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疳积吃什么好

疳积吃什么好

珠玉二宝粥: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先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再将山药洗净去皮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入锅中煮成粥糊即成。差不多吃5-7天,每天分2次食用。

红糖大麦粥:大麦米50克,红糖25克。做法:将大麦米洗净放入高压锅内煮成软粥,加入红糖即可食用。需连食用数日。注意服食温热,少食多餐。

山药拨粥:山药100-150克,面粉100-150克,葱、姜末适量,红糖少许。将生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同面粉一起调入冷水中煮成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末和红糖,稍煮1-2沸即成。可常年服用。无论寒暑,均须温热服食。

山药清汤:新鲜山药一条,排骨200克,葱花、精盐适量,香菜少许。1、将排骨洗净,用开水浇烫除去表层油脂,用刀背拍碎,放入深锅中加8杯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用纱布滤过做成高汤(约2.5杯);2、将山药洗净削去外皮,待用;3、高汤放入锅中煮沸,用擦板将山药擦制成泥,缓缓入沸汤中,搅拌煮熟,随即加精盐、葱花、香菜等,起锅即可食用。脾虚腹胀者不宜食用;煮时不宜过长。

山药粥:粳米100克,小米100克,干山药片50克。清水适量。先将粳米、小米淘洗干净,山药片打碎。沙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三味煮至成粥。具有健脾胃之功效,每日1次,分3次食用,可作餐连食5日。

茯苓鸡肝汤:鸡肝25克,茯苓10克。做法:将鸡肝、茯苓同入砂锅内煮汤,煮熟即可吃肝、喝汤,每日1次,连续食用1-2周。

小米龙眼粥: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少许。将龙眼肉与小米煮成粥。待粥熟后,加入红糖即可。此粥需空腹服食。

菜花炒猪肝:猪肝100克、菜花150克、葱花8克、蒜茸2克、绍酒5克、酱油5克、白糖2克、细盐、味精、湿生粉少许。猪肝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菜花洗净切成小朵,放入沸水镬内氽熟后捞出,沥干水备用。将镬放火上,加少许油烧热后,放入葱花和蒜茸炒香,投入猪肝并喷入绍酒,炒至肝即将熟时,加入酱油、白糖、细盐和味精,调好味,倒入菜花及少许水,翻炒一下,用湿生粉勾一点薄芡,浇上少许熟油炒匀即成。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分型辩证

1.脾胃不和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厌食或纳呆,精神委顿,便秘或溏,舌苔薄黄,脉象细缓,指纹红显,位在气关。

2.脾虚夹积

形消枯瘦,腹大脐突,青筋暴露,面色萎黄,发如麦穗,黄枯干束而立,精神疲惫,躁烦夜啼,肌肤瘦而反能食,嗳腐酸臭,舌红苔黄腐,脉象弦细,指纹紫滞。

3.气血亏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形销骨立,骨瘦如柴,周身肌肤干瘪皱起,啼哭无声,气怯神疲,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无苔,脉象沉细涩,指纹青紫,位介于气关,命关之间,此类病重,时时可有暴脱身亡的可能。

疳积的病因

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中医治疗疳积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导致,通畅腑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宝宝疳积症状。

疳积按摩治疗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宝宝疳积病因病机

1.乳食伤脾:由于喂养不当或不足,饮食过量或无定时,饥饱无度,或缺乏营养,或过食甘甜油腻,损伤脾胃,积滞内停,水谷精微不能运化,积久不养,转而成疳。

2.脾胃虚弱:小儿脾常不足,因伤乳食,久病,断乳,至脾胃虚弱,无以生化气血精微,输布无能,而致疳积。

小儿疳积推拿图片 小儿疳积推拿的好处

推拿上述穴位,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进小儿食欲,增强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改善小儿形体消瘦,腹胀,纳食不香,精神不振等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导致,通畅腑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宝宝疳积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相关推荐

疳积需要做哪些检查

患儿面色萎黄或苍白,心烦易激动,饮食不振,形体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软,头发干枯,体重不增或减轻,甚至智力迟缓,出现水肿和夜盲等等现象。另外,还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化验检查可见到程度不同的血色素和血红血球减少以及血浆蛋白降低。 1、疳症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赢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有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经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有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

小儿疳积的拔罐疗法

(1)选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四缝、足三里。 (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7-3]。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7-3]。 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

宝宝疳积的症状 积滞之脾虚夹积症状

脾虚运化无力导致饮食积聚的小儿多表现为面色萎黄,身体消瘦,平日不欲饮食,容易困倦无力,夜寐不安,腹部有胀满感、并喜欢俯卧姿态,大便呈稀糊装。口唇淡红,舌苔白腻。

小儿疳积的家庭护理

小儿疳积患儿症状 1.小儿疳积多是由于进食不规律导致的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色无华或苍白、疲乏无力。 2.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家庭护理方式 1.对患病的宝宝,要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足量维生素的食品进行哺喂,如一些肉粥,汤等。常备乳酶生之类的促消化药剂, 适时使用。 2.给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保证适时适量,不要贪多,让宝宝的肠胃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对宝宝表现出的偏食、挑食等倾向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纠正。母乳不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

小儿疳积怎么治疗效果好

1、伤食 表现:精神烦躁,夜间不能安睡,纳呆,腹胀,腹痛拒按,或呕吐食物残渣,或大便腥臭,小便混浊或伴发热,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推拿配穴;揉板门2分钟,清大肠2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推下承山1分钟,呕吐者配天柱骨和逆揉巨阙2分钟。 2、积滞伤脾 表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面色萎黄,乳食不进或食后即饿,毛发干枯结穗,形体消瘦,头大颈细,腹部膨胀(蛤蟆腹),脂肪消失,青筋暴露,苔腻舌质淡,脉濡细。 治法:益气健脾,兼以消积。 推拿配穴:退六腑2分钟,摩腹1分钟,逆揉天枢1分钟,刮四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日常养护宜忌

1.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节饮食,喂养合理,进食务必定量定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多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对零食,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加以纠正,建议用母乳喂养。 2.在病情得到好转,食欲显著增加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食,以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3.小儿应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常晒太阳。 4.积极对原发慢性疾病和并发症进行诊治。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有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经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有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之主穴。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针灸甲乙经》曰: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也。 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上下通泰,何积聚只之有?以上四穴相配,为治脾胃不和疳积之要方。 艾灸方法: 1.温和灸:

疳积的推拿疗法

本证主要病因是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节,升降不调,乃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由于脾胃虚弱,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无以生化气血精微,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所以积滞可损伤脾胃;而脾胃虚弱又产生积滞,两者互为因果。 临床上积滞者可见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纳食不香,夜卧不安,大便恶臭等症;发展为疳症则可见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啼声低微,腹部凹陷,大便溏泄等症。 按摩治疗疳积的原则是消积导滞、健脾和胃,但须视病情阶段而治。如病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