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近视如何治疗
严重的近视如何治疗
超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上。超高度近视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烦恼,甚至连饮食都受到受限制、不能参加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还可能引发诸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黄斑出血、黄斑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青光眼等诸多并发症。
高度近视治疗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随着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诞生,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至今为止已经成为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的更好选择。
眼球的屈光状态主要是由眼球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来决定的。患近视眼时,由于眼轴长度变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患者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在做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医生将为患者度身定制的一片凹透镜植入眼球内,改变光线的聚焦点,使其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保留了眼睛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和调节功能,具有较大的光学区,消除了像差现象,比角膜屈光手术有更大的适应范围。手术以后病人痛苦少,视力恢复快,屈光稳定,没有回退现象。
近视治疗方法
可按远化看近焦点的方式不同分为三大类:
1.虚焦远化镜类: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虚拟到5米以外的远方,直接抵消“看近”,并可提供远视化离焦(前离焦),抵消看近时的周边视野后离焦,如贴片式远化镜、台灯式远化镜等。
2.调焦远视化镜:可引导眼屈光系统作看远—看近的调焦运动,引导眼球作360度视野扩大灵敏运动的方法。如灵敏度远化镜或谐振灵敏度远化镜等。
3.移焦远视化镜:可将看近时的屈光焦点移到5米以外的远方,直接抵消“看近”,并可提供逐渐加强的远视化离焦(前离焦),抵消看近时的周边视野后离焦,如自动远化镜等。
虚焦远化镜要适合任何度数近视,属于基础性远视化镜,可用于预防近视发生或防止任何度数近视发展。由于其作用是静态、虚拟性的,当对有些顽固的近视不能很好控制时,可以加用具有动态远化作用的调焦或移焦远视化镜强化远视化作用,以获得更好的远期限效果。
眼疲劳是造成近视的首要因素,因此缓解眼疲劳对治疗近视有显著的效果,缓解眼疲劳有四招:
第一招:煮好的鸡蛋别浪费,可以将鸡蛋沿着眼部边沿来回滚动,这对眼疲劳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小心别烫伤眼睛哦)
第二招:眼睛要经常眨,俗话说越用越活就是这个道理。经常眨眼睛不仅可以缓解眼疲劳,还可以是眼睛更有神哦;眼球运动法,就是时不时的转移视线,就是眼球不是重复性的两点一线,这能缓解由于机械规则运动而造成的眼疲劳
第三招:眺望远方,这招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学习久了就往远方眺望一下,既可以缓解眼疲劳又可以放松心情
第四招:健康的饮食同样可以达到明目效果,像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以起到保护眼睛效果
注意近视治疗的几个误区
注意近视治疗的几个误区
戴一副合适的眼镜,是防止近视度增加、保持有用视力的最好办法。但戴镜对许多家长来说,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担心孩子的心理,会不会越来越内向;担心孩子以后的职业选择会不会受影响。总想着哪儿可能还会有一种办法,一夜之间让孩子摘掉眼镜,而且永远也不要再去碰那副可恶的眼镜。为此,不惜重金,四处求医。最终,不但没有摘掉眼镜,反而眼镜越戴越深,有些还出现了并发症,这正是近视治疗的误区。在这里,指出几个误区,避免近视患者再走弯路。工作室眼科徐渊
误区一:睫状肌麻痹药长期使用可以治疗近视。
的确,有一部分近视眼是由于调节痉挛(假近视)造成的,放松调节睫状肌的办法可以缓解,睫状肌麻痹药物用后视力可能提高或恢复基本正常,但这一部分患者在近视眼人群中不超过5%。散瞳验光就会发现,一部分人,这次散瞳后视力提高,下次还有机会,发现视力下降,散一次瞳,可能维持上几周至几个月,有些甚至一次散瞳,终生都没有戴镜。正是有这样的好事,才会有人走上这一误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极少的一部分假近视,即使现在没有假近视,随时都可能会有假近视出现,点药预防该不会有问题吧。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走了假近视变真近视道路的孩子极少,而大多数孩子没走那条路。近视眼发生发展中还有一条途径是调节滞后,长期使用影响调节的药物,还有可能导致调节滞后出现。调节滞后与调节痉挛正好相反,如果没有痉挛,还在用放松的药物,是不是用错了?需要明确,用药不对症,就会有错。据报道,一种高选择性M2受体阻滞剂可以控制近视发展,但需要玻璃体腔给药,至今还在临床试验。目前使用的各种睫状肌麻痹药没有高选择性,给药途径也不可能起到作用,不建议长期使用。
误区二,凸透镜能治疗近视。
能够放松调节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凸透镜。凸透镜能够减少调节,避免隐性内斜视导致的近视眼快速加深,长时间戴凸透镜还可以提高裸眼视力。尤其是轻度睫状肌痉挛的患者,用+1.50Ds的正球镜雾视40分钟后,可以达到一次散瞳的效果。视力达到正常的可能不如用睫状肌麻痹药来的多,因为轻度痉挛者更少,戴凸透镜对痉挛较重者作用不大。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趋之若鹜,希望他就是这一小部分戴镜后能起作用的人。的确,戴凸透镜后,在自己身上或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视力有所提高。戴凸透镜后,对大部分近视患者都能提高视力的机理,现在已经基本明确,除了轻微的放松睫状肌之外,还有一部分增加焦深的作用。如果对焦深不理解,可以回想一下当年风靡一时的“神镜”小孔镜为什么会让人着迷,之后又遭人唾弃。正是利用改变焦深提高了视力。其实,盲目的戴凸透镜治近视只能重蹈当年“xx神镜”的覆辙。戴凸透镜,只对存在隐性内斜视的近视眼有控制作用,这一人群在近视眼中只占不足1/4, 1/4的人生病了,让所有的都去吃药,是不是吃错了。其实外隐斜也是促进近视发展的诱因之一,用凸透镜对没有内隐斜的患者再作治疗时,会不会出现外隐斜,仍在争议中。而且外隐斜的近视有外隐斜近视的控制方法,执着地戴凸透镜,会不会耽搁有效控制的机会?
误区三,提高裸眼视力对控制近视有益。
视力在0.6以上,朝近视发展的速度,与视力在0.5以下有着显著差异。当然,视力越好近视发展越慢。想办法让孩子的视力提高一些,走到一条慢速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有几种情况不可取,一是通过训练,使用代偿措施提高的视力,如:眯眼、低头、侧视等等,这些方法会加重散光,而散光又是促进近视发展的因素之一,还可能因为过分训练导致眼轴拉长,加重近视;二是含点泪水测出来的视力,如:烟熏、刺激、按摩过后马上测视力,这些视力结果只能给家长一个错觉,孩子视力好了,因此耽误了正确的控制措施;三是不稳定视力,无论是药物、训练还是刺激获得的好视力,只要不稳定,就可能会加重近视发展;四是达不到指标的视力提高,如:想尽办法仍不能自然的看到0.6以上,处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之中,长此以往,费力不讨好。目前只有一种可以持续提高裸眼视力的办法,就是角膜塑形。这种方法还可以调整周边离焦,对周边近视度小于中心近视度导致的近视加深有明确的控制作用。但需要每天晚上都戴镜,还需要注意护理,避免对角膜的损伤。
近视治疗中的误区远远不止这些,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机理有了全面的了解,才可能避免走入误区。即使不能够理解那些高深的道理,也应该知道近视眼不是只有一种。对这种近视有用的方法,对那种近视可能还会有害。如果只用一种方法在治疗所有的近视,那就该注意了。
儿童近视矫正的最佳时间
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儿童近视的最佳治疗时间即在假性近视的阶段,将假性近视治好了,并且以后注意保护用眼,得真性近视的机会就小很多。一般来说,13周岁以下的儿童近视治愈的机会更大。
儿童近视后,不要立马就配眼镜。特别是13岁以下的孩子,首次出现视力下降的问题时,就必须正确的对待,决不能简单的配眼镜了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到专业的医院和相应的专业机构去检查视力,并且进行视力矫正的训练和治疗。
一般来说,通过正确的近视治疗手段搭配合理的饮食,以及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很多患假性近视的孩子都是能够恢复正常视力水平的。上海普瑞眼科医院专家建议家长们采用安全的物理治疗为主,不要给孩子们乱用药物,以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中医的按摩治疗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多维视觉训练法都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多注意孩子们平时的读写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的话要及时的给予提醒、矫正。并且多给孩子吃一些蔬菜、水果等,注意营养的均衡,以帮助预防近视的发生。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家里的孩子出现了视觉模糊的症状,请家长们一定要科学的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治儿童近视的最佳治疗时间。
弱视和近视哪个严重
弱视比近视严重100倍
弱视是一种视力用眼镜矫正仍不能达到0.8以上,而经多种有关检查又未发现异常的眼病。弱视和近视同为视力低下,关键在于矫正视力,单纯性近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者实施近视手术后恢复到理想的矫正视力,而弱视在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前,即使配戴眼镜也难以达到普通人的视力水平,也不符合近视手术要求。
儿童假性近视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儿童假性近视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便是放松调节,以达到治假防真的目的,而目前主流的儿童假性近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改善视觉功能治疗假性近视:直流电治疗近视眼,耳针,梅花针,穴位按摩,穴位导电,气功疗法和冷水浴疗法等。主要是增加大脑的视中枢及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可使远近视力均有提高。
二、改善学习环境治疗假性近视:阅读和写字注意保持30cm距离和正确的姿势。注意自然光线和保证室内充足的照明。劳逸结合,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每阅读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不要躺着或走路看书。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三、放松调节治疗假性近视:
1、散瞳疗法: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目前眼药水点眼每日1次。
2、戴凸透镜法:先让病人戴一个较高度数的凸透镜,注视5米远的视力表,使睫状肌放松,然后调整凸透镜的度数,使视力达到基本正常为止。
3、儿童假性近视治疗方法远眺法:在学习或写字1~2个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使睫状肌调节松弛。坚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4次。
近视治疗的几个误区
注意近视治疗的几个误区
戴一副合适的眼镜,是防止近视度增加、保持有用视力的最好办法。但戴镜对许多家长来说,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担心孩子的心理,会不会越来越内向;担心孩子以后的职业选择会不会受影响。总想着哪儿可能还会有一种办法,一夜之间让孩子摘掉眼镜,而且永远也不要再去碰那副可恶的眼镜。为此,不惜重金,四处求医。最终,不但没有摘掉眼镜,反而眼镜越戴越深,有些还出现了并发症,这正是近视治疗的误区。在这里,指出几个误区,避免近视患者再走弯路。
误区一:睫状肌麻痹药长期使用可以治疗近视。
的确,有一部分近视眼是由于调节痉挛(假近视)造成的,放松调节睫状肌的办法可以缓解,睫状肌麻痹药物用后视力可能提高或恢复基本正常,但这一部分患者在近视眼人群中不超过5%。散瞳验光就会发现,一部分人,这次散瞳后视力提高,下次还有机会,发现视力下降,散一次瞳,可能维持上几周至几个月,有些甚至一次散瞳,终生都没有戴镜。正是有这样的好事,才会有人走上这一误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极少的一部分假近视,即使现在没有假近视,随时都可能会有假近视出现,点药预防该不会有问题吧。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走了假近视变真近视道路的孩子极少,而大多数孩子没走那条路。近视眼发生发展中还有一条途径是调节滞后,长期使用影响调节的药物,还有可能导致调节滞后出现。调节滞后与调节痉挛正好相反,如果没有痉挛,还在用放松的药物,是不是用错了?需要明确,用药不对症,就会有错。据报道,一种高选择性M2受体阻滞剂可以控制近视发展,但需要玻璃体腔给药,至今还在临床试验。目前使用的各种睫状肌麻痹药没有高选择性,给药途径也不可能起到作用,不建议长期使用。
误区二,凸透镜能治疗近视。
能够放松调节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凸透镜。凸透镜能够减少调节,避免隐性内斜视导致的近视眼快速加深,长时间戴凸透镜还可以提高裸眼视力。尤其是轻度睫状肌痉挛的患者,用+1.50Ds的正球镜雾视40分钟后,可以达到一次散瞳的效果。视力达到正常的可能不如用睫状肌麻痹药来的多,因为轻度痉挛者更少,戴凸透镜对痉挛较重者作用不大。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趋之若鹜,希望他就是这一小部分戴镜后能起作用的人。的确,戴凸透镜后,在自己身上或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视力有所提高。戴凸透镜后,对大部分近视患者都能提高视力的机理,现在已经基本明确,除了轻微的放松睫状肌之外,还有一部分增加焦深的作用。如果对焦深不理解,可以回想一下当年风靡一时的“神镜”小孔镜为什么会让人着迷,之后又遭人唾弃。正是利用改变焦深提高了视力。其实,盲目的戴凸透镜治近视只能重蹈当年“xx神镜”的覆辙。戴凸透镜,只对存在隐性内斜视的近视眼有控制作用,这一人群在近视眼中只占不足1/4, 1/4的人生病了,让所有的都去吃药,是不是吃错了。其实外隐斜也是促进近视发展的诱因之一,用凸透镜对没有内隐斜的患者再作治疗时,会不会出现外隐斜,仍在争议中。而且外隐斜的近视有外隐斜近视的控制方法,执着地戴凸透镜,会不会耽搁有效控制的机会?
误区三,提高裸眼视力对控制近视有益。
视力在0.6以上,朝近视发展的速度,与视力在0.5以下有着显著差异。当然,视力越好近视发展越慢。想办法让孩子的视力提高一些,走到一条慢速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有几种情况不可取,一是通过训练,使用代偿措施提高的视力,如:眯眼、低头、侧视等等,这些方法会加重散光,而散光又是促进近视发展的因素之一,还可能因为过分训练导致眼轴拉长,加重近视;二是含点泪水测出来的视力,如:烟熏、刺激、按摩过后马上测视力,这些视力结果只能给家长一个错觉,孩子视力好了,因此耽误了正确的控制措施;三是不稳定视力,无论是药物、训练还是刺激获得的好视力,只要不稳定,就可能会加重近视发展;四是达不到指标的视力提高,如:想尽办法仍不能自然的看到0.6以上,处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之中,长此以往,费力不讨好。目前只有一种可以持续提高裸眼视力的办法,就是角膜塑形。这种方法还可以调整周边离焦,对周边近视度小于中心近视度导致的近视加深有明确的控制作用。但需要每天晚上都戴镜,还需要注意护理,避免对角膜的损伤。
近视眼不戴眼镜有什么危害
1、影响眼睛发育
只有在戴镜的情况下,孩子的视力才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强制其不要戴镜,为了看清楚黑板,孩子会通过眯眼,歪头等等不良习惯看远物,这些不利于孩子的眼睛发育。
2、加重斜视
近视的孩子如果存在双眼视功能的异常,不戴镜可能会使这种情况加重,比如本是隐斜视,因为不戴镜加重为间歇性斜视,使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
3、导致弱视
对于年龄小,近视度数较高的孩子,视力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弱视。这种情况不仅要全天戴镜,还要定期复诊,并配合弱视治疗。不配戴眼镜,则会耽误治疗,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近视眼不戴眼镜的危害,不仅会加重近视的程度,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出现弱视加重斜视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积极地进行近视眼的治疗,选择合适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