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小肝癌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手术切除都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因此,对肝功能代偿者[总胆红素<34微摩尔每升,白蛋白/球蛋白未倒置,即A/G比值>0.6,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50%以上]都应该力争彻底切除

肝癌病人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有缩小趋势,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做好选择,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且手术会给身体带了加大对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2.非手术疗法治疗小肝癌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肝动脉导管栓塞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化疗单独应用的疗效较差,可在腹部超声波引导下作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核素注射。在小肝癌中,核素在瘤内易分布均匀,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彻底,肿瘤体积缩小,效果较好。

3.小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肝癌病人多合并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如肿瘤位置有时位于肝门部附近,手术危险性较大。身体不能承受开胸手术者,如年老者体弱者,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良好的中药亦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的作用。中药也使用于其他治疗的全程,如在手术后使用治疗小肝癌的中药,在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同时抗击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在化疗过程中使用保护肝脏[3]。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s,BRM)又名生物调节剂,是免疫治疗剂的新术语。凡某一类物质主要通过免疫系统直接或间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并对肿瘤有治疗效果的药剂或方法,都可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

这些BRM药物包括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调节作用及能恢复、重建免疫功能的药物,多种细胞因子如淋巴因子、单核因子、肿瘤生长抑制因子和胸腺因子等;免疫活性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细胞因子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等。

另外,某些中药、多糖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也能促进免疫功能,均可以作为生物调节剂。国家批准的皂苷类BRM药物其中效果突出的是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h2是从人参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癌的活性小分子,能阻断癌细胞DNA,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控制肿瘤的活动。而且对体质虚弱的病人有更明显的效果,可提升抗病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基本无毒副作用,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最佳的药物选择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小肝癌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手术切除都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因此,对肝功能代偿者[总胆红素<34微摩尔每升,白蛋白/球蛋白未倒置,即A/G比值>0.6,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50%以上]都应该力争彻底切除。

肝癌病人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有缩小趋势,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做好选择,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且手术会给身体带了加大对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2、非手术疗法治疗小肝癌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肝动脉导管栓塞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化疗单独应用的疗效较差,可在腹部超声波引导下作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核素注射。在小肝癌中,核素在瘤内易分布均匀,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彻底,肿瘤体积缩小,效果较好。

3、小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肝癌病人多合并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如肿瘤位置有时位于肝门部附近,手术危险性较大。身体不能承受开胸手术者,如年老者体弱者,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良好的中药亦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的作用。中药也使用于其他治疗的全程,如在手术后使用治疗小肝癌的中药,在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同时抗击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在化疗过程中使用保护肝脏。

虽然手术治疗是小肝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小肝癌通常合并有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而且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

这三种方法可治疗小肝癌

近几年,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得到提高,临床发现肝癌多为小肝癌。而目前对小肝癌治疗最好的选择是行小肝癌切除手术。

手术治疗小肝癌

对于大多数小肝癌患者来说,小肝癌手术切除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小肝癌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

小肝癌病人发现时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做好选择,但手术会给身体带较大的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小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小肝癌通常合并有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如肝肿瘤位置有时位于肝门部附近,手术危险性较大。

身体不能承受开胸手术者,如年老体弱者,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良好的中药亦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的作用。中药也使用于其他治疗的全程,如在小肝癌手术后配合治疗小肝癌的中药,在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同时抗击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在化疗过程中使用保护肝脏等。

小肝癌的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小肝癌病人,肝动脉导管栓塞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化疗单独应用的疗效较差,可在腹部超声波引导下作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核素注射。在小肝癌中,核素在瘤内易分布均匀,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彻底,肿瘤体积缩小,效果较好。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思想

肝癌的‘本’是脾虚“的,使西医的肝癌与中医的”脾虚“相对应,建立肝癌脾虚辨证为主、治疗健脾为主肝癌的治疗新方法。这种思想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为”中心辨证“。所谓”中心“,指将西医诊断的某一病名冠以中医的一个证,并且认为此证就是该病的根本—即中心;在这个”中心“基础上,再分不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治疗;由此,提出了所有恶性肿瘤都应有”中心辨证“,乃至形成所有西医病的皆有相应的”中心辨证“和中心施治思路,使中西医结合更进一步。从西医诊断为肝癌,而从中医辨证,病虽在肝,而其本在”脾“。抓住”脾胃“病这个核心进行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

基本治疗方案肝癌治疗的目标,一为根治;二为延长生存期;三为减轻痛苦。从治疗角度结合国情,有几个因素与治疗息息相关;①肝功能代偿情况;②肿瘤累及半肝还是全肝;③肿瘤大于还是小于5cm;④门静脉主干有无癌栓。

早期肝癌宜尽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对小于5cm的小肝癌,如肝功能代偿,应力争切除,左叶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肝段或亚肝段切除;右叶或肝门区部,有肝硬化者宜局部切除,无肝硬化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小肝癌,术中可作患侧肝动脉结扎(hal)、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hai),酌情合并或不合并局部治疗,如冷冻、激光、微波、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后继续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术中未作hal者亦可术后作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治疗(tae)。小肝癌伴肝功能失代偿者宜作超声导引无水乙醇注射,少数可谨慎试tae。

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有黄疸、腹水者通常只宜用中医药治疗,但个别因肝门区单个肿瘤压迫引起梗阻性黄疸而无腹水者,如肝功能代偿,可试tae或手术作hal+hai,极个别甚或因此缩小而获得切除。对根治性切除后亚临床期复发或单个肺转移灶,均宜积极行再切除,如不能或不适切除,可作各种局部治疗。对癌症疼痛可采取相应止痛药与中医药调理措施,以减轻病人痛苦。

临床上由于绝大多数病人无手术指征,而有赖于药物治疗,中药与化疗是药物治疗的两大支柱,而中医药的疗效不逊于全身化疗,并有特点。中医认为:脾气虚是肝癌基本的发病机制,尤其在ⅰ、ⅱ期肝癌在治疗上我们多从脾论治。对于表现为肝肾阴虚的ⅲ期患者多采用肝、肾、脾同治的治则。

原发性肝癌的最佳的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

(三)多模式的综合治疗是近年对中期大肝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

(四)肝动脉栓塞化疗(TAE)这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多采用碘化油(lipiodol)混合化疗法药或131I或125I-lipiodol、或90钇微球栓塞肿瘤远端血供,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近端肝动脉,使之难以建立侧支循环,致使肿瘤病灶缺血坏死。化疗药常用CDDP80~,加100mg5Fu1000mg丝裂霉素10mg〔或阿霉素(ADM)40~6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MMC)10mg于超声乳化的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栓塞化疗应反复多次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我院放射科资料,34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较大肝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一年生存率仅为11.1%,合并肝动脉栓塞治疗一年生存率提高到65.2%,随访生存最长52月,30例肿瘤缩小获手术切除机会。对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者此法属禁忌,门脉主干癌栓阻塞者亦不相宜。

肝癌

肝右叶多发结节型肝癌治疗后复查可见肝左动脉增粗(A),肝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染色灶(B)

肝右叶巨块型肝癌行选择性化疗栓塞术

(五)无水酒精瘤内注射超声导下经皮肝穿于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以肿瘤直径≤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的肝癌为首选。对小肝癌有可能治愈。≥5cm效果差。

综上所述,早期肝癌宜迟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导向治疗已取得初步成功,基因治疗已前景在望。

小肝癌如何治疗

小肝癌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肝部分切除、肝移植、介入栓塞、放化疗及中医药等措施。由于小肝癌癌肿小包较小,手术切除的机会比较大,因此一旦发现为小肝癌应及早做切除。但是,肝部分切除创伤较大,常受肝功能状况、肝癌部位、患者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肝硬化背景较重的患者来讲,这并不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介入栓塞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介入栓塞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但其疗效受肿瘤动脉血供的制约,常难以完全杀死肝癌细胞。

由于小肝癌的动脉血供常不丰富,因而,它对小肝癌的应用价值不如大肝癌。肝移植小肝癌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

肝移植对治疗小肝癌也有满意的疗效,对那些肝功能差得近乎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讲,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肝移植费用巨大,时常也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且多需要终身治疗。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尚难以承受肝移植的巨额费用。放化疗也是小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但由于二者同时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上现多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小肝癌是什么

在肝癌的分类中,还有一个不太被人知道的的小分支,那就是小肝癌,顾名思义,是指体积较小的肝癌,是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癌。小肝癌的特点是体积小,相对于大肝癌而言,生长较慢、恶性程度普遍较低、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小、大多能够获得手术切除,切除后复发率以比较低,因此,小肝癌是预后较好的一种肝癌。国内外报道显示,小肝癌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60%~70%,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长期存活。但是小肝癌的症状很不明显,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仍毫无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一些以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因此很大程度上,当患者发现病情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往往已经不再是小肝癌了,而多数已经处于晚期了。因此小肝癌的早发现和早诊断主要依靠在没有症状体征的时候做健康体检。特别是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应该有意识地主动每年至少做两次甲胎蛋白和超声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小肝癌,获得好的疗效。小肝癌的治疗可选用手术治疗,这是小肝癌患者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直径越小则五年存活率越高。术后应该注意避免发生转移以及术后并发症。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导管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对于肝硬化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肝脏移植治疗。

小肝癌的治疗

小肝癌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肝部分切除、肝移植、介入栓塞、放化疗及中医药等措施。由于小肝癌癌肿小包较小,手术切除的机会比较大,因此一旦发现为小肝癌应及早做切除。但是,肝部分切除创伤较大,常受肝功能状况、肝癌部位、患者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肝硬化背景较重的患者来讲,这并不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介入栓塞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介入栓塞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但其疗效受肿瘤动脉血供的制约,常难以完全杀死肝癌细胞。由于小肝癌的动脉血供常不丰富,

因而,它对小肝癌的应用价值不如大肝癌。肝移植小肝癌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肝移植对治疗小肝癌也有满意的疗效,对那些肝功能差得近乎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讲,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肝移植费用巨大,时常也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且多需要终身治疗。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尚难以承受肝移植的巨额费用。

放化疗也是小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但由于二者同时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上现多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如何发现小肝癌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亦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环节。

临床上由于小肝癌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早期更是难以发现。肝癌发展速度快,且治疗上比较棘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小肝癌是防止小肝癌向恶性肝癌纵向发展的关键环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小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专家介绍,首先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复查并详细了解及提高小肝癌症状的警觉意识,应注意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或是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表现者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若患者出现无诱因肝区疼痛、体重及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其次,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若检查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再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辅助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若未发现肝癌建议此类人群应每半月复查1次甲胎蛋白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对肝癌早期发现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有条件者可以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互补检查不足与误差,有利于早期发现小肝癌。

专家介绍,认真做好肝癌的定期检查及对肝癌早期症状的警惕意识,对于早期发现小肝癌,改善肝癌患者预后有很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临床上,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常采用手术联合生物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般小肝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使一部分肝癌患者获得长久生存率,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这往往是导致小肝癌术后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因此专家建议术后联合生物免疫治疗,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活性,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联合生物免疫治疗不仅能有效防止小肝癌术后复发转移,还能提高患者抗肿瘤免疫能力,增强患者术后体质,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整体身体状况,最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小肝癌的早期症状

小肝癌是相对于大肝癌而言的。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患者常无临床症状。瘤结节多呈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出血及坏死。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厘米。

小肝癌的早期症状:

1、腹胀症状:多见于左叶增大,压迫胃部所致,表现上腹部胀满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腹水可导致全腹膨胀。

2、发热症状:肝癌发热大都在37.5℃—38℃之间,少数可以更高,病人常认为是感冒发热而就诊。体温高,但痛苦不明显。发热原因可能癌瘤内部缺血坏死,坏死产物被吸收,或肝功能不良,代谢紊乱产生致热原。

3、乏力消瘦症状:是小肝癌早期症状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癌组织代谢产物的刺激,饮食少进,导致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消瘦。

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小肝癌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有时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部分病人肝区紧绷或胀感。

5、消化道症状:是小肝癌早期症状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消化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胃肿大,肝脏受压迫,食欲下降等。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肠道感染,腹水导致肠功能紊乱而常引起腹泻。

什么是小肝癌

小肝癌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患者常无临床症状。瘤结节多呈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出血及坏死。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厘米。

病因

1.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

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2.黄曲霉毒素

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污染

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4.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

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肝癌手术最好的医院

肝癌手术最好的医院在哪里?患者再选择医院的时候还是尽量的选择三甲以上的医院较好。

怎样合理治疗肝癌: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医学影像学、癌的局部治疗、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的进展,人们对肝癌的认识、研究、诊断、治疗等均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少有临床潜在意义的途径。肝癌的研究无论在流行病、病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肝癌病因的概念有所更新,诊断由较难变为较易,治疗由单一的外科变为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预后也由不治变为部分可治。

手术在肝癌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在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概念的基础上,肝癌外科又有了不少进步。在过去单一的大肝癌切除基础上又出现了能明显提高疗效的小肝癌切除,能明显延长切除后生存期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以及给部分不能切除大肝癌提供生路的“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

小肝癌十年能治好吗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术切除、消融术、TACE(经皮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首选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或消融术。但是单一的治疗,如手术治疗,肝癌的复发率仍然很高,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1.手术治疗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手术切除都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因此,对肝功能代偿者(总胆红素<34微摩尔/每升,白蛋白/球蛋白未倒置,即A/G比值>0.6,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50%以上)都应该力争彻底切除。

肝癌患者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有缩小趋势,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最好选择,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且手术会给身体带了加大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2.非手术疗法

对于不能或不接受外科手术的小肝癌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小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既包括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如PEI/RF,也包括肝动脉血管栓塞化疗术(TACE)以及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射频消融术,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微创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远期疗效可达到与手术类似的效果,因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越来越广泛。射频消融治疗术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外科术中射频消融;②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前一种常由外科医生在术中完成,后一种大多由介入科医生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在肝内的解剖学位置来确定。TACE肝癌的诊断也可以用于肝癌的治疗,尤其是怀疑多发肿瘤时,宜先行TACE治疗。由于化疗效果有限,早期小肝癌很少采用化疗。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可作为消融治疗、TACE治疗等的补充手段。另外,小肝癌的放疗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治疗得当能够实现根治。对于有些小肝癌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为虚弱,这时放射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像射波刀立体放射治疗,精准度有所提高,治疗时间缩短,能够有效缩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症状,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小肝癌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小肝癌

对于大多数小肝癌患者来说,小肝癌手术切除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小肝癌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

小肝癌病人发现时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做好选择,但手术会给身体带较大的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小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小肝癌通常合并有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如肝肿瘤位置有时位于肝门部附近,手术危险性较大。

身体不能承受开胸手术者,如年老体弱者,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良好的中药亦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的作用。中药也使用于其他治疗的全程,如在小肝癌手术后配合治疗小肝癌的中药,在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同时抗击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在化疗过程中使用保护肝脏等。

小肝癌的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小肝癌病人,肝动脉导管栓塞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化疗单独应用的疗效较差,可在腹部超声波引导下作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核素注射。在小肝癌中,核素在瘤内易分布均匀,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彻底,肿瘤体积缩小,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

小肝癌的检查

1.甲胎蛋白(AFP)检测 AFP检测对于小肝癌检查的意义非常大,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可以定期进行AFP做筛选检查,检查的结果如果是AFP呈现阳性并且不断升高,需要警惕小肝癌存在的可能。尚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呈阴性,AFP均可不增高。因此,仅靠AFP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 2.CT扫描 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非常准确的发现小肝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小肝癌的首选方法。 3.超声检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亚临床小肝癌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超声在普查中担任

肝癌生活中药注意什么

日常预防: 1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引起情绪波动的各种刺激活动; 2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不仅可使肝癌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促使癌症的复发或转移,而且可加重肝功损害,导致病情恶化; 3 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忌烟忌酒,不吃霉变的粮食,少吃腌制肉制品等; 4 生活规律,日常起居,户外活动,饮食营养,身体锻炼,规律化; 5 避免感染乙肝和丙肝。肝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专业指导: 1、对于有乙肝、丙肝等肝病病史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血AFP水平和肝脏B超,对肝癌做到早

小肝癌的早期症状

1、腹胀症状:多见于左叶增大,压迫胃部所致,表现上腹部胀满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腹水可导致全腹膨胀。 2、发热症状:肝癌发热大都在37.5℃—38℃之间,少数可以更高,病人常认为是感冒发热而就诊。体温高,但痛苦不明显。发热原因可能癌瘤内部缺血坏死,坏死产物被吸收,或肝功能不良,代谢紊乱产生致热原。 3、乏力消瘦症状:是小肝癌早期症状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癌组织代谢产物的刺激,饮食少进,导致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消瘦。 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小肝癌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

恶性肿瘤能治好吗

目前国际恶性肿瘤的总体治愈率接近60%,说明有一半以上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我们的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规范的、积极的治疗,恶性癌症治愈,带瘤生存已经让很多患者受益。 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80-90%可治愈)。例如: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宫颈癌10年生存率可达94%,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大肠癌息肉顶部癌变摘除治愈率96%以上,有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后20余年仍健在。 我国一直是胃癌的高发区。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持续增高中,15%的患者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胃癌

咳嗽可能是肝癌信号

肝癌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还会有转移症状及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咳嗽就是其中一种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莫名的咳嗽,经过反复治疗却不见痊愈,走了很多弯路,等到查出是肝肿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非常可惜。由于患了肝癌,肿瘤刺激膈肌,引起咳嗽,被当作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病人,不在少数。提到肝癌疼痛,很多老百姓想到的就是肝区痛,其实不然,肝癌的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咳嗽外,突出的肝肿瘤刺激膈肌,还会引起腰背的放射痛。 有些肝癌患者还会表现为疼痛症状,如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很容易认为是腹部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癌引起腹痛

癌症是绝症吗

有些患者或家属对于恶性肿瘤过分恐惧,认为患恶性肿瘤即不治之症,无异于被判死刑,其实不然。人体许多部位都可发生恶性肿瘤,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疗效和预后是不一样的:如乳腺癌、甲状腺癌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总很高,有的甲状腺癌患者甚至可以长期带瘤生存。论同一部位的恶性肿瘤分期不同,疗效和预后也不同:如早期胃癌、早期小肝癌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晚期肿瘤,可以长期存活。同一肿瘤不同的病理类型,预后也不一样:如甲状腺癌中的乳头状癌比未分化癌的预后好,生存率高。因此,人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癌症就是绝症,患恶性肿瘤后要正确地面对,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

1.症状:原发性肝癌临床症状较明显,多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厌食、肝区疼痛等症状,病程发展也较快;而继发性肝癌常以肝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常较轻,病程发展较缓慢。 2.病史: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肝病(乙肝或丙肝标志物常阳性)或肝硬化病史;而继发性肝癌多无慢性肝病病史,多是由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的。 3.体征:原发性肝癌多半有蜘蛛痣、肝掌等肝硬化体征;而继发性肝癌多不伴有肝硬化体征。 4.B超结果:原发性肝癌时B超多显示为边界较为清楚的强光团或暗

如何避免患上肝癌

一、肝癌的预防工作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 肝癌的病因主要是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饮用水的污染,因此防肝炎、防霉和改良饮用水是防治肝癌的关键,具体而言,在新生儿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杜绝肝炎的发生; 搞好粮食的收藏,不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饮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在我国的肝癌高发区如启东,通过上述的措施,已经观察到了肝癌发病率的下降。 二级预防是指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 目前的诊断条件能够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但问题是

肝癌治疗

(1)针灸 ①针刺加穴住注射 取穴:百会、胃区(头针穴)、内关、三阴交、肝俞、肾俞、命门、阿是穴。 操作:进针得气后,轮流捻转3次即退针,另以20%~50%的胎盘注射液在足三里、大椎、阿是穴作穴位注射,每穴2~4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此外,根据病情,选用四逆散、五苓散、茵陈蒿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酌用强心利尿剂、维生素、能量合剂、人体白蛋白、输血等。 疗效:共治疗34例,平均生存期7.84个月,存活9个月1例,2年1例,3年1例,4年2例,其中2例占位性病变消失

咳嗽久治不愈竟是肝癌

肝癌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还会有转移症状及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咳嗽就是其中一种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莫名的咳嗽,经过反复治疗却不见痊愈,走了很多弯路,等到查出是肝肿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非常可惜。由于患了肝癌,肿瘤刺激膈肌,引起咳嗽,被当作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病人,不在少数。提到肝癌疼痛,很多老百姓想到的就是肝区痛,其实不然,肝癌的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咳嗽外,突出的肝肿瘤刺激膈肌,还会引起腰背的放射痛。有些肝癌患者还会表现为疼痛症状,如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很容易认为是腹部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癌引起腹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