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着哭易引发中耳炎
孩子躺着哭易引发中耳炎
儿科专家表示,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难顺利流出体外,再加上体内内压增大,因此眼泪、鼻涕很容易堵到鼻腔和嘴巴里。由于鼻腔黏膜与耳咽管、中耳腔的黏膜相连,鼻腔里反复积蓄的液体很可能会流到耳腔里,与耳腔里的分泌物、脏东西聚在一起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发现宝宝大哭并且眼泪、鼻涕特别多的时候,最好将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让眼泪、鼻涕顺利流出体外,以防堵塞鼻腔。
给宝宝喂奶时,也不宜让宝宝平躺着,否则奶汁很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流进中耳,引发炎症。专家建议,家长抱着宝宝喂奶时,最好让宝宝的头稍微比身体高点儿,宝宝躺在床上喝奶时可以用棉垫把头垫高点儿,这样很容易将奶汁咽到肚子里。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中耳炎的本质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异常苦痛。为了避免得中耳炎,大家需要对中耳炎的病因有一定的了解。 游泳: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所以如果将水咽入口中,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就很可能会得中耳炎。 躺着喝: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所以,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头抬高一些,并随时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以防止液体流入耳朵,诱发中耳炎。尤其是喝奶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听耳机:眼下很多人习惯在等车或者上班的时候听音乐,诚然这是一种愉悦身心,享受生活的体现,但是长时间用耳机听高分贝的音乐,会给耳朵带来极大的震动压迫感,从而引发中耳炎,尤其是年轻人钟爱的摇滚类音乐和塞进耳朵的耳机更是导致中耳炎的直接杀手。 疲劳: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宝宝能不能躺着吃奶
1、容易导致婴儿吐奶
很多妈妈喜欢躺着给婴儿喂奶,特别是晚上这种姿势觉得比较方便,但是躺着给婴儿喂奶很容易导致婴儿吐奶。
因为刚出生的婴儿的胃和成人的不同。成人的胃是鱼钩状的,胃上部有个泡状胃底,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空气积存在胃底不会引起呕吐。
而婴儿的的胃呈水平位,入口也较成人的松,如果躺着喂奶,空气就进入胃里,容易引起婴儿吐奶、腹胀,严重时,吐的奶容易反吸到气管里引起窒息。
有时,婴儿也会因妈妈睡着被挤压在双乳间而引起窒息。所以给婴儿喂奶一定要使婴儿的头部略高,并且吃完后拍拍背,让胃里的空气排出。
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大约45度的角度,以此来避免躺着给婴儿喂食的时候会有呛奶以及吞咽上的问题出现。
并且有些妈妈可能会因为腰不是很好或者是由于刚刚做完产后手术,不是很方便,可是为了婴儿的健康安全,还是应该努力的保持45度角,使您的体位能够确保仰卧的角度,以此来避免躺着给婴儿喂奶的时候会有吞咽上的问题出现。
2、易诱发中耳炎
从耳科方面来讲,躺着给婴儿喂奶也并不是很好。由于婴儿的咽鼓管比较平、较宽并且也较粗,如妈妈们经常躺着给婴儿喂奶的话,乳液就会很容易的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从而致使感染,引发中耳炎。
而中耳炎对于婴儿的听力杀伤力是很大的,如是较为严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有可能会造成婴儿耳聋的现象。
如何预防新生宝宝中耳炎
妹妹家的孩子中耳炎了,引起了我的关注,大家都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中耳炎吗,我搜集了一些可以预防中耳炎的方法,现在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首先要预防伤风感冒。因为大多数中耳炎患者是由咽鼓管感染而引起的,所以在孩子伤风感冒时一定要提前预防这种感染。同时要加强孩子的锻炼,增强孩子免疫力,这样就可以避免感冒,进而减少伤风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2要预防传染病。因为一些急性传染病常常会引起中耳炎等的并发症,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很容易感染,比如麻疹、流感、肺炎、脑膜炎、腥红热、等病后期容易引发中耳炎。
3预防临近器官疾病。我们知道很多咽部和鼻部的疾病容易引起中耳炎,比如扁桃体炎、鼻窦炎、增殖腺炎等并发症就会引起中耳炎。所以邻近器官的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避免儿童中耳炎的发病
一、预防感冒: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二、正确擤鼻: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三、注意戒烟: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
四、远离病原: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
五、小心喂奶: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婴儿常躺着哭易得中耳炎
一岁大的婴儿常常躺着啼哭,眼泪顺着眼角流向耳廓,当父母抱起婴儿时泪水又流入耳中,最后竟然引发了中耳炎。医学专家提醒年轻父母,孩子躺着啼哭后,需先用干毛巾将孩子耳部附近的泪水轻轻擦拭后,才将其抱起,以免患病。
案例
刚满1岁的宝宝,经常啼哭,且习惯性地用手揉搓耳朵,妈妈说,宝宝8个月后特别爱哭,一开始还会抱着哄,后因手臂发酸,都让她躺床上哭完再抱。最近,宝宝从早哭到晚,什么东西都不吃,总把头偏向右边,小手不停揉搓耳朵。
分析
医生一检查,宝宝竟确诊是急性中耳炎。专家提醒父母,宝宝常长时间躺着哭,眼泪会流到耳廓处,这时父母抱起孩子,耳廓处泪水会顺耳道进入耳内,碰上耳内分泌物及尘埃等,长期如此,耳朵容易发炎。
因此,医生建议,宝宝啼哭,父母要先用毛巾将孩子眼角及耳廓处的泪水擦拭完毕,再将孩子抱起。一旦孩子耳朵里流出脓性液体,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影响听力。
婴儿耳朵进水怎么办
宝宝的耳朵很容易进水。洗澡时不小心会进水,呛奶了奶水会进入耳朵,躺着哭久了眼泪也会流进耳朵。在家怎么处理宝宝耳朵进水的情况呢?
宝宝耳朵进水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外耳炎,甚至感染到中耳,引发中耳炎。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婴幼儿期,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更加容易感染。宝宝有鼻塞症状时更应注意。
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
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紧接着固定宝宝的头部,用消毒棉签伸进宝宝耳朵约1厘米旋转,将水拭干。若宝贝不配合,千万不可强行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可待宝宝睡着,或直接带宝宝去医院请专业护士处理。
另外,有些父母有给宝宝掏耳屎的习惯,很容易碰伤宝宝娇嫩的耳道黏膜引发细菌感染,甚至伤及鼓膜和听小骨,引发中耳炎及听力下降。耳屎一般会随着身体运动及口腔的张合,向外移动自行排出。如果发现未脱落的耳屎结成硬块,堵塞耳道,也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切勿自作主张。
容易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咽鼓管感染。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第二、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第三、喂奶姿势不正确。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容易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有哪些?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第四、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从而诱发中耳炎。
第五、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第六、擤鼻涕方法不正确。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的有效预防方法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问题,因此要重视预防中耳炎的工作。那么,怎么预防中耳炎呢?首先要认识到中耳炎原因,专家表示,儿童中耳炎或因二手烟所致,另外,感冒因素也是中耳炎常见原因。
儿童中耳炎有效预防方法
1、自从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感冒高发,因此要重视预防感冒,这是有效预防中耳炎的方法。
2、戒烟,杜绝营造二手烟环境也是有效预防儿童中耳炎的方法。因为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为了孩子健康请戒烟。即使抽烟的话,也应在室外抽,避免二手烟问题诱发的中耳炎。
3、预防婴幼儿中耳炎,还应注意喂奶。用瓶子喂奶时,如果孩子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容易诱发中耳炎。因此,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
4、正确的擤鼻涕方法也可预防中耳炎。一定要教孩子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诱发中耳炎。
另外,预防中耳炎,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会使感染进入耳朵,诱发中耳炎。
5、儿童中耳炎有效预防方法还有,重视病症症状,及早发现治疗病症。如果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耳内有液体流出、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或者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时,一定要注意尽早带孩子去检查,筛查中耳炎问题。
为了避免中耳炎伤害到孩子的听力问题,以上介绍的中耳炎有效预防方法一定要重视。
婴儿常躺着哭小心患中耳炎
耳朵和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门户,而保护好宝宝的耳朵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专家表示,宝宝经常躺着哭,妈妈们需每天用干棉签为宝宝护理耳朵,以免宝宝患上中耳炎。
护理宝宝的耳朵非常重要,如果宝宝躺在那里哭了很长时间,眼泪就会进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宝宝的耳朵很容易发炎。如果得了中耳炎,会影响听力,而且恢复起来比较慢。
这个时候可以用棉棒在宝宝的耳朵里面轻轻地蘸一蘸,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得中耳炎了。如果棉棒前头很粗,可以把前面的棉花弄下去一些,让棉花头细一点。一旦宝宝得了中耳炎,从耳朵里流出黄色的液体,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婴儿躺着吃奶的危害
1、容易导致婴儿吐奶
很多妈妈喜欢躺着给婴儿喂奶,特别是晚上这种姿势觉得比较方便,但是躺着给婴儿喂奶很容易导致婴儿吐奶。因为刚出生的婴儿的胃和成人的不同。成人的胃是鱼钩状的,胃上部有个泡状胃底,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空气积存在胃底不会引起呕吐。而婴儿的的胃呈水平位,入口也较成人的松,如果躺着喂奶,空气就进入胃里,容易引起婴儿吐奶、腹胀,严重时,吐的奶容易反吸到气管里引起窒息。
有时,婴儿也会因妈妈睡着被挤压在双乳间而引起窒息。所以给婴儿喂奶一定要使婴儿的头部略高,并且吃完后拍拍背,让胃里的空气排出。
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大约45度的角度,以此来避免躺着给婴儿喂食的时候会有呛奶以及吞咽上的问题出现。并且有些妈妈可能会因为腰不是很好或者是由于刚刚做完产后手术,不是很方便,可是为了婴儿的健康安全,还是应该努力的保持45度角,使您的体位能够确保仰卧的角度,以此来避免躺着给婴儿喂奶的时候会有吞咽上的问题出现。
2、易诱发中耳炎
从耳科方面来讲,躺着给婴儿喂奶也并不是很好。由于婴儿的咽鼓管比较平、较宽并且也较粗,如妈妈们经常躺着给婴儿喂奶的话,乳液就会很容易的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从而致使感染,引发中耳炎。而中耳炎对于婴儿的听力杀伤力是很大的,如是较为严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有可能会造成婴儿耳聋的现象。
3、或影响面部发育
如果婴儿习惯躺着喝奶的话,下颌就会长期过度前伸,就有可能造成“地包天”的情形,会影响到婴儿面部发育。
婴儿躺着喝奶有什么坏处
1、吐奶
很多妈妈再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喜欢让宝宝躺着喝奶,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躺着喂奶很容易会导致孩子吐奶。因为婴儿的肠胃发育不完全,跟成人的有很大的区别,婴儿喝奶时比较容易导致空气进入肠胃,很容易会出现吐奶、腹胀的现象。
2、诱发中耳炎
婴儿的咽鼓管一般比较平且宽,如果躺着喝奶的话很容易会导致乳汁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耳聋的现象。
3、影响面部发育
婴儿长期的躺着喝奶会导致下颌过度前伸,很有可能会出现地包天的现象,这对于婴儿的面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4、腐食宝宝牙齿
如果宝宝长牙了,这时候躺着喝奶,会导致牙齿全部泡在奶水里,很容易会残留一些奶液,长此以往会腐食宝宝的牙齿。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牙髓炎等病症,为牙齿的发育造成危害。
小心宝宝因感冒患中耳炎
中耳炎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季节交替时也是婴幼儿感冒高发季,因此这个时节中耳炎与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也会随之迅速上升。有宝宝的家庭须要特别注意:两岁前尤其是半岁内的婴幼儿是高危人群,因为婴幼儿不会说话不能表达,此病常常被粗心的家长忽视,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
宝宝感冒为什么会引发中耳炎呢?吴医生说,由于儿童尚未发育完全,其咽鼓管相对短、平、粗,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更加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孩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加之婴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听力下降对其认知和心智成长也大大不利。中耳炎甚至会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在孩子感冒发烧后,作为家长就要警惕中耳炎的发生,尤其是的婴幼儿,当他们出现持续低烧或突发高烧、抓弄耳朵等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检查。
除了感冒会引发中耳炎,生活中还有很多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情况一样会诱发宝宝罹患中耳炎。吴兴香提醒,家长要提防小孩自己用手指或异物塞入外耳道导致中耳炎;日常的掏耳朵,家长如果不正确地挖耳、用力过大或使用掏耳勺、指甲、火柴棒等刺激到外耳道感染也会引发宝宝中耳炎;孩子感冒了,家长要针对性地帮孩子保护耳朵,比如用温热毛巾敷鼻子以减轻鼻塞;睡觉时将孩子的头垫高一些(1岁以下垫高婴儿床的床头即可),防止鼻腔内的黏液流到咽鼓管内,擤鼻涕时不要同时捏住两个鼻孔。最容易忽视也最应该重视的是,哺乳期的妈妈给喂奶姿势要正确,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防止小孩发生呕奶、呛奶,污染咽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