或胸骨后烧灼不适或疼痛,并常伴有反酸、咽部不适或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病情多于卧位、弯腰时加重。但也有一些患者缺乏上述典型症状,而仅以经常出现的咳嗽及咽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此时较易被误诊为咽炎、喉炎或其他疾病而误治。
宝宝秋季腹泻症状
2岁以下的宝宝最容易得秋季腹泻,一旦发病,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应及早察觉。以下是秋季腹泻常见的症状,应警惕:
1、排便次数增多:未患病前,宝宝一天大便次数可能为3次左右,但自患病后,大便次数会增加到5、6次,多的时候可能达到10次。
2、排水样便:腹泻典型的症状就是排清水样或蛋花汤样的粪便,有的会呈白色米汤样,与平日的块状或条块完全不同。另外,粪便多无腥臭味。
3、腹痛:部分宝宝还会出现腹痛症状,如果宝宝捂着肚子,哇哇大哭,妈妈就要警惕了。
4、呕吐:发病后,宝宝还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随之营养流失得也比较严重。
5、其他症状:部分宝宝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咳嗽、流鼻涕、咽痛等症状,所以,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