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酒配方及做法 自制药酒的泡制方法
自制药酒配方及做法 自制药酒的泡制方法
先把药物捣碎,放置入纱布袋中,缝口,浸入酒中,数日后过滤,去渣装瓶即成,也可先把药物捣碎,水,酒各半煎煮40分钟,连汁带药一起浸入酒中,数日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酒与药物的比例一般为药物100克,用酒500毫升。
人参和黑枸杞泡酒比例
无具体比例
药酒没有具体的药材浸泡比例,一般与药材吸水量、药酒浓度有关,人参黑枸杞酒常见比例为1斤白酒泡1支人参和100克黑枸杞,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建议大家在专业中药师指导下泡制药酒。
自制药酒宜忌
自制药酒宜忌
药酒又名酒剂,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得到的澄明液体制剂,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些药酒内服与外用兼有效。为了矫味,药酒也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药酒的制作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四种方法。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胡蜂酒、国公酒、三两半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以上均为《中国药典》所收载)。此类药酒严禁孕妇服用,即便是外用,也严禁涂搽腹部,以免引起流产。
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固精。常见的有参茸酒、三鞭酒、人参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药酒都有固定配方,符合中医方药理论。这一方面,老百姓往往重视不够,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自己浸泡药酒,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配处方,并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白酒,一般为1:4—1:30。
浸泡药酒所用白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为50—60%。因为含有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加快血行速度,增加心脏负担,抑制甲状腺素分泌等,所以药酒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支气管炎、哮喘患者等服用,也不适合儿童、孕妇服用。另外,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饮用药酒。
李时珍说:“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物损益兼行。药酒亦然。”可见药酒虽好,但必须适度饮用,一般以一日2—3次、一次10—50毫升为宜,切不可过量饮用。孙思邈说:“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即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说明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尤其对于中老年人。
喝酒能养生吗
不论哪一种酒,或多或少都含有酒精,酒精适量摄入让人愉悦、轻松,有助于释放精神压力,还能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御寒暖体,自然是有益身心的。
但是,各种烈性酒,成份相对单纯,除了酒精就是水,若论营养价值没有太多的文章可做,多饮不仅无益,还会伤肝。
不过,因为酿造工艺的区别,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保有了更多天然的营养物质,比如葡萄籽,故保留了葡萄多酚,这种抗氧化物质不仅有利于皮肤光洁、也能延缓衰老。大家平日里不妨少量饮用红酒。而香槟是经瓶内二次发酵而产生丰富汽泡的葡萄酒,适合低温饮用,营养价值上更接近白葡萄酒。
至于啤酒,则是公认的“液体面包”。热量和维生素含量都颇高,毕竟是由大麦芽发酵而成,长期饮用啤酒肚、脂肪肝就会找上身来。
黄酒是国粹,因为是粮谷发酵而成,酒精度不高,营养却不输给葡萄酒和啤酒。如果可能,时常烫一壶老酒,品一品复古老派的滋味也不错。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喝酒的宜忌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自制药酒喝的好处还是蛮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喝的药酒的,喝酒养生是很常见的,只要我们做到适量就好。
补肾壮阳药酒用哪些药材好
01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鹿茸都可以拿来泡药酒都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但是在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爱上火的人群是不可以服用的。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决定是否可以喝这个大补药酒。因为泡制药酒的材料都是大补品。属于热性。身体不好的会起到反作用。最好是找专业人士知道泡制药酒。一面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02还可以用枸杞、人参、冰糖、熟地用清水清洗干净,加上白酒按照一定配比泡制。鹿鞭海马都可以如要泡酒,同样起到大补元气啊,对这个腰膝酸痛肾虚疲倦。生地黄、当归、南芎、虎骨、杜仲、续断、仙灵脾、冬虫夏草、蛇胆(蛇胆就要新鲜的刚刚去下的适合泡酒)按照配比去泡制药酒。还有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折一些中草药动植物来泡制药酒。
03仙茅20g、仙灵脾20g、阳起石20g、蜂房10g、肉苁蓉30g、杜仲15g、牛膝20g、蜈蚣5条、续断30g、锁阳20g、黄精20g、甘草20g、山萸肉20g、黄狗肾一个、枸杞子15g、白芍30g,用开水泡上等水冷了捞出来加上4到6斤白酒这是一个补肾强腰酒的配方。功能就是补肾壮阳强身。
怎样泡药酒
1、怎样泡药酒
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浸在酒中,即成药酒。药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散诸痛、祛风湿之功,是冬春季节调治进补的佳品。那么,怎样泡服药酒呢?先将买回的药材打碎或剪短择净后,再用冷开水浸湿,这样既可洗去脏物,又可防止药材吸酒太多。然后将浸湿的药材放在玻璃瓶或罐里,兑入白酒。
一般药材与白酒之比为1:7~1:10,至少也应将药材全部淹没。最后,将口封严,每天摇动数次,以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浸泡半月后即可饮用。有些贵重药材,可将酒饮完后再浸泡几次。用酒浸泡中药材,可以浸出许多水无法浸出的有效成分,故药酒的滋补与治疗作用比中药煎剂疗效更好。但药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除滋补性质的药酒外,在规定的疗程和剂量,病愈后即可停止服用。
2、自泡药酒的注意事项
首先,药酒并不是万能的,随便怎么喝都对身体好。要依据个人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对症泡制药酒。如患有高血压,不能喝只用人参、黄芪泡制的药酒,否则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带来危险。再如风湿病中有热性风湿、寒性风湿等,每一种风湿病适用的药酒配方都不同,不能笼统模糊地一概而论。
其次,不少人有“所有的中药材都适合用来泡酒”的想法,这也是错误的。比如白芷、薄荷,它们遇酒精后药性易挥发,所以不宜用在药酒的制作中。再比如风湿病患者常用川乌、草乌泡酒,但这两种药材有一定的毒性。还有很多人喜欢用新鲜人参、山楂泡在黄酒中,可如果密闭不好、酒精挥发,就容易变质导致胃肠疾病发生。
还有许多市民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但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甚至可能引起药物中毒。
男人喝这个东西一定要谨慎
1.家庭自制的药酒仅限于日常保健用,不适合作为药物使用
2.自制药酒最好先咨询相关中医师,并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
内服的药酒,应选择没有毒性的、适合内服的中药材泡酒,并详细了解其用法和用量。若是外用的药酒,可适当选择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切不可使用不经医生推荐的偏方,或随便摘抄的药方自行炮制药酒;不可在旅游景点购买草药,盲目炮制药酒或煮汤进行食疗。
3.自制药酒
宜选用粮食酿造的低度酒,一般不宜超过40度。
4.饮用不宜过量
即便是酒量比较大的男性,也不能过量饮用药酒,以免伤身。
自制药酒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药酒有助睡眠但并非多多益善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药酒,按其所浸制药物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防治疾病为主,其作用是祛风散寒、养血活血和舒筋通络,如追风药酒、跌打损伤酒、风湿骨痛酒等;另一类则是以补虚强壮为主,其作用是滋补气血、益肾生津和强心安神,如当归酒、蛤蚧酒、参茸酒、三鞭酒、五味子酒、人参茯苓酒等。配制药酒既要讲究滋补身体,又必须注意安全可靠,避免毒副作用。要掌握药材成分搭配、泡制时间和操作方法,还要熟悉药酒的性质、功效和适应症的选择。
药酒和其他药物一样,是一种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如饮用不当,对身体反而有害,所以,应尽量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1:饮药酒有助睡眠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因为喝酒后入睡,大脑并没有真正休息,所以并非真的达到休息的状态。有时喝了药酒后入睡,醒来后会有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
误区2:自制药酒效果更佳
许多家庭在选购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常常喜欢使用民间验方,自己动手制作药酒,但他们往往是在对药性、剂量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也不懂得对症服用的前提下盲目配制,结果发生意外。
误区3:喝药酒多多益善
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但并非多喝就有益身体健康。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无异于过量服用药物。服药酒次数一般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半两左右,不善饮酒的可在睡前服少许。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特别是老年人。
一般来说,药酒最好在进餐时或者餐后喝,以免刺激胃黏膜。切勿空腹饮用。由于药酒是用酒精浸泡而成,饮用必须因人而异。酒精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长期饮白酒的老人,白内障、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不适合饮用;在行经期,即使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性能强的药酒。
自制药酒要人命 警惕变成毒酒
所以很多人就在家自制药酒,吃饭的时候小酌几杯,以为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的功能,殊不知自制的药酒非常容易出现不养生反而会中毒的情况。
泡制药酒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因为有些药物是相克的,不合理的配方所酿的药酒不仅会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可能还会留下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危及生命。
毒蛇酒
蛇酒有抗炎镇痛、缓解风湿等功效。不过,眼镜蛇、竹叶青等毒性大,泡的酒不能轻易服用,否则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经常在一些饭店看到大半罐蛇,酒却很少。饮用这种自制蛇酒,可能中毒。很多人泡蛇酒选用75度高度酒,对人体肝脏影响很大。
蝎子酒
蝎子尾部有毒腺,但人体能分解其毒素。祛风通络止痛,喝蝎子酒很不错。服用蝎子酒后,不要立即吃含解酒成分的食物,如绿豆汤、茶水、牛奶等。
鹿茸酒
鹿茸能改善人体虚弱、神经衰弱等,还有壮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但是,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不能喝。
泡药酒用什么酒好
水是大量无机物的良好溶剂,也是一些无机物的良好溶剂,酒精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大量的有机物,而中药材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物。泡药酒就是利用酒里的酒精溶解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有机物,但酒精不能溶解所有的药物成分,因而,还需要水才能彻底溶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例如,矿物类药物就需要水来溶解。而水跟酒精是互溶的,不存在药物成分的萃取分层现象。这就是人们泡药酒的基本原理。
明白了药酒泡制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就知道泡制药酒需要合适度数的酒基。低度数的酒无法泡制出好药酒,但不是酒精浓度越高越好,度数太高的酒也同样泡制不出某些药酒。实践证明,55度到70度之间的酒,用来泡制药酒能提取的药物有效成分是最高的。
药酒根据使用方式方法,分为内服、外用和内服外用兼具三种。内服药酒必须要考虑饮用对象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外用药酒无需考虑使用对象的酒精耐受能力,一般用高度酒泡制。内服外用双功能药酒一般用中度酒或是高度酒泡制。
内服药酒的选酒浓度上,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果饮用对象对酒精耐受能力低,且药材不要求酒精度高的酒,比如杨梅酒、杨桃酒等,则直接用中低度酒泡制,一般20度以上即可。另一种情况是,直接用中高度酒进行药酒泡制,饮用的时候,如果饮用对象不耐受酒精,就用低度酒进行勾兑降低度数。
除了要考虑酒精度,还需要考虑酒的制造工艺和原料。除了外用的药酒,不要用酒精勾兑的酒来泡制药酒,市场上大部分酒精勾兑的酒都添加了香精,香精久了会变质,且影响药效。内服的药酒,用酿造原浆酒来泡制,是最好的,有酿造酒的醇香,如果不能用原浆酒,至少也要用酿造酒。就算是外用的药酒,也万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防止意外伤人命。在酿造酒里,从提取药效上说,一般用高粱酒和米酒是最佳选择;如果是讲究色相香味等,则用酿造果酒。
浸泡某些使用到动物鲜肉体的药酒,例如毛鸡酒、蛇酒等,必须要使用高度酒。动物身上都是带有大量细菌的,泡制出来的药酒是用来食用的,必须要让酒来杀死细菌,否则危害人体健康。酒精是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实践证明,75%浓度的酒精溶液杀菌效果最好。泡制动物药酒,至少应该用达到60度的酒,否则无法泡死细菌。度数低了,动物尸体会腐烂或发臭,药酒就报废啦。
个人饮用可以不计较成本,而泡制商用药酒,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商用药酒泡制过程中,一般药材要用酒泡三次,最后再把三次泡制得到的酒混合起来,才得到成品药酒。有的药酒在混合了三次浸泡酒液后,还要再加白酒进去混合,才能得到成品酒。酒的价格跟浓度有关,度数越高价格越高。怎么样选酒,关系到泡制成本的高低。由于各地酒的价格差异比较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优成本选用方法,一般根据本地价格自己计算设计选酒方案了。
比较经典的一种选酒方法是:第一次泡制,由于药材吸收,出酒率很低,用度数低一点的酒来泡制;第二次泡制,则用度数比较高的酒来泡制;第三次泡制则用度数低一点的酒来泡制。这样三次泡制得到酒液混合后,就得到度数比较适中的药酒了,成本也相对低一些。
另一种比较经典的成本选酒方案是:三次泡制都是用高度酒,最后混合三次泡制酒液后,再加低度酒白酒调低酒度。这种方法的成本优势往往体现仓储成本和物料流动成本上,因为最后加白酒的量很大,而且是在销售前才临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