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炎的症状表现

肝炎的症状表现

对于肝炎的早期症状,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由于早期的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尤其是肝炎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往往导致乙型肝炎患者对病情的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如果乙型肝炎患者能够在早期就能够自我发现病情,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加大乙型肝炎治疗的几率,而且也能减少传播给家人及其他人的机会。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小孩症状是精神差,不爱玩耍,常想睡觉;尿液颜色发黄呈浓茶色,病情严重者皮肤、眼睛、孔膜均发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是阴寒性黄疸的表现;浑身无力,感觉发冷,体温生高39度,肝区疼痛而且肝变大。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疽。

总之,肝炎的早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

丙肝炎症状是什么

丙肝炎的早期症状1、皮肤发黄:从未患过丙肝的人,丙肝患者早期症状在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肝痛、极度乏力后,忽然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则表明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丙肝炎的早期症状2、肝掌:与常人的手掌颜色大不相同,普通人的手掌颜色红润,而患有丙肝的病人手掌心泛白无血色。

丙肝炎的早期症状3、面色晦暗:与太阳晒黑的皮肤不同,该情况面部暗淡而无光泽度;另外严重的黑眼圈都是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症状。

丙肝炎的早期症状4、黄疸:丙肝感染急性黄疸型时,丙肝患者开始出现黄疸现象,这个时期的患者除了出现黄疸以外,也会出现前两个阶段的症状,不同患者之间出现的症状不同,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丙肝炎的早期症状5、蜘蛛痣:中间有一红点,周围有血丝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这一丙肝患者早期症状可与其他血管痣相鉴别。

得了肝炎症状有哪些

1、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逐渐恢复正常。

2、疲乏无力(排除其他劳力因素):表现为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

3、食欲减退,恶心厌油、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这些是肝炎的症状突出表现之一,这是大多数肝炎患者都有的症状。因为得了肝炎后,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引起厌油食、消化功能降低。

4、精神差,不爱玩耍,常想睡觉;尿液颜色发黄呈浓茶色,病情严重者皮肤、眼睛、孔膜均发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是阴寒性黄疸的表现;浑身无力,感觉发冷,体温生高39度,肝区疼痛而且肝变大。

总之,肝炎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症状可能与其他如感冒、胃肠疾病相似。但是,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引起的而疏忽治疗,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状

常见症状

发热伴关节肿痛 黄疸

AIH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体征,病理改变虽有一定的特征,但也非特异性。部分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有爆发性肝炎。本病女性多见,在10~30岁及40岁呈2个发病高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表现为疲劳、上腹不适、瘙痒、食欲不振等。早期肝大,通常还有脾大、黄疸、蜘蛛痣等。晚期发展为肝硬化,可有腹水,肝性脑病。

肝外表现可有持续发热伴急性、复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女性患者通常有闭经;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满月面容、痤疮、多体毛、皮肤紫纹;还可以有甲状腺炎和肾小球肾炎等表现。合并肝外表现时,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

慢性肝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肝炎症状

1纳呆

肝炎的症状常见食欲不振,或不思饮食,或纳食无味,或食后胃脘呆滞,厌恶油腻。

2疲倦

肝炎的症状的特点是四肢无力,全身疲乏困倦,懒动思睡,精神不振,食欲少思,舌苔薄白,脉虚弱。

3胁痛

胁为肝之分野,邪在肝,则胁痛,疼痛常因情志变动而增减,嗳气脘闷,肝炎的症状饮食减少,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4腹胀

腹胀是最常见肝炎的症状,临床表现:

胃脘痞闷,肚腹发胀,饮食少思,肢体酸软,舌苔白腻,脉弦缓。

1新鲜的蔬果

新鲜的果蔬当中,所含有的维生素的种类比较齐全,且含量也高,纤维素相对含也比较多,这都是肝炎患者所不可缺的食物,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些。

2水产品

比如淡水鱼、虾以及海洋中的生物海参等,该类食品所含蛋白质非常丰富,有助于受损肝细胞的修复。

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吃海鲜要适量。

3豆类食品

由大豆制成的食品,不仅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该类食品中含有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

4菌类食品

我们常见的菌类食品有蘑菇、香菇、鸡腿菇、平菇等,无污染,影响价值高,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肝功能的改善非常有帮助。

慢性肝炎症状

一、慢性活动性肝炎:

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倦怠无力、食欲差、腹胀、溏便、肝区痛等面色常晦暗,一般健康情况较差,劳动力减退。肝肿大质较硬,伴有触痛及叩击痛,脾多肿大。可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及明显痤疮。肝功能长期明显异常,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丙种球蛋白及IgG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可出现阳性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增多而补体C3、C4可降低。部分病例出现肝外器官损害,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二、慢性迁延型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达半年以上,仍有轻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症状,多无黄疸。肝肿大伴有轻度触痛及叩击痛。肝功检查主要是ALT单项增高。病情延迁不愈或反复波动可达1年至数年,但病情一般较轻。

病毒性肝炎症状分析

①围产期传播,如母亲hbeag阳性,其婴儿发生hbv感染率可高达75%~90%以上,其中多数患儿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②宫内传播的发生率为5%~15%。

由于小儿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小儿肝炎与成人不同,其临床特点有:

①多数起病较急,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短,平均约4天。

②多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③消化道症状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尤为明显。

④肝脾肿大较多见且明显。

⑤病程中发生脱水、酸中毒、低血糖较成人多。

⑥病程短,恢复快,发热约3天,消化道症状1周左右,黄疸1~2周消退。

⑦黄疸型肝炎预后较成人为好。

⑧无黄疸型肝炎常见,多数没有症状或只有食欲不振、不想活动等轻微症状,不经查体、化验极易误诊、漏诊。

病毒性肝炎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

1.潜伏期

甲型肝炎15~45日(平均30日),乙型肝炎30~180日<平均70日),丙型肝炎15~150日(平均50日),丁型肝炎同乙型肝炎,戊型肝炎10~75日(平均40日)。

2.临床经过

(1)急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

1)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①黄疸前期:甲、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乙、丙、丁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亦可有发热。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可有皮疹、关节痛等血清病样表现。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血清ALT升高,本期持续5~7d。②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和皮肤瘙痒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③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大多持续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较急性黄疸型肝炎常见,占急性肝炎病例的90%以上。症状较轻,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及肝区疼痛等。少数患者有短暂发热、恶心、腹泻等症状。体征大多有肝肿大,有轻触痛和叩痛,脾肿大少见。肝功能呈轻、中度异常,由于症状较轻且无特异性,仅有肝肿大和肝功能改变一般不易被诊断。病程约3个月。

(2)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发病日期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肝炎表现者。①轻度: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者;②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⑧重度:有明显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而排出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anine transaminasa一ALT)和/或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ombin activitrPTA)为60%~40%,胆碱酯酶<2500U/L,4项检查中有l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重度肝炎。B型超声检查结果可供慢性肝炎诊断的参考。

(3)重型肝炎

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肝炎中的0.2%~0.5%,病死率高。所有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型肝炎,甲型、丙型少见。重型肝炎发生的病因及诱因复杂。

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常有过度疲劳、精神刺激、营养不良、妊娠等诱因。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在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黄疸急剧加深,酶疸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小于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本型病死率高。

2)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上称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日至24周以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Jl度以上干性脑病)者,属于此型。患者肝炎症状急剧增重,黄疸迅速加深≥17lμmol几(10mg/dl),出现出血、腹水表现,肝性脑病多于疾病后期发生。本型病程较长,可达数月,多死于消化道出血,腹腔、肺部等多处感染,肝功能衰竭。存活者近l/3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其凝血酶原活动度也应低于40%。

3)慢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这一概念,最先由我国学者70年代提出,目前己被国际上承认,并已经定为重型肝炎的其中一型。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的进步,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逐渐减少,慢性重型肝炎已经在重型肝炎中占了重要地位。慢性重型的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型相似,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或携带者)基础上发生的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以下特点:①消化道症状不如亚急性重型明显:②昏迷发生比亚急性重型更晚,甚至非疾病的临终期,均不发生昏迷;③腹水出现早,且量大;④主要的死亡原因多为重型肝炎伴发的合并症,如消化道出血、全身各个部位的感染等,而很少直接死亡于肝功能的衰竭。

急性肝炎症状有哪些

1、食欲减退:肝炎患者早期常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2、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肝细胞破坏、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乏力。

3、 发热;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可能由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毒血症(毒血症【译】:又称“多发脓肿”,属于病情较重的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之一。)所引起。

4、尿黄、巩膜或皮肤黄染:黄疸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尿色加深。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

5、出现肝区隐痛:肝炎患者早期常出现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

放射性肝炎症状

1、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严重。肝炎患者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也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加之代谢产物不能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故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2、疲乏无力

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其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3、黄染

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分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红素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

急性肝炎症状

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急性肝炎症状,简单来说,急性肝炎其实又可以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其实这两个分类在症状上面就可以分辨出来的。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看。

急性肝炎感染后症状引: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

急性乙肝的分类症状:急性乙肝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占急性乙肝的90%以上。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的关于急性肝炎症状的知识,希望大家看完对这个疾病的症状会这个疾病更加了解。我们在生活当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应该及早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对治疗疾病才会更有帮助。

病毒肝炎症状要知道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

这是大多数肝炎患者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患者身上表现得更严重。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它参与着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在患有肝炎以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会出现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食物消化与吸收,所以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2、发热

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疽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疽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为数不少的黄疽型肝炎病人,往往在医院门诊按感冒治疗,3-5天后待黄疽出现才被确诊,这是缺乏对肝炎发热症状认识的缘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3、尿黄如茶

黄疸型肝炎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变成黄色物质叫胆红素。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逐渐恢复正常。

4、疲乏无力

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从而使其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5、肝区疼痛

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肝炎患者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其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

肝炎的发生只是肝病的初期症状,治疗也是很容易临床治愈的。判断体重减轻,应根据平时的体重。如明显消瘦,则见于长期有慢性肝病、肝硬化者。还有就是肝炎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了解一些有关疾病的常识

肝炎的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在长期、大量饮酒后逐渐发展至以黄疸甚至肝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典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有研究对酒精性肝炎也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个临床分型,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在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血清ALT、AST升高和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增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患者出现肝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常伴有内毒素血症。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呈缓慢发病,约占70%,少数可呈急性发病,约占30%。病人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不明显等症状。病情发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还常伴有肝外系统免疫性疾病,最常见为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相关推荐

病毒性肝炎症状有什么表现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黄疽等,有的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成为慢性;少数人发展成为重症肝炎。重症肝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昏迷、肝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性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同时或先后感染,混合感染或重叠感染,使症状加重。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粪一口传播为主,常见发热、黄疽,呈急性经过,罕见迁延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多经输血或血制品以及

肝炎的早期症状

肝炎疾病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我们来一一分析了解。 甲型肝炎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肝炎,其特点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发热、全身无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下降、恶心、腻油、可伴有腹泻,继之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常见症状有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脏门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增生。 乙型肝炎患者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

恶心干呕是不是肝炎症状

恶心干呕乏力心烦是肝炎初期最明显的症状。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肝炎的初期症状,往往过于大意,延误了宝贵诊治时问,导致病情恶化。 但是出现恶心干呕一定是患上肝炎吗?专家指出,出现恶心干呕不一定是肝炎。 恶心干呕一定是患上肝炎吗? 出现恶心干呕一定是患上肝炎吗?七乐康健康专家指出,出现恶心干呕不一定是肝炎。中医将恶心干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肝郁干呕:干呕声音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作,兼有胸胁烦闷,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胃热干呕:干呕频作,其声洪亮,心下痞塞,口苦心烦,渴而欲饮,或兼有腹满作痛,

大三阳肝炎症状有哪些

乙肝大三阳与症状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乙肝大三阳病人出现症状,说明他的肝功能受到了损伤,就会有乏力、恶心、厌油、发热、黄疸等表现,但是大三阳的病人并不一定会有肝脏的损伤,他有可能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临床表现,除了抽血检查乙肝标志物阳性,乙肝两对半一、三、五阳性之外,没有其他临床表现。

急性黄疸肝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黄疸肝炎症状有哪些呢?急性黄疸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等等。要是发现了急性黄疸肝炎症状怎么办?要不要接受治疗呢?下面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网友咨询:最近我怀疑自己得了急性黄疸肝炎,跟在网上查到的急性黄疸肝炎症状很相似,我很害怕,为求个安心,我想问问肝病专家,急性黄疸肝炎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针对这一网友的请求,专家指出:急性黄疸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

甲型肝炎症状有哪些

甲型肝炎症状1、中国急性肝炎中甲肝的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约占40%~50%。 甲型肝炎症状2、甲肝为自限性疾病,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传染源是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症状3、甲肝潜伏期(平均30天)。感染HAV后,在潜伏期最后10天的粪便中排出病毒,多数至发病后2周排毒停止。 甲型肝炎症状4、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型肝炎症状5、发病较急,83%左右的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39℃之间),

早期肝炎症状

虽然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但临床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病程有所不同,病程在6月之内的为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月者为慢性肝炎,其中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需注意,由于病毒感染的潜隐性,对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即使患者不能提供6月以上的病史,也不一定能排除慢性肝炎的可能。 ⑴急性肝炎:患者在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

新生儿肝炎症状有哪些

(1)黄疸:为新生儿肝炎最突出的表现,大部分患儿因黄疸就诊。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多数患儿出生后第1周即出现新生儿黄疸,并持续2周以上时间,或生理黄疸消退后而又再度出现黄疸。大部分患儿治疗1个月后黄疸消退。(2)肝脾肿大:肝脾均可触及,肝脏一般为中度肿大。肝脏增大,触诊光滑,边缘稍钝,脾脏增大不显著。轻症经一般处理后,就逐步好转,大便首先变黄,皮肤及巩膜黄疸逐渐消退,肝脏缩小到正常范围,生长及发育亦良好,整个病程4~6周。(3)大便:出生时大便颜色正常,以后渐转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大便,往往不是持续性,

肝炎症状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在长期、大量饮酒后逐渐发展至以黄疸甚至肝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典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有研究对酒精性肝炎也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个临床分型,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在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血清ALT、AST升高和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增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患者出现肝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

肝炎症状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目前乙型肝炎已有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甲型肝炎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尚未能广泛应用。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学检测方法尚未建立。因此,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并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好鉴别,然后加以确诊。必要时可作肝穿刺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