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经的走向 足少阳胆经主治疾病
胆经的走向 足少阳胆经主治疾病
本经穴位主要用于缓解头颞部,眼,耳,神志疾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虚证:头昏,视力下降,皮肤灰暗,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实证: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等。
肝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一、刮痧部位
1.选督脉的至阳穴,可宽胸理气;
2.选任脉的中脘穴,可消积化滞、理气止痛;
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膈俞、肝俞、胆俞穴和足厥阴肝经的期门、蠡沟穴,可疏肝活血;
4.选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外丘穴,可通利胆经经气。
二、刮痧方法
1.刮背部
沿脊柱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刮拭至阳、膈俞、肝俞、胆俞穴。
2.刮腹部
分别点按或刮拭期门、中脘穴。
3.刮小腿外侧
沿足少阳胆经走行,由上往下经阳陵泉穴刮拭至外丘穴,重点加强阳陵泉、外丘穴的刮拭。
4.刮小腿内侧
沿足厥阴肝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蠡沟穴。
三、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迁延不愈而致的慢性肝炎,病程一般超过半年。慢性肝炎患者常有腹胀、肝区胀痛、食欲缺乏、饮食无味,或食后胃脘呆滞、厌恶油腻等表现,也可表现为四肢乏力、精神不振、懒动思睡等。久病患者可有肝掌、蜘蛛痣等特征表现。
丘墟准确位置在哪里
脚背用力伸直,足背处明显可见趾长伸肌腱,在其肌腱外侧凹陷处即是丘墟穴,按压时有酸痛感。
丘墟属足少阳胆经原穴,肝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具有疏散少阳风热,清肝明目,理气解郁,清热化湿,消肿止痛,恢复精神之功。胆经走行于身体的外侧面,当身体的外侧面发生疾病时,大多是由于胆经出现了异常所致。在脚踝外侧前下方凹陷处便是胆经原穴-丘墟穴,每个经的原穴都可以治疗该经或该经所应对的脏腑发生的病变,凡是身体的一侧出现疾病,比如偏头痛,目赤肿痛,颈项痛,腋窝下肿,外踝肿痛等,都可以选丘墟穴进行治疗。
足少阳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分支
耳部的支脉: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于耳前,过听宫穴至外眼角后方。
外眼角的支脉:从外眼角分出,向下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在眼下会合,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由此向下进入体腔,通过膈肌,联络于肝,属于胆,沿胁肋部,向下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与前脉会合于此。
缺盆部的支脉:从锁骨上窝向腋下,沿侧胸部,经过胁肋,向下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膝关节外侧,向下行于腓骨前缘,直下到腓骨下段,下出于外踝之前,沿足背到达足第4趾外侧端。
足背的支脉:从足背上分出,进入足大趾端,回转过来通过趾甲,出于大趾背毫毛部,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甲亢脖子肿大能刮痧吗 甲亢刮痧刮哪里图片
1.选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可导气通络;
2.选任脉的天突穴,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降低代谢;
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风门、肾俞穴,可培土固摄;
4.选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可健脾益气;
5.可选手阳明大肠经的手三里穴,可清肠利腑。
1.刮后头部
沿足少阳胆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刮拭风池穴。
2.刮腰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加强风门、肾俞穴。
3.刮颈前部
沿颈前正中线,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加强人迎、天突穴的刮拭。
4.刮前臂背侧
沿手阳明大肠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刮拭手三里穴。
风池疼是什么原因 风寒湿邪导致风池疼
风寒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和阳维经交汇处,身体受风寒湿邪过多,风寒入体,风池穴会先感受到,从而出现疼痛感。
胆囊炎刮痧哪个部位
一、刮痧部位
1.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胆俞、阳纲穴和任脉的中脘穴,可通泻肝胆之气;
2.选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穴,可疏泄肝胆经气、清热利湿;
3.选督脉的至阳穴,可治黄疸。
二、刮痧方法
1.刮背部
自左向右刮拭至阳、阳纲、胆俞穴。
2.刮腹部
自左向右刮拭中脘穴。
3.刮上肢背侧
点按或刮拭支沟穴。
4.刮下肢外侧
沿足少阳胆经走行,由上往下刮拭,重点刮拭阳陵泉穴。
三、适应症
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有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者。
部分患者还会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症状,进食油炸或高脂的食物会使症状加剧。
侠溪的位置与作用 侠溪的作用
类属:属足少阳胆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清肝泻胆,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消肿祛风。
主治疾病:
1.肝胆热盛,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颊肿诸病证。
2.肝气郁结之胸胁痛,乳痈,腋下肿诸症。
3.局部经脉痹阻之足跗肿痛诸症。
4.其他:惊悸,疟疾,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按摩角孙的好处
角孙穴位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交会,本穴一穴多用,正确按压能起到醒脑明目,舒缓疲劳,吸湿降浊及缓解焦虑的作用,可以治疗以头面症状为主的一些疾病,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胁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主治疾病:头痛,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等。
足少阳胆经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养生时间
子时(晚上23-次日凌晨1点)气血进入胆经。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供应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如果不注意保健胆经,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理论上说,胆经最旺的子时按摩胆经最好,但一般人在子时已经睡觉,因为同名同气相求,因此退而求其次,可以在手少阳三焦经经气旺时(晚上21-23点),进行敲打或揉搓手足外侧少阳经。
足临泣配外关 头临泣有足临泣的关系
头临泣是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有降浊升清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目翳、鼻渊等头面五官病证以及小儿惊痫,癫痫等症。头临泣与足临泣除了都属于足少阳胆经,并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