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

中医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

1.药慰法

①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②解除固定后可用生姜50克,带根葱5根或花椒3克。煎水熏洗患处;也可用海桐皮清洗患处,有温经通脉之效。

2.针灸法

①体针:取肩偶、肩贞、肩内陵、曲池、臂膳、手三里,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可加用艾灸法。有温经通络,松解粘连的作用。②耳针:取脑、神门,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或埋针后用胶布固定,嘱患者每隔l-2小时自行按压1分钟,以维持针感。有活血止痛之效。

肱骨骨折很痛苦中医偏方来帮你

一、肱骨骨折初期的治疗:

肱骨骨折初期的治疗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

1、和营止痛汤:续断12克,赤芍9克,当归尾9克,乌药9克,苏木6克,陈皮6克,桃仁6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木通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双柏散:侧柏叶2份,黄柏l份,大黄1份,薄荷l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以水、蜜糖煮热,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或者是用中成药云南白药,口服,每次0.5克,每日3次。

二、肱骨骨折中期的治疗:

肱骨骨折中期的治疗以接骨续损为主。用生血补髓汤,生地黄12克,白芍9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当归9克,续断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红花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肱骨骨折后期的治疗:

肱骨骨折后期的治疗以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为主。

1、补肾壮筋汤: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自然铜12克,土鳖虫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骨科外洗: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煎水熏洗患肢,每日1剂。解除夹板外固定后使用。

另外,因为肱骨骨折最主要的还是要接骨,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当骨头回复原位之后,就需要重视一些营养的摄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新的骨头长出,所以说当遇到骨折问题的时候,所以说食疗保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肱骨头骨折治疗方法

1.嵌入型:对无移位者仅以三角巾悬吊固定4周左右。对有成角移位者应先行复位,青壮年者以固定于外展架上为宜。

2.粉碎型:手法复位后外展架固定4~5周。手法复位失败者可将患肢置于外展位牵引3~4周,并及早开始功能活动。亦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对开放复位后仍无法维持对位或关节面严重缺损(缺损面积超过50%)者,可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尤其适用于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3.有游离骨片者:手法复位一般难以还纳,可行开放复位;对难以还纳者,可将其摘除。

4.晚期病例:以补救性手术为主,包括关节面修整术、肱二头肌肌腱的腱沟修整术、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肩关节成形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肱骨骨折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

肱骨外科颈接近盂肱关节,骨折又多发生在中老年,特别是老年患者,极易因此引起冻结肩,因此仔细了解病情,选择治疗方法,保持肩关节一定的活动度,是治疗所必须考虑的。对①裂纹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当疼痛减轻后尽早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②外展型骨折:骨折有嵌插且畸形角度不大者无需复位,以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并逐步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无嵌插的骨折应行手法整复,随后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3~4周;③内收型骨折:有移位者皆应复位,复位方法有手法及切开两种,并给以适当的外固定或内固定。

1.手法复位外固定

一般需在骨折血肿内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卧,以内收型为例。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者腋下向上牵拉肩部,另一助手握患肢肘部并保持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当两助手将骨折两断端拉开后,术者两拇指按住骨折部位向内推,其余四指抱住骨折远端向外牵拉,同时外展上臂。向外成角矫正后,再徐徐前屈肩关节过头部,术者用力向后挤压骨折部位以矫正向前成角,一般骨折即可复位(图2)。若畸形较大,此法仍不能复位时,可改用以下手法进行复位:术者立于患者前外侧,两拇指置于骨折远段后侧,其余四指环抱肩前侧相当于骨折成角部位,在牵引下持握前臂的助手将上臂逐渐前屈上举过顶,此时术者两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向前推顶,其余四指由前向后扣挤按压成角部位,如有骨擦感时表示骨折断端相互抵触,成角畸形已矫正,骨折已复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应用适当的外固定。常用者有:

患肢取屈肘位,用石膏绷带条环绕肩、肘固定;或者用肩人字石膏固定于上举位2~3周。以后改为其他固定,此法只适应骨折向前成角难矫正者。

如骨折断端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对位时,可用外展支架固定,并沿肱骨纵轴加用皮肤牵引以控制骨折近端向外成角畸形。此法现已少用。

无论用哪种方法固定,皆需早期开始功能活动,一般4周左右就可酌情去除固定。

2.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可用非手术疗法。以下几种情况考虑手术:

①外科颈骨折移位严重,复位后不稳定;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者;

②50岁以下病人合并肱骨头粉碎骨折;

③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有移位并与肩峰下部抵触;

④不能复位的骺板骨折分离(肱二头肌长头嵌入);

⑤治疗较晚,已不能复位的青枝骨折。

臂丛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在三角肌前缘分开部分肌纤维,并在离肩峰止点1cm处横断三角肌,显露骨折处,认清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两骨折端,撬拨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缝合肌肉及皮肤(图3)。术后当天可起床,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去克氏针,逐渐练习活动。

肱骨骨折的中医治疗

药物法

①可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如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熟地、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陈皮、淫羊藿;如体弱者加当归、黄芪。②中成药选用七厘散、夺命丹、正骨紫金丹。③有止痛作用的单味中药有川、草乌、威灵仙、五加皮、制南星。

外治法

①落得打12克,伸筋草12克,桑寄生9克,红花5克,全当归9克,桂枝3克,草乌9克,独活9克,研成粉末,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②骨折早期外敷断骨丹,中后期外敷接骨丹。可有补肝肾,强筋骨之效。

药慰法

①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

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②解除固定后可用生姜50克,带根葱5根或花椒3克。煎水熏洗患处;也可用海桐皮清洗患处,有温经通脉之效。

针灸法

①体针:取肩偶、肩贞、肩内陵、曲池、臂膳、手三里,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可加用艾灸法。有温经通络,松解粘连的作用。②耳针:取脑、神门,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或埋针后用胶布固定,嘱患者每隔l-2小时自行按压1分钟,以维持针感。有活血止痛之效。

右肱骨骨折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肱骨骨折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如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熟地、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陈皮、淫羊藿;如体弱者加当归、黄芪。

②中成药选用七厘散、夺命丹、正骨紫金丹。

③有止痛作用的单味中药有川、草乌、威灵仙、五加皮、制南星。

2.外治法

①落得打12克,伸筋草12克,桑寄生9克,红花5克,全当归9克,桂枝3克,草乌9克,独活9克,研成粉末,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②骨折早期外敷断骨丹,中后期外敷接骨丹。可有补肝肾,强筋骨之效。

3.药慰法

①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②解除固定后可用生姜50克,带根葱5根或花椒3克。煎水熏洗患处;也可用海桐皮清洗患处,有温经通脉之效。

4.针灸法

①体针:取肩偶、肩贞、肩内陵、曲池、臂膳、手三里,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可加用艾灸法。有温经通络,松解粘连的作用。

②耳针:取脑、神门,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或埋针后用胶布固定,嘱患者每隔l-2小时自行按压1分钟,以维持针感。有活血止痛之效。

肱骨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上文中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几种方法,一般中医治疗方法只能适用于肱骨骨折不为严重的情况下才可进行。肱骨骨折处症状严重只能进行手术治疗后再加以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那么才会使得病情取得较快的治愈效果。

肱骨外上髁骨折病因

肱骨外上髁骨折:

病因

本病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部先着地,外力沿桡骨向上撞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分为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骨折和翻转移位骨折三种。

1.无移位骨折

暴力的作用较小,仅发生骨折,如裂缝骨折或移位很小的肱骨外髁骨折。

2.轻度移位骨折

骨折块向外移位,或有45°以内的旋转移位,骨折块仍位于肱骨小头和肱骨近段骨折面之间。

3.翻转移位骨折

翻转移位骨折又可分为后移翻转型和前移翻转型。后移翻转型又被称为伸直翻转移位型,此型相对多见;前移翻转型又被称为屈曲翻转移位型,此型少见。

临床表现

外侧肿胀,并逐渐扩散至整个关节。骨折脱位型肿胀最严重。肘外侧出现瘀斑,逐渐扩散可达腕部。伤后2~3天皮肤出现水疱。肘外侧明显压痛,甚至可发生肱骨下端周围压痛。移位型骨折者可能触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可发生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关节活动丧失。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旋转功能一般不受限。

在对肱骨外上髁骨折病因认识后,治疗肱骨外上髁骨折前,患者一定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肱骨外上髁骨折问题有很好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肱骨外上髁骨折治疗的时候,患者运动一定要减少进行,使得不会影响骨折治疗。

肱骨远端骨折分型有什么

肱骨骨折存在多种分类和治疗方法,通常根据骨折部位可被分为近端、中段、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通常是发生在老年人的低暴力损伤,肱骨远端骨折则多为年轻患者的高能量损伤,而肱骨干骨折则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中同样常见。多节段肱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因此,目前尚无多节段肱骨骨折相关分类及治疗方法的文献报道。

骨科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4 年 1 月的 Injury。

A 型: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B 型:肱骨干多处骨折;C 型: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远端骨折。其中 A 型肱骨多处骨折可进一步分为 3 个亚型:A1 型: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合并移位的肱骨干骨折;A2 型: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干骨折均有移位;A3 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且骨折线延伸至肱骨干。

治疗方法分为 3 种:外固定、髓内钉和钢板。外固定之间因为很难抓持稳定肱骨近端骨折块而仅仅应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而髓内钉和钢板则是常用的内固定选择。

肱骨骨折患者早中晚期功能保健法

肱骨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大多数肱骨骨折由创伤引起,称为创伤性肱骨骨折。而治疗肱骨骨折的基本原则就是复位、固定以及功能锻炼。

其中,复位,就是将移位的肱骨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这是治疗肱骨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肱骨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固定,顾名思义就是将肱骨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肱骨骨折愈合的关键。

而功能锻炼则是尽快的恢复患肢的活动,是促进肱骨骨折愈合,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也是患者最关注的康复方法。

为此,我们为您简单介绍一下肱骨骨折患者早、中、晚期的康复训练方法。

早期:伤后1~2周。此时康复应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以肌肉舒缩形式的小幅度锻炼。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

中期:伤后2周以后。患处肿胀消退,损伤组织开始修复,肱骨骨折日趋稳定。此期除上述锻炼外,逐步锻炼肱骨骨折上下的关节,并在接近临床愈合时加大活动幅度、次数及活动力量。

晚期:伤后7~10周。此时肱骨骨折患处已将近愈合,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患者可做些室外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工作功家务,还可配合按摩、理疗或外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

相关推荐

小儿肱骨骨折怎么办

肱骨骨折一般常因直接暴力所引起,如产伤骨折、穿衣时将患儿上肢粗暴地塞入衣袖造成骨折。间接暴力也能引起骨折,如儿童掰腕而扭断。常见骨折部位在肱骨中、下段。 其症状是患肢上臂肿胀、疼痛、畸形,出现骨摩擦伤和功能障碍,X线摄片或透视可以确定诊断。 治疗新生儿产伤肱骨骨折比较简单,可在患儿腋下前胸间置一棉垫,肘关节屈曲成直角位,用绷带缚于胸部固定2~3周即可痊愈。 儿童肱骨骨折如有错位,需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后,用夹板固定,或用管形悬垂石膏以纠正重叠畸形,一般固定4~6周。

肱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一、肱骨骨折症状体征 肱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局部常出现瘀斑,左上臂纵轴叩击时。 骨折处有锐角:患肢较健侧略短,可出现畸形骨擦音。 肱骨骨折:患臂肿痛较剧,有明显的压痛,不能握拳,功能丧失,患者常将前臂依附于胸壁。 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肩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肱骨骨折辨证分型分二期。 ①前期:局部肿胀,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气血不畅,疼痛难忍。 ②中后期:骨痂形成,肿胀消退,但肝肾亏损0气机不畅。 二、肱骨骨折检查 X线检查可

老人跌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出现骨折

①脊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后造成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 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慢性背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 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则视其脊髓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②肱骨骨折:据统计学研究 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 率在 50 岁以后也以倍数增加,显示此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系; ③桡骨骨折:平衡的失调加上骨质疏松使得年老女性有很高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机会。桡 骨远端骨折中最常见发生在跌倒时以背伸的手腕撑地,造成手腕部位的银

肱骨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1.神经损伤 以桡神经损伤为最多见,肱骨中下1/3骨折,易由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引起不完全性桡神经损伤,一般于2~3个月,如无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再行手术探查。在观察期间,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使用可牵引手指伸直的活动支架,自行活动伤侧手指各关节,以防畸形或僵硬。 2.血管损伤 在肱骨骨折并发症中并不少见,一般肱动脉损伤不会引起肢体坏死但也可造成供血不足,所以仍应手术修复血管。 3.骨折不连接 在肱骨中下1/3骨折常有见到,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损伤暴力、骨折的解剖位置及治疗方法有较大关系。创伤及

肱骨骨折的几个治疗方案

肱骨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以下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病情。 患者仰卧,肘关节屈至900,前臂中立位,肩关节外展45度(外展型)或70度(内收型),前 展300,在局麻下,用一宽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将布带两端系在墙钩上或头侧的床架上,在布带中闯用一木块支撑,以免布带钳夹胸廓, 助手双手分别握住患肢肘部和腕部,沿患肢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以矫正缩短移位和旋转移

老人跌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出现骨折

因为老年人肌力严重衰退,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加上骨质疏松,外力直接作用于疏松的骨质上,而极易发生骨折。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椎、肱骨近端、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等,与这些部位骨质疏松严重密切相关。 ①脊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后造成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 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慢性背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 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则视其脊髓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②肱骨骨折:据统计学研究 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

肱骨上段骨折治疗方法

一.复位 骨折早期复位 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复位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如果过长地拖延复位时间,就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骨拆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所以,对每一个骨折,原则上应争取解剖学对位,而对某些骨折,复位时有一定困难,虽未完全恢复到解剖位置,但骨折愈合后,不影响该伤肢的功能,称功能对位。在治疗骨折时,要重视伤肢功能恢复,而不能片面地、机械地强求解剖学的复位。 二.固定 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它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

骨折一般多久能好 各部位骨折愈合的时间

1、肢体骨折:锁骨骨折70日;肩胛骨骨折60;肱骨骨折90日;尺骨干或桡骨干单骨折90日;尺桡骨双骨折120日;桡骨远端骨折90日;指、掌骨骨折70日;腕骨骨折130日;股骨颈骨折270日~365日;股骨干骨折120日;髌骨骨折120日;胫腓骨骨折120日;踝部骨折120日。 2、胸部骨折:一处肋骨骨折30日~40日;多根;多处肋骨骨折90日;胸骨骨折90日。 3、脊柱、骨盆部骨折:脊柱骨折120日;骨盆稳定型骨折90日~120日;骨盆不稳定型骨折120日~180日 4、颜面部骨折:鼻骨线状骨折30日;

小儿骨折最好看小儿骨科

不恰当治疗增加畸形几率 李旭介绍,由于肱骨部位是儿童的薄弱点,因而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骨折之一,成人发生这种骨折的几率很小。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孩子运动、玩耍不小心摔倒时。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就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一年前,5岁的瑶瑶在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不小心摔伤,到当地医院拍片后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当地医生建议,由于没有完全移位,没有必要做复位,只做石膏固定即可。最近,瑶瑶家人发现孩子的肘关节有些变形,肘

肱骨踝上骨折要怎样治疗

本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于相应的治疗: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疱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缺血性挛缩 关键是早期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