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 这些方法控制宝宝体重有效果
儿童肥胖 这些方法控制宝宝体重有效果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我们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大脑的发育都是依赖蛋白质的,所以无论宝宝胖瘦,食谱中的蛋白质的量都是千万不能减少。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鱼,瘦肉,鸡肉,豆制品等等。
一般来说对于一到两岁的宝宝来说,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为三十五到四十克。所以宝宝每天只要进食四百科到五百毫升奶制品,一个鸡蛋,三十克的瘦肉就可了。为了让食物不会单一,爸爸妈妈可以轮换着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安排进宝宝的食谱当中。
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众所周知,高热量的食物是最容易导致肥胖,所以对于已经超重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们要在宝宝的食谱中减少高热量的食物的次数,可以多给宝宝多吃一些粥,汤面,蔬菜等占体积的食物。
如果有给宝宝吃自制饺子或者是馅饼的话,那么在做的时候要多放才少放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并且最好是要做到皮薄馅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限制零食
零食虽然能更好的满足宝宝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但是毕竟只是孩子获得营养的一条次要的渠道。
所以家长还是有必要是要限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的,尤其是对于吃得太多的宝宝们来说。超重的宝宝要减少挑食,不吃巧克力,不喝含糖的饮料,冰激凌也要少吃。
多运动
不爱运动的宝宝更容易发胖,所以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运动,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带着宝宝多做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能量消耗多了,新城代谢快了。
宝宝减肥四大禁地
禁地一 不可短期、快速降体重
儿童期不宜短期快速减肥,因为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孩子从正常体重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心、肺、肾脏等,已逐渐适应了体重较重的状况。如果在短期内快速减肥,如一个星期便减去好几公斤,一般减去的是身体的水分,即体液。体液的快速丢失,会使心、肺和肾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异常,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以人体水分丢失为主要方式的减肥难以持久,一旦减肥措施停止,体重会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体重的大起大落一方面对身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容易使肥胖儿童对肥胖失去信心。
禁地二 不可以饥饿或药物方法降体重
过分节食、饥饿和采用药物减轻体重,即使对成年人的健康也会有影响,对于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更是如此。儿童的器官组织正在建造阶段,节食、饥饿或药物等方法,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况且儿童肥胖是多种原因所致,并非完全是过多进食引起。因此,儿童在减肥过程中绝对不能有饥饿感,而是以调整饮食的各种营养素比例为原则来控制热能摄入,也不可以采用药物。
禁地三 不可错误地认识减肥效果
在减肥过程中,不少父母对减肥的效果用体重的绝对下降来衡量,这种做法很不恰当。因为,儿童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如果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效果,而父母则认为必须比原有体重下降才是有效果,因此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硬让体重比原来少,结果损害了正常的生长发育。比如一位身高110厘米的男孩,体重27公斤,超过肥胖标准4.6公斤,半年后身高增长到114厘米,而体重经过减肥还是27公斤,体重超过肥胖标准3公斤。虽然绝对体重没有变化,但相对体重已减少了1.6公斤,这就说明减肥有效。一般来说,儿童减肥速度控制在每月相对体重减少0.5-1公斤较为合适。
禁地四 不可仅以单一方法减肥
如果只用单一的方法减肥,效果很不理想,国内外一些专家曾经用单纯的饮食控制或单纯的运动训练对肥胖儿童进行减肥,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儿童肥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惯等。若想使体重彻底降下来,必须从这些引起肥胖的原因着手,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保持正常的体重。目前,国内外公认适合儿童减肥的方法是包括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运动在内的综合方案。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1.孕期注意控制体重。统计显示,孕期体重增加越多,新生儿体重越重,新生儿肥胖的概率也越高,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2.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研究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3.科学添加辅食。提倡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等辅食。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当体重超重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
5.多运动。当体重超重时要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多样化,要引起孩子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6.预防儿童电视肥胖症。家长们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
儿童肥胖症有什么危害
通过对日常门诊就诊的肥胖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了肥胖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如下:
1.肥胖儿童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长期的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2.40%的肥胖孩子并发了脂代谢异常,这是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
3.将近一半的肥胖孩子已出现了脂肪肝,造成了肝功能的损。
4.在心理测试中,肥胖孩子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有更多的焦虑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差。
同样是胖胖的孩子,究其发胖原因却不尽相同。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有3种:
1、 单纯性肥胖。这一类肥胖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及营养过度造成的,孩子每天摄取的能量超过了其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脂肪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占儿童肥胖的99%。
2、 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而导致的,发生率低,约占1%。造成继发性肥胖的病因有胰岛素瘤、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颅咽管瘤、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症等。这一类的肥胖需经医生治疗。
3、 药物性肥胖。在治疗哮喘、肾病等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时,由于服用了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孩子会发胖,一般在停药后会恢复正常体重。
婴儿肥胖症的定义是什么
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临床多见单纯由于饮食过多所引起的肥胖,称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健康搜索,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可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先驱病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
单纯肥胖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目前公认的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健康搜索的问题之一,是当今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一种重要的疾病,肥胖的流行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应从小儿预防开始。
治疗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需要采用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健康教育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儿童期不应实施所谓“减肥”或“减重”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控制目标是培养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去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期肥胖控制有四项禁忌即严禁短期快速减重严禁饥饿、变相饥饿疗法,严禁药物减重,严禁手术去脂。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医学道德问题。
相信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各位爸爸妈妈们应该了解了什么是婴儿肥胖症儿童肥胖症了,在了解这些之后,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照看你的宝宝。如果你的宝宝也出现肥胖的话一定要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任由它发展下去。现在崇尚的是一种瘦的美,过度肥胖给人的生活以及往后的人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肥胖儿童怎么吃减肥
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吃得多动得少
据统计,我国有12%的儿童体重超标,为什么如此的儿童成了肥胖儿?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后天的喂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吃得多动得少,这也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胖胖的很可爱,但实际上,儿童肥胖可能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肥胖儿还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对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儿童肥胖危害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预防?预防儿童肥胖应该从孕期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着手,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多运动。
1.孕期注意控制体重。统计显示,孕期体重增加越多,新生儿体重越重,新生儿肥胖的概率也越高,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2.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研究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3.科学添加辅食。提倡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等辅食。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当体重超重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
5.多运动。当体重超重时要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多样化,要引起孩子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6.预防儿童电视肥胖症。家长们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
“交通灯饮食法”帮孩子减肥
家有肥胖儿童,该如何帮他“减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因此不能采取过激的减肥方法,儿童减肥,应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交通灯饮食法”可帮助家长控制孩子的饮食。
1.红灯食物:严格限制
红灯区食物主要为高脂或单纯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包括:
高糖类食物:各种,糖果、巧克力、糖水、麦乳精、炼乳、甜饮料、甜点心、各种冷饮、蜜饯等;
高脂肪类食物:油炸食品(包括炸鸡、炸土豆条、油条等)、动物油(如猪、牛、羊、鸡油)、各种动物肥肉、黄油、级油、曲奇饼干。
2.黄灯食物:控制摄入量
黄灯区食物主要包括:
谷类及其制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粉、馒头、面包、通心粉、咸饼干、面条等;
豆类及其制品:毛豆、黄豆、千张、素鸡、素火腿等;
动物性食物:牛肉、兔肉、瘦猪肉、鸡蛋、猪肝、各种鱼类等;
水果类:香蕉、柿子等。
3.绿灯食物:不予限制
绿灯区食物主要包括: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奶等;
蔬菜类:萝卜、土豆、绿豆芽、竹笋、冬瓜、黄瓜、番茄、青菜、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芹菜、茭白、四季豆等;
动物性食物:各类虾、贝、黄鳝、鲤鱼、鲢鱼、黄鱼黑鱼、虾皮、猪血;
各种奶类:如牛奶、酸奶等;
水果类:如西瓜、苹果、梨、桔子、草莓、桃子、枇杷、橙子、菠萝、葡萄等。
4.红、黄、绿灯食物一日三餐这样吃
早餐:可选择黄灯区食物、绿灯区食物,注意干稀搭配,如淡牛奶、鸡蛋、面包或豆浆、蛋羹、馒头、拌豆腐。12岁以下儿童,早餐总量不宜超过150克。
午餐:一定要吃饱,可选择黄灯区食物和绿灯区食物,少量红灯区食物。应以绿灯区的蔬菜为主,减少黄灯区的主食(即米面)量,佐以黄灯区和绿灯区的动物性食物适量,注意荤素搭配,荤素菜比例一般为1:2-3。
晚餐:应控制主食量,米面等主食量约占午餐主食量的一半,以绿灯区食物为主,不吃红灯区食物。
饮食控制之外还应加强运动
运动是减肥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减少生病。有氧运动中,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之多。适合儿童的运动包括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等。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儿童由于自身的体重大、心肺功能差,因此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过胖的婴儿如何控制体重
婴儿控制体重的方法
婴 儿超重肥胖会对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重应该做适当减肥。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要“细细嚼、慢慢咽”。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 调。为使肥胖婴儿不出现饥饿感,尽量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除 了巧喂食外,肥胖婴儿应多锻炼、多活动。运动不仅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变为脂肪。一 岁以内还不会自主运动的婴儿,可以由父母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比如阔胸运动,让宝宝的两手握住母亲的大拇指,使宝宝的两手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度,然后再 向胸前交叉。上臂运动,让宝宝两臂左右分开,上举,前平举,还原放在体侧。小腿运动,握住宝宝小腿,使其伸屈双膝关节。
那么,过胖的婴儿是否需要断母乳呢?
婴儿过胖需要断母乳吗
有 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按照最健康的方式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 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 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婴儿过胖,妈妈也要科学控制体重,不能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哦。
动脉硬化年轻化
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年仅7岁的肥胖儿童已经开始有动脉疾病。研究人员检查了100名肥胖儿童,发现他们的颈动脉已经开始增厚和变硬,而且这些肥胖孩子还存在极大的患糖尿病的倾向。
研究人员筛选出100名6~14岁超重的儿童,将他们同47名体重正常的儿童作比较。结果发现,这些肥胖儿童的胰岛素抵抗(一种测量糖尿病倾向的指标)比体重正常儿童要高出许多。
同时这些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更高。例如,这些肥胖儿童的平均血压是120/70,而体重正常儿童的平均血压是98/65。
更重要的是,超声扫描显示肥胖儿童的颈动脉比正常孩子更厚和更硬。对成年人来说,动脉变厚被认为是动脉狭窄和冠心病的先兆。
目前估计有15%的美国儿童超重或肥胖。在许多欧洲国家,儿童肥胖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我国有12%的儿童肥胖或超重,肥胖会很快地损害儿童的动脉。身体超重的孩子与正常体重的孩子相比,患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要高出3~5倍。
负责这项研究的特维森博士说,你能够看见肥胖儿童的血管已经发生改变。在儿童时期的肥胖增加了他们成年期动脉硬化症和死亡的风险。对这些肥胖儿童的父母来说,帮助孩子控制体重以及治疗相关的风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遵循原则
一、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问: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问: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问:医生您好,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症者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不过,后天饮食及运动也是决定宝宝是否肥胖的关键,妈妈们可不能忽略这一因素。
婴儿肥胖影响健康吗
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传统观念中,胖乎乎、肉嘟嘟、笑眯眯的孩子是安乐幸福、美满健康的象征。现实生活中,胖宝宝也总是比瘦宝宝更讨人喜爱。然而,随着超重肥胖人群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儿童超重肥胖所引起的长期健康危害的认识,宝宝太胖终于引起人们的警觉,部分妈妈也开始为宝宝太胖而发愁。但是,很多人心存疑惑:婴儿期肥胖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母乳喂养的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肥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
宝宝超重肥胖是否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超重肥胖,与成人时的超重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Ⅰ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
说到超重肥胖,人们马上联想到宝宝的体重。然而,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并不只能按体重来评判,必须同时结合宝宝的身高。有些宝宝是很重,但同时身高也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并不算超重肥胖;相反,有些宝宝比别人矮一截,妈妈还在为宝宝“不够分量”而发愁,结果宝宝却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儿。因此,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Tips: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以及健康检查,对判断宝宝生长是否正常非常有帮助。
将宝宝定期的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标点在儿童标准生长曲线图上,可以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如果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增长趋势与标准曲线一致,那就说明宝宝的生长是平稳和正常的。
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
最早证实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增加的证据,实际上是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中发现的。或许大家很难想象,看上去如此羸弱、瘦小的早产宝宝怎么会超重肥胖?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长期观察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比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在中年以后更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罹患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可能与宝宝宫内生长不良以及出生早期过快的体重增长有关。随后,在足月正常出生体重的宝宝中也发现,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体重增长过快可能造成儿童期血压偏高等,不利于长期健康。
然而,出生早期的宝宝也正处于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必须保持与宫内生长同样的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发育。因此,是为了保证脑发育而促进宝宝生长还是为了减少代谢性疾病而控制宝宝生长,成了两难之选。通常,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建议在出生早期尽量采用营养强化等措施促进宝宝生长,尽早赶上正常生长水平,特别是希望宝宝的头围能在6个月内赶上正常水平;而对于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则建议保持适度生长,让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按正常的生长速度平稳适度增长。
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有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任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孩子超重怎么办
婴儿时期喂奶过剩导致宝宝肥胖
宝宝肥胖的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育婴经验缺乏,以为只要婴儿啼哭就是饥饿,于是就给予食物,而忽视了也许是太冷、尿床等因素,结果使婴儿无法区别饥饿与难过,在儿童期乃至成人后往往会因为情绪问题而使食量大增,导致肥胖。
18个月左右的进食习惯会让宝宝变成超重宝宝
儿童肥胖的种子很可能在18个月大时就种下了: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给婴儿进食块大、咀嚼少的食物,并且进食速度快,在一定时间内吃的数量明显多,孩子将来患肥胖症的危险就增加了。
超重宝宝怎么减肥才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1 多饿一饿,不再每餐都吃饱。
正常儿童每餐吃到八九分饱即感满足,不再进食;肥胖儿童十分饱还不满足,通常要吃到十二分饱。郭锡熔说,父母应逐渐改变孩子的饱足感,首先减到十分饱,然后逐渐减至八九分饱,这样食量就减少了1/4至l/3。
减慢进食速度也是控制肥胖的有效方法。让孩子吃完一小份后暂停一会儿再吃另一份,学习掌握忍耐饥饿的技巧,逐渐确定合理的食量。
2 有人陪伴他能更有动力
父母应尽量避免让肥胖孩子单独进食,可以策略地让孩子“聘请”自己或亲朋好友当“监督员”,督促控制饮食。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帮孩子或让他自己找一个有同样苦衷的减肥儿童,互相鼓励共渡难关。
3 多运动,是最有效的方式
胖孩子不是不喜欢运动,只是由于他们在同龄人中很少有表现的机会,才会逐渐“懒惰”、“自卑”,离运动越来越远。因此,要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超重”、“降体脂”等时尚语言代替“肥胖”、“减肥”之类的词,发现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在运动过程中,有意识安排竞赛、对抗性活动。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什么,长大后自然就瘦了。其实孩子这个时期的确最需要营养,但是营养过剩对宝宝的健康有很大的隐患。所以健康均衡的饮食才是正确的。
揭秘儿童肥胖症吃什么好
儿童肥胖症饮食禁忌
1、禁吃高热量食物
儿童肥胖症主要就是因为体内脂肪过多而造成的,所以患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应该在饮食方面得以控制,像一些富含高热量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长期如此肯定是会有效果的。
2、禁吃碳水化合物过高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过高的食物主要是指一些谷类以及糖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都含有较高的糖分,继续食用的话将会加重儿童肥胖症的症状。
3、不应减少蛋白质的食物
很多家长们认为儿童肥胖症的儿童就应该减少相应的蛋白质,这样的话才能有效控制体重,但是鉴于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而蛋白质是人体内必须的物质,所以不应该减少儿童蛋白质的摄入哦。
宝宝肥胖怎么控制体重 幼儿肥胖原因
吃的过多,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很多家长都怕宝宝吃不饱,长不壮,身体不健康,就给宝宝过早的添加辅食,造成营养过剩。
有的吃奶粉的宝宝比较喜欢甜的食物,家长就给奶粉里面加点糖,时间长了引起肥胖。
婴儿期的宝宝不能过早的添加辅食,这样会造成宝宝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给肠胃造成一定的损伤。
也不要过早的吃太甜和太咸的食物,这样会加重宝宝的口味,长大后的口味会越来越重,影响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