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并发症护理
骨折并发症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情绪不安、焦虑、烦躁、惊恐、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等各种心理变化,对治疗缺少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走近患者,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体贴。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可极大促进骨折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2皮肤护理
骨折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机体退行性改变加快,患者血液循环不好,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褥疮严重时甚至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 次,被单要勤更换,每日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褥疮护理。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卧床的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应鼓励病人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应摄人均衡营养,特别要注意蛋白质与钙、磷的补充,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以及适当摄入活性钙制剂。
骨折的概述与诊断要点
疾病概述
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原有病变,即使在极轻微的外力下即可引起的骨骼断裂,称为病理性骨折。依据骨骼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骨折端穿透皮肤与外界相通时,称为开放性骨折,容易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
一旦发生外伤或暴力事故时,在受伤的肢体可产生疼痛、肿胀和瘀斑。伤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严重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扭曲等,当检查时可发现在不应该活动处可产生活动(即假关节),当移动患肢偶尔也可听到骨断端相互摩擦的声音,这些都是有不完全和完全性骨折的症状。
此时,更应关注的是检查患者的神志、心跳、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以确定是否存在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征象,以及骨折是否会引起临近器官的损伤,导致并发症,如盆骨骨折并发尿道膀胱或直肠破裂;肋骨骨折并发气胸、血胸;肢体骨折可并发大血管、神经断裂等,然后再检查局部伤情。
骨质疏松适合做什么运动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好处
1.运动锻炼可以间接刺激骨骼,增强骨骼的代谢,维持骨量,减少骨量丢失。
2.进行运动锻炼,使肌肉锻炼增强,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对防治胸腰椎骨折更重要。
骨折并发症怎么办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肱骨骨折并发症都有哪些
一:血管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一般以腋动脉损伤发生率最高。老年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较差,较易发生血管损伤。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膨胀性血肿,疼痛明显。肢体苍白或发绀、皮肤感觉异常。动脉造影可确定血管损伤的部位及性质。
二:臂丛神经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以腋神经最多受累,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损伤也偶有发生。腋神经损伤时,肩外侧皮肤感觉丧失,但测定三角肌纤维的收缩更为准确、可靠。腋神经损伤时,可采用肌电图观察神经损伤恢复的进程。绝大多数病例在4个月内可恢复功能,如伤后2~3个月仍无恢复迹象时,则可早期进行神经探查。
三:胸部损伤
高能量所致肱骨近端骨折时,常合并多发损伤,应注意除外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
粉碎性骨折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1)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骸腔内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胸肺损伤。②膀肮和尿道损伤。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①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如伸直型肋骨探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肪动脉损伤,腔骨上段骨折的腔前或腔后动脉损伤,股骨钥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服动脉损伤。
②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肋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肤骨行走的挠神经,排骨颈骨折易致胖总神经损伤。
③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可出现截瘫。
(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2、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2)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4)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6)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c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9)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骨折并发症食疗
骨折后2~4周.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田鸡煲汤.制作材料.主料:鸡400克、猪肉(瘦)200克.辅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调料:姜5克.制作工序.
1.鸡切去脚,洗净,放入滚水中煮十分钟,取起洗净,滴干水.猪肉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洗净.
2.杞子洗净,田七洗净,捣碎.
3.水12杯或适量放入煲滚,放入鸡,猪肉,杞子,田七,姜煲滚,慢火煲三小时,下盐调味.
骨折后5周以上.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羊骨汤.做法:
1.将黄豆洗净,浸半小时.
2.蚝豉洗净.
3.羊骨洗净,斩件.
4.把黄豆、蚝豉、羊骨一起放火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食物相克蚝豉:蚝豉不宜与糖同食.
骨折患者饮食宜忌
宜
1、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肋骨骨折并发症
1、急性心力衰竭
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多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此病的病人早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心肺功能衰竭,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组织抢救,严防发生心跳骤停,心跳一旦停止不宜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因胸外心脏按压术能使肋骨骨折断端加深对心肺的损伤,影响抢救效果危及病人生命,应立即作开胸,胸内心脏按压术,胸内心脏按压心排血量高于胸外心脏按压,效果较好,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住院后,应立即用胸肋固定带或其它方法,固定胸壁,防止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导致心肺功能损害,产生不良后果,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2、肺不张
肺不张的病因中由肿瘤引起者占59. 5 %居首位,炎症占32. 7 % ,结核占4 %居第3 位,而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引发右侧肺不张显然是由感染引起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解剖特点来说,右支气管较短粗,与主支气管纵轴所成夹角较小,痰液容易坠入右肺部。
②从体位来分析,由于入院后常强调病人需健侧卧位,一方面使呼吸道分泌物借重力作用流入右侧肺部,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右侧卧位影响限制了右侧呼吸肌和胸廓运动,使得肺活量减少,潮气量降低。
③如果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也会促使病人并发肺不张,由于深呼吸,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如果病人不配合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不敢变动体位而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④多见于没有及时行胸壁固定的患者。
肋骨骨折可以合并胸腔内脏器损伤等。
骨折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的骨折并发症有肿胀,休克,感染等,下面关于骨折并发症的具体介绍,患者可以参考一下。
1、早期并发症
(1)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颗粒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胸、肺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2、晚期并发症
(l)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2)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4)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6)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肉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9)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跟骨骨折并发症
并发症
肿胀血管损伤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有:肿胀,张力性水疱,筋膜室综合征,神经血管损伤,伤口裂开和感染,跟垫疼痛,跟骨骨刺,骨折畸形愈合,关节炎等,其他还有跛行,跟腱挛缩,侧方撞击综合征和腓肠神经炎等。
跟骨骨折常合并严重软组织肿胀及张力水疱,水疱通常发生在骨折后包括:伤足持续剧痛,肿胀严重,屈趾无力,伸趾疼痛,跖部感觉减退,出现张力水疱或淤斑等,足跟部严重的张力性肿胀为本综合征确切的特征性表现,对跟骨内,外及表浅筋膜室应用压力监测,如发现压力达到30 mmHg ( 1 mmHg =0. 133 kPa)或在心脏舒张期达到10 ~30 mmHg时应作为手术切开的指征。
此外还有: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 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限局性部位压力增大后,易形成胼胝,疼痛,由于跖侧皮质不平刺激跖筋膜,造成跖筋膜炎而致疼痛。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术。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 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时疼痛,易被误诊为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三关节融合术,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4.屈趾肌腱粘连爪状趾畸形 见于屈趾及屈姆肌腱,可行肌腱切断或松解术。
5.跟腱无力 因结节关节角减少,跟骨结节上移使跟腱相对松弛,行走时无力,呈跟足步态,可作跟骨截骨术矫正。
6.跟后垫痛 跟垫结构破坏,脂肪组织营养不良,痛阈下降。
7.神经嵌压 胫后神经或腓肠神经的跖内,外侧支受压所致。
8.足外翻畸形 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9.跟骨感染 常因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所致,严重者可引起跟骨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