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原因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吗
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原因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吗
事实上,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方面,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它们无法成功脱壳,也无法成活。另一方面,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越多,而小龙虾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所以,在正常养殖情况下,其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
目前市售小龙虾中重金属镉、铅、汞含量几乎都没有超标。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也曾做过检测,除虾线部位外,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都达标。所以,吃小龙虾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孕妇怎么吃小龙虾不伤胎
孕妇能吃小龙虾吗?
1、小龙虾分布水域可能遭到污染,龙虾身体会带有各种外源性毒性物质,在烹调龙虾若不能去除这些毒物,会对健康带来威胁。养殖的龙虾水源有保证,但市场销售的很可能混有非养殖龙虾。
2、重金属生物富集作用,小龙虾会摄食腐败食物,如动物尸体,当水体有重金属污染或它所吃的腐败物已经富集重金属,故小龙虾可能带有重金属;但由于小龙虾属于基本初级消费者,所以不具有很强的富集效应。
3、小龙虾本身可能就是毒性物质,它的某些自身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在烹饪火候不够时或盘碟盛过生小龙虾,这些活性蛋白被食用后给人体带来伤害,比如过敏,食物中毒等。
小龙虾含有细菌和病菌与寄生虫比较多,加工不彻底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危害。因此孕妇最好不要吃小龙虾而改吃其他的海鲜。
孕妇到底该么样吃小龙虾?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镁、锌、碘、硒等物质,是很好的营养食品。目前已成为湖北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但孕妇能不能吃小龙虾或者有什么禁忌,还真不清楚。”
采访中,医生们都表示,目前没有专门的研究表明,孕妇吃油焖大虾会导致严重后果,但他们都不推荐孕妇常吃油焖大虾,主要是担心出现以下这些特殊情况:
1.吃虾过敏,不好用药
据介绍,几乎每年夏天吃小龙虾的旺季,武汉的医院都要收治上千名吃虾过敏的市民,大多是腹泻、长风团、痛痒。但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四肢乏力,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致死。孕妇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出现过敏。
专家说,孕妇用药有限制,一旦出现过敏,治疗起来很麻烦,有些药物透过皮肤吸收后,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为防出现这类意外,应尽量少吃虾。
2.吃虾致流产,划不来
如孕妇吃虾导致过敏,出现严重腹泻,肠胃蠕动、腹压变化,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都表示,虽未遇到过吃虾后腹泻,导致流产的病例,但曾有感染后严重腹泻,最终出现流产的病例,建议准妈妈们还是谨慎些好。
龙虾哪些部分是不能吃
1、虾头
2、虾线
虾线是小龙虾的肠道,里面存储着它们未消化完的食物和排泄物,清理时一定要抽出。
除了不能吃的部分之外,小龙虾的食用还有很多其他禁忌。
小龙虾菜式丰富,各有各的风味,吃得时候难免管不住嘴会多吃。每年的夏天,都有病人因为食用过量小龙虾导致“龙虾病”的出现而前往医院就诊。
“龙虾病”其实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过量食用龙虾后,横纹肌细胞会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的蛋白、离子等物质进入到血液里,这会导致患者尿液呈酱黄色,浑身酸痛肿胀,疲倦乏力还有可能出现发热的状况。因此,虾虽好吃,但一定要适量。
小龙虾隔夜加热可以吃吗 一个人吃四斤小龙虾会怎么样
食物的摄取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个人吃四斤小龙虾还是稍微有些多了,建议不要吃这么多,过多食用小龙虾可能会出现如下副作用:
小龙虾肉质丰富,在小龙虾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过多的小龙虾虾肉会升高身体中的尿酸含量,痛风患者一个人吃四斤小龙虾,很容易出现关节痛的情况。
小龙虾味道鲜美,在小龙虾肉质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夏季吃小龙虾一般会搭配冷饮一起饮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因此小龙虾吃多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小龙虾是生活中常见的菜肴,同时也是常见的一种过敏源,在小龙虾虾肉中含有的较多的蛋白质,因此小龙虾虾肉很容易被细菌污染,产生组胺,体质敏感的人群吃多了小龙虾有可能会出现过敏的情况。
小龙虾是生活在浅水区的动物,在小龙虾的生长过程中体内容易蓄积重金属,食用过多的话,很容易出现人体重金属离子蓄积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吗?
事实上,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方面,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它们无法成功脱壳,也无法成活。另一方面,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越多,而小龙虾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所以,在正常养殖情况下,其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陈舜胜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市场上的小龙虾做过初步调查,目前市售小龙虾中重金属镉、铅、汞含量几乎都没有超标。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也曾做过检测,除虾线部位外,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都达标。所以,吃小龙虾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
在烹饪前,商家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一般会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不少人认为,洗虾粉中的工业强酸——“草酸”,是导致肌溶解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吃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证据非常少。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也指出,其实草酸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比如菠菜中就含有不少。虽说草酸本身具有腐蚀性,只有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才会因刺激人体消化系统导致呕吐恶心等症状。但目前肌溶解的病人没有类似症状,所以说明草酸并不是导致肌溶解的元凶。
小小龙虾原来是导致肾衰竭的元凶
小小龙虾原来是导致肾衰竭的元凶。最近看一份报纸说,南京很多人因为使用小龙虾而入院,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肾衰竭。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的食用小龙虾避免出现肾衰竭呢?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小龙虾不少都是经过“洗虾粉”清洗的,而洗虾粉大多是一种工业强酸——“草酸”构成,草酸酸性为醋酸的10000倍。而草酸有 可能是导致“肌红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草酸等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可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出现急性肾小管堵塞等症状,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 同时,造成横纹肌溶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酗酒导致酒精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
由于这一病症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一旦发现了“酱油尿”等情况,必须立刻就医。如果肌肉溶解量不大,只要去除了病因,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解和恢复;但如果已经出现了急性肾衰症状,必须进行相应的救治,预后的情况会相对差一些。
对于小龙虾爱好者,我们要怎样正确的食用小龙虾呢?专家认为,首先挑选小龙虾的时候不要挑选外表过于光鲜的虾,可能是违规使用过“洗虾粉”—— 经过洗虾粉浸泡的小龙虾尾部会显得更白,身体节点上也没有黄色斑点;购买回家之后,可准备一盆清水,加入适量的醋和盐,将小龙虾养上至少24小时,使其吐 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对其躯壳也是一种消毒;用刷子清洁外壳、两腮、爪子等容易吸附细菌的地方;在烹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小龙虾煮熟煮透,这样才能杀死其 体内所含有的寄生虫和细菌——当虾肉不发软、不散、有嚼头、有汁水流出时,才算是熟透了。
小龙虾中毒罪魁祸首或是虾肉
南京、岳阳等地近日出现了多例吃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病例,有人猜测可能与洗虾粉有关。但是,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很可能另有原因——
据媒体报道,不少出现症状的患者,小龙虾都是自己加工的,在家已反复清洗过。就算外壳残存药剂,经过洗涤,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水煮后,洗虾粉上的有毒物质也会被大大稀释,不至于迅速引起中毒,甚至没有任何消化道症状。更重要的是,无论提到过的草酸,还是柠檬酸或者焦亚硫酸钠,都很少会引起横纹肌溶解。因此,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剂也许是在虾肉中。
小龙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有经济价值的产业,在江苏和安徽等省尤其重要。小龙虾虽然对污染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是也会发生出血病和水霉病等多种疾病。为了应对这些传染病,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的办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加强养殖区的消毒,使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石灰等消毒剂,甚至使用新洁尔灭和福尔马林等消毒剂。第二,在养殖中后期每15~20 天投喂药饵3~5 天,其实就是往饲料里添加抗生素。而喂给小龙虾的抗生素,有氯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和克霉唑等,甚至包括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这是因为小龙虾肉可以出口到欧洲国家和日本,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才会有往饲料中不当添加抗生素的现象。
在这些抗生素中,有多种与肌肉溶解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克霉唑中的杂环氮原子能与CYP450血红素中的铁原子直接结合,从而抑制CYP450的活性,导致横纹肌溶解。而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均是CYP1A2抑制剂,可以促进对乙酰氨基酚、他汀类和其他药物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所以,问题出在虾肉本身的理由就显得很充分。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该慎吃小龙虾。
不仅如此,我国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所谓的水产促长剂,这些促长剂既包括各种性激素、生长激素,也包括喹乙醇等有害的促进生长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小龙虾的头能吃吗 小龙虾的汤能吃吗
小龙虾的汤不能吃。
很多人都认为,食物在经过烹饪蒸煮之后,其营养物质大多会溶解在汤汁中,因此,也有人吃小龙虾的汤汁,其实小龙虾的汤汁不能吃,小龙虾中含的重金属在经过蒸煮之后,大部分都会溶解流失在汤汁中,食用容易引起重金属中毒。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吗
对于水产重金属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明确的规定:铅镉砷不得高于或等于0.5毫克每千克。检测结果显示,三份样品中,小龙虾身体可食用部分,镉含量最高为0.0018每千克,总砷含量为最高0.013每千克,铅含量为0.067每千克,检测数值全部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更有多项重金属镉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但是到了虾头部分,结果逆转。就镉含量这一项,近江批发市场购买的小龙虾超过国标0.26每千克。砷含量检测,三份样品全部超标,分别超标0.3每千克,0.6每千克和0.05每千克,其中,近江水产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砷含量高达1.1毫克每千克,超出国标1倍多。
重金属危害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强烈中毒。含有微量的汞饮用水,长期食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
砷:会使皮肤色素沉着,导致异常角质化。
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钙,引起肾功能失调。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但进入人体很难排除。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板,可造成先天大脑沟回浅,智力低下;对老年人造成痴呆、脑死亡等。
钴:能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钒:伤人的心、肺,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锑:与砷能使银手饰变成砖红色,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铊:会使人得多发性神经炎。
锰:超量时会使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锡:与铅是古代巨毒药‘鸩’中的重要成分,入腹后凝固成块,坠人至死
锌: 过量时会得锌热病。
铁: 是在人体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但铁过量时会损伤细胞的基本成分,如脂眆酸、蛋白质、核酸等;导致其他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钙、镁的需求量。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小龙虾营养丰富,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
钙、磷、钠及铁的含重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
镁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虾青素
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钾
小龙虾富含钾,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
具有降血压作用。
磷
小龙虾富含磷,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钠
小龙虾含有丰富钠元素,能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那些关于小龙虾的传言,你都信了吗?
食用小龙虾是从野外河沟捞的?
早期确实有不少小龙虾是从河、湖甚至稻田里捕捉,但随着这些年小龙虾受到追捧,各地的野生小龙虾的密度根本不足以满足捕捞需要,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都是养殖的了。
人工养殖小龙虾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传闻中“小龙虾酷爱钻孔打洞,所以养殖成本太高”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小龙虾养殖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推广,到8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很大规模。以湖北省为例,2013年荆州市小龙虾产量15.8万吨,潜江市产量3万吨,估计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450万亩,产量34.75万吨。如果算上整个从养到吃的产业链,小龙虾的产值要超过400亿元。
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有些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的问题,2011年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抽检小龙虾一万多吨,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8%以上,没有任何国家提出通报。北京市曾对主城区范围内销售的生鲜小龙虾以及餐饮企业内待加工与成品小龙虾开展抽样检测,采样地点包括京深、大洋路、锦绣大地等大型水产集贸市场以及簋街等小龙虾销售与食用集中场所,小龙虾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养殖场,监测表明小龙虾可食用肉质部分中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对于甲壳类水产动物及制品中铅、镉的最大限量值0.5mg/kg。
除重金属,农残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比如湖北省2007年对小龙虾农药残留情况进行过大规模检测,对9个县市、14个村镇、4万多亩虾稻连作田开展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和水样各300个,抽取虾样500个。结果显示在全部500个虾样中,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对湖北省小龙虾产地连续多年进行抽检,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
小龙虾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更多阅读: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小龙虾呈现蓝色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吗?
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比如澳洲龙虾主要以蓝色为主。网上出现的蓝色小龙虾最大的可能是个别小龙虾的基因变异,这并不稀奇,也与重金属污染无关。
吃小龙虾浑身酸痛
日,据报道,杭州的梁小姐在小龙虾浑身酸痛,就医后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梁小姐对于吃小龙虾浑身酸痛,在得到解释后,梁小姐表示自己有吃虾头虾黄的习惯。
而医生对于梁小姐吃小龙虾浑身酸痛表示,排除掉梁小姐之前有剧烈运动的情况,这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就是“病从口入”了。“如果小龙虾本身肉质没问题,那有可能是小龙虾在清洗中使用了洗虾粉。”专家则提醒,吃小龙虾去头更安全,因为虾头容易潜伏细菌、寄生虫,同时也是重金属沉积的部位,最好不要食用。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夏日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吃小龙虾的夜宵摊了。十三香小龙虾、麻辣小龙虾、蒜泥小龙虾......各种口味任君选择。
这不,周日凌晨,家住杭州市滨江区的梁小姐,就和一个朋友跨过钱塘江,来到河坊街附近的一家知名龙虾馆吃龙虾。
这一顿小龙虾吃完,梁小姐回到家躺在床上,已是凌晨3点,而在3小时之后,胸部的一阵疼痛让梁小姐从梦中醒来。当天早上,梁小姐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
和朋友吃了顿小龙虾 回来半身都动弹不了
昨天上午,联系上了已经出院的梁小姐,“医生让我多喝水,排毒,现在手已经能动了。”梁小姐告诉钱报记者,现在回忆起周日发生的事情,如同噩梦。
“我早上6点多就被痛醒了,胸部、肺部很疼,还想呕吐。”梁小姐说,“又过了一小时,我的后背、肩膀到脖子都不能动了,身体越来越痛,比被人暴打一顿还疼,我赶紧让朋友送我去医院。”
梁小姐被送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的急诊中心。“到医院的时候,我除了腿,哪儿都不能动了,像瘫痪一样。”抽血化验后,梁小姐的“肌酸激酶”达到2365u/L,远远超过参考范围的145u/L。推荐阅读:吃小龙虾不能直腰 竟是患上龙虾病
梁小姐的主治医生柴月阳告诉记者,“梁小姐送来时肌肉酸痛,并伴有低烧,经过诊断,确定她得了横纹肌溶解症。”
为啥会得这个病,梁小姐说可能与当天凌晨吃的夜宵小龙虾有关。“周六晚上我没吃晚饭,到了周日凌晨1点钟,我和朋友两个人去吃了夜宵,就点了一份小份的虾球和中份的小龙虾。”梁小姐说自己有吃虾头虾黄的习惯,“吃小龙虾时,我看见有的虾头不是很干净,感觉变质。”
不过,梁小姐说这次中招的只有她,“我朋友没出现和我类似的情况。”
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
小龙虾是在臭水沟里长大的吗?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相比之下,在清洁水质中,小龙虾能吃到新鲜食物,繁殖能力更强,个头长得也大。而脏的环境会使其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脱壳,污水环境会使其脱壳次数减少或不脱壳。陈舜胜指出,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说,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小龙虾是清水养殖的。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吗?事实上,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方面,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它们无法成功脱壳,也无法成活。另一方面,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越多,而小龙虾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所以,在正常养殖情况下,其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陈舜胜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市场上的小龙虾做过初步调查,目前市售小龙虾中重金属镉、铅、汞含量几乎都没有超标。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也曾做过检测,除虾线部位外,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都达标。所以,吃小龙虾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在烹饪前,商家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一般会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不少人认为,洗虾粉中的工业强酸——“草酸”,是导致肌溶解的主要原因。陈舜胜告诉记者,目前关于吃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证据非常少。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也指出,其实草酸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比如菠菜中就含有不少。虽说草酸本身具有腐蚀性,只有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才会因刺激人体消化系统导致呕吐恶心等症状。但目前肌溶解的病人没有类似症状,所以说明草酸并不是导致肌溶解的元凶。
陈舜胜最后提醒,吃小龙虾除了要去掉虾头和虾壳外,还要除去虾线,因为虾线里面装的是粪便,烹饪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可能藏有病菌。具体做法是,把小龙虾的头去掉后,剥开虾背壳,将虾肉中间的一条从头部延伸到尾部的细线去除,这条细线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
小龙虾可以吃吗 小龙虾不能吃的传言与事实
传言:小龙虾是虫不是虾,不能食用。
事实:小龙虾是十足目,腹胚亚目,鳌虾科,原鳌虾属,克氏原螯虾种,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还和龙虾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传言: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污水区。
事实:小龙虾能在污水区生存,由于他们是杂食性物种,生存能力比较强,但是也不能说他们喜欢生活污水区,条件允许时候,小龙虾会选择吃新鲜的食物,主要食用水底的水槽、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在污水区生活纯属于被逼无奈。
传言:市场上的小龙虾全部是来自与野生的污水龙虾。
事实:洞庭湖是我国现在最大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其中养殖小龙虾的量十分巨大,那么请问市场上的小龙虾是野生的污水虾,那这些养殖的虾都去哪里了?
传言:小龙虾携带重金属,体内各种重金属严重超标。
事实:小龙虾结构比较特殊,而且杂食,是能够聚集大量的重金属,可是小龙虾的养殖对水的要求十分高,小龙虾不可能富集到达到使人体中毒的重金属,而且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都聚集在头部,是能够随着换外壳时候把毒素排除体外的,并且人们也不食用小龙虾的头部。
传言:外国人不吃小龙虾,嫌小龙虾脏。
事实:小龙虾来源于美洲,美国食用小龙虾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且目前我国出口的小龙虾食品销往世界各地,包括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等。
传言:小龙虾是肺吸虫病的终身携带者,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事实:肺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有很多,不止小龙虾,还包括其他的虾类和蟹类,吃其他的产品同样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可为什么大闸蟹还是那么多人吃,也没有患“横纹肌溶解症”,这主要是需要高温的蒸煮来灭杀囊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