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盆腔炎秘方

盆腔炎秘方

1、黄连30克,黄柏、黄芩各90克,大黄60克。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煎,热敷于下腹部,每日两次。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

2、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3、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4、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盆腔炎盆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就是我们常见的消炎药物治疗,但是应当以锻炼和增加营养为主,确保提高女性机体抵抗力,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适当锻炼,不要过分疲劳。

2、中药治疗。这种情况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为常见,并且中医治疗过程较慢,但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这是西医疗法中无法比拟的,对于慢性盆腔炎而言,可以起到根除作用。

3、物理疗法。这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温热的良性刺激,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的营养状态,以此提高更将新陈代谢。炎症的消退,并且促进营养的吸收,常见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4、手术治疗。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例如女性出现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或者出现盆腔肿块等,都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它是彻底清除的最佳选择,但仅限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盆腔炎预防方法

1、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还有患有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因人工流产术而引起的感染。

3、敏感时期忌性生活。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4、发热患者在煺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盆腔炎诊断方法

据专家介绍,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炎症之一,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若患者出现下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的症状时,应担心是患上盆腔炎症。但是,只凭症状表现,很难判断是否为盆腔炎,要诊断盆腔炎,还需通过正规的妇科检查。

1、超声波检查

主要是b型或灰阶超声扫描、摄片,这一盆腔炎检查技术对于识别来自输卵管、卵巢及肠管粘连一起形成的包块或脓肿有85%的准确性。但轻度或中等度的盆腔炎很难在b型超声影像中显示出特征。

2、身体检查

患者呈急性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胀,下腹部有压痛。盆腔炎变蔓延至腹腔时,腹膜刺激征阳性,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腹腔镜检

如果不是弥漫性腹膜炎,人一般情况尚好,腹腔镜检可以在盆腔炎或可疑盆腔炎以及其他急腹症人施行,腹腔镜检不但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对盆腔炎的变程度进行初步判定。

4、后穹窿穿刺

妇科急腹症最常用且有价值的诊断盆腔炎方法之一。通过穿刺,所得到的腹腔内容或子宫直肠窝内容,如正常腹腔液、血液(新鲜、陈旧、凝血丝等)、脓性分泌物或脓汁,都可使诊断进一步明确,穿刺物的镜检和培养更属必要。

盆腔炎的危害及预防 盆腔炎调养偏方

1.荔枝核敲碎后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加入锋蜜搅拌均匀,早、晚分2次口服。

2.槐花9克,薏米30克,冬瓜仁20克,粳米60克。先把槐花、冬瓜仁洗一下,加水煎汤,去渣后再放入薏米、粳米同煮成粥。每天1剂,共服7~8次。

3.皂角刺30克,大枣10枚,同煎半小时以上,弃渣取药液300~400毫升,加粳米30克煮成粥,分2次服。

4.将败酱草30克、玫瑰花10克与佛手10克一同加水煎煮服用,每日1剂,连续5~6天为1个疗程。

5.芹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白萝卜200克,将4种材料放一起煎煮,去掉中药,吃萝卜.芹菜喝汤。

治扁桃体炎秘方

范氏家方大黄附子细辛汤

【来源】范文虎,《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组成】生大黄、玄明粉、姜半夏各9克,淡附子3克,细辛1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解毒消肿。

【方解】方中附子、细辛辛热,善走散其寒;大黄、玄明粉(芒硝)苦寒通腑善散其热;半夏化痰降逆,甘草解毒和中。本方寒热并用,诸邪得解。故用之收效甚捷。

【主治】乳娥。证见咽喉肿痛、舌质微红、苔白或有寒包火之征象者。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疗效】临床屡用,收效甚捷,效果甚佳。

大青蚤休饮

【来源】蔡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

【组成】大青叶30克,蚤休、桔梗、玄参各9克,苏叶、薄荷、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大青叶、蚤休清热解毒;桔梗快膈利咽;玄参滋阴清热,苏叶、薄荷解表散热;甘草解毒和中。诸药相伍,其消炎解毒作用甚强,可适用于上呼吸道各种炎症性病变。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加减】高热惊厥,加钩藤、地龙各15克,蝉蜕12克;呕吐,加陈皮、竹茹各9克,神曲15克;腹泻,加白术、茯苓各9克,车前子15克;腹痛,加木香6克,元胡9克;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30克,连翘12克;咳嗽,加百部15克,橘红9克。

【疗效】验之临床,均获良效。

金灯山根汤

【来源】张赞臣,《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组成】挂金灯、山豆根、牛蒡子各9克,白桔梗、嫩射干各4.5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药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日服2次,每日1剂。

【功用】疏风化痰、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方解】凡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诸症,方用挂金灯、山豆根、射干、桔梗均为清热利咽要药;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甘缓利咽作用;牛蒡子配射干对痰涎壅盛、咽头堵塞,有宣畅利咽之功。方中清热利咽与清热解毒并用,共奏疏风化痰、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

【主治】咽喉红肿、乳娥、喉痈、喉风、咽痛诸症、均可用之。

【加减】凡见恶寒发热、脉浮数、表邪甚者,加荆芥、薄荷、蝉衣等;但热不寒、舌淡或舌尖红、苔薄黄、脉数、里热甚者,加赤芍、丹皮、知母、金银花等;痰涎多、舌苔腻者,加僵蚕、瓜蒌皮、地枯萝等;头目眩晕、两目红丝、肝火较旺者,加桑叶、夏枯叶、白芍等;大便干涩不爽者,加瓜蒌皮仁、火麻仁、芦根;大便秘结者,加元明粉;咽喉红肿甚者,加赤芍、丹皮;热毒久壅,脓成未溃者,加皂角刺、芙蓉花;体质阴虚火旺、舌红少津、口燥咽干者,加元参、麦冬、生地等。

【疗效】临床屡用,殊有卓效。

咽喉消肿汤

【来源】程爵棠,《湖北中医杂志》(1)1983年

【组成】金银花30克,山豆根12克,硼砂1.5克(研冲)、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3~6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方解】《疡科心得集》云:“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乳娥。”由此可见,急性扁桃腺炎,多因热毒蕴于肺胃,循经上炎,结聚咽喉所致。临床所见,尤以风热诱发者居多。故方中君以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臣以山豆根以助银花清热解毒之功,且有利咽喉之效;佐以硼砂清热化痰、消炎防腐、善“破癥结喉痹”,生甘草清热解毒、和中利咽,并有调和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药仅四味,力专效宏,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

【主治】乳蛾(急性扁桃体炎)或扁桃腺周围脓肿。

【加减】若热毒甚者,加板蓝根、蚤休;口渴甚,加麦冬、芦根、天花粉;小便黄赤,加木通、白茅根;咳嗽,加马兜铃、浙贝母;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兼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薄荷;兼阴虚者,加玄参,生地;扁桃体周围脓肿,加板蓝根、蒲公英、大青叶;脓成者,可加用皂角50克煎水,趁热入壶内,张口对壶嘴熏蒸咽喉患部,冷了再煎再熏,一日连熏蒸3~5次,熏后再用锡类散〔犀牛黄0.35克,冰片、珍珠母各0.1克,人指甲0.15克,象牙屑(焙)0.1克,青黛0.2克,壁钱(焙)20个(土坯砖上者佳,木板上者不可用),共研细末〕,每取少许吹患部。

【疗效】治疗急性乳蛾187例(其中扁桃腺周围脓肿53例),结果痊愈151例,显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9%。

【附记】三十多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乳蛾和扁桃体周围脓肿甚多,疗效均属满意,治愈率均在80%以上。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油炸和鸡、虾等辛热发物。

蒲苇汤

【来源】林树芳,《新中医》(9)1984年

【组成】苇茎、薏苡仁、冬瓜仁、玄参、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桃仁12克,生石膏6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多加水煎),每日1剂,日服3~4次(每次服1小碗)。小儿剂量酌减。

【功用】清肺解毒,养阴活血。

【方解】方中以苇茎、生石膏、玄参直清肺胃之郁热;辅以紫花地丁、蒲公英清热泻火,以助主药清热解毒之功;桃仁活血凉血;冬瓜仁、苡仁清热养阴排痰,以促使热清、瘀化、痰消、热清、阴复,共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同,共奏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方用大剂,疗效始著。

【主治】风热乳蛾。

【加减】大便不通,加大黄12克。

【疗效】治疗风热乳蛾94例,结果显效7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2%。

消蛾利咽汤

【来源】张晓光,《黑龙江中医药》(1)1989年

【组成】射干1克,马勃、象贝母、连翘、僵蚕、山豆根、甘草各6克,金银花、桔梗各10克(小儿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散风热,解毒消肿。

【方解】乳蛾多因感受风邪热毒,与肺胃之热熏灼咽喉所致。或因脏腑津液亏损、阴虚火旺、上炎而致。方中以射干、山豆根、马勃同入肺经,为治喉痹咽痛之要药;金银花、甘草、连翘清热解毒;僵蚕、象贝既散风热,又能散结;桔梗开泄上焦、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加减】风热较重者,加牛蒡子、荆芥、薄荷;热毒较甚者,加野菊花、板蓝根;阴虚者,加玄参、麦冬、生地。

【疗效】治疗30例,结果痊愈(诸症消失)26例(其中9例服2剂,17例服4剂);有效(体温下降、咽喉红肿消退、喉核消退不明显)3例(服药4例);1例因服药困难,1剂后改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消蛾汤

【来源】傅明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蝉衣、白僵蚕、片姜黄、桔梗、山豆根、黄芩、蒲黄各10克,生大黄9克(后下)、玄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消肿利咽。

【方解】方中僵蚕散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衣透热达邪、解毒利咽;片姜黄行气散结、消肿止痛;大黄攻下热结,使郁火得降;桔梗升宣肺气、祛痰排脓;山豆根、黄芩清热解毒;玄参清热养阴、解毒散结;蒲黄助姜黄活血消肿。诸药相伍,清热解毒、宣泄郁火、升清降浊,三焦火热之邪得消、咽肿喉痛自愈。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加减】恶寒,加芥穗、豆豉;咽痛甚,加牛蒡子、马勃;壮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

【疗效】治疗100例,治愈97例,3例加用西药而愈。

清咽解毒汤

【来源】吕同杰,《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30克,玄参24克,麦门冬15克,板蓝根45~60克,山豆根、黄芩、丹皮、蝉衣、白芍、牛蒡子,浙贝母各15克,桔梗3~9克,薄荷、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咽解毒。

【方解】急性扁桃体炎,临床上极为常见,多系风热毒邪侵犯肺胃,相搏于咽喉;或素有阴虚肺热、复感湿热之邪所致。方中用生地、玄参、白芍、丹皮、滋阴凉血泻火;牛蒡子、黄芩、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以利咽喉;蝉衣、薄荷、桔梗、浙贝母、甘草,轻清宣透、散结解毒,使邪有出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生地、玄参、麦冬、白芍等养阴药具有调节内分泌,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防御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板蓝根、黄芩、山豆根、丹皮等清热解毒药,具有较强的广泛抗菌谱,并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内特异性免疫力、增强吞噬功能等作用。因此本方对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始病即可出现高热、咽部肿疼(扁桃体肿大或化脓),吞咽困难,舌红、脉洪数,或急性咽炎。

【加减】若虚火上攻者,加肉桂1~2克,引火归源。【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一般24小时内可控制病情,二三日即可痊愈。

【附记】临床使用本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此方为1日量,如病情较重,亦可日进2剂,以求迅速控制病情;②素体阴虚之人,往往津液亏耗,如突发咽喉肿痛,多系水不制火、虚火上攻之证,宜在大队滋阴生津、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少佐肉桂1.5~3克引火归源,往往收效最捷。对脾胃虚弱、不耐寒凉之患者,使以肉桂或炮姜还可以防其苦寒伤胃之弊;③对小儿或年老体弱者,本方剂量可加减,以防产生腹泻。

乳蛾汤

【来源】宋祚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荆芥6克,薄荷10克(后下),生石膏18克(先煎),知母、炒山栀、桔梗、牛蒡子、石斛各6克,元参、天花粉各10克,马勃1.5~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祛风清热,养阴散结。

【主治】小儿乳蛾高热。

【加减】扁桃体紫赤者,加丹皮10克,赤芍6克;已化脓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克或金银花、连翘各10克;咽肿痛剧者加山豆根5克或锦灯笼6克;音哑,加凤凰衣6克或蝉衣6克,木蝴蝶6克;只肿不红,加夏枯草、橘叶各5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10克,元明粉3克(冲服)或生军1.5~3克(用开水泡兑服);余热不尽有低热者,加玉竹10克。

【疗效】临床屡用,屡建殊功。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盆腔炎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抗生素为急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或口服等多种给药途径。应使用光谱抗生素并联合抗厌氧菌药物,要注意疗程足够。并且可以联合中药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2.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附件切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3.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中医上也有中药包塌渍治疗的方法。

4.心理治疗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揭秘盆腔炎的起因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很多女性对它并不陌生。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有:

(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残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等,由于术前有性生活或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同样可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3)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4)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5)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

​盆腔炎诊断方法

一、B超检查:示盆腔内有渗出或炎性包块,B超是较常见的方法用于诊断盆腔炎。

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x109/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三、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是发热,下腹疼痛拒按,白带量多,呈脓性。可伴乏力,腰痛,月经失调。

四、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增粗的输卵管,呈索条状,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五、妇科检查:阴道、宫颈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压痛,活动受限,输卵管炎时可触及到子宫一侧或两侧索条状增粗,压痛明显。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宫骶韧带增粗,触痛明显。盆腔脓肿形成时,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囊性肿物,压痛。

盆腔炎的偏方

盆腔炎偏方一: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盆腔炎偏方二: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盆腔炎偏方三: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偏方四:

药方: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金银花20克,川楝子、延胡索、丹参、桃仁各l2克。

具体用药方法:将上药水煎取液l00毫升。取本品加普鲁卡因0.25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保留灌肠30分钟,每日1次,l0日为l个疗程。经期停用。

盆腔炎偏方五:

药方:桃仁、丹参、川芎、三棱、莪术、海藻各l5克,穿山甲、土鳖虫各l2克。气滞血瘀加柴胡、郁金:瘀毒内结加生苡仁、金银花;气虚血瘀加黄芪、党参。

具体用药方法:将上药水煎取液l00毫升。取本品30~40%,保留灌肠,每日l次,l0次为l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经期停用。

​中医治盆腔炎这些方法告别盆腔炎

一: 中医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表现:小腹刺痛或胀痛,疼痛放射至腰骶部,下腹部有包块,压之疼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色暗有块。舌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中成药: ①妇女痛经丸,每次30粒(约重5.4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桂枝茯苓丸,每次10丸,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食疗: ①山楂30克,佛手15克,苦荬菜60克,加水同煎,每日1剂,连服7~8剂。 ②败酱草30克,佛手、玫瑰花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6天。

肝肾阴虚表现:小腹隐隐作痛,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腥臭。伴腰膝酸软,头晕,或月经提前,色淡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中成药: ①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乌鸡白凤丸,每次10丸,每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食疗: ①生地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把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 ②鸽蛋5个,阿胶30克。先将阿胶置碗中,入清水适量,无烟火上烤化,趁热入鸽蛋和匀即成。早晚分作2次食用,可连续服用至病愈。

二: 中药方

1: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2: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黄连30克,黄柏、黄芩各90克,大黄60克。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煎,热敷于下腹部,每日两次。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

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的食疗方

山药粥

用料:山药60克,粳米60克。

做法:1、山药洗净切成块,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化湿,适用于盆腔炎患者食用。

槐花薏米粥

用料:槐花10克,薏米20克,冬瓜仁20克,大米50-100克。

做法:1、将槐花、薏米仁、冬瓜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去渣取汁。

2、在药汁中加入大米煎煮,煮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固带。适用于盆腔炎患者食用。

荔枝核蜜饮

用料: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1、荔枝核敲碎后放入砂锅。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趋温热调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利湿、止痛,适用于盆腔炎患者食用。

马齿败酱饮

用料:马齿苋60克,车前草30克,败酱草30克。

做法:1、将马齿苋、车前草、败酱草洗净入锅中。

2、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固带,适用于盆腔炎患者食用。

治盆腔炎的偏方

1.追风透骨散 适用慢性盆腔炎

药方:追地风、白芷、当归尾、赤芍、茜草各30克,透骨草3克,血竭、花椒备l5克,乳香、阿魏、没药、莪术各20克。

具体用药方法:以上诸药共研粗末,布袋包装,在治疗前先将药物稍用清水透湿后,再隔水蒸热半小时,趁热用毛巾包敷下腹部疼痛侧,每日2次,每次l5分钟,敷毕将药袋晒干,次日再用。每剂药可敷l0次,20目为1个疗程。

2、活血解毒汤 适用盆腔炎

药方: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金银花20克,川楝子、延胡索、丹参、桃仁各l2克。

具体用药方法:将上药水煎取液l00毫升。取本品加普鲁卡因0.25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保留灌肠30分钟,每日1次,l0日为l个疗程。经期停用。

3.活血消症汤 适用慢性盆腔炎

药方:桃仁、丹参、川芎、三棱、莪术、海藻各l5克,穿山甲、土鳖虫各l2克。气滞血瘀加柴胡、郁金:瘀毒内结加生苡仁、金银花;气虚血瘀加黄芪、党参。

具体用药方法:将上药水煎取液l00毫升。取本品30~40%,保留灌肠,每日l次,l0次为l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经期停用。

对于治盆腔炎的偏方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吧,如果您不行出现了盆腔炎的症状,那么可以选择上述的方法来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解决掉盆腔炎,出现盆腔疾病也不能马虎,要积极的治疗。

相关推荐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一、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二、主要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三、要注意观察白带的色、质、量的变化。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四、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

盆腔积水是盆腔炎

盆腔有炎症时盆腔才会有积液,盆腔积液分生理学和病理性的。 盆腔积液大于10mm 时就是有盆腔炎的。 因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 部分正常妇女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聚积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这样的盆腔积液有时是一件好事,它证明妇女的输卵管是畅通的,输卵管有渗出,如果伞端通畅少量渗出物就会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 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可以慢慢长大。太大了,药物就不容易消除了,需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1、 一般处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使炎症局限,给予充足的营养及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 2、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根据药敏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联合用药应剂量充足,治疗彻底;感染严重,同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轻者选用青霉素静脉给药或肌注,重者静脉点滴广谱抗生素,可加用甲硝唑。 3、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及范围主要视患者年龄和有无生育的要求而定。采用局部脓肿切除及引流,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加引流,但以后者效果为好,手术中尽可能切除脓肿,或清除脓液,用抗生素稀释液洗净盆腔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炎症,给女性朋友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形成慢性盆腔炎,反复难愈。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 当盆腔炎严重到致使输卵管被堵塞时,那么手术治疗盆腔炎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了。济南阳光女子医院引进意大利O3专利技术,主要运用高纯度气态臭氧治疗妇科炎症。臭氧具有超强杀菌能力,以及有确保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正常运作和刺激氧气新陈代谢的功用,通过活性氧离子气体对病变部位的全面包围,可在短时间内灭杀病菌,从而促进健康上皮细胞的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治疗】 方法1、一般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方法2、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方法3、中医治疗盆腔炎 传统中医治疗盆腔炎是采取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方法4、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

解决盆腔炎的偏方

盆腔炎让很多女性担忧不已,盆腔炎的形成给众多的女性朋友带来很大的困扰,盆腔炎的危害很大,易导致女性不孕,影响夫妻感情,那么盆腔炎吃哪些东西有益呢? 1、银花冬瓜仁蜜汤 用冬瓜籽仁、金银花和黄连、蜂蜜放在一起做成汤,每天喝上一次,连续喝上一个礼拜,可以减轻盆腔炎带来的小腹两侧疼痛。患者朋友晚上回到家可以做一做,尝试一下效果。 2、青皮红花茶 青皮红花茶 将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一起放到砂锅里,然后加入水浸泡半个小时,再煮上半个小时。把里面的青皮和红花过滤出去,只要里面的汤汁,每天早晨和晚上各喝上一次,可以

盆腔炎的检查方法

1分泌物直接涂片 取样可为阴道,宫颈管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或腹腔液经后穹窿,腹壁,或经腹腔镜获得,做直接薄层涂片,干燥后以美蓝或革兰染色,凡在多形核白细胞内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者,则为淋病感染,因为宫颈管淋菌检出率只有 67%,所以涂片阴性并不能除外淋病存在,而阳性涂片是很有特异性的,沙眼衣原体的镜检可采用荧光素单克隆抗体染料,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片星状闪烁的荧光点即为阳性。 2病原体培养 标本来源同上,应立即或在30s内将其接种于Thayer-Martin培养基上,置35℃温箱培养48h,以糖酵解进

盆腔炎的预防方法

(1)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盆腔炎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对持续发热的病人可给予一些蔬菜或水果汁等饮用,这些饮品应以常温饮用,千万不可冰镇,一般出现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等现象的女性,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不要吃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肾阴虚的女性,可以吃一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比如一些动物的瘦肉,这样可以滋补肾阴虚。 (2)节制房事:如果是急性盆腔炎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休息,不宜操劳过累,利于病情的好转:如果是慢性盆腔炎患者

盆腔炎按摩治疗方法图 盆腔炎常用按摩方法

手掌置于患者腹部,以关元穴为中性,顺时针方向环转摩揉5分钟,以腹中温热舒适为佳。 患者俯卧位,按摩者从上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施㨰法至腰骶部,往返数遍,然后用掌揉法按揉两侧膀胱经约1分钟。 拇指指端依次按揉气海,关元,中极,归来,子宫穴,每穴1分钟;患者取俯卧位,施一指禅推法于三焦俞,肝俞,脾俞,肾俞,腰阳关穴,每穴1分钟。 用拇指指端依次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蠡沟穴,每穴1分钟,以酸胀得气为佳。 施五指拿法于足三阴经循行部位,即大腿内侧肌群,自上而下提拿3-5遍,两侧均要操作。 腰骶部涂以冬青油,用

盆腔炎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银花冬瓜仁蜜汤治疗盆腔炎 功效:清热解毒。 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用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佣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每日l剂,连服1周。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偏方二:苦菜莱菔汤治疗盆腔炎 功效:清热解毒 组成:凄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