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陷谷在哪个部位

陷谷在哪个部位

陷谷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陷谷穴的定位在哪里

陷谷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趾跖关节近端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足尖着地在足背第2,3跖骨间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足背第2,3趾跖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按之有酸胀感。

陷谷穴作用主治

陷谷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穴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本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之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经脉痹阻之足背肿痛;胃痛,疝气诸症。

陷谷穴常用配伍

1.配脾俞,肝俞,胃俞,冲阳,公孙,针刺补泻兼施,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治疗脾虚湿盛之胸胁支满,心下痞闷,呕吐清涎,头昏目眩,心悸短气等。

2.配大肠俞,天枢,下脘,太白,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治疗脾胃失和之腹胀,肠鸣,腹痛等。

3.配肺俞,三焦俞,阴陵泉,合谷,偏历,针刺泻法,疏风消肿,治疗外感风邪之风水。

4.配下关,颧髎,列缺,合谷,公孙,针刺泻法,疏风消肿,治疗风邪入络之面目浮肿。

5.配解溪 ,内庭,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止痛消肿,治疗经脉痹阻之足跗肿痛。

陷谷的准确位置图 陷谷穴常用配伍治疗

胃腑疾患可配中脘,足三里;水肿可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面浮目肿可配合谷,太阳,人中;足背肿痛,足趾屈伸不利可配足三里,八风。


陷谷的定位和主治 陷谷穴作用主治

陷谷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穴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本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之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经脉痹阻之足背肿痛;胃痛,疝气诸症。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腱-趾短伸肌腱的内侧-第2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斜头。浅层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静脉网。深层有第2跖背动,静脉等结构。


陷谷在哪个部位 陷谷的治疗用法

陷谷穴直刺0.3—0.5寸;或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到足背。

陷谷穴艾条灸5—10分钟,陷谷穴,艾炷灸3—5壮。

1、对于下肢浮肿的孕妇,可让其采用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的体位,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

2、力度要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拿、轻捏交替混合使用。

3、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要以陷谷穴为重点。陷谷穴位于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按压此穴,对颜面浮肿、水肿、足背肿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4、一般来说,对下肢经过10分钟左右推揉,再对陷谷穴按压8—10分钟后,下肢浮肿就会消除了。

5、如果第二天下肢浮肿又发生了,可采用本法继续治疗,直至彻底消除浮肿为止。


陷谷和内庭的区别 陷谷的功效

陷谷穴属胃经,为胃经之腧穴,五行属性属木,木性条达,有很好的疏泄能力,对于脾虚湿盛、气化不利导致的面目浮肿、胸胁胀满、肠鸣腹痛等症,刺激陷谷穴可起到清热利水、通络消肿的作用。此外,五腧穴理论认为“输主体重节痛”,对于经脉痹阻引起的足背肿痛、足趾屈伸不利,通过该穴也有疏通经络、利湿消肿的功效。


陷谷的意思是什么 陷谷的配伍疗法

1、陷谷穴配陷上星穴、囟会穴、前顶穴、公孙穴:治卒面肿。

2、陷谷穴配列缺:主治面目肿;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陷谷穴配内庭、太冲:主治足跗肿;有清热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相关推荐

扁桃体发炎发烧怎么办 刮痧治疗

刮痧穴位:大椎、曲池、合谷、天突、翳风、太溪。穴位位置: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合谷: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少商:手拇指节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鱼际: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翳风: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陷谷和内庭的区别

位置区别 陷谷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而内廷穴则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功效区别 内廷穴多用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而陷谷穴多用于目赤肿痛、面浮水肿等疾病。

眼部刮痧治疗近视

肝俞、肾俞、合谷、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风池、光明。取穴方法: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池:风池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凹陷中。攒竹:位于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睛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瞳子髎: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承泣: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光明:当外踝尖上5寸

鼻炎头痛按什么穴位

陷谷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迎香穴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

阴谷的准确位置哪里

阴谷的位置科学定位:腘窝内侧,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快速取穴法:俯卧位,微屈膝,从膝内高骨向后缘推,腘横纹内侧端可触及两条筋(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腱),两筋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作用主治1.阴谷是人体肾经的合穴,是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也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按压阴谷对不育,阴囊湿疹等症状有着有效的治疗作用。2.针刺阴谷可以引起膀胱的收缩,利于排尿,健康人群

儿童鼻炎按什么穴位

1、天府穴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2、陷谷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儿童鼻炎按什么穴位3、迎香穴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眼部刮痧治疗近视的方法

1.定穴取穴肝俞、肾俞、合谷、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风池、光明。取穴方法: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池:风池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凹陷中。攒竹:位于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睛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瞳子髎: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承泣: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光明:当

陷谷和内庭的区别

陷谷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而内廷穴则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内廷穴多用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而陷谷穴多用于目赤肿痛、面浮水肿等疾病。

腹通谷什么位置

腹通谷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陷谷的意思是什么

1、陷谷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陷骨。输(木)穴。2、穴义:胃经的地部经水此聚集。3、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陷谷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此聚集,故名陷谷。4、胃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和内庭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天部之气是横向传于冲阳穴,地部经水则下传内庭穴,本穴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