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川断的附方

川断的附方

1、治腰痛并脚酸腿软:川断二两,破故纸、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无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寿精方》川断丸)

2、治老人风冷,转筋骨痛:川断、牛膝(去芦,酒浸)。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食前服。(《魏氏家藏方》川断散)

3、治妊娠胎动两三月堕:川川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为末,枣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纲目》)

4、治滑胎:菟丝子四两(炒,炖),桑寄生二两,川川断二两,真阿胶二两。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

5、治打扑伤损,闪肭骨节:接骨草捣烂盫之。(《卫生易简方》)

6、治产后血运,心腹鞕,乍寒乍热:川断三两,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川断汤)

7、治乳汁不行:川川断五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麻黄、川山甲(火煅)各二钱,天花粉三钱。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后服。(《本草汇言》)

8、治乳痈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川断八两(酒浸,炒),蒲公英四两(日干,炒)。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9、治水肿:川断根,炖猪腰子食。(《湖南药物志》)

专家介绍如何诊断附件炎

如何诊断附件炎?我院专家介绍,附件炎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所以对于如何诊断附件炎这个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具体的分析,下面就让我院专家来详细的告诉大家。

一、如何诊断急性附件炎

急性附件炎的诊断依据:卵巢炎诊断时可见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粘液状附件多有压痛及触痛,有时可扪及输卵管、卵巢粘连的炎性包块边界欠清,活动限制。

二;如何诊断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的症状依据:卵巢炎诊断下腹有压痛盆腔诊断子宫两侧增厚有触痛,有时可触及肿大固定的囊性包块。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诊断附件炎已经有了详细的认识,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的话,欢迎咨询我院专家,我院专家将竭诚为您服务。

来月经肚子疼中医疗法

一、辩证选方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10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牛膝10g,元胡15g,香附10g,乌药15g。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10g,夏枯草10g;若见胸闷纳呆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15g,茯苓15g,陈皮15g。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吴茱萸10g,小茴香1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20g,阿胶10g(另包),甘草10g,大枣10g,细辛3g,杜仲10g,附子5g。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g,续断25g;经量少者加红花15g。

(2)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肉挂10g,炮姜15g,小茴香10g,元胡15g,五灵脂15g,蒲黄15g(另包),川楝子10g,茯苓15g,半夏10g,苍术15g。兼腰痛者加川断15g,杜仲15g。

来月经肚子疼中医疗法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10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牛膝10g,元胡15g,香附10g,乌药15g。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10g,夏枯草10g;若见胸闷纳呆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15g,茯苓15g,陈皮15g。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吴茱萸10g,小茴香1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20g,阿胶10g(另包),甘草10g,大枣10g,细辛3g,杜仲10g,附子5g。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g,续断25g;经量少者加红花15g。

(2)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肉挂10g,炮姜15g,小茴香10g,元胡15g,五灵脂15g,蒲黄15g(另包),川楝子10g,茯苓15g,半夏10g,苍术15g。兼腰痛者加川断15g,杜仲15g。

月经推迟用什么中成药治疗好

(1)血虚型

多因大病或久病之后,身体虚弱,生血不足,或因失血所致。特点是,月经错后,色淡,量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跳,小腹空痛,身体瘦弱,精神疲倦等。治疗时,应选用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中成药。

八珍益母丸

该药来源干明《景岳全书》。是由益母草、人参、白木、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所组成。本方是以八珍汤基础加入益母草而组成。人参、白木,茯苓、炙甘草能补气健脾,脾胃健壮,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五脏六腑得以营养;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有补血和血调经的功能,再配入益母草活血通经。听以八珍益母丸能够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虚血亏的月经不调。服法与用量:每丸重9克,每次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可参照滋补类中成药中,选用人参养荣丸和内补养荣丸。

(2)血寒型

多因在经期感受寒冷,或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造成血为寒凝,经期错后。特点是经期后错,经量少。色暗红,小腹冷痛,喜热喜按等。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温经活血功效的中成药。

艾附暖宫丸

该药来源于清《沈氏尊生书》。是由艾炭、香附、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续断、黄芪、官桂、吴莱芋所组成。本方取艾叶炭和香附为名。方中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补血;配以香附调经理气化瘀;因寒则伤气,用黄芪补气健中;再配肉桂、吴茱芋、艾炭温经散寒活血;续断补肝肾强腰膝,所以艾附暖宫丸具有暖宫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行错舌之症。

服法与用量:每丸重9克,每次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3)气滞型

多因精神抑郁,忧思忿怒而引起,气机郁结,血液运行不畅所致。特点是月经错后,但经色正常,经量少,小腹胀痛,胀比痛重,胸闷,两胁胀满等。治疗时,应选用具有舒肝解郁功效的中成药。

七制香附丸

该药来源于清《集验良方》。是由当归、白芍、熟地、砂仁、黄芩、川芎、白术、香附、陈皮所组成。香附舒肝解郁理气调经为方中主药;当归、熟地、白芍养血柔肝为辅药;佐以砂仁、陈皮理气;白木、黄芩燥湿清热止带;川芎活血止痛,所以七制香附丸具有舒郁和肝,养血调经的功效。服法与用量:水丸,每袋18克,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忌气脑忧思。

治不孕的小偏方

治不孕的小偏方(1)石英毓麟汤:紫石英 15~30克,川椒 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治不孕的小偏方(2)助孕汤: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 、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本方具有补肾暖胞宫、活血调冲任的功效。对女子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不能受孕者有效。

治不孕的小偏方(3)嗣子汤:鹿衔草60克,茧丝子、白蒺藜、槟榔各15克,辛夷、高良姜、香附、当归各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补肾益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温暖胞宫的功效。对不孕症,子宫内膜增殖期不排卵者有效。

痛经分寒热瘀虚4大对症处方

气滞血瘀证:

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有块。

方药:

当归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元胡10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痛甚者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

寒湿凝结证:

经前经期小腹冷痛,得温痛减,经色黯有块。

方药:

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元胡10克,桂枝10克,小茴香10克,肉桂10克。痛甚者加附子10克。

湿热蕴结证: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有腰骶痛。

方药:

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生地黄20克,红藤30克,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黄柏10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痛甚者加金银花30克,元胡10克,莪术10克。

气血两虚证:

经后小腹隐痛经量少,色淡质稀,乏力便溏。

方药:

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香附10克,坤草10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

若伴有腰骶酸痛,头晕,耳鸣,属肝肾虚,药用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香附10克,坤草1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川断20克。

中医如何治疗附件炎

1、 湿热下注型附件炎如何治疗

止带方加减:取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各10克,泽泻、茵陈各6克;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气止痛。

2、瘀热互结型附件炎如何治疗

归元胡汤: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若小腹刺痛明显,加用乳香、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胀痛明显的附件炎患者,加用川楝子、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经量少,色暗有块,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

3、寒湿凝滞型附件炎如何治疗

少腹逐瘀汤:取云苓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水煎服;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若腰酸痛明显,加川断20克,杜仲10克,具有益肾强腰,温阳散寒,活血祛湿的作用。

两个月没来月经吃什么药

1、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2、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方解: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3、滋血汤加减。

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方解:本方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鸡血藤、首乌、黄精补血养血,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

4、逍遥散加减。

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本方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调经,茯苓、白术健脾和中。

5、温经汤加减。

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方解:本方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川断的食用方法

川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川断用药忌宜:1、地黄为之使。恶雷丸。《本草经集注》 2、初痢勿用川断,怒气郁者禁用川断。《得配本草》

川断羊肾粥

功效:健脾利水,温肾安胎。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做法:先煮川断、羊肾、羊肉,加入调料,汤成下米和薏米熬成粥。

用法:晨起作早餐服食。

川断炒羊肾

功效:健脾利水、补肾安胎、适用于肾阳虚弱妊娠水肿病人、胎动不安。

材料:川断15克,羊肾2对,羊肉250克,苡仁20克,油、盐、姜、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起油锅,放入姜片爆香;将羊肾、羊肉洗净切块,与川断一起放入锅中煸炒,将熟时放入苡仁、葱同炒,加入适量水,盖锅炖煮,待熟时放入盐、味精调味。

桔梗川断散

材料:炒荆芥9g、炒防风9g、象贝母9g、姜半夏9g、炙紫菀9g、炙款冬9g、黄芩9g、桑白皮9g、菟丝子9g、杜仲9g、桔梗4.5g、川断12g、胡桃(打)3只、生姜2片。3帖。

用法:疗效患者服1帖药咳嗽即止,共服3贴,咳嗽痊愈,以后至分娩—直未咳嗽。

川断胡桃仁牛尾汤

功效:补肾强骨。适用于肾病日久或久病伤肾属肾虚者。症见腰膝酸软或腰腿冷痛乏力,小便清长,或有水肿尿少等。

材料:牛尾1条,川断25克,胡桃肉60克。

做法:

1、将川断、胡桃肉洗净;牛尾用沸水烫,去毛洗净斩数段。

2、把全部用料一齐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或佐餐。

寄生川断煲鸡蛋

功效:肾虚腰痛、带下清稀量多。

材料:桑寄生30克,川续断30克,杜仲1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

做法:将桑寄生、川断、杜仲、黑豆用清水两碗半,煎取一碗,用纱布滤净渣,鸡蛋煮熟,冷却去壳,插小孔数个,放入盛上煎液的铝锅中微火煮5——10分钟即可。

川断杜仲炖猪尾

功效:壮腰健肾,川断杜仲炖猪尾属于耳鸣食疗药膳食谱之一,对改善症状十分有帮助。

材料:猪尾300克、杜仲30克、续断25克、盐1克。

做法:猪尾去毛洗净,与川续、杜仲同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煮至猪尾熟透,调入精盐。

川断膏

功效:主治金疮。

组成:川断3两,蛇衔3两,防风3两。

制备方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猪脂3斤,于东向露灶煎之,三下三上,膏成去滓。若深大疮者,但敷四边,未可使合。浅小疮者,但通敷便相连,令止血住痛。亦可以酒服如杏子大。

出处:《外台》卷二十九引《肘后方》。

川断茶

功效: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主治肾虚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遗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材料:川断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川断饮1

方剂主治:产后腰重痛,不可转侧。

药物组成:川断1两,芍药1两,桂1两(去粗皮),生干地黄1两(焙),黄耆1两(细锉),芎䓖1两,黄芩1两(去黑心),当归(切,炒)1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川断饮2

方剂主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脐腹疼痛。

药物组成:川断(锉)2两,艾叶1两(去梗,焙干),熟干地黄1两(焙),当归(切,焙)1两,竹茹半两(新者),阿胶半两(炙燥),鸡苏(去根茎)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早、晚各1次。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川断散

方剂主治:诸漏。

药物组成:榼藤子半两(去瓤,酥炙),当归半两,川芎半两,川川断半两(洗,晒),黄耆半两(微炙),葫芦巴半两(炒),紫金皮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洗,晒),牡蛎粉半两,木香3钱,辣桂3钱,甘草(炙)2钱。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或加发灰佐之。

处方来源:《直指》卷二十二。

川断汤1

方剂主治:偏枯少血。

药物组成:当归3两(生用),生地黄2两,橘皮1两,芍药1两,细辛(去苗)1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去滓温服。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九十七引《指南方》。

川断汤2

方剂主治:腰痛强直,不得俯仰。

药物组成:川断1两(焙),桂1两(去粗皮),防风1两(去叉),大黄1两(锉,炒),牡丹皮1两,芎䓖1两,牛膝1两(去苗,酒浸,焙),细辛1两(去苗叶),秦艽1两(去苗土),赤茯苓1两(去黑皮),海桐皮1两(去粗皮,锉),当归1两(切,焙),赤芍药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2两,熟干地黄(焙)2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川断丸3

方剂主治:妊娠漏胎,下血不止,腹中疼痛。

药物组成:川断1两半,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蒲黄1两半,干姜1两半(炮),芍药1两半,芎䓖1两半,山茱萸1两半,白术2两,肉苁蓉2两(酒浸,切,焙),菟丝子2两(酒浸,别捣),黄耆2两(炙,锉),山芋2两,熟干地黄(焙)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晚温酒送下。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川断丸4

功效:主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朋肉麻痹。

组成:川断 当归(炒) 萆薢 附子 防风 天麻各30克 乳香 没药各15克 川芎2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来源:《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川断丸5

主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眼昏不食,挛缩瘈疭。

组成:川断1两(酒浸),川芎1两,当归1两(酒浸),半夏1两(汤泡,姜制),橘红1两,干姜(炮)1两,桂心半两,甘草(炙)半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白滚汤送下。

来源:《医学纲目》卷十一。

川断丸6

主治:下血不止。

组成:川断3两(水浸洗过,细锉),黄耆2两(蜜水拌),枳壳1两(去瓤,麸炒),白僵蚕(直者,炒去丝)1两。

方法:上为细末,汤化雪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麝香为衣。

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大便前有血,食前服;大便后有血,食后服。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川断粥

功效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安胎固冲,续折疗损。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足膝无力,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等。

粥方组成:川断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川断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当归川断丸

方剂主治:产后虚乏少气,腹痛引腰背,多血不止,昼夜不得眠,崩中漏下,唇口干,面无色。

药物组成:当归(去芦)4两,川芎4两,川断4两,干姜(炮)4两,阿胶(炒焦,碎)4两,甘草(炙)4两,白术3两,吴茱萸(汤洗7遍)3两,附子(炮裂去皮)3两,白芷3两,桂心(不见火)2两,白芍药2两,熟干地黄10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淡醋汤送下。

处方来源:《产宝诸方》。

川断杜仲茶

功效:补肝肾,祛风湿。

主治:腰痛、腿脚酸软;风寒湿痹痛。

材料:川断5g、杜仲3g、牛膝3g、木瓜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扶寿精方》。

川断止血方

方剂主治: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便或不利,好因劳冷而发。

药物组成:川断1两,当归1两,桂心1两,干姜4两,干地黄4两,甘草2两,蒲黄1两,阿胶1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半,去滓,下胶取烊,下蒲黄,分3服。

用药禁忌:忌海菘菜、生葱、芜荑。

处方来源:《千金》卷二十。

原发性痛经如何治疗

方一:当归、地黄、川弓、蒲黄、红花、五灵脂各10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若血滞,加肉桂、茱萸、小茴香;若气滞,加香附、青皮、柴胡;若疼痛剧烈者,加元胡、牛膝。用法:水煎,每日1剂。

方二:红花、桃仁各9克,丹参、郁金、白芍、熟地各15克,川弓10克,当归、香附各12克,甘草5克。若气血虚弱,加黄芪、阿胶、党参;若肝肾亏损,加巴戟天、阿胶、山药、山萸肉;若气滞血淤,加桔梗、柴胡。用法:经期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

方三:穿山甲、王不留行、莪术、三棱、炒蒲黄、香附、菟丝子、炒五灵脂各10克,党参、山楂、当归各15克,血竭2克。若热象,加黄芩、赤芍;若寒象,加艾叶、仙灵脾、肉桂。用法:水煎,每日1剂

方四:白芍、当归、续断、巴戟天、菟丝子、熟地、仙灵脾各15克,山萸肉、川弓、红花、香附、枸杞子各10克,乳香5克、甘草5克。若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若气短,加党参;若经期便溏,加干姜、白术。

方五:丹参15-30克,醋白芍15-30克,炒川弓6-10克,陈皮6-12克,醋香附、醋延胡、柴胡各10克,当归12克,乌药6-10克。若腹痛,加紫苏、茱萸、干姜或者加五灵脂、炒蒲黄。

中药真的可以治不孕吗

1、中药治不孕的药方有先天归一汤

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

功效: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具有调经育子的功效。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不能受孕者有效。

2、中药治不孕的药方有助孕汤

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起初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 、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本方占有补肾暖胞宫、活血调冲任的效用。对女子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切忌受孕者有效。

3、中药治不孕的药方有石英毓麟汤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4、中药治不孕的药方有促排卵汤

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来月经肚子疼的中医疗法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10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牛膝10g,元胡15g,香附10g,乌药15g。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10g,夏枯草10g;若见胸闷纳呆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15g,茯苓15g,陈皮15g。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吴茱萸10g,小茴香1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20g,阿胶10g(另包),甘草10g,大枣10g,细辛3g,杜仲10g,附子5g。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g,续断25g;经量少者加红花15g。

(2)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肉挂10g,炮姜15g,小茴香10g,元胡15g,五灵脂15g,蒲黄15g(另包),川楝子10g,茯苓15g,半夏10g,苍术15g。兼腰痛者加川断15g,杜仲15g。

3、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白芍15g,川芎10g,当归15g,丹皮15g,黄连10g,生地15g,桃仁I5g,红花15g,元胡I5g,红藤I5g,败酱草15g,薏苡仁I5g,白术15g,茯苓15g。腹胀痛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5g;带多色黄者,加车前子15g。

4、气血虚弱

治法:益气补血止痛。

方药:圣愈汤加减 党参20g,黄芪30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15g,元胡15g,香附15g。证见头晕、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15g,枸杞15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g,川断15g。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偏方

1、大熟地、巴戟天各扣克(盐水浸),土炒白术30克,人参、生黄芪各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本方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不孕症。

2、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益智仁、乌药、炙龟板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本方适用于阴阳两虚所致不孕症。

3、促黄体汤。可以促使黄体生成,并能使其分泌足量的黄体酮:龟板12克、丹参15克、旱莲草20克、川断12克、大芸15克、杞子2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0克、巴戟天12克、仙灵脾15克、制附子6克、肉桂3克(另包》中服),痛经加重肉桂,血淤者加泽兰。从月经始第17天开始进行服用,隔日1剂,共5剂。

4、促排卵汤。可以促使发育成熟的卵泡排卵:当归12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泽兰10克、杞子15克、熟地12克、金樱子15克、王不留行15克、香附9克、红花15克、茺蔚子12克、仙灵脾15克,自月经开始后的第11天,每日1剂连服6天。

5、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芎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丹皮、香附、赤白芍各9克,桂心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6、丹参30克,香附、赤芍、白芍、桃仁、络石藤、红花各9克,当归、连翘各12克,川芎、小茴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

7、红糖生姜汤。主要治疗宫寒:红糖250克、生姜末150克,隔水蒸30分钟,分7份,从月经干净后的第2天开始进行,在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连服7天。服药期间禁止同房。

相关推荐

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疗偏方

促排卵汤 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石英毓麟汤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助孕汤 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

女性不孕六大治疗偏方

1、促排卵汤:泽兰、当归、红花、赤芍、丹参、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2、石英毓麟汤: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3、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

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

固肾方: 白术60克,薏苡仁50克,芡实30克,川断20克,桑寄生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本方适用于非腰椎本身器质性病变之腰痛。 杜桂散: 杜仲50克,木香20克,肉桂1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克,空腹黄酒送服。适用于寒性腰痛。 瘀血腰痛方: 川芎2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杜仲10克,香附10克。水煎,空腹服。本方适用于瘀血腰痛、日轻夜重者。

治疗不孕不育经典中药方

(1) 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占有调经育子的效用。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切忌受孕者有效。 (2)助孕育鳞方:在芬、仙灵脾、制黄精、耳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占利于肾通络、调补冲任的效用。对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

女性不孕的治疗偏方

(1)助孕育鳞方:经临床验证对治疗女性不孕症效果不错: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具有益肾通络、调补冲任的功效。对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 (2)促排卵汤: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3)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

分享一些治疗不孕不育的小偏方

一、促排卵汤:泽兰、当归、红花、赤芍、丹参、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二、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具有调经育子的功效。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不能受孕者有效。 三、助孕育鳞方: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

中药治不孕药方

1.石英毓麟汤 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这个药方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特效。特别是对因为肾虚不孕的患者尤其有效。 2.促排卵汤 泽兰、当归、红花、赤芍、丹参、香附荒蔚子各10克。用水煎服。这个药方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奇特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非常好的效果 3.助孕汤 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枸杞子10~15克,紫石英15~30克,这副

女性不孕症的治疗药方有什么

一、不孕症药方之促排卵汤:泽兰、当归、红花、赤芍、丹参、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二、不孕症药方之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具有调经育子的功效。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不能受孕者有效。 三、不孕症药方之助孕育鳞方:在芬、仙灵脾、制黄精

中医能治不孕不育吗

1.助孕育麟方: 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具有益肾通络、调补冲任的功效。对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 2.石英毓麟汤: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功效。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3.助孕汤: 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

6款偏方调理女性不孕不育

助孕育鳞方 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具有益肾通络、调补冲任的功效。对不孕症、排卵功能异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 促排卵汤 泽兰、当归、红花、赤芍、丹参、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功效。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石英毓麟汤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具有温肾养肝、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