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厉兑穴

上火按摩什么穴位 厉兑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适用于: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热病、脘腹胀满、多梦、口干苦、嘴角发红发痒等。

做法:可用小木棍点压此穴,每次点压100次,两脚交替进行2~3次,每日2次。

厉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厉兑穴主治疾病

厉兑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和胃,苏厥醒神的功效,适宜于昏迷,鼻出血,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痫等病治疗。通过按摩方法刺激该穴位还可以有效改善和缓解呕吐,但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反应引起的呕吐不要轻易按摩该穴位,以免引发意外。

足部常见的穴位有哪些作用呢

厉兑穴︰通调肠胃

厉兑穴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按摩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功效。用大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慢慢增大,以有疼痛感觉就可以了。

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丰隆穴︰祛湿化痰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後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涌泉穴︰滋阴降火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窍阴穴︰治疗偏头痛

此穴在四个脚趾最外侧小脚趾那边,距离趾甲根脚的一手指四分之一处。主要治寒热、嘴里发苦、偏头疼、,臀部、膝盖、小腿外侧、四个脚趾。

嗳气怎么按摩治疗

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饮食不洁,生活不规律,导致胃黏膜局部屏障被破坏,引起出血、糜烂、溃疡,严重者出现瘢痕增生,甚至梗阻。

治疗

按摩法

1、摩腹

以一手掌面贴于上腹部,另一手掌面紧贴于该手背,双手重叠,顺时针方向揉3~5分钟。

2、按摩内关穴

以拇指指端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处)3~5分钟。

3、指压足三里穴

用手指指端压揉足三里穴(两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4、中脘穴

治疗烧心、嗳气的方法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5、压“第三厉兑”穴

第三厉兑穴位于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使用前面的要领,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此重复3次即可。

厉兑的位置作用 厉兑的治疗用法

特效按摩: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厉兑穴,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可以有效的治呕吐症状。用手指关节夹按厉兑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咽喉肿痛、癫狂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厉兑穴5—10分钟,可以治腹胀、腹痛、多梦、热证等。

针刺疗法:厉兑穴斜刺0.1—0.2寸(点刺出血)。

厉兑准确位置 厉兑的配伍功效

厉兑穴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多梦;

厉兑穴配太阳穴、百会穴、足三里穴:治肝炎;

厉兑穴配太阳穴:治脑贫血;

厉兑穴配条口穴、三阴交穴:具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主要治疗胫寒不得卧;

厉兑穴配隐白穴: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要治梦魇不宁;

厉兑穴配隐白穴、中冲穴、大敦穴:具有豁痰、醒脑开窍的作用,主要治中风昏迷。

按摩退烧效果怎么样 按摩厉兑穴

取穴:本穴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方法:拇指或食指点按该穴即可。

功效:厉兑穴为胃经连通体内经脉气血的出入口,按摩该穴位能帮助缓解发烧,胃热,口渴,目黄,口苦等不适症状。

如何通过按摩治疗烧心、嗳气

压中脘穴: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压第三厉兑穴:第三厉兑穴位于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使用前面的要领,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此重复3次即可。按摩太渊穴:取穴:两侧太渊穴。看手腕,绕着手腕的有几条明显的横纹,从手腕向手肘的方向数过来,取第二条横纹,取它与大拇指对应的那一 端,用手按着有点凹陷的地方,即为太渊穴。药物:按摩或者贴白参片。方法:在两太渊穴按摩,直到泛酸消失为止,或者直接就把白参 片捣碎,把它贴于两侧太渊穴。

厉兑准确位置 厉兑穴穴名解析

厉,意思为危,病;兑为口。在中医里面,将胃称为水谷之海,我们的身体接受食物必须要使用口,而此处穴位主要治疗口噤不能食,口歪,以及肠胃方面的疾病。所以名叫“厉兑”。

嗳气怎么治疗

1、摩腹

以一手掌面贴于上腹部,另一手掌面紧贴于该手背,双手重叠,顺时针方向揉3~5分钟。

2、按摩内关穴

以拇指指端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处)3~5分钟。

3、指压足三里穴

用手指指端压揉足三里穴(两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4、中脘穴

治疗烧心、嗳气的方法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5、压“第三厉兑”穴

第三厉兑穴位于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使用前面的要领,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此重复3次即可。

缓解眼睛疲劳的穴位竟是它

太溪穴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这个穴位,不宜过于酸胀,3分钟即可。

太冲穴

拇指按揉太冲穴1~2分钟,此穴是肝经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摩能够养肝益肾,治疗视疲劳及其引起的头痛、心情烦闷等症状。

眼保健穴

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近处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端穴位。常见又容易找到的近端有四白、承泣、攒竹、鱼腰、丝竹穴等。譬如说,眉毛上就有3个很好用的护眼穴位,古人觉得眉毛如鱼,攒竹穴在两眉头塌陷中;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塌陷处;眉毛尽处则是丝竹穴。

厉兑穴

拇指掐按厉兑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可醒脾健胃,促进脾胃之升清降浊和运化食物的功能,缓解视疲劳。

耳穴

经常按摩耳穴,对保护视力也有较大帮助。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耳垂(女性佩戴耳环的位置),轻轻地揉按即可。

合谷穴

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2~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合谷穴可通经活络、疏风解表。此法能疏通头部经络,缓解疼痛,从而缓解视疲劳。

厉兑的位置在哪里

厉兑的位置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有三个,分别叫厉兑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

厉兑穴在示指外侧,位于指甲生长处的边角向中指靠近2毫米的地方;第二厉兑穴在第二足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2毫米处;第三厉兑穴在右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

厉兑的作用

1.当肠胃蠕动较慢,却暴饮暴食,增加胃部负担,使胃无法承受,就会感到恶心,这时可以刺激胃经终点的厉兑,调整其蠕动。胃经从头部通过胃到达脚尖,刺激厉兑,可传达到脑部的呕吐中枢,消除恶心的感觉。

2.长期按摩厉兑穴,能改善睡眠多梦,睡不安稳的症状;对腹胀,鼻衄,足冷,口肌麻痹及萎缩等疾患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厉兑保健按摩手法

1.用牙签圆头部分刺激厉兑穴,以有微痛感为宜,按压10次,可以缓解恶心的感觉。

2.正坐屈膝,把脚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将对侧手的四指放在脚底,拖着脚,拇指放在脚背,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垂直掐按在穴位处,以有刺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掐按一次,先左后右,每次1-3分钟。

相关推荐

厉兑的准确位置图 厉兑穴的功效作用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金,按照五行的理论,土生金,故本穴既是足阳明经的根穴,又是本经的子穴。子穴善泻实热火邪,具有引火下行之功,上可治疗胃火循经上扰的颜面五官热病,中可治疗胃腑实热的胃痛,脘腹胀满。胃之经别上通于心,该穴为根穴,善调阴阳气血,善泻火热郁闭,故可用于治疗痰火扰乱神明的梦魇,癫狂,通过泻其有余,调理脾胃,清火消痰而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上火感冒按摩穴位

擤鼻涕、打喷嚏……最近你身边感冒的人是不是忽然多了起来?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如果不慎中招,除了吃药我们该怎么缓解呢?《生命时报》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医学博士后蒋可教你一招。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咽口唇干燥、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此种感冒治法以祛风解表宣肺为主,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 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

烧心怎么办最快方法 穴位指压

引起烧心的原因不同,进行指压按摩穴位也会出现不同。 如果是饭后1~2小时或者是空腹时出现烧心可能是因为胃酸过多。此时可以按压位于第二趾甲根边中央约2毫米处的第三厉兑。如果是在吃饱之后出现烧心就应该用手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

阴虚体质按摩哪里

1、揉二马 二马穴又名二人上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操作时,按揉此穴100~300次。具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之功效。能滋阴潜阳,使肾水上滋于心。此法为交通心肾,调和阴阳之常法,并能利尿通淋,使水从小便而去。 2、擦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凹陷中。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来回推擦此穴100次左右。具有滋阴退热之功效。能引火归元,使亢阳得以潜制。 3、运内劳宫 内劳宫位于手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中点。操作时,术者用拇指指腹自小指指根按运,经掌小横纹、小

丰隆是哪条经络上的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单侧有侧45穴,丰隆穴排在第40位。分布在身体的正面,从眼部下边的承泣穴开始向下走,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贯穿全身。按摩足阳明胃经有缓解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等症的作用。

胃胀气按压什么穴位

一、胃胀气按压什么穴位 1. 胃胀气按压足三里2. 胃胀气按中脘穴3. 胃胀气按压“第三厉兑”穴4. 胃胀气按内关穴二、胃胀气吃什么 1. 胃胀气吃番茄2. 胃胀气吃金橘3. 胃胀气吃菠萝4. 胃胀气吃紫苏叶三、胃胀气的原因 1. 胃胀气的原因之压力过大2. 胃胀气的原因之吃得太油腻胃胀气按压什么穴位 1、胃胀气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

厉兑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厉兑穴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角甲0.1寸。即足第2趾末节外侧缘与趾甲下缘各做一垂直线的交点处。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金,按照五行的理论,土生金,故本穴既是足阳明经的根穴,又是本经的子穴。子穴善泻实热火邪,具有引火下行之功,上可治疗胃火循经上扰的颜面五官热病,中可治疗胃腑实热的胃痛,脘腹胀满。胃之经别上通于心,该穴为根穴,善调阴阳气血,善泻火热郁闭,故可用于治疗痰火扰乱神明的梦魇,癫狂,通过泻其有余,调理脾胃,清火消痰而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厉兑的位置作用

位置:厉兑穴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缓解治疗面肿、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等。 功效:沟通胃经体表与体内经脉及交换气血物质。开窍醒神,清热和胃,通经活络。

怎样止泻最快不用药 按摩足穴治腹泻

将食指弯曲,拇指轻靠于食指末节,揉按两足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3分钟。用拇指指腹来进行推压,推压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各5分钟。此法需坚持天天做,腹泻治愈后也应坚持每周做1 ~ 2次,以巩固疗效。 隐白穴、厉兑穴、至阴穴都在脚背上,用掌心、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指端进行摩搓,使皮肤及深层产生位移。每穴5 ~ 8分钟,每日2次。 用拇指指腹揉压至阴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各3 ~ 5分钟。同时配合揉搓足拇趾根部5分钟,擦足底正中线3分钟,每日1次。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均需饮用3

厉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厉兑穴保健按摩疗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本穴,力度以有刺痛感为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每日1-2次,每天坚持按摩,能有效缓解多梦,晕厥,胃脘痛,便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