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传染源包括哪些
艾滋病传染源包括哪些
洁身自爱,无性乱行为,提倡安全性生活医学教|育网|整理,使用避孕套。
供输血用的血液应经过艾滋病毒抗体检测;严禁吸毒、贩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对注射器进行严格消毒;医务工作者应注意避免外伤、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液等。
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应怀孕;如已经怀孕,要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给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叠氮胸苷;不用母乳喂养;不接受有危险(如卡介苗等)的免疫。
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孕套;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处理;有创伤、皮肤病时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
拔罐会不会有传染病的危险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艾滋病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周~8个月,平均为3个月。有的患者半年前有不洁性交,发现艾滋病后十分困惑,当大夫询问病史时往往否认,其实,病毒局部潜伏可达8个月之久而不发病,当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大量繁殖,即可发病。
二、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率高低的决定原因主要取决于它的传播途径,人们只有了解了此病的传播途径,方能减少此病的得病人数。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染,非常多人问什么是艾滋病的同时也非常惊叹婴儿艾滋病的发生。直接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据研究有2/3与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的人可发生本病。病期平均3个半月时传染性最强,故性混乱者中最易感染本病。通常通过不洁性交,经受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三、间接物体传染可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盆、浴巾传染。如果女人穿着尼龙内裤,又不关注清洁外阴,霉菌或滴虫性阴道炎便容易发生,或发现其他感染所引起的的白带增多等情况时,局部的浸渍、潮湿便为乳头瘤病毒的接种,滋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用污染的手搔抓阴部或运用污染的毛巾也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染。
接触艾滋病的医务工作者怎样预防感染艾滋病
接触艾滋病的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 作尸检者及承办殡仪者其预防措施与乙型肝炎的 预防相似。包括如下七点:(1) 防止被可能有艾滋病传染性材料污染的 器械刺伤或割破,避免开放性皮肤伤口与艾滋病 传染性材料接触。(2) 处理可能有艾滋病传染材料时,应戴手 套和穿工作服,操作程序中如产生气溶肢,应戴 口罩和风镜。(3) 最好用一次性的针头或针管,反复使用 的注射器,用前应消毒。抽取患者体液或给实验 动物注射传染性材料时,应使用针头固定的注射 器或针头针管合一的注射器。(4) 任何有可能传染的材料在工作结束时应 进行消毒。(5) 患者血液和其他标本上应贴有“小心 血”、“小心AIDS”的标签,标本容器外面被污 染时,应用消毒剂(次氯酸钠液等)清洗。(6) 污染物品在送处理前,应放入有明显标 签的密封口袋内,可燃烧物品应焚毁。可再次使 用物品,按对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物处理办法处 理。透镜仪器给艾滋病人使用后应消毒。(7) 工作结束,脱下工作服后及离开实验室 前应洗手。
艾滋病初期症状会持续多长时间 艾滋病潜伏期会感染性吗
虽然艾滋病患者在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但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种含有HIV病毒,如果患者这个时候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就可能将艾滋病传染给其它人,如果生育,也会将艾滋病传染给孩子。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一般的接触,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艾滋病传播途径一: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艾滋病传播途径二:血液传播。
(1)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2)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3)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4)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艾滋病传播途径三: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可以说是一种致死病,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两条,一是性传播。这就要求大家遵守传统的性观念,不乱搞两性关系。二是血液传播,很多人都是在输血或者是卖血的过程中传染上艾滋病。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现在我国艾滋病患者挺多的,大家提高防范意识是应该的,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紧张,一般的握手、工作中的接触都不会传染的。甚至是一同吃一同饮,共用一个公共厕所,共同洗澡都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的,艾滋病的传染几率正确把握不高。
男传男感染艾滋病几率最大
不安全性行为是最危险的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其中包括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有人可能会问,一次高危险的性行为就会感染艾滋病吗?当然不是,艾滋病传染是有一定的传染几率的,只不过根据性行为的不同,感染几率也不一样。
1、女传男的艾滋病感染几率:女性传染给男性1/700-1/3000。
2、男传女的艾滋病感染几率:男性传染给女性1/200-1/2000。
3、男传男的艾滋病感染几率:男传男的危险概率是1/10至1/1600,即如果一个健康男性与一名受感染的男性进行10次无保护的肛交,就会有1次感染上HJV,而最乐观的统计是1600次才有一次。
虽然,很多人从数据上看并不觉得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特别高,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其他因素会增加艾滋病传染几率,比如,刚刚感染了艾滋病的初期感染者,和到了艾滋病晚期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疾病初期的传染性最高,传染概率是1/10-1/20,因为此时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最高,第二个传染高峰期为无症状期即将结束、临床期即将到来的一段,传染概率为1/100-1/200,无症状期的传染概率为1/1000。
艾滋病男传男的感染几率可能会受到初期感染的影响而剧增,一项对男同性恋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一次无保护的肛门性交中,如果性伙伴正处在传染力最强的早期阶段接受方被感染的可能性是10%-30%,在感染的中期阶段接受方被感染的可能性只是0.01%-0.1%,但到了感染后期传染可能性又回升至0.1%-1%。
艾滋病最危险的就是,你不知道谁是艾滋病感染者,你不知道谁刚刚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的体液可能是艾滋病毒的传染力最强的时候。因此对于男同人群来讲,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性愉悦当然重要,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保持警醒,注意使用安全套,时刻注意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性传播原理
艾滋病传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爱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方式传染源: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唯—的传染源,包括a)艾滋病患者 b)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传播艾滋病的最主要的传染物包括: a)血液 b)精液 c)阴道分泌物 d)唾液、尿液、乳汁、汗液、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病毒含量低,不足以够成感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1.性交传播 与艾滋病带菌/患者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接触到受感染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感染艾滋病的性行为有:性交,肛交,口交 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原理: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无保护性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直肠内又是弱碱性环境,适于HIV生存,射入直肠的精液中所含的HIV可直接通过粘膜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口交在口腔不健康情况下有很大的危险性。
如一方是感染者,对方有牙龈炎或口腔溃疡,在口交时,HIV便可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危险系数排名:1.肛交,2.性交,3.口交2.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a)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成品,b)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c)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d)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也有可能造成艾滋病感染3.母婴传播 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以下三种情况传染艾滋病给小孩: a).怀孕、b).分娩过程 c).通过母乳喂养 艾滋病安全地带: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艾滋病不会通过一下那些行为感染艾滋病:1.握手,2,拥抱,3.吃饭,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物品传播艾滋病:1.马桶,2.电话机 3.餐饮用具 4,卧具 5. 游泳池或公共浴池 6.空气 等等
锻炼对艾滋病有好处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儿身心发育会受到影响,还将增加社会的负担。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怀疑或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建设精神文明、提倡遵纪守法,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路。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有多个性接触者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或性病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夫妻之间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安全套能不能阻止艾滋病
从来没有一种传染病能像AIDS那样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对于AIDS,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久前,有宗教界人士称,用安全套阻止艾滋病传播就像玩俄罗斯轮盘;世界权威专业组织的专家则认为,只要使用得当,安全套几乎能百分之百地阻止艾滋病。那么,公众何去何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直至今天,艾滋病已经造成2000万人死亡,4200万人感染,而且每年还会造成300万人死亡,500万人感染。但有关专家估计情况还远不止这样。目前世界上可能已有近70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HIV),24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预计到2020年,将有2亿人感染HIV。
两三个性接触环节就可能染上HIV
按流行病学的理论,如果一种疾病既存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对象,而又没有任何有效方式阻断这三种条件之一,那么它的蔓延就是一种必然,艾滋病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很多人并不相信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或近在咫尺。然而社会学家对电子邮件的研究表明,世界上素不相识的两个陌生人,只须通过6个人的辗转就会搭上关系。这其实是美国社会学家在1976年提出的“六个分离度”理论,只不过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得到了更有力的证明。
对于艾滋病传播的三种误解
误解:艾滋病传染途径三种
深吻可能传播: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礼节性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但如果是深接吻,则有传播可能。如果感染病毒的一方患有牙龈炎或口腔溃疡,病毒就会随体液进入对方口腔,
如恰逢对方口腔黏膜也有破损,便可引起病毒传播。
50毫升口水才传染:唾液中根本不会存在艾滋病病毒吗?会。不过,唾液中的确含有微量的艾滋病病毒,但是要达到能够传染给别人的地步,对方必须要吞下感染者50毫升的口水,
才有可能感染病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
“针扎”传染概率低:“艾滋病人扎针”会传播艾滋病?几乎不会。这种方式传染概率极低。事实上,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极为脆弱,暴晒下一个小时就会死亡,人体皮肤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