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油的制作
火麻油的制作
采用低温冷榨的物理工艺制取以及亚临界低温萃取[1] 的火麻油,不但较好的保留了原料的天然活性营养成分,经检测火麻油还具有无胆固醇、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特别是具有ω-6族亚油酸与ω-3族α-亚麻酸2.4 : 1的天然比值,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小于等于4 :1最佳比值的特点,是最具营养平衡性的油脂且可溶于水。火麻油营养清香,长期食用火麻油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素α-亚麻酸、润燥滑肠、有益心、脑及血管的健康延年益寿,还具有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等功效。
火麻油是什么油 火麻油不适宜人群
肠滑便溏的人群
该类人群不适宜食用火麻油的,火麻油具有非常强的润肠通便的作用,食用可能会造成拉肚子、加重便溏症状等不良反应。
大便不成型、有腹泻的人群
该类人群本身就有腹部不适症状,加上火麻油的功效,会使其症状更加严重,该类人群比较适宜食用温补型食物,尽量避免食用火麻油为宜。
火麻油与亚麻籽油的区别
火麻油和胡麻油以及亚麻油到底有啥区别呢?今天我们来说说他们本质上的区别。火麻油是可以溶于水的唯一油料。胡麻油和亚麻油其实就是同一种油料,只是各地叫法不一样而已。 火麻仁又叫大麻仁或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果实。胡麻子是亚麻科植物亚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火麻仁其味甘、性平,入脾、胃,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还含有人体细胞必需的10种氨基酸,β—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酸、植酸、烟酸、卵磷脂、植物甾醇类等营养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高,亚油酸(—6)和α—亚麻酸(— 3)的比例均衡,达到2.4: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营养科学要求的小于4:1的比例,堪称“植物脑黄金”。这些营养素是我们人体细胞生命最佳营养源。火麻油含有omega6盒omega—3脂肪酸,以及含有相对高的植物甾醇。 国家卫生部也将火麻仁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 品的物品名单”。[1]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火麻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是巴马百岁老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火麻油是巴马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被寿乡人称为“长寿油”。
基底精油制作
芳香精油调配及方式
l 芳香精油之调配原则
芳香精油是很容易挥发的物质,因此,调配芳香精油尚须注意下列几项:
1 调配精油的地方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房间,以免气味过强引起身体不适。因为,精油的芳香分子非常微小,只要几滴的量,很快就会迷漫整个空间。
2 调配用的容器必须非常干净,以免破坏精油的品质。
3 保存精油所用的瓶子,必须是琥珀色或深色的瓶子,为的是防止光线破坏精油品质。不可用塑料瓶或滴管瓶,以免精油的品质受其影响,因为,精油会分解塑料瓶及滴管之橡胶。( 目前市面上有些厂商有用塑料瓶或滴管瓶严格来说精油浓度必须在3%以内才可 )
4 使用精油后,必须立即旋紧盖子。以免精油产生气化及灰尘掉落破坏精油品质。
5 调配所用之基底油,可互相调和。但勿与其它已制成按摩油的制品混合,以免破坏精油品质。
6 每次调配的精油种类不宜超过4种。长期保养用的调和精油浓度在6%以内。
7 一次调配的用量,以足够使用为原则,避免放久影响精油之品质。
l 复方精油的调配
所谓复方精油,即是2种以上精油加上基底油,稀释调和而成之保养用油。调配复方精油尽量不要超过4种以上。
百分比含量:是指用基础油稀释后的单方精油百分比含量,业余者调配时,其含量一般不要超过3%。一般量稀释(2.5%)(单方精油总量为2.5%,基础油为97.5%)·1ml=20滴。基底油毫升数÷2=可添加单方精油总滴数。
下面以调配20毫升治疗蚊虫咬伤精油为例:
基础油的选择:20毫升甜杏仁油或荷荷巴油;
单方精油成份:薰衣草、茶树、佛手柑;
精油总数量:20毫升基底油÷2=10滴精油;
每种单方精油的滴数:薰衣草5滴+茶树3滴+佛手柑2滴=10滴。
l百分比之订定
若以要调配6%浓度的复方精油,以10ml为例:
10ml Χ 20滴 = 200滴
200 Χ 0.06 = 16 (所滴之精油滴数)
一般保养 3-6%即可。
长期保养 3%以内。
修护理疗 6%以上,不要超过20%。
准备材料:
单方精油(Essenial oil) 、基底油、有色玻璃瓶、玻璃量杯、玻璃调棒、小麦胚芽油(天然抗氧化剂)
调配步骤:
先将基底油倒入玻璃量杯内,再依序滴入所要滴入的精油,再用玻璃调棒搅拌均匀,再滴几滴小麦胚芽油即完成调配。 再将调好的复方精油倒入有色玻璃瓶瓶内,贴上写下所调的精油及日期的标签即完成。
※ 无玻璃量杯调法:
先将基底油倒入有色玻璃瓶杯内,再依序滴入所要滴入的精油,再滴数滴小麦胚芽油,旋上瓶盖左右摇晃约20次即完成调配。贴上写下所调的精油及日期和标签即完成
便秘如何吃火麻油
材料:火麻油适量。
做法:早上起床后就食用一勺火麻油或拌温水服用,即能消除便秘。这是因为火麻油含有丰富卵磷脂,能够润肠通便,有效防止大便干燥,从而改善便秘问题。
材料:蜂蜜30克、火麻油油5克、白开水100毫升。
做法:将蜂蜜、火麻油倒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温开水即可。每日晨起服食。
火麻油的选购技巧
火麻油由火麻仁通过压榨方式制作而成植物油。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而且火麻是唯一能够溶于水的油料。
火麻油的选购技巧
一看品牌
一般地讲,知名品牌注重产品的全方位管理,相关部门对它的监控也更加到位,所以,它的产品让人们吃得更放心。
二看生产日期
食用油保质期较短,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存放时不注意避开日光照射、存放时室温过高或者将油桶开启后长期不用等,食用油就容易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氧化酸败的食用油,其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将大量增加,对人体健康有害,应停止食用。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看清生产日期,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以保证在保质期内食用。
了原料的天然活性营养成分,经检测 巴马火麻油还具有无胆固醇、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巴马火麻油营养清香,长期食用巴马火麻油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素α-亚麻酸、润燥滑肠、有益心、脑及血管的健康延年益寿 还具有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等功效。
火麻油怎么吃合适 做汤
做汤也是火麻油的常见食用方法,不过用火麻油做汤时要注意它的放入时间,最好的做法是把汤类食材处理好以后入锅加清水一起煲制成汤,在煲好以后出锅以前加火麻油调味,加入以后直接出锅,这要做出的汤味道特别香,而且不会让火麻油的营养流失。
酱油制作方法
第一步要先蒸豆,酿制酱油的黄豆要选择春黄豆,要先把黄豆在水中侵泡,时间长短要适宜,要让黄豆能够充分的吸收水分,要以豆皮起皱了为限度,然后要放进蒸笼里面蒸5个小时左右。
第二步要采取发酵的方法,把黄豆铺在竹篱上面,在室内发酵,要注意屋子里面的温度要达到37摄氏度以上为好。
把发酵好了的黄豆放进木桶进行酿制,把黄豆、食盐、清水按照10:3:4的比例进行酿制,一层黄豆,然后撒一层精盐,然后泼水,按照这样用牛皮纸封好。
要经过四个月的酿制,把盖子拿掉,出来的就是酱油。
还要放一些糖浆,和酱油的比例为10:12,不放就不好吃。
放在阳光底下暴晒,要晒大约10多天,这样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火麻油是什么油 如何辨别真假火麻油
1.真的火麻油的颜色为绿色。在低温处理的时候其叶绿素没有被破坏,所以油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火麻油会呈现绿色。
2.瓶子包装必须是不见光的。真的火麻油在阳光的照射下保质期不会超过3小时,所以瓶子必须是不见光的。
3.看价格。由于火麻油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价格相对来说也会比较贵,一般便宜的都不会是真的火麻油。
产妇便秘吃什么通便快 中医辨证调理
表现症状: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或大便艰涩难下,腹无胀痛,面色萎黄,肌肤不润,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原料:黑芝麻油200 g,蜂蜜400 g。
制作:将黑芝麻油煮沸去渣沫,油稍冷后放人蜂蜜,将两者混合拌匀。待冷却后,放人瓶罐中储存备用。
用法:温开水冲服,每次10 g,每日2次于早、晚温饮。
功效:黑芝麻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蜂蜜能够调理脾胃,促进排便,此方对于调理产后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表现症状:产后大便艰涩,或努责难出,大便不干结,神疲乏力,气短汗多,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脾益肺,润肠通便。
原料:黄芪15 g,陈皮5 g,火麻仁10 g,白蜜30 g。
制作:先煎煮黄芪、陈皮、火麻仁,去渣取汁,将白蜜放入药汁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空腹时温服。
功效:黄芪补脾气而益肺气。陈皮理气行滞,以利传导。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药食相配,有补脾益肺、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气虚兼气滞者尤佳。
火麻油怎么吃
火麻油可以直接口服,在早上空腹两勺(约10毫升),补充全天维生素E,润肠通便,有效调理人体新陈代谢。
无需加热,直接凉拌各种荤菜、蔬菜或者可配合沙拉酱做调剂品,使菜品色泽鲜亮,味道爽滑,清香不油腻。
蔬菜类可以直接热油后,放入蔬菜炒熟即可,火麻油同样也是可以跟其他植物油一样,可以用热炒青菜。
火麻油有易溶于水的特性,可以煎食物,少量油可以跟食材的水溶和,一起加热食品能够保留油的营养价值。
火麻油可以用来烤烘,烤食物时在表面涂抹一层,保持食物酥脆,口感爽滑,而不上火,让食材带有植物清香。
火麻油可以用来煮汤菜,可以在煮汤时加入一匙,能够使得汤品更加清鲜味美,且汤不会过于清淡或是油腻。
清蒸时加入一匙菜品更加清香鲜艳,还可以在清蒸后,觉得不够香滑,后面放火麻油一样能够使得菜品香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