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怎么找最简便 内关穴的作用与功效
内关怎么找最简便 内关穴的作用与功效
1.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2.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这条经脉跟心脏联系在一起,很多心脏上的病就是心包方面的病。内关穴可以说是治疗心血管病第一要穴。它的作用主要就是宽胸理气,缓解胸痛胸闷;
3.治疗心绞痛的穴位。
内关艾灸有什么作用
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络穴,有和胃降逆,理气镇痛,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的功效。是多功能,高效用,适应范围广的中药腧穴,它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尤其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可用于防治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
艾灸内关的好处:
1.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别出体表沿肩,臂走向指端的一支上的经穴,所以刺激内关穴可以治疗手臂内侧的疾病,如手心热,肘臂痛等。
2.由于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而心包与心一体相通,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所以经常刺激内关有强壮心脏功能,养心安神,预防心悸,胸闷,气短,延缓心脏衰老的好处。
3.经常刺激内关穴还可清热化湿,改善臂部血液的循环,减少体内废弃物在臂部的囤积。
可缓解心律不齐的穴位
人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内关穴,中医专家介绍,在我们手臂上的内关穴起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和用。内关穴是保护人体的关口。如果我们每天常按此穴,可以有效缓解心律不齐。
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每次按捏5~10分钟,每天2~3次,就能“巩固”这个关口,将疾病阻挡在外。内关穴很好找。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如果这样您还找不着的话,那您可以攥一下拳头,这时,手腕关节处有两根筋突起,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
内关穴,闻其名而知其意,听到它的名字它的作用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没错,它是守护人体“内城”的关口。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很明显,它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因此,常按内关穴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摩内关穴还有补心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祛除心脾邪火;按摩内关穴如打开城门,让心中的苦闷之气、脾胃上逆之气从此离开。常按内关穴可以说是补泻兼得。
心律不齐者,内关穴是 “益友”
内关为常用特定穴,它是全身强壮的要穴之一,对治疗心、胃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都有明显的效果,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您可以经常按压这个穴位,能够舒缓疼痛,解除疲劳。
胃炎按摩什么位置 按压内关穴
按摩方法:用右手大拇指指腹面按压左手腕横纹上两横指两筋之间的内关穴,捻转30余次,以感到酸胀为度,再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大拇指按压右侧的内关穴,两侧内关穴交替按压,每次按压5-10分钟。
功效:按压内关穴具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慢性胃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以按压此穴缓解症状,凡胃脘不适,胃气上逆也可用此法患者。
胃癌的2种外治疗法
胃癌的外治疗法包括:
(1)针灸及穴位封闭
针刺止痛:主穴:中脘、下脘、章门、胃俞、膈俞、足三里;配穴:丰隆、公孙、肾俞、脾俞、内关、三阴交。根据病情运用穴位及补泻手法治疗。
艾灸止痛:穴位:中脘、下脘、章门、胃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止呃:针刺双侧内关穴、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每B一次。
耳针止呃:主穴:膈、胃、肝、脾、交感;配穴:榭门、皮质下、肾上腺。
穴位封闭止呃法:用维生素B62 mg,取双侧内关穴作穴位封闭,有效率在95%以上。
(2)推拿按摩疗法:目的为改善胃的功能,缓解疼痛,降逆止呕。
①按摩止痛:a.患者仰卧,医者站其身旁,一手点内关,另一手点足三里,同时进行。先点左侧,再点右侧。b.双手用拇指沿肋弓向两侧做分推法数次。取穴中脘,梁门。c.患者俯卧,医者站其身旁,用双手掌揉腰脊背部数次。取穴:至阳、脾俞、三焦俞。d.用手掌揉搓小腿后侧(承山穴一带)数次,使局部有发热的感觉,此法有;生热祛寒、温暖脾胃的功能,适用于寒性痛疼。e.按压二、三掌骨缝的“落零五”穴,局部有酸痛感者,治疗效果好。
②推拿止呕:捏拿脊部胃俞穴处肌肉15-20次。或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
内关的定位是哪里
内关位于手腕部内侧,取穴时,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期间,腕横纹上2寸处。
内,内部,关,关卡。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本穴“络心系”,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调整作用,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按摩内关可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诸疾,而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皆取本穴。
内关的按摩方法
护心保健按压法
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关穴(在与手臂内关穴相对的另一面),两指相互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另一手再重复50下,对心脏有保健作用;如感到心悸,可迅速按压内关穴,直到心悸消失,并隔日重复一次,以加强和巩固疗效。
缓解心痛法
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对侧的内关穴,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压(即从远端向近端按摩),两手交替进行,以有酸胀感为佳,若心跳太慢,可用强刺激手法;若心跳太快,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
缓解胃部不适
对因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胃脘痛等症,可以用稍重的手法按压内关来缓解,以左手拇指螺纹面按右手内关,右手螺纹面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
晕车按哪个穴位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做法:在发生晕车之时,可以用大拇指掐内关穴,分别按掐左右内关穴不少于1分钟。
功效:内关穴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指掐内关穴对于晕车也比较有效果。
预防晕车最有效的七种方法 按摩穴位
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穴是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都是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具体做法:
1、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2、内关穴。内关穴是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三到五分钟,能预防和缓解晕车带来的恶心、头晕等症状。
治疗打嗝的最好方法 最安全的方法
具体做法:拇指按压内关穴(小臂内侧的正中,离腕横纹两寸的位置),与拇指对应,同时用食指按压外关穴(从内关穴穿过胳膊到手臂外侧的对应位置,就是外关穴),力度以感到酸痛为限。通常按压几分钟,打嗝一般就会止住。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于连接胸骨下端与肚脐的线中间。对于胃脘痛,腹胀,呕吐,打嗝,翻胃,吞酸等症治疗效果较好,可用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100—200次即可止住打嗝。
巨阙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有治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打嗝,噎嗝等症的作用,可用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100—200次,对打嗝非常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