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 强直型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 强直型

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并伴有头后仰。常伴呼吸暂停和眼球上翻,脑电图常有明显异常。

新生儿惊厥的五种表现类型

1、强直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

2、肌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3、微小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

4、局灶性阵挛性惊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

5、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新生儿惊厥怎么引起的

一、围产期窒息

新生儿惊厥怎么引起的?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惊厥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足月儿。曾有过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会出现惊厥、肌张力减弱、意识障碍的症状。惊厥开始时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惊厥会阵挛性、强直性发作。惊厥时,新生儿颅内压会增高。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

二、产伤性颅内出血

在古代,由于接生技术比较差,多为人接生,由此孕妇出现产伤性颅内出血的情况比较多见,但在现代,接生技术先进,产伤性颅内出血的情况已经较为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是新生惊厥的诱因之一。在孕妇难产时,新生儿的小脑幕可能撕裂,撕裂后脑膜下腔会出血。小脑幕损伤会使新生儿在出生后1-3日内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症状虽然前期不明显,但若不治疗,后期会更加明显,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

三、感染

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可能因感染而患化脓性脑膜炎,患此病的原因为新生儿在母体内感染风疹或巨细胞病毒。若风疹、巨细胞病毒持续侵犯脑膜,发生病变会使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出现惊厥症状。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败血症也是引起惊厥的诱因之一。除了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外,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惊厥,比如葡萄糖代谢紊乱、心血管功能衰竭。

新生儿惊厥预后怎么样

(一) 新生儿惊厥预后的相关因素

1.与惊厥的原发病有关,如单纯由于可纠正的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预后良好,而脑或皮层发育异常者预后极差。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其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性和范围。

2.早产儿惊厥比足月儿差得多。

3.与惊厥的类型有关,肌阵挛型、强直型和轻微型预后差,局限性阵挛型预后好。

4.脑电图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1周内脑电图正常者,75%~85%预后良好;脑电图呈多灶性异常者预后差;周期性暴发抑制型、低电压和波形平坦者预后极差。

(二) 后遗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约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 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 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

② 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

③ 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在临床医学上羊癫疯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特发性部分性癫痫:于特殊年龄起病,分为:①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②儿童癫痫伴枕部放电;③原发性阅读性癫痫;

(2)症状性部分性癫痫:有脑结构及代谢改变。包括:①儿童慢性进行性持续性部分癫痫;②诱发性癫痫;③颞叶、额叶、顶叶、枕部癫痫;

(3)隐源性部分性癫痫

2.全面性癫痫 两侧大脑半球同步放电,发作往往伴有意识障碍。

(1)原发性:与遗传相关,起病与年龄有关。包括:①新生儿良性家族性惊厥;②良性新生儿惊厥;③良性婴儿肌阵挛癫痫;④小儿失神癫痫;⑤青少年失神癫痫;⑥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⑦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

(2)隐源性或症状性:有特异或非特异性病因。①婴儿痉挛;②l_ennox-Gastaut综合征;③早期肌阵挛脑病;④小婴儿癫痫性脑病伴暴发抑制;⑤症状性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3.不能分类的癫痫

①新生儿惊厥;②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③慢波睡眠持续性棘慢波癫痫综合征;④获得性癫痫性失语。

4.特殊癫痫综合征特殊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中毒、药物、代谢异常。

新生儿惊厥症状

典型症状: 新生儿两眼上翻凝视(70%) 抽搐(70%) 婴幼儿抽风(70%) 颤抖(63%) 惊厥(60%) 新生儿抽搐(60%)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儿童和成人,其特点是局限和隐晦,有时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熟悉其表现形式尤其是隐晦(微小)型的表现形式很重要,以免漏诊,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不属于惊厥的某些异常运动如惊悸,颤抖和快速眼运动相睡眠状态下的动作误认为是惊厥,惊悸和颤抖可由寒冷,声音,皮肤刺激或被动运动而诱发,无意识障碍和眼球的异常运动,抚慰可使其平息,而惊厥则相反,近年来长程脑电图监测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临床现象:一是临床是有惊厥表现,脑电图监测却无异常放电;二是有些病例脑电图有异常放电,但临床上却未见惊厥。

1、发病时间:生后不久出现的惊厥可见于HIE,颅内出血,先天性TORCH感染,维生素B6依赖症等。

(1)生后24h内: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脑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

(2)生后24~72h:多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3)生后72h~1周: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核黄疸,新生儿甲旁亢,脑出血(实质)。

小儿惊厥的症状

(一) 轻微型

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样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

(二) 局限阵挛型

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阵挛性抽动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多见于早产儿。

(三) 多灶性阵挛型

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l~3次/秒为特征,可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有意识丧失。常见于颅内疾病或某些代谢异常等。

(四) 强直型

为全身或四肢强直性痉挛(伸直或僵硬)。提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需与去大脑强直和角弓反张鉴别。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伸直,丽上肢内旋、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常为脑衰竭的终末体征。角弓反张表现为背部持续后弓,见于胆红素脑病、破伤风及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

小儿惊厥应该做哪些检查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也有的小儿惊厥同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有的小儿惊厥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及手部肌肉强直或时时出现不自主抽动、屏气。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小儿惊厥的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

2、血、尿特殊检查:疑苯丙酮尿症时,可做尿三氯化铁试验,或测定血苯丙氨酸含量。

3、血液生化检查: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4、脑脊液检查。

5、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6、其他检查。

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有意识障碍的症状。小儿惊厥较为常见,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两类。

(1)颅内疾病。癫痫、脑发育异常、脑血管发育异常、病毒或细菌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2)颅外疾病。高热、全身感染、败血症、重症肺炎、水电解质紊乱、食物或药物中毒,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等。

惊厥症状典型发作,患儿往往意识突然丧失,全身骨骼肌持续性、非自主性、强直性收缩,并呼吸暂停、两眼凝视、头部后仰或歪向一侧,多有口吐白沫,持续10余秒钟,可以缓解。 如惊厥发作持续状态10余秒,为惊厥危重状态,惊厥是危重症状,无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应及时送往医院急诊。

什么是婴儿惊厥

新生儿睡眠惊厥是指新生儿在睡眠时候发生惊厥症状,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睡眠惊厥也叫做抽搐、抽筋、抽风、惊风,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睡眠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什么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发生异常的放电情况,诱发原因有原发性颅内病变如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等,从而继发于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一般的症状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者自律性改变。

新生儿睡眠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出现惊厥的症状。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新生儿惊厥。此现象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惊厥。

新生儿脑瘫有哪些类型

1.痉挛型脑瘫

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 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2.肌张力不全型脑瘫

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 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3.手足徐动型脑瘫

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 运动障碍和 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脑瘫

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5.强直型脑瘫

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僵硬,锥体外系受损症状。强直型脑瘫为锥体外系损伤,也称强刚型、固缩型脑瘫。目前临床中单纯的强直型脑瘫十分少见,多与痉挛型脑瘫混合存在,强直型脑瘫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运动有抵抗。因强直型脑瘫属锥体外系损伤,故与痉挛型脑瘫最大的区别就是:强直型脑瘫腱反射不亢进或正常或呈减弱状态,无踝阵挛及不随意运动。痉挛性脑瘫腱反射十分活跃,有踝阵挛,无不随意运动。

小儿惊厥有什么临床表现

(一)轻微型

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样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

(二)局限阵挛型

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阵挛性抽动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多见于早产儿。

(三)多灶性阵挛型

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l~3次/秒为特征,可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有意识丧失。常见于颅内疾病或某些代谢异常等。

(四)强直型

为 全身或四肢强直性痉挛(伸直或僵硬)。提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需与去大脑强直和角弓反张鉴别。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伸直,丽上肢内旋、瞳孔 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常为脑衰竭的终末体征。角弓反张表现为背部持续后弓,见于胆红素脑病、破伤风及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

(五)肌阵挛

以单个或多个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下肢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上述五种类型中,以轻微型多见(占惊厥发作的50%),次为多灶性痉挛型。

近年来亦有根据脑电图多图像监护仪的研究,把新生儿惊厥分为:

① 临床发作与脑电图信号-致;② 临床发作不伴脑电图信号;③ 婴儿痉挛症。

小儿惊厥应该做哪些检查

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也有的小儿惊厥同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有的小儿惊厥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及手部肌肉强直或时时出现不自主抽动、屏气。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小儿惊厥的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

2、血、尿特殊检查:疑苯丙酮尿症时,可做尿三氯化铁试验,或测定血苯丙氨酸含量。

3、血液生化检查: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4、脑脊液检查。

5、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6、其他检查。

新生儿惊厥有哪些症状

1、发病时间:生后不久出现的惊厥可见于HIE,颅内出血,先天性TORCH感染,维生素B6依赖症等。

(1)生后24h内: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脑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

(2)生后24~72h:多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3)生后72h~1周: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核黄疸,新生儿甲旁亢,脑出血(实质)。

2、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和分类

(1)局灶阵挛型:表现为一个肌肉群的阵发性的节律性的抽动,常见于单个肢体或一侧面部,有时可扩散到同侧的其他部位,通常神志清醒,大部分伴有大脑皮质的异常放电,主要脑电图表现为局灶性尖波,通常包括棘波,有时可扩散到整个半球,常提示脑局部损伤如出血或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代谢异常。

(2)多灶阵挛型:表现为多个肌肉群的阵发性节律性抽动,常见多个肢体或多个部位同时或先后交替地抽动,也可在一次发作中,抽搐由一个肢体游走到另一个肢体,由一个部位游走到另一部位,由身体一侧游走到另一侧,而无一定的次序,常伴意识障碍,脑电图表现为多灶性的尖波或慢节律电波由皮质的一个区游走到另一个区,约75%的患儿具有棘波伴1~4周/s的慢波和(或)α样波,本型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感染,偶见于代谢失常。

(3)强直型:表现为单个肢体或四肢强直性伸展,或双下肢强直而双上肢屈曲,全身强直型可有躯干的后仰或俯屈,常伴眼球偏移固定和呼吸暂停,除破伤风外一般神志不清,类似去大脑或去皮质强直,本型很少与皮质异常放电相关,偶见棘波,主要的形式为高幅慢波,有时出现在爆发抑制背景上,常见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破伤风,核黄疸等。

(4)肌阵挛型:表现为肢体或某个孤立的部位一次或多次短促的屈曲性掣动,也可牵涉到双上肢或双下肢,全身性肌阵挛,四肢和躯干均可同样痉挛,类似婴儿痉挛症,仅部分患儿临床发作伴皮质异常放电,脑电图常见爆发抑制,常提示存在明显的脑损害。

(5)隐晦(微小)型: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惊厥表现形式,发作时抽搐微细,局限而隐晦,包括以下表现:

①面,口,舌的异常动作:眼皮颤动,反复眨眼,皱眉,面肌抽动,咀嚼,吸吮,撅嘴,伸舌,吞咽,打哈欠。

②眼部异常运动:凝视,眼球上翻,眼球偏向一侧而固定,眼球震颤。

③四肢异常运动:上肢划船样,击鼓样,游泳样动作,下肢踏步样,踏自行车样动作,肢体的旋转运动。

④自主神经性发作:呼吸暂停,屏气,呼吸增强,鼾声,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升高,阵发性面红或苍白,流涎,出汗,瞳孔扩大或缩小,绝大部分隐晦型惊厥患儿临床发作不伴皮质异常放电,但脑电图常见背景波异常,表现为波幅低平和爆发抑制,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颅内出血或感染患儿。

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发作形式不固定,给诊断带来许多困难,由于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进步,包括神经代谢产物的检查,对惊厥的诊断,病因及对预后的评价都起了很大作用,应结合脑电图,头颅B超,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

形成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形成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一、产前因素:产前因素在脑瘫患儿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产前的一段时间之内许多药物和环境污染物对胎儿发育有致畸作用,这和药物的性质、毒性、剂量、给药方式、作用时间等有关,也和胚胎月龄有关,这是一种脑瘫儿形成的原因。

二、新生儿期呼吸障碍、惊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肺不张、肺透明膜病、肺水肿及持续惊厥抽搐,都可影响脑组织的供血供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也是脑瘫儿形成的原因,如新生儿败血症等造成核黄疸,脑组织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发生障碍,脑细胞能量产生不足,而变性坏死。

三、出生后感染:脑瘫患儿出生后感染包括从1周到3岁间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头颅外伤、中毒等各种引起非进行性脑损伤也是脑瘫儿形成的原因。

四、围产因素:围产因素是指发生在分娩骨科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是脑瘫儿形成的重要原因。

小儿脑瘫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出生前因素:母体因素,母亲孕期大量吸烟、酗酒、理化因素、妊娠期感染、先兆流产、用药、妊娠中毒症、外伤、风湿病、糖尿病、胎儿期的循环障碍、母亲智力落后、母体营养障碍、重度贫血等强直型脑瘫的病因。

二、围生期因素:患脑瘫的危险性随着出生体重偏离同胎龄标准体重的程度而增加,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患脑瘫的几率可高于正常体重数十倍,早产是目前发现患脑瘫的最主要强直型脑瘫的病因之一。

三、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期惊厥、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积水、胆红素脑病以及脑部感染、低血糖症、脑外伤等都被认为是强直型脑瘫的病因,应引起我们的患者的重视。

相关推荐

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

(一)惊厥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新生儿惊廒常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 (二)惊厥持续状态 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

新生儿惊厥可以吃什么中药

1、蒿柴薇丹汤 青蒿10g,银柴胡10g,白薇10g,丹皮10g,菊花6g,大青叶10g。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高热不退者。 2、清热散 朱砂24g,琥珀15g,钩藤15g,薄荷10g,滑石45g,柿霜30g,豆蔻15g,甘草45g。共为细面。每服0、3g,日服3次。适用于新生儿惊厥惊叫不安者。 3、防惊汤 蝉衣6g,钩藤8g,甘草8g,珍珠母10g,炒枣仁10g,栀子4g,黄连3g,防风3g,杭白芍8g,青黛3g。水煎服。每疗程服4周,第1周每日1剂,以后隔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热退风止,善

新生儿惊厥症状 新生儿惊厥护理措施

1、正确放置患儿将患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给氧 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小孩惊厥有哪些症状

1.前期症状: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2.典型症状: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3.具体疾病的典

高热惊厥的症状

惊厥的高热症状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儿科专家的详细介绍: 1、前期症状: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2、典型症状: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

小儿惊厥的症状

(一)惊厥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低钙血症抽搐

新生儿惊厥症状 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爸妈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几种新生儿的常见疾病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一般发生在面部两侧,前额、下颚也有发生,有的孩子在耳部也可以发生。刚开始时是一些红疹,接下去会有渗出,有黄色的分泌物、结痂。新生儿脸上长出一粒粒白色的小颗粒,颗粒周围泛湿疹有自愈性,一般在4--6个月后可以逐渐自愈,也有部分宝宝到1岁才好转。 内在因素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在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湿疹病情。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

小儿惊厥易出现的症状

1.脑损伤 (1)脑损伤可以引起惊厥,同时惊厥发作也可造成脑损伤。有相关的数据表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相比成人,则需要超过6小时才发生这种改变。原因是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 (3)严重惊

宝宝睡觉翻白眼的异常情况

如果宝宝睡觉翻白眼的同时,还伴随有身体抽搐、出汗、发热,或平时脾气暴躁、易怒等情况时,就说明有可能是患有其他疾病。 (1)新生儿惊厥 惊厥是宝宝身体局部或全身抽搐现象,一般发病比较突然。惊厥的症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眼睛上翻,出现翻白眼现象。新生儿惊厥可由多种情况引起,其中较常见原因是高烧。患儿一般为面部或手部抽搐症状严重,同时伴随翻白眼、斜视或眼神发直的现象。 (2)癫痫 癫痫一般也叫做抽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婴幼儿主要的发病期在出生一个月以内,发病时的症状之一就是眼睛上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