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水产品消费上存在“唯贵”的误区,并不一定是越贵的水产品就越有营养。
日啖鱼肉一两为宜
节目指出,四大家鱼(清、草、鲢、鳙)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1斤大黄鱼蛋白质含量约等于1.3斤鸡蛋的蛋白含量。但专家表示,水产品不可以过分食用。每人每天最好食用50克鱼肉,即一两的鱼肉摄入量最合适。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出现贫血等问题。我国权威研究机构曾经对某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基本只食用鱼和水产品,很少吃牛羊肉,最后竟然发生群体性缺铁性贫血。专家指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水产品铁元素含量过低。
水发货非越靓越好
节目指出,水发货绝对不是越靓越好。消费者可以通过“一闻二看三摸”方式鉴别。比如用甲醛泡过的鱿鱼,一般会有医院福尔马林的味道,外表白白的,品相太好,摸起来肉会发紧,很结实。
节目同时指出,不少消费者都认为野生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因为养殖的水产品可能用某些违禁药物,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国水产品高标准养殖央视专家指出,我国已经专门设定了一批关于水产品养殖的标准,明确列出禁用药物,对于准用的药物也明确规定了计量使用标准。此外,还规定使用药物喂养的水产品必须经过禁药期才能上市。近期公布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检测结果来看。我国水产品产地药品残留抽检合格率为95%%以上,这表明我国水产品生产环节安全状况良好。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养殖加工5000万吨水产品,养殖和野生的比例分别为67%%和33%%,即其中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养殖途径生产。
中国人最缺少的四大类食物
奶类。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为26.5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100克。奶类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钙摄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证。研究显示,老年时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奶类消费频率和总量偏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每天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体重超重的人最好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豆制品。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干豆类摄入量为4.2克,豆制品摄入量为11.8克,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30~50克干豆和相当量的豆制品。我们强调大家多吃豆制品是基于近20年来国人膳食模式的变化。调查显示,国人吃动物性食物越来越多,导致脂肪摄入量过多,是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大豆类制品的特点是优质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增加豆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除了建议老百姓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我们也呼吁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更多口味多样化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粗粮。近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减少的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研究显示,粗粮的消费量和慢性病呈“负相关”关系,多吃粗粮,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小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效预防结肠癌。建议每天吃50~100克(1~2两,干重)粗粮,学会粗粮细做和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粗粮的口感。其中熬粥的方式值得推荐,将红豆、绿豆等豆子和高粱米、薏米、燕麦、小米、黑米、大黄米、大麦米、荞麦米等杂粮混在一起煮,既简单又好吃。还可以做些杂面食品,把小米、玉米、荞麦等杂粮磨成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馒头、面条或煎饼,更容易让人接受。
水产品。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量一直较低,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鱼虾类的摄入量为29.6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75~150克。水产品含优质蛋白质多,脂肪含量相对猪肉等红肉低,而且含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建议大家经常吃些水产品,一个礼拜两三次为宜,最少也要做到每周吃一次,三文鱼、黄花鱼、小平鱼等水产品都不错。鱼最好的吃法是清蒸或炖煮,尽量避免煎炸。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海鲜水产品应彻底加热煮熟
炎夏季节,不少民众喜欢吃海鲜、水产品,食药署也提醒,海鲜、贝类与各式水产品,应彻底加热、煮熟,彻底加热后再食用,较为安全,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口感,忽略生食风险,餐饮业者也应确保水产品来源、质量,多为消费者提供熟食产品,且烹煮、调理食品前后,都需要将双手洗干净,处理生、熟食时,刀具、砧板应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保暖内衣的消费误区
保暖内衣的材料都会在内衣吊牌上标明,购买时不能只听营业小姐的介绍,还应该参照吊牌上的成分,小心一些消费观念的误区。
误区一:一件可以抵三件
按照国家的检测标准,是同样重量同样厚度的情况下,测试内衣的保暖度,厚内衣和薄内衣相比,保暖度是没有可比性的。
误区二:抗菌内衣可以杀菌消毒
做过抗菌处理的内衣,可能会降低细菌繁殖的速度,减少异味,但是在洗涤过一次或几次之后它就不具备这种功能了。
误区三:美体、瘦身内衣会让你更苗条
所谓的美体、瘦身内衣跟内衣的纤维材料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纤维材料是不具备美体、瘦身功能的,这种内衣是根据人体线条来裁剪和设计的,所以穿上以后,只是看上去有美观的效果。
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病
1、早期出现,早期治疗。由于高血压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或被简单地认为休息不好或感冒所致,不被患者重视,从而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也有患者偶测血压发现有高血压,但因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认为身体没问题,不愿接受医师的正规治疗,希望血压能自己恢复正常,从而使本来早期发现的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直到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相应的症状时才引起重视。此时,已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要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认识,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2、不要迷信进口药、新药、高价药。有些人一生病,就不惜钱财购买进口药、贵重药,认为药品价格越贵,疗效就会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药品消费误区,药价与药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有些药品价格高,与税率、国家价格政策有关。新药是否就是好药?回答是“不一定”。特别是一些进口药,在国内使用的病例与老药相比少得多,因此,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就不易被发现。而许多老药,因临床应用的时间较长,如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就一定出台相应的对策。因此,在安全性上来说,使用老药更安全。
3、坚持服药。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病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任何一种非药物治疗都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即使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也往往需用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要持之以恒,即使血压降压正常后仍应坚持用药,降压药不会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却可防止血压回升。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有些患者感觉不舒服了才想起来服药,没有症状就不服药。这是非常有害的。
10种消毒方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疾控中心对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10种消毒方法作出了介绍。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夏季是食用生鲜水产品的高峰季节,卫生部要求,餐饮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加工水产品,不得提供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生食水产品;制作生食海产品,应在专间内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交叉污染;制作水产品,加工要彻底,要加热至熟透;加工过程中,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卫生部还提醒消费者,应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水产品,尤其不要生食螺类等水产品。
夏季怎么减慢食物变质速度
1、讲究饮食卫生。
尽量不吃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虾、蟹、蛙和水生植物;对肉禽和水产品要高温消毒才能进食;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等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生熟食品的砧板和刀具等要严格分开;不吃死的虾、甲鱼、牛蛙、蟹等水产品。
2、正确选择食品的购买场所。
最好到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讲诚信的商场、超市购买。不要到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的商店和流动摊贩处购买食品。
3、注意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消费者要注意选购包装标识齐全的食品。
4、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
《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限期使用的商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尤其是食品,不仅要认真察看其是否超过失效日期,还要认真察看其是否临近失效日期。临近失效期的食品亦不宜过多购买,以防保质期内食用不完全而造成浪费或超过保质期继续食用危害身体健康。
5、注意选购已获国家认证并标注有绿色食品、“QS”(食品安全认证)等标志的食品。
国家针对绿色食品实行绿色食品使用标志,从2004年4月1日起,国家对米、面、食用油、酱油、醋5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要求此5类食品必须通过“QS”认证,并在外包装上加贴“QS”标志及准入证号,才能上市销售,消费者要注意选购。
6、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
如果吃了不洁净的食物,特别是水产品、肉禽产品,发现有中毒现象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查清病因,注意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并向卫生部门报告。
7、注意提高食品消费安全防范意识。
主动索要、妥善保管购物凭据,如出现问题可作为投诉或申诉的重要依据。如发现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要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工商部门举报,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便于有关部门及时查处。
歪果仁都是这么买婴儿用品
在选购婴儿用品时,我们不止要看它是不是可爱,是不是便宜,是不是有很多优点。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确保宝宝用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尽管政府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和制造厂商,都提出了多项要求,但在每年的突击检查中,仍有大量已售的婴儿用品因为安全问题需要被召回。而且部分产品已被安全专家证实存在安全隐患,但它们依旧被广泛使用和售卖。
如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呢?
第一,通过KID组织查询产品是否存在不良记录。KID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产品的伤害。
第二,查询青少年用品制造商协会(JPMA)关于产品的介绍。青少年用品制造商协会(JPMA)是一个贸易组织,其安全标准比联邦政府签发的更高。JPMA认证的产品范围很广,从摇篮、摇篮车到步行者。想要查询完整的产品列表,请访问经认证的JPMA网站。
第三,查询消费者报告关于产品的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浏览“消费者报告”的网站,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关于婴儿产品和设备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免费和付费两种类型,可供选择。此外,你还可以在桑德拉·戈登的《最好的婴儿产品消费者报告》一书中,找到相关产品的集团评论和评级编译。
吃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西安市卫生监督所日前检查炭市街等水产品市场,发现西安有个别商户及餐馆出售福寿螺。卫生监督人员在现场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慎食生鱼、凉拌福寿螺等水产品。 西安市炭市街水产品市场里,仅有一家商户仍在销售福寿螺,但生意并不好。
卫生监督部门介绍说,近年来,不少市民喜欢食用生的或者半生的水产品,如凉拌螺肉、生鱼片等,这导致类似广州管圆线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上升。螺、鱼、虾、蟹等水产品,烹饪时温度要达到90度以上并持续两分钟左右,才可杀死寄生虫的幼虫,只要加工熟透就能保证食用的安全,但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被寄生虫幼虫污染的食物,患病几乎不可避免。
西安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消费者,线虫等寄生虫多寄生在螺、虾、蟹、鱼体内,目前正值这些海味食品捕捞上市的时节,吃这些水产品时一定要煮熟煮透。
特别是螺类因为外壳坚硬又呈旋转形状,不像鱼、虾、蟹那样易于煮熟煮透,所以螺类最少也要煮半个小时左右,但是煮的时间长螺肉就会变硬,所以有的人贪图味道鲜嫩,螺肉半生不熟就开始食用。专家建议,为了健康,就要改掉吃生食的习惯,不吃生菜,不喝生水。
蔬菜消费的四个误区
l 蔬菜可以一次采购吃一周?
不对。蔬菜当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生理活性物质在采收后很容易分解。储藏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例如在夏天只需一天即可损失全部维生素C。放在冰箱里可以延缓维生素的降解速度,但是并不能阻止这个趋势。因此最佳方案是在早上买刚采收的新鲜蔬菜,然后按照一次食量分装在保鲜袋中,存放于冰箱中。每三天更新一次蔬菜储备。
2 蔬菜生着吃一定比熟着吃营养好?
不一定。蔬菜当中容易受热破坏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叶酸,但是同时也含有许多对热稳定的好东西,比如胡萝卜素,比如维生素K,比如钾、镁等矿物质,比如膳食纤维......可是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蔬菜炒熟或煮熟之后体积大大缩小,所以每天吃烹熟的500克蔬菜并无困难;但如果所有蔬菜均生吃,食用数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把数量因素计算在内,那么生吃蔬菜并不会比熟吃蔬菜获得更多的营养素。比如说,维生素C的损失率通常在30%-70%之间,平均为50%。那么,只要多吃一倍的蔬菜,就能弥补维生素C的损失,其他养分岂不是能得到两倍的量?
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维生素K都属于脂溶性物质,如果生吃蔬菜会妨碍其充分吸收利用。研究已经证实,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特别有益,只有多吃炒熟的绿叶蔬菜,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健康作用。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著名的抗氧化防癌物质,它们都只有在快速油炒或加油炖煮的时候,才能有效地被人体吸收。
此外,生蔬菜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一些体质虚寒或肠胃不健的人不适合大量生吃蔬菜。多吃生蔬菜可能引起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因此,急火快炒、白灼、时间不太长的炖煮菜等,都是吃蔬菜的好方法。
3 所有蔬菜都是好的减肥食品?
蔬菜是极好的减肥食品,这句话并不仅仅指黄瓜、冬瓜、番茄等少数几种“瘦身蔬菜”。事实上,除了马铃薯等薯类蔬菜之外,几乎所有蔬菜在减肥时均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不加入大量油脂,除了马铃薯之外,所有蔬菜的能量都很低。比如说,500克青菜所含的热量仅仅相当于半碗米饭,而体积却要大得多。蔬菜中含水分达90%以上,几乎不含糖和淀粉,所以比水果更不容易让人发胖。
有人以为吃蔬菜只能吃生的,其实用水焯一下、加调味品和几滴香油拌一拌再吃,并不会妨碍蔬菜的减肥效果。比如说,一大碗凉拌菠菜,一大碗凉伴茼蒿,一大碗拌茄子泥......都是减肥时候的低脂美食。何必每天番茄黄瓜,黄瓜番茄那么单调呢?
如果在用餐时能够先吃半碗蔬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餐的能量减少三分之一。此外,蔬菜和米饭同吃还可以降低主食的血糖指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率,减少脂肪合成机会。对慢性病人也特别好。
4 蔬菜可以用维生素片来代替?
不少人每天很少吃蔬菜,但安慰自己说:我已经吃了复合维生素,或者吃了维生素C片,肯定营养足够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蔬菜当中所含有的各种养分和活性物质,是维生素片所无法全部代替的。
复合维生素片可以提供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可以提供叶酸,但它通常不能提供蔬菜中的钾、镁等常量元素,也不能提供其中具有清肠作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更不能提供其中的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和各种特殊的保健活性物质。
蔬菜是促进人体矿物质元素平衡的重要食品,一份鱼肉蛋类要配合3倍量的蔬菜,才能保证人体中钾、钙、镁元素和硫、磷等元素达到平衡。维生素片对这种平衡几乎没有一点帮助。
此外,维生素片当中的营养素不能相互配合和保护,其发挥的保健效果也远不如新鲜蔬菜那样充分。比如说,维生素C如果有黄酮类的帮助,就能更好地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最后,吃维生素片不能获得饱感,所以起不到填充胃肠和促进减肥的作用。
补肾品消费误区
到底有没有吃了之后或者用了之后能让男人强壮的所谓“春药”呢?原广安门中医院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费开杨先生说:很难说有什么特效药,但是个别秘方有功效。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国际性学界并不承认这种说法,没有“春药”的具体定义,也不认为能起到什么治疗作用。
目前,中西医公认的治疗“ED”的有效药物是“洋VIAGRA”--万艾可,其实这种药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来研究的,其有效成分是枸橼酸西地那非,这种药研制出来之后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作用于特殊部位的效果显着,明显的改善了某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成了有效的“壮阳药”。
不少冠以中成药头衔的补肾品,大都是钻检查不严的空子,加进万艾可或类似的有效成分。要想识别补肾品是否加入了这类有效成分,看看说明书的用法就知道了,凡是注明了“事前1小时服用”、“必要时服用的”都是加过料的。但是,药毕竟是药,“是药三分毒”,随便使用是很危险的事情。
油漆的选购误区
误区一、重价格而忽视质量
许多人在选购墙面漆的时候,很容易走入重价格而忽视质量的误区。有的认为涂料的价格越高越好,所以挑选的时候找最贵的买,但是实验结果显示并非如此。另一种极端的消费者则为了省钱,购买的时候价格越低越好,这样钱省了不少,但是以后的墙面质量和室内环境就堪忧了。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在考虑价格之余注重墙面漆的质量,一般选择有信誉的大品牌。
误区二、重包装而忽视内在
消费者选购乳胶漆时总会看它的包装,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注意包装好看的涂料不一定内在质量优。有的厂商为了吸引顾客,在产品的包装上大作文章,故意夸大产品性能功效。因此建议消费者除了看产品包装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方面,比如查看产品的详细检测报告等。
误区三、色卡与墙面颜色完全一致
很多消费者以为色卡上的涂料颜色和刷上墙的颜色完全一致,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光线反射等原因,房间四面墙都涂上漆之后,墙面颜色看起来会比色卡上深。消费者在色卡上看到的颜色与涂料上墙后的实际颜色通常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色卡中选色时,最好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稍微浅一号的色号,如果喜欢深色墙面,可以与所选色卡颜色调成一致。
误区四、不提前估算用漆量
许多消费者没有提前估算用漆量,怕少买了涂料,选购的时候总是多多益善。这样就可能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家装的费用,同时堆积过多的涂料对施工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消费者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看施工区域的面积,从而估算购买材料的多少。估算用漆量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涂一道所需的漆量(L)=(墙面面积x2.5)/每升漆可涂刷面积。
误区五、无气味就是环保的
许多人通过闻气味来判断墙面漆的安全性,认为低气味或无气味的墙面漆就是环保的。这是一个大误区。因为通过添加香精或使用低味材料能实现无气味,所以无气味的涂料并非都是环保无毒的。判断墙面漆的环保性最专业的方法是看其环保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墙面漆的关键环保指标有三项:VOC、游离甲醛、重金属。
进口车厘子能吃吗 什么是进口冷链食物
进口冷链食物指易腐食品从境外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具体范围包括:
1、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2、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特殊商品: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