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年龄
高血压年龄
高血压在人生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老年人患高血压者最多。北京市曾作过调查,65至74岁的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40%以上,而全国人口的高血压发病率是 10%左右,其中20岁以下者患病率3.11%;20至29岁为3.91%;30至39岁为4.95%;40至49岁为8.60%;50至59岁为 11.38%;60至69岁为17.23%。由此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高血压的几率就增大。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呢?其发病机理为:动脉血压受血管阻力大小和弹性的影响,而人过中年后,全身的血管开始衰退,血管发生硬化,有的管腔变得狭窄,动脉血管的弹性减退。再加上年龄随着增长,心脏的功能也在下降,机体代谢缓慢,使血管阻力明显增大,致使血压升高。医学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即使不患高血压,其血压测得值也随年龄增长,从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收缩压就增高10毫米汞柱。因此年龄增长与高血压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全国进行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总是把年龄作为主要的调查因素。对于平素身体健康而年龄已过40岁的人士,奉劝你多多保重身体,并且适当注意自己的血压变化,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儿童也会高血压
医学上将高血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都可找到相关病因,多由内分泌、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且患儿血压升高程度往往较重,可有恶心、头痛、视物模糊、烦躁等表现,并同时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病因未明且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是许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没有明确的遗传方式,但表现为家族发病的集簇性。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压多呈轻到中度升高,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一般来说,对于10岁以下儿童,少见原发性高血压,年龄越小,高血压原因越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对于青少年,高血压病因更接近于成年人,85%~95%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儿童处于体格快速生长发育期,血压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影响,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没有绝对分界线,只能人为地界定一个阈值,作为儿童不同年龄血压高低的标准。国际上目前多采用百分位法界定儿童血压标准,即高于同年龄、同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的第95百分位者称为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第90百分位者为正常血压;介于第90~95百分位间为临界高血压。我们可根据公式粗略计算2岁以上儿童血压正常值,即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收缩压×2/3(毫米汞柱),通常学龄儿童血压不应超过120/80毫米汞柱。
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量血压时间、环境温度、血压计袖带长度和宽度、体力活动、被测者的情绪等,一次偶测血压偏高也不必过于紧张,可安静休息后重测,并定期规范化的多次测量,通常当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或3次以上血压均高于相应性别、年龄别高血压标准者,方可作出高血压的诊断,不能单凭一、二次测量就草率做出诊断。
判断小儿血压是否正常的方法
小儿血压升高有哪些原因?
血压升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是继发性高血压。后者占小儿高血压患者的95%,即由于身体某些器官有病引起血压升高。多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等。其他原因还有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各种原因引起小儿颅压增高,如脑肿瘤、内分泌疾病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总之,小儿血压的升高常常说明患有某种疾病,应到医院检查,不可以自己乱服药。
如何判断小儿血压是否正常?
血压是反映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压的变化可以提示某些疾病。不同年龄小儿的正常值有所不同。因为各年龄小儿的血压数值有一定规律,所以一个小儿血压是否正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判断。
1岁以内小儿收缩压=月龄×2+68(毫米汞柱)。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
例如,5岁小儿收缩压=5(岁)×2+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舒张血压为收缩压数值的2/3,所以5岁小儿的正常血压应该是90/60毫米汞柱即12/8千帕(1毫米汞柱=0。133千帕)。
测量血压要安静时进行。当哭闹或运动后以及精神过于紧张时血压测得的数值常偏高。
高血压生活常见的几大误区
灵丹妙药根治高血压
一经确诊,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人们要擦亮眼睛。
没有症状血压就不高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大部分高血压没有症状;而且,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不适,都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甚至为此丢掉性命。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就必须测量血压。年龄大于18岁的成年人,建议每2年测1次血压;35岁以上的人每年测量1次血压;对容易发生高血压的人(包括:血压在130~139/85~89毫米汞柱、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建议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如果已有高血压,测量的频率就要更勤。
医院比在家量血压准
在医院和在家中测血压,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一般,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值偏高,容易过度诊断高血压,医生也有可能给予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诊断高血压,以及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可以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来补充。
有很多人因为就医紧张,在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高,而在家庭测量的血压不高,这叫“白大衣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原因 年龄因素
高血压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年轻人患高血压六成有遗传史
高血压是可以遗传的,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即使知道也没把它当回事。“不就是血压高一点嘛”是许多年轻人对高血压最初印象,而且就算是家族有遗传史的,长辈还不是到六七十岁才吃药,这也是导致年轻人即使查出高血压,也始终不坚持治疗的两种重要原因。
和普通人相比,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发病率确实要高出很多。高血压年轻化日趋严重,其中有60%的患者就有家族遗传史。上一代人之所以到晚年才查出高血压,主要是因为年轻时生活相对朴素,压力小、常劳作、饮食清淡,血脂血糖高的人很少。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且过多的高脂肪饮食,都是高血压的诱因。所以,有家族史的年轻人,高血压会更容易提早发病。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随着病程的发展,它还会带来许多严重并发症。譬如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等。高血压有许多合并症或与许多疾病并存,若不及时坚持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可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年轻化 熬夜喝酒是诱因
年轻人患高血压 与生活习惯有关
杨晓滨告诉记者,虽然高血压的成因现在尚无定论,但从调查研究显示的共同特征可以看出一些引发高血压的因素。
环境污染与高血压有一定的关联,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下,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杨晓滨说,“以前我科室来了一名女患者,30多岁,在化工厂工作,她没什么不良嗜好,家族也没有遗传病史,我们推测她患病的原因可能和她的工作环境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紧张、压力大,精神容易压抑,同时,快节奏的生活、熬夜、喝酒等生活习惯也会引发高血压。
宜宾人口味偏重,年轻人就更喜欢重油、重盐的食物。摄入过量的盐也会导致高血压。除此之外,高血压还有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小儿血压值为何会升高
如何判断小儿血压值是否正常呢?小儿的正常血压值到底是多少呢?正常小儿的血压值计算公式如下。
小儿血压值的计算方法
1岁以内的小儿收缩压=月龄×2+68(mmhg)。
1岁以上的小儿收缩压=年龄×2+80(mmhg)。
例如,一个5岁小儿的收缩压值=5×2+80(mmhg)=90(mmhg),舒张压为收缩压数值的2/3。因此,5岁小儿的正常血压值应该是90/60mmhg,即12/8千帕(1mmhg=0.133千帕)。
给小儿测量血压必须选择宽度合适的小儿袖带,约为上臂的1/2~2/3,袖带过宽测出的血压值偏低,过窄则偏高。10岁以上小儿血压的测量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是小儿血压在测量时要注意在安静时进行,以一天当中2-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准。当孩子在哭闹或运动后以及精神过于紧张时,所测得的血压数值通常会偏高。
小儿血压升高的原因
小儿的血压值升高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只占到小儿高血压的5%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占小儿高血压患者的95%,即由于儿童身体某些器官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常见的有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等。其他原因还有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颅内压增高,如脑肿瘤、内分泌疾病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总之,小儿血压值升高往往是身体某种疾病的征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切不可自己在家乱用药。
年轻人高血压发病率攀升
现在上班族的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吸烟,酗酒,熬夜,繁忙的一天后,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休息。成为高血压年轻化的主要因素。
很多年轻人竟然患上了老年病——高血压。面对终身服药的结果,计算机行业的张华后悔不已。张华一年前毕业后在某it公司上班,工作压力十分大,长期连续熬夜工作,曾经连续4天没有睡觉。上周明显感觉头昏脑胀,到医院检查被查出患了高血压。“他来检查时部分器官已经开始被损伤了。”该院心内科教授说,目前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很严重,最近30岁以下的病人就占到了30%,而主要都是因为长期熬夜、吸烟、喝酒、压力大等。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发病率的年轻化,要从自身的生活习惯抓起,医师建议要学会减轻压力、改善生活习惯,告别吸烟酗酒熬夜等恶习、每天最少需要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
年轻人得高血压的原因 摄入盐分过多诱发高血压
饮食过咸是诱发高血压年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高钠可以使血压升高,减少钠元素摄入则有助于降低血压,盐摄入多了,血管中的水分就会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增强,最终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症状相继出现。
儿童血压正常范围与饮食护理
儿血压计算公式:
高压=年龄×2+80(毫米汞柱),低压=高压的1/3~1/2。一般: 新生儿:高压70~82 低压30~381~6月:高压70~100 低压30~45
6~12月:高压90~105 低压35~45
1~2岁:高压 85~105 低压40~50
2~7岁:高压85~105 低压55~657~12岁:高压90~110 低压60~75
1. 饮食于高血压重要性:民食合理膳食使胖瘦胆固醇高低
2.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食品---蕃薯(产腹气食物)、干豆类、味浓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食物---脂肪食品(牛、猪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食品---物油、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黄瓜)水类(苹、桔、梨、葡萄、西瓜)
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儿童血压正常范围,因为现在很多的孩子也是饮食越来越好,经常容易出现高血压和脂肪肝这样的现象,它对身体是非常有影响的,还是呼吁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儿童血压正常值
儿童期因血管细小,声音消失时所对应的血压值为0的情况较多。因此,儿童测量血压时,应记下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和舒张压消音点三个值,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舒张压消音点。
正常收缩血压=年龄×2+80,舒张压相当于收缩压的2/3~3/5。
如何判断小儿血压是否正常
血压是反映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压的变化可以提示某些疾病。不同年龄小儿的正常值有所不同。因为各年龄小儿的血压数值有一定规律,所以一个小儿的血压是否正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判断。
1岁以内小儿收缩压=月龄×2+68(毫米汞柱)。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
例如,5岁小儿收缩压=5(岁)×2+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舒张血压为收缩压数值的2/3,所以5岁小儿的正常血压应该是90/60毫米汞柱即12/8千帕(1毫米汞柱=0。133千帕)。
测量血压要安静时进行。当哭闹或运动后以及精神过于紧张时血压测得的数值常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