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家测血压需注意什么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家测血压需注意什么
家庭自测血压与诊所血压测量不同。高压高于135毫米汞柱、低压高于85毫米汞柱,我们称之为隐匿型高血压。我们的血压,清晨起床后的1—2小时左右最高,第二个高峰在晚餐前后(约18时—20时)。在家测血压时清晨起床1-2小时内测得的血压应该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当然,部分患者做不到或者不方便,测量第二个高峰时候(傍晚6—8时左右),也是可以的。如果这两个时间都做不到,那么其他时间测得的血压也至少能反应一天中血压的大部分情况,也可以退而求其次。
引起高血压原因
1、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或肥胖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得先从血压说起。我们都知道自来水能够进入各家各户,是因为水泵产生的动力让水流动,这个动力就是水压。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水泵,血液则为自来水,血管就是连接在水泵上的自来水管,人体的心脏运动就会产生压力,将血液泵到全身的动脉血管中,此时这个压力就叫血压。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收缩压”,也叫“高压”,当心脏舒张时血液的压力下降,此时的压力叫“舒张压”,也就是“低压”。
血压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如果血压太高就会造成血管受到压力,导致高血压,通常认为当血压(包括低压和高压)大于等于三次测定值均超140/90mmHg时即为高血压。
高血压并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那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从上文解释的血压形成的原理可知,凡是引起血管中的血量增多,血管的阻力增大,都会引起血压高。比如吃的太咸,钠盐就能增加血量,而长期精神压力大,或者抽烟,则会引起血管收缩,阻力增大。年纪大了血管老化硬化,弹性丧失也会引起血管阻力大。
对于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诱发因素,说法也比较多,其中普遍认为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如高钠低钾饮食、超重/肥胖、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老年人之所以易得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人的大动脉内膜和中层会发生变性,导致动脉弹性减退、血管腔狭窄,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遗传、环境与职业也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系。
高血压怎么产生的
简单低讲,由于血管阻塞,血脂粘稠流动性差,造成供养(供氧)不足,人体心脏自身调节泵压使供养充分,这时血压就升高了,这是普遍的原因还有其它特殊原因.根据世界高血压联盟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的最新定义,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异常升高,即收缩压(高压)等于或超过18.6kPa(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等于或超过12kPa(90毫米汞柱)的状态.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其中一项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血压指的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上肢肱动脉血压.
根据病因是否清楚,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其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即高血压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临床上所见的高血压90%一95%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
对于高血压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了。高血压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发现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饮食,按时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行治疗。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会遗传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有家庭史的,这个数据大概是60%,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因素了。
生活习惯引起的高血压
饮食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药物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年龄因素
年龄也是一个方面,年龄越大,引发高血压的几率就越大。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也有社会环境因素,个人比较比如下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生活环境中。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会有哪些原因引起高血压疾病呢。
发病原因
1.常见病因 1%~5%的原发性高血压可发展为急进性(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易发展成该型的疾病有:肾动脉狭窄,急性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妊娠毒血症等。
2.诱因 在极度疲劳,寒冷刺激,神经过度紧张和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诱因促使下易发生该型高血压。
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 急进性(恶性)高血压主要的血管损伤是动脉内膜增生和纤维素样坏死,内膜增生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时间有关,血管内膜增生肥厚,同时血管平滑肌肥厚,胶原沉积导致中膜肥厚,中膜与内膜增厚使腔径,管腔与壁的比例减小,虽然控制血压几周至几个月之后中膜增厚会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但严重高血压引起的内膜改变常导致不可逆的管腔狭窄,此外,血压上升致使有的部位血管痉挛,而有的部位血管扩张,痉挛是由于自动调节,而扩张则是因为其部位被过度伸张,尤其在平滑肌层变薄时,内皮细胞受损使纤维素和其他血液成分侵入,导致水肿,纤维素沉积和血栓形成,最后出现管腔狭窄,引起靶器官缺血,动物试验证明,MAP达到150mmHg时常发生动脉壁的严重损害,开始出现急进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一般认为它是严重高血压的非特异后果。
2.无论是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都有可能进展为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其中一些病例并无肾素,血管紧张素或其他加压激素激活的机制存在。
3.急进性高血压的DBP常大于130mmHg,良性高血压患者发展为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其血压明显升高。
4.抗高血压治疗可逆转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的病程。
5.动物试验证明,动脉压特别是DBP水平与纤维素性改变的发生(即急进型高血压的标志)密切相关,近几年开展的肾活检常发现有上述病变。
肾脏最常见的典型损害为过度增生性动脉硬化,急进性肾小球退变和内膜,黏膜增厚,恶性高血压累及肾脏血管损害主要发生在肾脏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及入球小动脉,病变性质与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不同,为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及坏死性动脉炎,同时,一部分肾小球出现局灶阶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小血栓及新月体形成,另一部分肾小球出现缺血性萎缩及硬化,并继发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进展非常迅速,临床上常表现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mmHg伴有视盘水肿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将出现蛋白尿,乃至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大于3.5g),并伴有血尿,白细胞尿及管型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短期内即可进展至尿毒症,此外,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的患者常有血中肾素,儿茶酚胺增高,可能与高血压时肾脏的改变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有关,并形成恶性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是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年长患者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X 线、超声及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或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变化和主动脉瘤,需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需与冠状动脉其他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需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需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需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需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鉴别。
高血压怎么产生的
简单的讲,由于血管阻塞,血脂粘稠流动性差,造成供养(供氧)不足,人体心脏自身调节泵压使供养充分,这时血压就升高了,这是普遍的原因还有其它特殊原因.根据世界高血压联盟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的最新定义,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异常升高,即收缩压(高压)等于或超过18.6kPa(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等于或超过12kPa(90毫米汞柱)的状态.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其中一项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血压指的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上肢肱动脉血压.
根据病因是否清楚,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其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即高血压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临床上所见的高血压90%一95%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
对于高血压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了。高血压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发现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饮食,按时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行治疗。
判断小儿血压是否正常的方法
小儿血压升高有哪些原因?
血压升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是继发性高血压。后者占小儿高血压患者的95%,即由于身体某些器官有病引起血压升高。多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等。其他原因还有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各种原因引起小儿颅压增高,如脑肿瘤、内分泌疾病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总之,小儿血压的升高常常说明患有某种疾病,应到医院检查,不可以自己乱服药。
如何判断小儿血压是否正常?
血压是反映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压的变化可以提示某些疾病。不同年龄小儿的正常值有所不同。因为各年龄小儿的血压数值有一定规律,所以一个小儿血压是否正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判断。
1岁以内小儿收缩压=月龄×2+68(毫米汞柱)。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
例如,5岁小儿收缩压=5(岁)×2+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舒张血压为收缩压数值的2/3,所以5岁小儿的正常血压应该是90/60毫米汞柱即12/8千帕(1毫米汞柱=0。133千帕)。
测量血压要安静时进行。当哭闹或运动后以及精神过于紧张时血压测得的数值常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