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 神堂穴的功效作用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 神堂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通络宁神。

作用机制:神堂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内应心肺,与心肺之气相通,也是心脏精气寄托之处,有调理气血,宽胸理肺,通调心脉,宁心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肺疾患;并循经治疗脊背强痛。

主治疾病:1.咳嗽气喘,胸闷胸痛;2.心悸,失眠,癫狂;3.脊背强痛。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止咳平喘,治疗风寒疏肺之哮喘,胸满等。

5.配大椎,夹脊,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脊背急强。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堂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骨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止咳平喘。

主治:心悸,气短,咳嗽,胸痛,脊背疼痛。

配穴:配内关,郄门治疗心悸,气短;配风门,肺俞治疗咳嗽,胸痛。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配伍功效

1、神堂穴配膻中穴:治疗胸闷;

2、内关穴配神门穴: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等。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神道穴功效与作用

神道穴位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位于背部,督脉为诸阳之海,足太阳主一身之表,故本穴可祛风通络,解表退热,治疗外感之发热恶寒,身热头痛,疟疾,肺气不宣之咳喘,及热毒郁表的疔疮;督脉行于脊中,上贯于脑,故本穴又可治疗脊强,癫狂。

印堂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印堂穴养生按摩方法

如果头痛,失眠,血压升高时,印堂就会晦暗,这时可以用中指和食指指腹掐按印堂穴3-5分钟,不适感觉就会得到缓解。每天用食指和中指掐按印堂100次,可以改善面部气色,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 神堂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两手手指指腹轻柔按揉神堂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通血脉,调理肺,胃功能,按摩时手法需缓慢,轻柔。

印堂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印堂穴穴位解析

印堂属经外奇穴。印,泛指图章;堂,即庭堂。古代指额部量眉头之间为“阙”,穴在其上,故称印堂。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神堂穴常用配伍治疗穴位

配肺俞,定喘可治疗咳喘胸闷;配心俞,内关可治心胸疾患;配神门,内关,四神聪,治心神疾患;配天宗,大椎治疗脊背强痛。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止咳平喘,治疗风寒疏肺之哮喘,胸满等。

5.配大椎,夹脊,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脊背急强。

印堂的准确位置图 印堂的作用

印堂穴处的气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力,体质,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精神饱满,体质状况良好,印堂就会充满光泽;反之,如果过度疲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印堂就会晦暗。经常按压印堂穴,可调和气血,升清降浊,起到清脑健神,舒心宁志,明目去皱,祛风通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等。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封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神封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安神止咳。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乳痈,胸闷,胸痛,心悸。

作用:神封属肾经,位于胸部乳旁,内应心肺,故有宽胸理气,宣肺降逆,平喘止咳,疏通经络作用,而用于治疗胸闷,胸胁痛,咳嗽,乳痈等;该穴为肾经穴位,又内应心脏,故可承肾水上朝,与心火相通,交通心肾,以真阴降心火,安心神,用于治疗心悸,心痛等。

神藏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神藏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作用:神藏穴位于胸部第2肋间隙,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发,针刺该穴有宽胸理气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心肺疾患,以及呕吐,不思食。

主治疾病:喘满咳逆,胸痛,心烦,心痛,呕吐,不嗜食。

相关推荐

神庭的准确位置作用 神庭的准确位置

定位:位于头前部,前额正中直上入发际0.5寸处即为该穴。 简便取穴:正坐或仰卧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如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即是本穴。

神门的准确位置 神门的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简便取穴:于豌豆骨后缘桡侧,当掌后第一横纹上取穴。

承满的准确位置 承满穴功效作用

功效:理气降逆,和胃消胀。 主治:胃痛,呕吐,上气喘逆,胁下坚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腹泻等。 作用机制:该穴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脾胃,具有理气降逆,和胃消胀,调理肠腑之功。上可治呕治喘,中可消胀止痛,下可调肠止泻,可用于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患。 注意:承满深部为肝之下缘及胃腑,过饱时不宜进行针刺;对肝脾肿大和胃溃疡者,针刺方向宜向下斜刺,不得进入腹腔,以免损伤重要脏器。

神阙的准确位置 神阙穴的准确位置

神阙穴位于腹中部,肚脐中央位置,与督脉上的命门穴平行对应,前后相连。

神封的准确位置片 神封穴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布有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4肋间神经。

中注的准确位置 中注穴功效作用

中注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汇穴。属肾经,位于脐下,与冲脉相交,冲为血海,故可调理月经。该穴内应肠道,可通调腑气,用于气滞腹痛,便秘,疝气,及湿热内壅之泄泻,痢疾;肾脉和冲任脉均经过膀胱,故该穴还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等。

肩部拔罐的位置 其他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神堂穴、心俞穴、膏肓穴、风门穴、肺腧穴、厥阴俞等。

神门的准确位置作用 神门的准确位置

位置:仰掌屈肘,微握拳状,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触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内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交点处即为神门穴。 取穴方法:掌心向上,手掌微屈,在前臂掌面,靠近小指侧,可摸到一条突起的腱,即为尺侧腕屈肌腱,该腱的外侧,定义为X轴,再找到腕掌侧横纹,定义为Y轴,两轴相交之处,即为神门穴。

大陵准确位置作用 大陵穴功效作用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具有镇惊安神,清心通络,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清心降火,清除口臭。

神道的准确位置作用 神道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简易取穴:位于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上推2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神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