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羌活基本简介

羌活基本简介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茎粗壮,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暗棕色至棕红色,顶端有枯萎叶鞘,有特殊香气。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淡紫色,有纵直细条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柄由基部向两侧扩展成膜质叶鞘,抱茎;叶片为三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3-4对,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卵形,长2-5cm,宽0.5-2cm,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深裂;茎上部叶简化成鞘状,近无柄 ,先端有羽状分裂的小叶片。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3-13cm,侧生者常不育,总苞片3-6,线形,早落;伞辐7-18(-39),长2-10cm;小伞形花序直径1-2cm,小总苞片6=10,线形,长3-5mm;花多数,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钝而内凹;雄蕊的花丝内弯,黄色;花柱2,很短,花柱基平压,稍隆起。分果长圆形,长4-6mm,宽约3mm,主棱均扩展为宽约1mm的翅,油管明显,每棱槽内3-4,合生面5-6,胚乳腹面内凹成沟槽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本种与羌活的区别点在于:植株高80-180cm。叶片大,三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末回裂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略带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脉上及叶缘有微毛;茎上部叶少数,叶片简化,仅有3小叶。复伞形花序有伞辐10-17(-23),花瓣淡黄色。分生果近圆形,长约5mm,宽4mm,每棱槽内有油管3-4,合生面有油管4。花期7-8月,果期8-9月。

避孕套的基本简介

现代避孕套由极薄的乳胶制成,呈管状鞘形,一端为盲端,有一小搂,另一端为开口并有一较硬橡胶环。小囊是为容纳精液所用。女用避孕套在英国有所试用,形状像一只大号的避孕套,放置于阴道中,然后阴茎插人其中。

避孕套大小、长度都差不多,可适合绝大多数人。卖出时是卷起来的申-个密封包装,内附详细的使用说明。密封的避孕套如果远离热源可保存两年。不过应避免与凡士林或其他石油制品接触。杀精子剂、K-Y润滑剂和其他水溶性润滑剂对其没有影响。有些避孕套是以颜色不同的橡胶制成的, 有些则有螺纹突起,或者其他特点,这些都是为了达到增强阴道刺激的。避孕套可从各种途径买到,如药店、邮购、校园商店或自动售货机等。

安全套不是避孕套,区别在于安全套除了避孕之外,更为重要的用途是有阻隔病毒的作用,这一点避孕套是没有的。而且目前要通过国家认证的安全套品牌很少,流行的避孕套品牌很多还没有安全套产品问世。因此,只有通过国家资格证书的品牌才可以在外包装上打有“安全套”字样,其他声称安全套的产品基本都是避孕套。

作为避孕工具,避孕套和其他避孕方法相比,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避孕成功率一般为97%,受过专门训练的使用者则可使避孕成功率达到98%。

鱼皮的基本简介

鱼皮,又叫鱼唇。是采用鲨鱼皮经过加工制成的素负盛名的海味干品。每年农鱼皮 历3~12月均有生产。

鱼皮是由各种鲨鱼皮加工而成,以体厚身干,皮上无肉,洁净无虫伤者为好;分雌雄两种,具有胶质,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我国沿海各地区均产,福建、浙江、山东为主要产区。要品种有:犁头鳐皮、虎鲨皮、公鱼皮、老鲨皮、青鲨皮和真鲨皮等。犁头鳐皮黄褐色,皮厚坚硬,质量最佳;虎鲨皮用豹纹鲨和狭文虎鲨的皮加工制成,皮厚坚硬,黄褐色;公鱼皮是用沙粒魟的皮加工制成的,灰褐色,皮面有颗粒状的骨鳞;老鲨皮较厚,有尖刺,灰黑色;青鲨皮为灰色或灰白色。

乌龟的基本简介

一般人将龟统称乌龟[1],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类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龟可能还不能够像今日一样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千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简单的说,龟有三类,水龟,陆龟,半水栖龟。

而真正的乌龟是指草龟,这种龟的雄性成体会变成黑色,所以叫乌龟。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

dha的基本简介

DHA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DHA作为一种必需脂肪酸,其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提高智力等作用更为显著。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内DHA含量高的人的心理承受力较强、智力发育指数也高。[1]

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孕期, DHA 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的磷脂的构成成分。尤其胎儿满 5 个月后,如人为地对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进行刺激,会引起胎儿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神经元增长更多的树突,这就需要母体同时供给胎儿更多的 DHA 。

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

DHA 不仅对胎儿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孕妇在孕期可通过摄入富含a- 亚麻酸的食物来提高a- 亚麻酸的含量,利用母血中的 a- 亚麻酸合成 DHA ,然后输送到胎儿大脑和视网膜,使那里的神经细胞成熟度提高。

增进大脑细胞之发育

在大脑皮质中,DHA是神经传导细胞的主要成份,亦是细胞膜形成的主要成份,大部分的DHA不会被胃液所消化,而直接进入血液,被肝或脑等器官吸收,而EPA及次亚麻油酸却不被吸收,主要原因是由于DHA可经由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而同是属不饱和脂肪酸的EPA及次亚麻油酸却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被脑吸收。

用于癌症治疗

据一篇发表于《FASEB Journal》三月版的研究报告,瑞典科学家发现,深海鱼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其衍生物在机体中能够杀死神经母细胞瘤癌细胞。这项发现或许为多种癌症——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使DHA从神经系统中转移到髓母细胞瘤中,当DHA在细胞内代谢后,再对细胞中的副产物进行分析。随后科学家研究了DHA及其衍生物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HA杀死了所有的癌细胞,而且由DHA衍生物产生的毒性比DHA本身更能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这表明,DHA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或其他癌症的新药物。

FASEB杂志主编Gerald Weissmann称,这项研究对治疗癌症有重要意义,由于DHA在保护人体健康上的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DHA及其衍生物研制一类新的抗癌药物。

抑制发炎

DHA会抑制发炎前驱物质的形成,所以具有消炎作用。

降低血脂肪、预防心脏血管疾病

DHA可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胆固醇及预防血栓的形成。

改善老人痴呆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中的DHA就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容易引起脑部功能的退化。事实上,脑细胞在二至三岁前会不断的成长,长大成人后,则会逐渐减少,根据调查,在二十至三十岁时,脑细胞会以十万个的比率逐渐减少,虽然如此,DHA仍具有使剩下的脑细胞活性化的力量,充分地提高记忆及学习能力。

韭菜子的基本简介

韭菜种子,分类为宽叶品种、中宽叶品种、细叶品种和农家品种等。

多年生草本,全草有异臭。鳞茎狭圆锥形。叶基生,扁平,狭线形,长15~750px,宽1.5~6mm。花茎长30~1250px,顶生伞形花序,具20~40朵花;总苞片膜状,宿存;花梗长为花被的2~4倍;花被基部稍合生,裂片6,白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7mm;雄蕊6;子房三棱形。蒴果倒卵形,有三棱。种子6,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 长 地】:生于田园,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河南产量较大。

【采 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化学成分】:含硫化物、甙类、维生素C等。

【性 味】:性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附 注】: 韭菜的概述

韭菜又名韭,山韭,丰本,扁菜,草钟乳,起阳草,长生韭,懒人菜,现代人还称之为蔬菜中的"VIAGRA”,它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花,嫩籽等供人们食用.

韭菜原产于我国.据史书上面记载(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山海经》,"丹熏之山","北单之山"(今内蒙古),"崃山"(今四川),"鸡山"(今湖南或云南),"边春之山","视山"(未知),"其山多韭".至今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方仍有野韭菜分布.经有关部门考察,野生韭菜几乎遍及全国,在青藏高原还有 大面积的野韭菜地.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悠久,在《诗经》中既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由此可以证明韭菜在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提出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到了北宋时期已有韭黄生产.300余年前,我国农民已掌握利用风障畦进行韭菜覆盖栽培技术,至今,我国韭菜的品种资源,栽培技术均居世界前列.

韭菜于9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传入东亚各国,北至库页岛,朝鲜,南至越南,泰国,柬埔寨,东至美国的夏威夷等均有栽培.欧洲等国栽培较少.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区域极广,东至沿海,西至西北高原,东南至台湾,北至黑龙江,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栽培.所以韭菜是中国栽培地域最广的蔬菜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占菜田总面积的5%~6%。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和蔬菜出口的发展,韭菜也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韭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5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纤维素0.6~3.2克.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如胡萝卜素0.08~3.26毫克,核黄素0.05~0.8毫克,尼克酸0.3~1毫克,维生素C10~62.8毫克,韭菜含的矿质元素也较多,如钙10~86毫克,磷9~51毫克,铁0.6~2.4毫克,此外,韭菜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入肝经,温中,行气,散瘀,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胃,肝,肾经,温中行气,散瘀,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韭菜活血散瘀,理气降逆,温肾壮阳,韭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仰制作用.《本草纲目》中说:"韭籽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民间常用韭菜治疗身体虚弱,肺结核盗汗,噎嗝反胃,妇女产后血晕,吐清水及跌打刀伤肿痛,神经性和过敏性皮炎,新生小儿硬皮症等.韭菜是多年生蔬菜,从种植到换茬结束栽培一般需3年时间,有的长达10年。

刮痧基本简介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

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记忆力的基本简介

记忆力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力可分为短期记忆力、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

记忆力对于人生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老是遗忘事情,对他的生活与工作会出现很大的影响。想要了解记忆力,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记忆力的形式,记忆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等,一般来说,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那么他的记忆能力也会不同,有的人形象记忆很好,有的人情绪记忆很好,有的人运动记忆很好。

《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处理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在记忆形成的步骤中,可分为下列三种资讯处理方式:

编码:获得资讯并加以处理和组合。

储存:将组合整理过的资讯做永久纪录

检索:将被储存的资讯取出,回应一些暗示和事件。

人类记忆的过程,目前认为和电脑处理信息存取的过程类似。对电脑数据进出的理解可以有助于简化和掌握人类记忆这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将记忆分为工作记忆,以前称之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但是有些记忆是在其他位置被储存的-如运动模式,走,游泳和骑自行车-它们可以被储存在小脑或脊柱。

人们在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学习和工作,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记忆的好坏也不同。

手出汗的基本简介

手心出汗也称手汗症,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的特异性,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至。调查显示,一般10到30岁的青年,约有0.3%的发生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而其家族史则高达13%(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严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数还并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数病人尚并有狐臭症。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鳄鱼肉的基本简介

研究表明,鳄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氨基酸比例适中,并且还含有对人体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鳄鱼肉既有水生动物的鲜美,又有陆生动物的野香;同时还具有补气血、滋心养肺、壮筋骨、驱湿邪的功效,因而对咳嗽、哮喘、风湿、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鳄鱼肉含有高效抗体和奇特构造的血红蛋白,可以极快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血液摄氧能力,可极大地提高人体的健康质量。

鳄鱼肉

鳄鱼肉是一种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健康优质的鳄鱼肉不但好吃,而且还有滋心润肺、补血壮骨、补肾固精和驱邪除湿的功效,经常食用可补气养血、平喘止咳。但鳄鱼肉最好是带皮吃,因为鳄鱼皮含有丰富的胶质,能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并有润肤养颜的功效[1] 。

颈椎的基本简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甜豆的基本简介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345.00大卡(1442千焦)/100克

【功效】通乳生乳,利尿消肿,补血益气

【甜豆是什么】 甜豆为豆科植物,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

【适宜疾病】 气虚眩晕 脾虚泄泻 呕吐 老年便秘 脚气

【适宜症状】 烧伤后口渴 腹痛伴恶心、呕吐 气虚体质 脾胃不和 痢疾

焦糖的基本简介

德文称为“卡拉麦几乳考”(karamelzucker)

焦糖 法文称为“苏克力、卡拉麦列西”(sucrecaramelise)

60年代,由于其环化物四-甲基咪唑的问题,曾一度被怀疑对人体有害而被各国政府禁用。后经科学家们的多年努力研究,证明它是无害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均已确认焦糖是安全的,但对其四-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由此,世界各国的焦糖工业加速了发展。据文献介绍、英、法、德各国年产量均在1.1万吨以上,美国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而我国的年产

量却未见有统计数字,笔者估计约有12~15万吨。我国的焦糖工业是非常落后,绝大部分产量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方法生产的,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生产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且仅能生产单一的在酱油中应用的耐盐焦糖,品质较差,卫生指标也很差。几年前还不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需高价进口,至今也没有正式生产固体焦糖的厂家。所以,我国的焦糖工业亟待有志者去开发研究。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得羌虫病

一、羌虫病的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我国南方以黄毛鼠、褐家鼠为主,而北方则以黑线姬鼠、社鼠等为主。鼠类感染后多无症状,但病原体在其内脏中能长期存在,因而也是本病的主要贮存宿主。此外,兔、猪、家禽、鸟类等也可被感染或携带羌螨,故也可为本病的传染源及贮存宿主。人被羌螨叮咬仅属偶然现象虽然被感染后血中出现病原体,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羌虫病的传播途径 羌螨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已证实能传播本的数十种羌螨以地里纤羌螨其红纤羌螨主要传播媒介。羌螨喜生活于暖湿的丛林绿野、溪畔湖岸,这些地带鼠类潜行,羌螨幼

红薯的基本介绍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其为山芋,山东人称其为地瓜,江苏南部称其为山芋其他地区称其为红薯而徐州地区称其为白芋,陕西人称为红芋,四川人和贵州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河北人称山药或者红山药。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红薯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

生菜的基本介绍

生菜即叶用莴笋,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因适宜生食而得名,质地脆嫩,口感鲜嫩清香。也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深受人们喜爱。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生菜传入我国的历史较悠久,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两广地区栽培较多,特别是台湾种植尤为普遍。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菜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 生菜按叶片的色泽区分有绿生菜、紫生菜两种。如按叶的生长状态区分,则有散叶生菜、结球生菜两种。前者叶片散生,后者叶片抱合成球状。如再细分则结球生

米酒基本介绍

古之甜酒,无论以果实或以谷酿成,皆有滓汁浮沉及清浊之别。至唐代产之甜酒类,仍多含杂质,临饮时须经压榨过滤。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之句,即为一证。(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甜酒,又称江米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 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由于它渗进了沸水,故又称“水酒”。 这种农家自酿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饮量适当,能舒筋活络、强壮体魄。农民逢年过节或招待

粪链球菌的基本简介

粪链球菌菌形圆或椭圆,可顺链的方向延长,直径0.5-1.0微米,大多数成双或短链状排列,通常不运动。在丰富培养基上菌落大而光滑,直径1-2mm,全缘,罕见色素。其营养要求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也可生长。能在10℃或45℃ pH 9.6或含6.5%NaCl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并能耐65℃ 30分钟。它可利用精氨酸为能源,发酵山梨醇,不发酵阿拉伯糖。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不需叶酸。 近年来,DNA-DNA杂交结果显示,肠球菌与链球菌属同源程度低,故有学者建议另立肠球菌属,与人类有关者为粪肠球菌(E.faecalis

羊肉的基本介绍

羊肉是指从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少。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实,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适

白芍的基本介绍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白芍药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是我国药用的传统花卉,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目前在秦岭、大别山等地尚有野生。主产于山东、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有栽培。白芍按产区可分为三大类:产于浙江的称“杭芍”,产于安徽的称“亳芍”,产于四川的称“川芍”。 芍药地下部块状或粗厚;叶基生或茎生,大,互生,羽状或三出复叶或深裂;花大而美丽,单生于枝顶或有时成束,白色;萼片5,宿存;花瓣5-10,但在栽培种中的常为重瓣;雄蕊

葱的基本介绍

葱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茎与叶,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 原产于西伯利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为重要产地。大葱耐寒抗热,适应性强,四季均可上市。普通大葱,原产我国,遍及南北各地。叶圆而中空,叶鞘基部抱合成“假茎”,幼嫩时叶和葱白都能食用。 根据葱白的长短又分为两个类型。大葱植株高大,葱白洁白而味甜,在北方栽培较多。 葱是日常厨房里的必备之物,北方以大葱为主,它不仅可作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可谓佳蔬良药。大葱多用于煎炒烹炸;南方多产小葱,是一种常用调料,又

鲍鱼的基本介绍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鲍鱼呈椭圆形,肉紫红色,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主要种类有杂色鲍、半纹鲍、羊鲍、耳鲍和皱纹盘鲍五种。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说。 鲍鱼同鱼类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据考证:盾鱼,因鲍叔牙爱吃,而被称为鲍鱼,形状有的像人的耳朵。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

芹菜的基本介绍

伞形科旱芹属二年生草本,又称旱芹、药芹,以叶柄作为蔬菜食用。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于调味,古代中国亦用于医药。古代芹菜的形态与现今的野芹菜相似,《齐民要术》有关于芹菜栽培技术的记载,所指多属水芹。直至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才有旱芹和水芹之分。18世纪末期,芹菜经培育形成大而多汁的肉质直立叶柄,可食用部分为其叶柄。芹菜的特点是多筋,但近年来已培育成一些少筋的变种,著名者如帕斯卡尔(Pascal)。在欧洲,芹菜通常作为蔬菜煮食或作为汤料及蔬菜炖肉等的佐料;在美国,生芹菜常用来做开胃菜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