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养生应用方法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养生应用方法

1.按摩:用指腹按揉三焦俞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配伍气海,大肠俞,可理气通腑,治疗肠鸣,腹胀。

2.用艾条温和灸法对三焦俞施灸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配伍身柱,命门,可温补肾阳,强壮腰膝。

三焦俞的定位与主治 三焦俞主治疾病

三焦俞为三焦的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益肾助阳之功,为治疗三焦疾病及通利三焦的预防保健要穴。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水,肠鸣泄泻,痢疾,呕吐等脾胃肠腑病症;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腰背强痛。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三焦背俞穴,善于外散三焦腑之热;人体水液代谢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适当刺激本穴,可有效调理三焦,利水强腰,防止水肿,痰饮等病症。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的功效和作用

三焦俞属足太阳膀胱,是三焦之气输注之处,与三焦内外相应,善于外散三焦腑之热,能反应和治疗三焦病症。人体水液代谢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三焦主通调水道,本穴统管三焦相火,能助肾之命火而利水化湿。

三焦俞具有调三焦,利水道之功,主治肠鸣,腹胀,腹水,呕吐,泄泻,痢疾,水肿,水谷不化,腰背强痛等疾病;对治疗青春痘也十分有利。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三焦经位于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先取与肚脐相对的命门穴,再向上数一个椎体,其旁开1.5寸即是本穴。

三焦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三焦俞为三焦的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益肾助阳之功,为治疗三焦疾病及通利三焦的预防保健要穴。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水,肠鸣泄泻,痢疾,呕吐等脾胃肠腑病症;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腰背强痛。

三焦俞的定位与主治 三焦俞穴名解析

三焦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

三焦俞的位置在哪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

2.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

3.作用功效:调三焦、利水强腰。

委阳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的配伍疗法

1、委阳穴配三焦俞穴、肾俞穴:治疗小便不利;

2、委阳穴配殷门穴、太白穴:治疗腰痛不可俯仰;

3、委阳穴配志室、中髎:治疗小便淋沥;

4、委阳穴配天池穴:治疗腋肿;

5、委阳穴配三焦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治疗乳糜尿。

针刺三焦俞穴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三焦俞的操作方法

取穴法:俯卧。平第1,2腰椎棘突间水平,正中线与骶棘肌缘之间中点距背正中线1.5寸。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个椎体,即为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俯卧位取穴。

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祛湿止泻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症;又因本穴位于腰部,能舒筋通络,强健腰脊,主治肩背拘急,腰脊强急。

注意事项

三焦俞穴处于肾脏的体表投影内,其局部解剖由浅入深,依次为胸腰筋膜浅层,腰方肌,肾筋膜后层,肾脂肪囊和肾脏。针尖向外侧深刺超过1.5寸,就有可能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漏谷的意思是什么 漏谷的临床应用

主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湿热蕴结者,配委阳;肺热壅盛者,配尺泽;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支沟;瘀血闭阻者,配次髎、血海。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为脾经腧穴,善于醒脾利湿,消除瘀滞,通利小便。

主穴:脾俞、肾俞、三焦俞、关元、三阴交

配穴:脾气虚弱者,配气海、足三里;肾阳虚弱者,配太溪、阴谷;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配气海、曲骨。

方义:脾俞、肾俞以振奋脾肾气机,脾肾不足则三焦决渎无力,故用三焦俞以通调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三阴交调理肝、脾、肾功能,以助膀胱气化,诸穴相配可达益气启闭之功效。

相关推荐

三焦的准确位置图 三焦局部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末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

1)毫针疗法。 实证:取穴中极RN3、膀胱BL28、三阴交SP6、阴陵泉SP9、尺泽LU5。 虚证:取穴肾BL23、脾BL20、三焦BL22、关元RN4、阴谷、二阴交SP6。 2)耳针疗法。取穴:膀胱、肾、尿道、三焦。 3)梅花针疗法。取小腹部任脉RN、肾经KI、胃经ST。 4)穴位注射。足三里ST36、关元RN4、三阴交SP6。 用维生素Bl注射液,每穴注入0.2~0.3ml。 5)灸疗法。 主穴:神阙RN8、关元RN4、中极RN3、命门DU4、三焦BL22、三阴交SP6。 配穴:百会DU20

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三焦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四满的作用与功效 四满穴配伍应用方法

治月经不调,配太冲,膈,以疏肝调经活血;治积聚肿块,配膈三焦,痞根,三阴交,以理气活血消积;治脏有恶血,气逆满痛,配石门,散瘀消积,通畅三焦;治肠壁切痛,配天枢,大肠,以化湿行滞;治崩漏下血,配膈,肝,三阴交,隐白,关元,以化瘀血生新血。

怎么按摩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自我按摩图解

选穴取穴:中极,气海,三焦,阴谷,委阳,三阴交,阳陵泉,胞肓,八髎,曲骨等穴。 按摩步骤: 1.按揉中极,气海,肾三焦,阴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各3-5分钟。 2.从左侧胞肓穴开始,顺时针方向经八髎穴至右侧胞肓穴用摩法反复10次,用力以有轻度压迫感及舒适感为度。 3.点按曲骨穴,约5分钟,每日1次,至愈为度。

针灸三焦作用与功效 三焦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三焦的位置在哪

三焦穴位于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即: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经常去按摩好不好 调理内分泌

按摩能通过调节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比如按揉丰隆,三焦,膏肓,耳穴内分泌等能治疗因雄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肥胖症,脂溢性脱发,痤疮等症。按摩胰及背部肺,脾,肾三焦等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治疗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的糖尿病;按摩大椎,肝,肾,足三里,督脉经等穴位能增加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分泌而治疗雌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的雀斑,黄褐斑,更年期综合症,乳房偏小,皱纹滋生等问题。

针灸三焦作用与功效 针灸三焦注意事项

三焦穴处于肾脏的体表投影内,其局部解剖由浅入深,依次为胸腰筋膜浅层,腰方肌,肾筋膜后层,肾脂肪囊和肾脏。针尖向外侧深刺超过1.5寸,就有可能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胃病吃什么药

按摩治疗: a.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三焦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b.晃拨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c.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d.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