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乙肝疫苗: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接种乙肝疫苗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乙肝疫苗的作用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半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1. 之前尚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者,接种疫苗前需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应按0-1-6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完第一针乙肝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间隔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对于新生儿,如果父母双方均无乙肝,应在该新生儿出生后尽快(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
2. 之前结果过乙肝疫苗者,乙肝疫苗的续种时间,则应参考机体乙肝保护性抗体的强弱程度(主要是因为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保护性抗体,并不会终身存在):如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10国际单位/毫升时则可不必接种;但如果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10国际单位/毫升,特别是<5国际单位/毫升时则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以增强抗体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注意事项
注:一般来讲,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3针1个月后97%的接种者都可测到表面抗体,且在第2年抗体滴度也不会明显减弱,仍会保持在这一较高水平,但到第3年乙肝保护性抗体维持率就会降到74%左右(且抗体滴度也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乙肝疫苗接种3年后抗体滴度已开始逐渐下降(但也有些人接种后可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乙肝疫苗接种者需定期复查乙肝抗体滴度,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补种,如抗体滴度较弱或无抗体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从而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如何备孕
提前1年开始记录体温变化
根据体温的变化周期,你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理周期。
提前1年 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包括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压、口腔等;如果家里有宠物的,还要进行特殊病原体的检测(弓形体、风疹、单纯疱疹病毒等);另外,还有艾滋病毒的检测。如果发现患有某些妇科疾病,尤其是性传播疾病,以及牙周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提前11个月 注射乙肝疫苗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为女性设计的怀孕免疫计划。但是专家建议有两种疫苗最好能打:一是风疹疫苗,另一个是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一生打几次
乙肝疫苗一生打几次,要视乎体内乙肝抗体情况而定。
1、打疫苗时3针的时间间隔
乙肝疫苗打三针,第二针距第一针一个月,第三针距第一针六个月。
2、接种乙肝疫苗不一定可终生免疫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证实,对成年人注射乙肝疫苗以后产生表面抗体者,五年后复查尚有60%的人血清中表面抗体仍然阳性。对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的婴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注射阻断母婴传播,产生表面抗体的婴儿,随防观察两年,其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仍全部阳性。关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到底能维持多久,一般认为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免疫力能维持3-5年,以后应加强注射一次,但最好是在接种后每年检测一次血清表面抗体,如表面抗体转阴或水平下降,则应进行一次加强注射,剂量是成年人20-30微克,儿童10-20微克。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相信很多人知道,按时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基本上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不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患病率相对其他的疾病来说比较高。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预防乙肝接种疫苗效果最好
儿童
注射疫苗乙肝病毒
携带率降15%
“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一旦感染,有70%-90%的机会变成慢性病毒携带者,这将影响孩子终生”。专家指出,新生儿及时有效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佳途径。
1992年,广东省每100个人中就有75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hbsag)达到17.85%,居全国之首。其中1-4岁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6.76%,从当年开始,广东省推行乙肝疫苗接种,重点对新生儿、学龄前儿童进行接种。
十多年过去了,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11.10%,广东省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改变,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大幅下降,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92%。
2008年广东省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98.78%。专家指出,不管父母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可在较长时间内避免感染乙肝病毒。
成人
打后无抗体可能已感染
佟先生做销售已经4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外吃饭应酬的机会也较多,他有点担心患上乙肝病,于是,拿着公司的体检报告到医院去打疫苗。其体检单为乙肝表面抗原定性检查,结果为阴性,核心抗体阳性,以前他从没有打过乙肝疫苗。
医生看到他的体检报告后,建议他做一下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查,佟先生没有同意。结果,三针疫苗打完之后检查发现,其原来为阴性的表面抗原变成了阳性,他认为是打疫苗导致他染上了乙肝病毒。
什么情况下要打三针乙肝育苗
有少数人对乙肝疫苗不是很敏感.不知道她打的疫苗是多大剂量的?如果低于20微克/针,可以按20微克/针再打一轮. 指导意见: 如果这么打针后还是不产生抗体,那就说明她对乙肝疫苗不敏感了,不过即使没有抗体,也并不那么容易被传染上乙肝的.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能打乙肝疫苗吗
一般乙肝疫苗就是在出生的时候打一针,满月的时候打一针,如果是满月的时候黄疸没有消退,不建议打乙肝疫苗,要明确一下是不是有其他的并发症,特别是肝功能是不是有异常,有没有其他的病理因素存在。打疫苗要求身体健康的时候去接种,如果是母乳性黄疸,若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并发症,其他的一些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都是明确的排除,这种情况下是不影响常规的预防接种的,理论上讲母乳性黄疸是可以打乙肝疫苗的,但是具体接种的疫苗,要以当地的社区或者是妇幼保健院接种疫苗的医生为准。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乙肝疫苗不是一针就可以终身免疫的。很多人由于对乙肝疫苗认识不深,往往会产生一堆的疑问,乙肝疫苗打几针的?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其实每个人免疫期限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多数乙肝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3年抗体免疫效果开始下降,也有个别患者的抗体可以维持10年。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后需要定期对乙肝抗体滴度进行检查,如果抗体滴度比较弱或者显示无抗体时,就要及时补种,加强免疫,才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的数量<10国际单位/毫升,就一定要进行补种。
乙肝疫苗打几针?由于乙肝疫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所以在注射前会对乙肝三系统进行化验,如果检查均为阴性和转氨酶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也就是说打完打一针后,间隔1个月的时间再打第二针,第三针是在间隔6个月后再打,所以乙肝疫苗需要打完三针才算完整,才会起到预防的作用。
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打?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会要求接种乙肝疫苗,但这是要求孩子的父母均无乙肝。按照0-1-6程序,孩子出生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但要注意,乙肝疫苗是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因为会互相干扰。
乙肝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严重时可以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大家需要重视。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乙肝,但要注意,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接种乙肝疫苗的,比如是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群则不宜接种。接种前出现感冒或发热症状也要暂缓,痊愈后再补种。所以大家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应要全面了解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您的孩子要补种乙肝疫苗吗
我国在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乙肝疫苗和接种费需要自费。在2002年以后实行了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要交纳10元接种劳务费。直到2005年5月劳务费取消,接种乙肝疫苗才真正分文不收。因此,2005年以前可能会有儿童因经济原因放弃接种疫苗,他们可以借此次机会补种疫苗。还有一些儿童,由于早产或出生低体重等特殊情况,出生后无法接种乙肝疫苗。另外有些儿童出生后虽接种了乙肝疫苗,但后来又失去了免疫力,因此他们也需要补种或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打过疫苗并非全部生效
想知道过去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否还有保护作用,可通过抽血化验确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说明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或曾产生抗体但已消失,这种儿童应该补种三针乙肝疫苗。如产生了抗体,但水平低,说明保护效力弱,可再打一针乙肝疫苗,即加强针。如抗体为阳性且抗体滴度较高,说明原来的乙肝疫苗还有很好的保护效力,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此外,有些人尽管接种疫苗后乙肝抗体为阴性,但重新打一针疫苗后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这种情况说明体内对原来的疫苗还有免疫记忆,此时再打一针疫苗就可以了。
过去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都会得到保护,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抽血化验抗体。如果孩子的家人或密切接触者存在乙肝病毒携带的情况,尤其是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好抽血化验乙肝表面抗体。如果阴性,应加强免疫或再接种。化验的时间可在最后一针疫苗接种后一个月时,比如新生儿是出生后0、1、6月接种三针,那么就可在7月龄的时候化验是否出现了乙肝表面抗体,如为阳性,说明疫苗有效。
疫苗应该全程接种
对于新生儿来说,接种比不接种好,全程(3针)接种比单针接种好,出生后立即接种比过一段时间后接种效果好,疫苗中抗原含量高的效果好,如10微克疫苗比5微克疫苗效果好。
那么,10微克和5微克疫苗有什么区别?相比之下,高抗原含量的疫苗能够实现快速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即能更快地出现保护作用,并获得高水平的血清学保护。再有,抗原含量高的疫苗提供的保护期限也更为持久。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差别,一项“十一五”课题——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正在比较5微克与10微克乙肝疫苗效果的差异,研究将在明年结题,届时会有更为确切的数据。
目前国家统一要求的疫苗是抗原含量5微克的乙肝疫苗,而对于母亲为“大三阳”的新生儿应选择10微克的疫苗。在部分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浙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生儿乙肝疫苗为10微克剂量。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长可以自费为孩子选择10微克的国产或进口乙肝疫苗,每针费用在20~7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