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睡觉要凉头暖腹

老年人睡觉要凉头暖腹

睡眠的学问很多,老人更要讲究。在睡眠时脑部要冷,要清凉;而腹部则宜暖,宜温。

清代著名养生大家曹庭栋的“养生圣经”《老老恒言》云:头为诸阳之首。人体十二经脉中手的三条阳经和足的三条阳经均汇聚于头,所以说头部是人体阳经会聚的地方,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处。头部是人体最不怕冻的部位。即使是在冬季,天气再冷,睡眠时也没有必要蒙头。要把头露在外面,保持头部的清凉。

不蒙头睡觉,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持通畅的呼吸。我们都懂得吐故纳新对人体的重要性,蒙头睡眠,呼吸不畅,会造成氧气的吸入减少,二氧化碳的蓄积增多,直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而腹部恰恰相反,一定要注意保暖。《老老恒言》云:“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年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腹部是五脏会合之处,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场所。睡眠时,人进入安静的状态,气血运行缓慢,寒邪易于入侵。因此睡眠时一定要让腹部温暖,腹暖则五脏暖,五脏暖则气血运行通畅。老年人阳气已虚,所以更应注意。

我们现在只有在舞台上才能看到的肚兜,其实是中国人使用了上千年的物件,它既简单又科学。夜里睡眠时兜于腹部,以防夜寒。白天亦可使用。如有腹部冷痛疾病者,可用干姜、桂皮等味辛性温的药装入肚兜以作治疗之用。

肚兜外可再加一条束带将其扎紧,大约有七八寸(约24厘米)宽,用带系好,前面护腹,后面护住腰。老年人不妨动手做个肚兜,夹层里铺一层薄薄的丝绵,既护腹,又护腰,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七种长寿睡眠法

1、睡眠的姿势

睡眠姿势是否合理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睡眠质量。生活中睡眠姿势有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

相传宋代道士陈抟是著名的睡仙,他非常爱睡,并独创了卧式睡功修炼法,他晚年隐居华山,时常闭门卧睡,活了118岁。他的安睡秘诀是,如果左侧 睡,就将左腿和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同时,把右足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侧卧时,则相反。据说,陈抟的这种睡功秘诀对安睡有非常好的作用。

俯卧也是不被提倡的,俯卧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对老年人则更不宜。

2、睡眠的朝向

对于睡眠的朝向,《礼记•玉藻》中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头应该朝东,这是因为东方是日出之位,头朝东是顺应早晨的生发之气。《保生心鉴》中记 载:但凡睡觉的姿势,春夏头都应该朝东,秋冬头都应该朝西,认为是顺应四时养生。《老老恒言》认为,睡眠时头的朝向要保持常规的安定状态,不应该频繁更 换。

如果睡不安稳,就可以反复翻身,即可很快入睡了,醒来时也应该转动身躯,使经络得以通畅,否则会造成半身沉重,或者腰肋疼痛,或四肢酸痛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①睡眠不管采取哪种姿势,只要舒服就可以了。但有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宜仰卧或俯卧。

②睡眠时头的朝向不宜经常更换,而应相对固定,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③床按南北方向摆放与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

④固定一种卧姿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翻转身体,这样不但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还有助于促进入睡。

3、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进餐后往往容易出现倦意,这是因为进餐后体内的血大部分都到了消化系统,大脑的供血量相对减少;同时,餐后体内血糖升高,升高的血糖抑制了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因此,吃饱了,喝足了,倦意也来了。

这时候如果有倦意想要睡觉,最好强制自己不要去睡,因为这时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参与消化吸收,而大脑的血容量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如在这时睡觉,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

餐后如实在想睡,应采取右侧卧位。这种体位顺应了胃肠的解剖结构,便于消化吸收。

4、冬宜冻脑,卧不覆首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中手的三条阳经和足的三条阳经均会聚于头,所以说头部是人体阳经会聚的地方,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处。头部是人体最不怕冻的部位。即使是在冬季,天气再冷,睡眠时也没有必要蒙头。要把头露在外面,保持头部的清凉,即“冬宜冻脑”。

人到老年,阳气渐衰,有的老人有戴睡帽的习惯。但聪明的中国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发明出了空顶帽,其形状类似儿童戴的帽箍,即顶部露空,以达到“冻脑”的目的。

不蒙头睡觉,除了“冻脑”,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持通畅的呼吸。我们都懂得吐故纳新对人体的重要性,蒙头睡眠,呼吸不畅,会造成氧气的吸入减少,二氧化碳的蓄积增多,直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冬宜冻脑,卧不覆首。睡眠时遵循这两条原则,可以使老年人晚上睡个好觉,白天有个清醒的头脑。

5、暖腹睡眠最宜人

睡眠的学问很多,同一个人,在睡眠时脑部要“冻”,要清凉;而腹部则宜暖,宜温。

腹部是五脏会合之处,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场所。中医讲,腑为阳,脏为阴;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睡眠时,人进入安静的状态,也就是说,进入阴的 状态,气血运行缓慢,寒邪易于入侵。因此睡眠时一定要让腹部温暖,腹暖则五脏暖,五脏暖则气血运行通畅。老年人阳气已虚,所以更应注意腹部的保暖。

6、不提倡老年人裸睡

有些人喜欢在睡觉的时候不穿衣服,即裸睡,认为这样全身可以得到放松,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还有些人认为裸睡是一种时尚,但这种睡眠方式对老年人是不适宜的。

睡觉时不穿衣服,仅靠盖被子来御寒,是很难完全盖住肩部和颈部的。颈部正中是督脉,入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是风府穴。所谓“风”指风邪,“府”指聚会之处,意思是此穴为风邪侵袭和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这个按摩穴位具有祛风泻热、通关开窍的作用。“风府”一旦受寒,寒邪内传,会引起头痛、目眩、咽喉肿痛、中风等。所以睡觉时最好穿睡衣。

7、就寝熄灯,寝而不语

一般来讲,一旦就寝应该马上熄灯,这样目光不受外界的影响,就比较容易入睡。而有的人喜 欢开灯睡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云笈七籤》讲,晚上睡觉开灯,会使人心神不安。《真西山卫生歌》也说,睡觉的时候不讲话,在昏暗的环境中入睡,自然 会有上乘的睡眠,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老年人睡午觉要注意四点

一、强撑着不睡。有的老人害怕中午睡了晚上睡不着,所以即使中午很困也坚持不睡。其实,适当时间的午休不会影响夜晚睡眠,反倒是坚持不睡会令大脑过度紧绷,更加疲惫。

二、凑合着睡。有的老人觉得午休就是眯一会,随意靠在沙发上或者躺椅上,甚至趴在书桌上就睡着了。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靠在沙发上睡会减少头部供血,醒 后有头昏、眼花等现象发生,尤其患有颈椎病的老人。午休一定不能凑合,即使睡一会,也尽量躺在床上,患上舒适的衣服,盖上被子再睡。

三、睡得太久。老年人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时间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四、午饭后立刻睡。中午进餐后,胃肠蠕动加快,使得体内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大脑供氧明显下降,不宜立刻入睡,一般应餐后半小时之后再休息。

此外,午睡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睡前不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吃太饱。太饱会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油腻食物会增加血粘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睡姿应取头 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少心脏压力;午休起床后先在床上做轻度活动,在心前区、胸部作5—10分钟按摩,慢慢坐起,然后下床喝一杯水。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寝具的选择

人到老年,腰腿多多少少会有些不便,所以最好不要睡席梦思床。因为席梦思太软了,没有办法支撑人体的重量,老年人睡席梦思不仅不能帮助缓解疲劳,反而会加重腰酸背痛的程度。老人睡觉的最佳选择应该是硬板床,要注意将床铺的柔软一些,睡觉枕头不能太软,高度也要有讲究,以避免给颈肩部造成不适。


裸睡能减肥吗 哪些人不适合裸睡

1、处在经期的女性不适合裸睡,因为经期不仅要考虑卫生,而且还要注意保暖,而裸睡不利于保持卫生和保暖,有受凉的风险。

2、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以及患有皮肤疾病的人不适合裸睡,肠胃不好的裸睡容易导致腹部受凉,进而加重肠胃不适的症状,而换有皮肤病的人裸睡可能会导致身体其他皮肤二次感染,加重病情。

3、老年人各方面机能都在退化,体质相对较差,裸睡会有受凉的风险,需要通过穿衣服睡觉和盖较厚的被子来御寒,所以老年人是不适合裸睡的。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老年性疾病导致睡觉流口水

老年人年纪大了,如果有动脉硬化疾病,会导致面部肌肉缺血缺氧而变得松弛,同时吞咽功能减弱,容易导致睡觉流口水的现象出现。如果老年人睡觉的时候没有口角歪斜,眼睛闭不严的情况,最好重点检查是不是三高现象。


老年人睡觉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老年人睡觉烦躁不安可食物调理

酸枣仁、百合、龙眼、莲子,蜂胶都有解郁、安神的功效,首乌和桑葚有滋补肝肾之效,可治抑郁症、失眠、健忘烦躁等症。

老年人睡觉烦躁不安要加强锻炼

经常失眠、多梦的老人可以适当在早上做早操,如老年人舞蹈、太极,或慢跑等,和力量的运动,这些活动是适中,更适合老人。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老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放松一下老人的身心,让老人可以睡当你晚上睡觉到早晨。

老年人睡觉烦躁不安要规律作息时间

必须形成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不要这么早睡觉,你可以和我的家人看电视,或者看报纸,等待睡去睡时,它不仅会减少这种现象的失眠、老人不会醒来的太早,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什么睡姿补肾 睡眠方向

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相关推荐

老年人睡觉的大学问

老年人春季早睡不早起中医专家说,中医养生保健学中有“以待日光”的说法,即日出阳气上升后老年人再外出活动,比日出来前好。因为春寒料峭,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过早外出活动,容易因寒气入侵而致病。同时,专家指出,冬春交替天气忽冷忽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到了高发期。如果老年人锻炼的时候感觉胸闷、心慌,一定及时到医院就 诊,切不可麻痹大意。而且,上午八九点钟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

最佳睡眠时间是多久

儿童睡眠时间一般孩子们都需很多的时间来睡觉,毕竟孩子在长身体,下面来说一下具体时间。1到2岁的儿童每天睡16到17小时,建议这个年龄里孩子想睡多久就让睡多久。3到4岁的孩子,最好做到12小时以上。5到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左右8到15岁的儿童每天睡9到10小时之间相信细心的家长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青少年睡眠时间15到18岁的青少年,每天8到9小时睡眠。19到23岁,每天8小时的

晚上裸睡出汗怎么办 哪些人不适合裸睡

1、月经期的女人不适合裸睡,不仅有卫生上的考虑,还因为她们需格外注意保暖。2、青春期男性也不适合全裸而睡,因为这个年纪的人正血气方刚,而裸睡使下体缺少一层屏障,经常与被子摩擦,阴茎易兴奋,夜间会频繁勃起,容易影响睡眠。3、老年人不适合裸睡,睡觉时不穿衣服,仅靠盖被子来御寒,是很难完全盖住肩部和颈部的。老人抵抗力差,睡觉时最好穿睡衣。4、肠胃不好的人,裸睡时最好注意保护腹部,以防着凉。

老年人睡觉勿过高

有研究的学者认为,枕的高度很有讲究。“高枕无忧”的观点是错误的。枕太高了,人睡觉时,颈椎无疑会被垫高,结果会使人的颈椎、胸椎、腰椎不能在一条直线上。现在医学上提倡“低枕无病”,枕的最佳高度应该是比平躺时略高。同时枕芯可以用荞麦皮、小米、绿豆等,也可以在里面放点儿菊花,但一定注意防虫。室温也很重,室温最好保持在16-18℃,这种温度对于老年人和儿童也都适宜。在这种温度下,人们不易生病,有助

老人夏季如何养生

1、保持锻炼老年人每天应该至少有半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主的目的就是活动身子,令我们的身体保持各个肌肉的活力,最终达到舒经活血的目的。2、不宜晚上不吃生冷的食物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不易消化饮食,生吃蔬菜、瓜果等本为夏季慎食之品,夜间尤其注意慎食此类食物,肉、面、粘腻之物也不宜在夜间食用,否则可引起腹胀、吐泻等病症。3、注意夜卧不贪凉中医认为“乃诸阳之会”,部是人

老人冬季的保暖守则

日晒取暖时间别过长针对有些老年人喜欢晒太阳取暖的习惯,医生提醒人们,晒太阳时间太长对身体无益,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活动取暖幅度别过强众所周知,运动可以驱走寒冷,但是对老年人来说,运动时量力而行。医生解释道,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手段,但并非任何活动都特别适宜老年人。所以老年人选择活动幅度小

老人觉少存隐患

睡眠,对任何个人的生命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因此,莎士比亚才把睡眠称作“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够、睡得香,身体才会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睡眠,尤其不少老年人常常抱怨夜间睡得浅、睡得短。事实上,睡眠对老年人的健康更加重。生理学家认为60~70岁的老人每天应睡9~10个小时,而70~80岁的老人每天应该睡11~12小时,老年人

四季好睡眠各有绝招

一、春困不可挡,你怎么睡?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春天日长夜短,人们户外活动增多,新陈代谢也加快,全身各个组织的耗氧量随之增加,大脑容易出现缺氧现象,导致人昏昏欲睡。另外,春季某些地区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太阳的辐射减弱,人体的生物反应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使人感到疲乏。所以春困的原因并非缺少睡眠,不需延长睡眠时间。如果一味多睡,可能会越睡越困。克服春困最好

什么时候洗澡最好 喝牛奶的最佳时间

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

老人睡多高的枕最好

高质量的睡眠可帮助人体恢复体力,那么,老年人如何提高睡眠质量?枕是我们睡觉必备的“神器”,其实枕低一点可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枕适当低一点可提高老年人睡觉质量。从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过高的枕会损害脊梁,并非真的“高枕无忧”,专家认为低枕更有助于老人睡眠,同时,专家还提倡睡硬板床。低枕更有助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以前民间流传“高枕无忧”说,民众便以为是科学的睡眠知识。其实,从大量的临床病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