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外陵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的穴位配伍

外陵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的穴位配伍

1、外陵穴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2、外陵穴配天枢、足三里、中脘:可用于缓解胃痛。

3、外陵穴配阑尾、足三里:适用于阑尾炎。

大陵在什么位置 大陵的配伍功效

大陵穴配外关穴、支沟穴:缓解治疗腹痛、便秘;

大陵穴配水沟穴、间使穴、心俞穴、丰隆穴:缓解治疗癫、狂、痫、惊悸;

大陵穴配劳宫穴:缓解治疗心绞痛、失眠。

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阴陵泉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疗晕眩、腹水、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黄疸、腰腿痛、尿闭、尿失禁、移精、杨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

2、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等。

【温馨提示】

按摩阴陵泉穴时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大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于掌后第一腕横纹中,用力握拳,可见两条大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在两条大筋之间即是本穴。

大陵的准确位置图 大陵穴取穴手法

伸出手臂,在手掌与手臂连接处,最靠近手掌的横纹,即为腕横纹,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为大陵穴。

大陵的准确位置图 大陵随证配穴治疗

腕下垂:大陵配神门,列缺,适宜用按摩疗法,可舒畅经筋,通经活络。

心血瘀组之心悸:大陵配心俞,膈俞,适宜用艾条雀啄灸疗法,可通心络,去淤血。

刮痧刮哪里对心脏好

心脏保健刮大陵穴

定位:在腕横纹中点处,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通络和血,宁心安神。适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惊悸,痫症,胸胁痛,腕关节疼痛。

配伍:配劳宫穴治心绞痛,失眠,配外观,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心俞,间使,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治心脏疾病刮曲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

功效:降逆和胃,清暑泻热,适宜于治疗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性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心动过速刮郄门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刮拭功效:镇静安神,止血消炎。适宜于心痛,心悸,胸痛,咯血,呕血,疔疮,癫痫。

配伍:配曲泽,大陵穴治心痛;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保护心脏刮内关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理气止痛,和胃降逆,安神宁心。适宜于治疗心痛,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眩晕,中风,哮喘,偏头疼,热病,肘臂挛痛。

配伍:配建里除胸闷。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臂震颤。

外陵在天枢下几寸 外陵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气海,关元,太冲,三阴交,阳陵泉,理气活血,通经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

2.配滑肉门,血海,足三里,疏风解表,活血通络,治疗气血虚弱复感风邪之瘾疹。

3.配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内庭,泄热通腑,活血消痈,治疗热结大肠之肠痈。

4.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公孙,针刺补法,针后加灸,补虚散寒,治疗下焦虚寒之腹胀,腹痛,泄泻。

5.配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天枢,神阙,温中散寒,治疗寒积腹痛。

6.配三阴交,太冲,理气止痛,治疗气郁疝气痛。

外陵是什么意思 外陵穴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痰湿按摩什么部位 丰隆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是足阳明经的络穴,其具体位置是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有沉降胃浊的功效,现代常用丰隆穴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痰湿诸症,其具体位置如下图:

外陵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穴的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1、缓解治疗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2、按摩外陵穴的功效: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相关推荐

心俞的准确位置作用 人体穴位配伍

配巨阙穴、内关穴治心痛、惊悸; 配内关穴、神门穴 治失眠、健忘。

大巨是什么意思

大巨:二词合解,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按摩犊鼻穴 治疗膝关节酸痛

犊鼻穴详解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又名外外膝眼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别名:外膝眼穴。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带走脾土微粒。 犊鼻穴操作 屈膝90,向后内斜刺0.5~1寸 犊鼻穴功能与主治 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

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食窦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处,再向下1肋,在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食窦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疏肝理气,调理肠胃,宽胸通络,宣肺平喘,健脾利湿。 主治病症 1.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黄疸,嗳气吞酸诸病证。 2.饮食停滞,脾胃气滞,脾胃虚弱之胃痛,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

外丘的准确位置 外丘穴配伍治病方法

胁肋疼痛可配阳陵泉,支沟;颈项强痛可配外关,风池;下肢痿痹可配阳陵泉,环跳;癫痫可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腓总神经麻痹可配令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

痰湿和湿气一样吗 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由于阴陵泉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因此是脾经合穴,其具体定位是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具有排渗脾湿的功效,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尿潴留、尿失禁以及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配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主治腹胀、腹泻,具体位置如下

大陵针刺方位 大陵常用配伍疗法

1.配膻中,神门,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化痰醒志,治疗气郁痰结之癫狂,喜笑悲恐,痫证等。 2.配水沟,上脘,劳宫,神门,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治疗火盛阴伤之狂证。 3.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治疗心脉瘀阻之心痛,胸痛,心悸等。 4.配心俞,神门,合谷,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心气,养心安神,治疗心气虚心悸。 5.配神门,丰隆,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镇惊安神,治疗痰火内扰之惊悸。 6.配心俞,肾俞,神门,太溪,太冲,针刺补泻兼施,滋阴安神

大陵的准确位置视频 大陵的准确位置

大陵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仰掌,微屈腕握拳,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作用 阴陵泉的作用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合穴,擅长于调节脾肾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主津液,脾肾虚弱,则水液疏泄无力,滞留体内,易发水肿,刺激本穴可健脾益肾,利水除湿。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

定位:阴陵泉位于距膝下四指的小腿内侧,这一部分骨骼呈弯形,阴陵泉正好处于弯曲部分的中央。 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即是阴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