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猪苓利尿祛湿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猪苓利尿祛湿
猪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肾,膀胱经,具有利尿祛湿,延年耐老,祛脂减肥之功。主要用于津液代谢紊乱所致的肥胖,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淋浊,带下等病症。
日常应用:
1.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泽泻,滑石(碎)各30克,以水4升,先煮4味,去渣,将阿胶溶于其中,温服,每日3次,功能滋阴,清热,利水,用于血淋,尿血涩痛,并有舌红,口渴,心烦等阴虚证候者。
2.猪苓,泽泻各9-12克,茯苓9-15g, 白术6-9克,桂枝(或肉桂)3-6克,水煎,分2次服,该方有通阳化气,利水之功效。可用于水湿停留所致的肥胖,小便不利,水肿,舌苔滑润,或兼有胸闷,渴欲饮水,但水入即吐等症。
气血亏虚用什么药好呢
1使用阿归养血颗粒,补养气血。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量少色淡。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方中党参为常用补气药,有补气、健脾、益肺之功效;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敛疮;当归为补血要药,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茯苓为利水渗湿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宁心安神之效;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益气、健脾祛湿、养心安神之功效,故能治气血亏虚之症。气血亏虚者,可以常年服用此方。
如上所述希望给予大家一点参考,气血两亏想要吃药需要咨询医生,由医生按照个人体质开药,用中药调理也需要经医生诊断。不要自己去买药因为这样不知道药是不是合适自己,医者没有看到患者是不会开药的,所以需要吃药就先去就诊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以上只给患者一个参考,具体还是要咨询医生建议。
哪些食物会有帮助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而且还宁心安神。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辐射等作用
薏仁米: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痰湿体质饮食注意,要尽量清淡,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益肾、化湿的食物,可常吃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扁豆、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扁豆、薏仁米、蚕豆、包菜等。
少吃肥肉和甜、黏、腻的东西,比如蛋糕呀、点心呀,酒类不宜多饮,而且不能吃的太饱。
忌吃太甜的、石榴、大枣、柚子,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快,限制食盐的摄入。
黑种草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排石
黑种草子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有很好的利尿排石作用,在治疗水肿、热淋、尿路结石方面效果突出。治小便不畅,乳汁不足,可取适量黑种草子,研成细粉,每日早晨冲服1次。
去水肿的食物 薏仁
薏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很好的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效果,是一味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推荐用法:将薏仁研成粗末,与粳米一起煮成粥食用即可。
湿气重可以喝黄芪水吗 什么泡水喝去湿气最好
如果体内湿气过重,我们可以运用相应的食物以及药材,通过泡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胃、利水渗湿的作用。
1、在食物方面,可以用薏仁、扁豆、赤小豆、山药、冬瓜,用这些食材泡水或者煮水喝,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水排水的作用;生姜、花椒泡水可以起到很好的驱寒祛湿作用。
2、在中药材方面,可以运用茯苓、白术、党参、山药、薏仁、玉米须、扁豆、赤小豆,通过这些药材的运用泡水,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利尿、祛湿的作用。
另外湿气重的患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拔罐、汗蒸等辅助治疗。
如何拔罐才能去湿气 人体湿气重吃什么
1、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从中医角度来讲,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2、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湿、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由于苦瓜中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
3、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4、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车前草渗湿除淋
车前草性寒,味甘,入肝,脾经,车前能清热利尿,渗湿除淋,明目祛痰,祛脂减肥,能促进脂肪代谢,降压,降脂,主要用于湿热留于体内的肥胖,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全草尚有凉血解毒作用,用于痈肿疮毒。
日常应用:
1.将荷叶,车前草各适量与茶叶一起混匀,泡茶饮,每日2-3次。
2.将新鲜车前叶30-60克洗净切碎,同葱白一段煮汁后去渣,然后放入粳米中一起煮粥,适宜于高血压,水肿,肥胖症患者。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具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健脾胃,解毒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型形体肥胖,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热毒等病证。
日常应用:
治疗水肿,胀满,泄泻,赤小豆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即取其利水除湿之功;常服赤小豆粥,赤小豆汤,有利于轻身减肥,或配伍其他减肥中药煎服。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肾经。
药性特点:泽泻甘淡渗湿,性寒泻热,入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泻热之功,用于湿邪或湿热下注膀胱,入肾经,泻肾中相火,治肾阴虚腰痛,遗精等症。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应用:1.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停聚,小便不利,水肿,配桂枝,茯苓,猪苓;若湿热偏甚,小便灼痛,则配滑石,车前子,甘草;2.水湿停聚,脾运不健而致泄泻,配伍白术,茯苓等。
用法:煎服,5-10g,
注意:肾虚滑精,无湿热者禁服。
什么中药祛湿效果好 茯苓利水渗湿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减肥化痰,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脾虚少食,大便泄泻,心悸失眠等症,也常用于痰浊所致的肥胖症。
日常应用:
茯苓,莲子,芡实,薏米,扁豆,藕粉,共研为细末,加适量白糖,制成糕,能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腹胀便稀等,也可用于脾胃虚弱型肥胖症。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药性特点:茯苓味甘,淡,性平,甘补淡渗,性平和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饭水湿内停及脾虚都常用,亦治心神不安。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1.小便不利,配猪苓,泽泻,桂枝;2.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常配猪苓,泽泻,可适当加滑石,阿胶。
用法:煎服,10-15f,安神可用朱砂拌染。
注意:阴虚而无湿热,气虚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黄芪和什么搭配去湿气最好
单独服用黄芪对于祛除湿气作用不明显,建议搭配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药材同用才可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而且临床上具有去湿功效的药材比较多,主要分为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三种,需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搭配服用,如:
1、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等药物,主要用于湿热。
2、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车前子、木通、滑石等药物,具有利水止泻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泄泻等疾病。
3、芳香化湿药有佩兰、藿香、砂仁、厚朴、豆蔻,可以治疗湿邪困脾等。
湿热体质喝什么茶 枸杞薏米茶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关木通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药性特点:关木通苦寒性降,通经下行,上能清心降火,下能利水泄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除,凡心火亢盛,热淋及乳脉不通,均为常用之品。
功效: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
应用:心经有热,下移小肠,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热痛,配生地,生甘草;小便短赤,淋沥涩痛,配车前子;浮肿脚气,小便短少,配茯苓,桑白皮,泽泻。
用法:煎服,3-9g。
注意: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