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是什么
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是什么
1、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于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和意义的不同:
乙肝两对半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通常把其中的1、3、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大三阳”,1、4、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的乙肝e抗原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因此其传染性也强。
小三阳的乙肝e抗体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受到了抑制,其传染性也变弱。
2、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上也稍有差异:
乙肝大三阳患者以HBV-DNA阳性比较多见,表示体内病毒数量很多,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但是如果肝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就不建议抗病毒治疗,因为此时抗病毒效果差。如果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肝活检炎性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或有明显症状者就需要治疗,同时要看是否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产生,年纪稍大者且病程较长者应注意预防。
乙肝小三阳患者以HBV-DNA阴性多见,表示体内病毒数量较少。有时会出现检测不出来情况,虽然有病毒已经被完全消灭的可能,但是不排除仍然有少量病毒的可能,因此仍然有可能传染。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小。如果小三阳伴有HBV-DNA阳性应该怀疑病毒变异的可能,建议做肝功能、B超等检查,以确定病情,随机改变治疗方案,同时预防肝纤维化等肝损伤。
3、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之盲从思想:
虽然大三阳和小三阳在病情上并没有明显的好与坏之分,但是在人们的认知上,乙肝大三阳更容易受关注,因为乙肝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高,虽然对患者自身没有明显危害,但是对周围人群会造成心理压力,害怕被传染。因此大三阳患者自己也比较关心自己身体。于是很多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反而在早期就容易发现。而小三阳由于传染性小,往往被人忽视,包括患者自己都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晚期肝病反而相对不易被发现,造成后果比大三阳要严重。不知哪个战友说的挺有道理:大三阳毒辣,小三阳阴险。因此,我们要将大小三阳一视同仁,都要时刻关注自己,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其实,有些小三阳DNA阳性者比大三阳治疗起来要复杂,因为此时小三阳可能已经是病毒变异了,病情控制和用药选择比较难以把握。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
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对于“小三阳”患者,则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每3个月复查肝功1次,能持续2-3年),称之为“稳定的小三阳”,这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较好的转归,可看成是一个健康者,不需治疗,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也不具有传染性。第二种情况是肝功检查经常异常,或时好时坏,称之为“不稳定的小三阳”。这主要是由于感染了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当肝功能异常时要积极进行治疗,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这五项即为通常所称的二对半检查,是检查有无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其中1、3、5项阳性,俗称大三阳,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二者的区别是“大三阳”中的HBeAg阳性转为了“小三阳”中的抗HBe阳性。
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小三阳”要比“大三阳”好,且没有传染性。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小三阳”照样有传染性,只不过血液循环内的病毒含量相对较低一些而已。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情况好不好,与是否为“小三阳”或“大三阳”无关,而与感染者是否有肝功能受损有关。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有些“大三阳”的人,希望变成“小三阳”,甚至使用一些药物,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大三阳”并不是肝功能受损的标志,区别大三阳与小三阳只是有可能比“小三阳”在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高一些,病毒复制相对活跃一些而已,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否出现损害及损害的程度与病毒复制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的介绍,“大三阳”、“小三阳”只反映人体肝炎病毒存在的状态,这些指标只是反映病毒的严重程度,肝炎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肝炎病毒和恢复肝功能,所以得了肝病要积极治疗。
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什么区别
疑惑之一: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专家释疑:“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对半”体检时的二种不同结果。所谓“乙型肝炎抗原两对半”,是给5项检测指标排了队,它们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通常又把1、3、5项呈阳性(或+)称为大三阳,1、4、5项呈阳性(或+)称为小三阳。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疑惑之二:目前我国大约多少人有“大三阳”、“小三阳”?答: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大三阳”、“小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总人口的10%,其中男性感染者略多。城市人口感染者更多,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5%。另外应注意是,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疑惑之三:“大三阳”、“小三阳”与乙肝有何区别,是不是病,具有传染性吗?专家释疑: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是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患病者。“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一般认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大三阳”小,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有部分人的“大三阳”经过数年后,可自然转为“小三阳”。
疑惑之四:“大三阳”、“小三阳”的传染途径是什么?专家释疑:乙肝病毒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染的。李主任强调,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了,才会传染。如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洁净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带有乙肝病毒的唾液如果附着在正常人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家庭成员间最易互相传染。母亲传给婴儿,是乙肝传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但会传染给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很容易被携带乙肝病毒的父母传染。接吻、性生活等,都可能传染乙肝病毒。疑惑之五:如果我身边有人是“大三阳”、“小三阳”,我日常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我身上有某伤口,是不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专家释疑:即使身边有人是“大三阳”、“小三阳”,也不必惊慌。一般的接触,如握握手、同桌吃饭、面对面谈话等,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如果你有伤口,比如身上某处地方破皮出血、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大便隐血等,只要“大三阳”、“小三阳”者没有伤口,另外你自己注意别让伤口粘上“大三阳”、“小三阳”者的唾液,就不会被传染。此时,你应注意不与“大小三阳”者共用餐具,养成分餐制的习惯,不与“大小三阳”者紧密接触。养成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时,尽量不要用手指揉眼睛、抠鼻子、挤痘痘、挠痒痒等。如果实在要做这些事儿,先把手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要注意办公场所卫生,自己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卫生、勤消毒。当然,无论身边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你都应该注意输液、注射、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卫生安全。
此外,在生活上,注意锻炼身体、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
怎么区分乙肝大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是一种人为的说法,其实质是对乙肝五项检查结果的不同组合,反映的是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跃状况。所谓“大三阳”指的是第1、3、5三项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而“小三阳”指的是第1、4、5三项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趋于静止,传染性较弱。这些检查结果是要动态观察对比,结合临床表现更有判断价值。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
对于非医疗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区别大三阳和小三阳有一些难度,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医疗诊断标准。
区别之一
检测结果的不同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即乙肝五项的1、3、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大三阳小三阳是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即乙肝五项1、4、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小三阳。
区别之二
病毒数量、复制程度的不同由于乙肝病毒的不同,大三阳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的呈现活跃复制状态,且其血液、唾液、精液、乳液、宫颈分泌液、尿液都可以具有传染性,应注意肝功。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小三阳患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称之为“稳定性小三阳”传染性低。另一种情况是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称之为“不稳定性小三阳”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发生变异,也有较高的传染性。
区别之三:传染性强弱的不同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肝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弱,同时演变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些。
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HBV-DN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
小三阳的检查有哪些
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现象称为“小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出现“小三阳”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
临床上在急性乙型肝炎出现“小三阳”通常提示急性期病毒复制较慢,病情趋于好转,近期可能痊愈。而在慢性期出现“小三阳”,通常有两种意义:(1)非变异株病毒感染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表明病毒复制减少或消失,病情减轻或稳定。(2)病毒发生变异或感染变异病毒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缺失,常伴病情反复,进展较快,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或出现重症肝炎。
为什么乙肝携带者不需要治疗
为什么有的大三阳不需要治疗,而有的小三阳反而需要治疗?其实,是否需要治疗,不是看大三阳还是小三阳,而要看肝脏有没有炎症。
如果肝炎发作,不管e抗原是阳性还是阴性,都需要治疗。如果没有发病,肝功能正常,肝脏病理组织检查没有炎症表现,就说明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不管大三阳、小三阳,都不需要治疗,但是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大三阳”与“小三阳”
“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
“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为e抗原(HBeAg)阳性而后者为e抗体(抗HBe)阳性。在“两对半”检查的各项指标中,e抗原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说明体内的病毒复制活跃。而e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在e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抗体,它的出现表明人体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基本停止。因此,“小三阳”通常由“大三阳”转变而来,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小三阳”的传染性则较小。
“大三阳”、“小三阳”哪个更严重?
由于“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且极易转成慢性肝炎;而“小三阳”的病毒复制基本停止,若加上“HBV-DNA”阴性则基本没有传染性。因此,很多患者甚至医护人员都认为,“大三阳”病情比“小三阳”严重,只要“大三阳”能转为“小三阳”就万事大吉了。 在此,南京万厚中医肝病医院专家提醒您,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真正决定“大小三阳”患者病情轻重的是HBV-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部分“小三阳”患者的HBV-DNA仍为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依然活跃。这种情况往往是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并不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发展更快也更严重,应加以注意; 2、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要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症状,都可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因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无力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而与之长期和平共处。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采用抗病毒治疗,但必需定期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接受“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以及早发现病情波动,采取治疗措施;3、如果“大三阳”或“小三阳”患者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出现肝脾肿大等,应判断为乙肝患者,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以免在长期反复的肝病活跃过程中让病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
“大三阳”是否需要转为“小三阳”?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若在25-30岁以前完成,对机体来说是完成了清除病毒的过程,肝脏的损害也较轻;如果“大三阳”转来转去,或持续“大三阳”,而清除反应(肝炎持续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持续进行,则40岁前后,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即使转成了“小三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如果终身持续为“大三阳”,没有明显的肝炎活动(肝功能始终正常),也许还能生活到60-70岁呢,可见“大三阳”不一定都要转为“小三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机体清除病毒的表现,但带来的肝脏损害不能轻视。 医学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自然转阴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但具体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因此,专家建议“大三阳”患者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病情,不要过分担心,更不要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试图用抗病毒药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以免药物对肝脏造成二次伤害,加剧病情。
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
要说起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首先就是它们的危害性,大三阳的危害要比小三阳大很多,有很多小三阳患者可能肝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情况乙肝大三阳患者却非常的少见。具体区别为:
乙肝大三阳:乙肝大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呈阳性,表示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多,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肝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乙肝小三阳: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呈阳性,通常小三阳都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的,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表明患者体内病毒量少,传染弱,但是如果长期持续的话易发生癌变。
通常情况下,大三阳的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体内病毒含量高、传染性较强;小三阳的病毒复制较缓慢、病毒含量较少、传染性相对弱一些。但是这些不能作为判断乙肝病情轻重的标准。想要知道大三阳与小三阳病情的轻重,我们还要从HBV-DNA和肝功能检测结果来判定,若大三阳和小三阳的肝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这时只要在生活中注意保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就可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若大三阳与小三阳的DNA呈阳性,就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很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引起的,这时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积极治疗,以避免病情出现恶化的现象。
小三阳的检测指标
所谓小三阳检测指标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包括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的检查,这五项检测指标呈阳性或者阴性决定了患者是乙肝的哪一种。那么小三阳检测指标是什么?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1.乙肝会演变成乙肝小三阳或乙肝大三阳,而乙肝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的,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所以“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因此,小三阳的指标是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2.乙肝小三阳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没有外在症状,只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易疲乏、消化不好,面色和小便黄等,容易与感冒、胃病等一般性的疾病相混淆,所以要是想确定是否患上了乙肝小三阳不能武断地通过外在症状判断,需要经过医院检测患者是否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如符合小三阳的指标,那患者必须接受乙肝小三阳的治疗。
3.为了不混淆小三阳与大三阳,正确判断自己是否成为小三阳患者,有疑似症状的人要牢记小三阳的指标是乙肝的“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呈阳性。
乙肝五项是什么 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好吗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这三项阳性的情况。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或HBeAb)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者三项阳性的情况。
如果小三阳同时HBV-DNA定量检查长期阴性,说明患者处于免疫控制期,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但如果小三阳但HBV-DNA定量检查阳性,则很可能存在HBV前C区变异,治疗较大三阳更麻烦,而且还可能存在更大的患肝癌的风险。因此小三阳未必就比大三阳好,还要看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及其他检查结果,小三阳不要因盲目乐观而贻误病情。
乙肝小三阳与大三阳的区别
乙肝小三阳危害小,但是也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做积极的治疗。否则乙肝小三阳会发展为肝硬化,因此专家提醒大家要及时的治疗,采用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乙肝,有效的杀灭乙肝病毒,及时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些人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