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心防晒5个误区

小心防晒5个误区

脸部涂抹防晒霜,每次多少用量才够?

一般来讲,如果是用于全脸覆盖,一次需要使用大约1ml(约1角硬币)左右量的防晒产品。

而涂抹全身所需的防晒品用量大约30ml,也即是120ml一瓶防晒霜的1/4。

当然,具体的用量要看防晒产品的粘稠度和舒适度来决定,但是防晒产品使用量一定不可过薄。

无论SPF值多少,都需2小时补涂一次?

建议每2个小时补涂一次只是一般通则,并非绝对如此。

防晒产品需要补涂的主要原因除了担心防晒成分会失效,更是因为防晒品使用后会因为很多内在或外在因素流失,比如流汗、衣物摩擦或是游泳、戏水等活动,补涂的频率是要看情形而定并没有绝对的数值。如果环境闷热流汗多,又是在户外活动的状况下,可能不到1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如果是处于没有阳光曝晒的室内清凉环境,5~6小时补充一次即可。

不同防晒系数的产品一起使用,防晒效果可以叠加?

防晒效果是不能叠加的,叠加两种SPF15的防晒霜并不能与SPF30的防护能力等同。

只在夏季才需要使用防晒霜?

不是这样的,一般建议全年都可以使用PA++以上,SPF30或SPF50的防晒品。SPF1代表对抗UVB15分钟,UVB春夏季较强,是让肌肤晒黑的元凶。SPF30可以对抗紫外线7小时左右,SPF50就可以对抗紫外线12小时左右。PA数值代表对抗UVA,一个+表示强,两个++表示较强,三个+++最强,UVA是让肌肤衰老的元凶,建议一年四季都要用防晒。

防晒霜会堵塞毛孔?

防晒霜是否堵塞毛孔,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来验证,每个产品不尽相同,很难一概而论。

防晒系数越高,质地就越油腻厚重,越会堵塞毛孔的观点也早已过时,现在的配方和技术早已突飞猛进,很多高倍防晒产品也同样能做到质地轻爽舒适。

使用防晒霜小心9大误区

1.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防晒产品的防晒指数越高不一定越好。防晒指数过高会对毛孔造成阻塞,排汗不及时,对肌肤的负担过重。涂在皮肤上会感觉不舒服,不适合每天都使用。最好的做法是,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防晒指数用品。

2.防晒指数可以累加

防晒系数并不会因叠加而翻倍,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只能是防晒系数最高的那一个,防晒作用并不会叠加,也就是说SPF30+SPF15不等于SPF45,而是SPF30。使用时可以先涂抹防晒系数高的产品几分钟后,再用系数低的,因为如果调过来高的系数反而会被稀释掉。

3.防晒霜只看防晒指数不用看质地

选择防晒产品时,除了防晒指数外,质地的选择也是必须注重的,尤其春夏天一定要选择清爽薄透的质地,以免皮肤过度出油,秋冬季则可以选择较润泽锁水的质地,增加皮肤的锁水。如此一来,除了可以做好防晒之外,还可以适度缓解因季节变化遇到的皮肤困扰。

4.一整天只需涂一次防晒霜

每天只用一次防晒霜就可以了吗?其实一整天只涂一次往往是不够的,除非你外出的时间很短。涂抹的次数和间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防晒用品防汗程度为30分钟,防水程度为80分钟。如果你要长时间在外面活动的话,建议几小时用一次防晒霜。

5.防晒霜涂一点就够用

成年人每只胳膊平均涂抹3毫升,面部和颈部也需要3毫升,每条腿、前胸或后背各需要抹6毫升。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每隔2-3小时重抹一次。

6.只注重面部防晒

防晒并非只是脸面的事情,使用防晒产品时要考虑的部位有面部、颈部、耳朵、手背、胳膊、腿、脚,尤其是夏天,这些部位都要关注,所以防晒产品有适合面部使用的,还有适合身体使用的,可根据需要选择。

7.不怕晒黑就不用防晒

夏季阳光强烈,偶尔疏忽被晒黑一点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候千万别放弃做防晒,别以为已产生的黑色素会阻隔更多紫外线。其实皮肤中的黑色素是能吸收部分紫外线,起一点隔离作用,但无法阻止肌肤被越晒越黑,所以就算你暂时被晒黑了,也要坚持不懈防晒。

8.阴天下雨天不用防晒

很多人只有在阳光强烈时才使用防晒霜,认为阴天或下雨天的时候,云和雨水能阻隔紫外线,所以就不做防晒工作了。其实云和雨水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吸收紫外线的哦,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照样存在,因此防晒工作不能偷懒哦。

9.使用防晒霜不用清洁

在使用了UVA防晒乳之后,务必要使用专用的清洁产品,确保清除完全了留在皮肤上的防晒。如果偷懒的话,残留的防晒乳会不断的堆积在毛孔里,堆积的越多,最后造成毛孔堵塞,导致肌肤的正常机能全部停摆。

谨记防晒八个误区

很多MM都知道夏季紫外线很强烈,好做好防晒措施。可是很多MM也很头疼,怎样才能将隔离防晒做到位,怎样才能真正做好防晒,怎样才能避免隔离防晒的误区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有哪些防晒隔离误区,谨记防晒八个误区不让效果不幸归零!

误区一:只有在十分炎热的高温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

真实情况:紫外线不会发热。譬如人们在爬山时,愈往上,山风愈凉,这时紫外线也就愈强。每往上1000米,紫外线就增强10%。在大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海风让你感觉凉爽,然而此时的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误区二:阴天时云层很厚,紫外线就不会伤害到皮肤了!

真实情况: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

误区三: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越高,就越对皮肤有利。

真实情况: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如果在户外运动的话,宜选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是到海边游泳时,则选SPF35-SPF50、PA+++即可。

误区四:防晒品涂上后即可会产生防晒保护效果。

真实情况: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比须提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在补充一次,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误区五:偶尔几次忘记涂防晒品,不会对皮肤有太大的影响。

真实情况:日晒是可以累积的,因此虽然只是间接性地接受日晒,对皮肤的伤害却会长期积累下来,或许无法立刻看到后果,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肌肤晒黑、脸上出现斑点、皮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老化等现象。

误区六:只要出门前涂了防晒霜,肌肤就可以一整天安全无忧

真实情况:防晒产品在暴晒部位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的稀释等原因,其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所以应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以确保防晒效果的延续。

误区七:我的皮肤已经被晒黑了,再涂防晒霜也无济于事。

真实情况: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线B,起隔离作用,使肌肤不受损伤,却无吸收紫外线A的功能。所以,到户外,太阳与皮肤间的隔离屏障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八:我已经使用了同时有防晒值的乳液和粉底,那么防晒效果就应该是两者相加之合。

真实情况:你真正得到的防晒效果只归功于防晒值较高的产品,因此无需同时使用两种防晒产品。

揭秘5大防晒误区

夏季防晒真的不是一门简单的功课,看看下面专家为你揭秘的5大防晒误区,你是不是经常犯?

无论SPF值多少,都需2小时补涂一次?

护肤专家:

建议每2个小时补涂一次只是一般通则,并非绝对如此。

防晒产品需要补涂的主要原因除了担心防晒成分会失效,更是因为防晒品使用后会因为很多内在或外在因素流失,比如流汗、衣物摩擦或是游泳、戏水等活动,补涂的频率是要看情形而定并没有绝对的数值。如果环境闷热流汗多,又是在户外活动的状况下,可能不到1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如果是处于没有阳光曝晒的室内清凉环境,5~6小时补充一次即可。

不同防晒系数的产品一起使用,防晒效果可以叠加?

肤品实验室科研协调:

防晒效果是不能叠加的,叠加两种SPF 15 的防晒霜并不能与SPF30的防护能力等同。

只在夏季才需要使用防晒霜?

护肤专家:

不是这样的,一般建议全年都可以使用PA++以上,SPF30或SPF50的防晒品。SPF1代表对抗UVB15分钟,UVB春夏季较强,是让肌肤晒黑的元凶。SPF30可以对抗紫外线7小时左右,SPF50就可以对抗紫外线12小时左右。PA数值代表对抗UVA,一个+表示强,两个++表示较强,三个+++最强,UVA是让肌肤衰老的元凶,建议一年四季都要用防晒。

防晒霜会堵塞毛孔?

护肤品实验室科研协调:

防晒霜是否堵塞毛孔,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来验证,每个产品不尽相同,很难一概而论。

防晒系数越高,质地就越油腻厚重,越会堵塞毛孔的观点也早已过时,现在的配方和技术早已突飞猛进,很多高倍防晒产品也同样能做到质地轻爽舒适。

脸部涂抹防晒霜,每次多少用量才够?

护肤科学研究者:

一般来讲,如果是用于全脸覆盖,一次需要使用大约1ml(约1角硬币)左右量的防晒产品。

而涂抹全身所需的防晒品用量大约30ml ,也即是120ml一瓶防晒霜的1/4。

当然,具体的用量要看防晒产品的粘稠度和舒适度来决定,但是防晒产品使用量一定不可过薄。

光子祛斑的注意事项 注意防晒

光子祛斑后新生的皮肤还没有长好,抵御紫外线的能力更弱,晒太阳后皮肤黑色素分泌会更多,如果不小心防晒,色斑很快又会回来。

夏天防晒5个小妙招

1、吃番茄 番茄可以防晒。番红素在防晒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每天食用40g番茄,被太阳晒伤风险将减少不少。所以在很多的护肤品中,也可以看到番茄中提取出来的物质。

2、少吃感光蔬菜 容易长斑的皮肤,盛夏最好不要吃感光蔬菜,例如芹菜,香菜,白萝卜。可以多吃抑制色素沉淀,让皮肤白皙的蔬菜,如猕猴桃,西红柿,橘子等。

3、晒后不用热水洗脸 如果晒后用热水洗脸,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就如同被热水灼伤。凉水可以另毛孔收缩,使肌肤冷却,达到消热退红的作用。

4、穿彩色衣服抵挡阳光。衣服的防晒能力取决于衣服的质料,其次是色泽。一件彩色的棉质T恤对紫外线的过滤效果比白色好。

5、营养到位,全面防护 维生素C堪称美白之王,那么防晒少不了这个得力帮手。平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同时还须充分摄取维生素E和维生素A,可以防止肌肤老化,增强皮肤抵抗力。

孕妇要小心孕期饮食的5个误区

孕妇孕期饮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能够补充孕妇孕期所需的各种营养,但是关于孕期饮食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孕妇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别让自己走入饮食误区。

误区一:营养多总比少强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只想着如何补充更多的营养,殊不知营养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肥胖,不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危险,还可能导致巨大儿出生,增加难产,容易出现产伤;而且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同时也是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潜在因素。

误区二:孕期补钙,多多益善。

准妈妈都知道钙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孕妇孕期都补钙,但是有些准妈妈体内并不缺钙也盲目进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超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还可能对其他因素诱发的癌症有促进作用。故正常孕妇应尽量从膳食中获取钙,缺钙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制剂。

误区三:维生素补充要早,多点没关系。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为活跃的阶锻,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非常大,维生素A在早期摄入过量有致畸作用,维生素C超大量可导致流产。所以,应从孕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制剂,提倡优先选择食物补充。

误区四:主食没营养尽量少吃。

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准妈妈和宝宝脑细胞的代谢和胎盘也都要靠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主食吃得过少,易发生低血糖,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

误区五:体重增加没关系,产后再减肥。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孕妇的体重是孕期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孕妇吃得过多,热量超标,营养失衡,导致妈妈肥胖,胎儿过大,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过大,妊娠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合并症和并发症。

走出六个防晒误区

1、只有在高温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

事实:紫外线不会发热。比如爬山时,越往上风越凉,这时的紫外线却越强。每上升一千米,紫外线强度就会增加10%。海边也是同样的道理。海风让你感觉凉爽,然而此时的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2、我的皮肤已经晒黑了,再涂防晒霜也无济于事了。

事实:皮肤被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体现。但黑色素只对紫外线b产生隔离作用,却无法阻挡紫外线a。所以到户外时一定要涂防晒霜。

3、防晒品涂上后会立即产生防晒效果。

事实:防晒品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到角质层,才能发挥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出门前再补充一次。

4、粉底也防晒吗?

事实: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粉底是堵塞毛孔,导致肌肤出问题的元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的美容界推出了具有防晒功能的粉底。它不仅轻爽透气非常适合夏季使用,还具有一定的spf值,可以帮助肌肤抵御紫外线的侵袭。

5、偶而忘记涂防晒品,不会对皮肤产生太大的影响。

事实:日晒是可以积累的,因此虽然只是偶而接受日晒,对皮肤的伤害却会积累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肌肤变黑、长斑、失去弹性、产生皱纹。

6、防晒系数越高,对皮肤越有利。

事实:防晒系数越高,其中的防晒剂就越多,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以了。如果到户外运动,宜选择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到海里游泳,请选择spf35-spf50、pa+++的产品。

防晒霜怎么用 第一招:防晒产品选择乳液质地

如果你的肌肤本来就是油性肌肤,那可一定要注意了。油性肌肤易出油,且敏感,一不小心防晒霜就会变成毁容神器。

在选择防晒霜的时候,尽量选择较厚重的乳霜状防晒品。厚重感比较强的防晒霜可以涂抹在身上,身上肌肤比脸上肌肤平衡状态好很多。脸部的防晒霜选择防晒乳液,质地清透,能让肌肤更加轻松不油腻,肌肤感觉也比较爽。

治疗早泄要小心陷入5个误区

1、吃壮阳药

壮阳药只有阳亢兴奋的催情作用,绝无滋水制火,收摄精关的固本功能。

2、性交时间长短

其实,射精时间出现的快与慢,与性交间隔时间的长短之间存在着一个反比关系。也就是说,性生活频繁,每次性生活之间的间隔时间短,性交时射精出现较慢。

3、意念控制射精

表面看延长了性爱时间,然而此法不但对治疗早泄无任何帮助,反而使膨胀不泄的精液时时压迫前列腺。

4、勃起功能障碍

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不一样,但的确有些病人,在发生较长时间早泄后,又发生了勃起障碍,这是心理因素作怪。

5、麻痹龟头

在龟头涂抹麻痹药物,虽减少了敏感程度,却毫无快感可言,失去了性爱的真谛。同时药物被龟头吸收,有可能导致龟头麻木,龟头炎,龟头癌等。

防癌的5个误区

1、癌症主要是因为遗传

事实上,遗传只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过度压力等,都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些癌症遗传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筛查,比如母亲患有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3倍。但有些癌症的遗传风险很小,比如结直肠癌患者中,仅有5%左右和遗传相关。研究证实,与基因相比,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空气污染、化学与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对身体的伤害更重。

2、吃素不易患癌

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奥地利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饮食特别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3、吃有机食物可防癌

英国牛津大学一项长达9年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取有机食品的女性,患癌风险与从不吃有机食品的女性没有差异。想要吃得健康,需要做到饮食多样化,多吃当地应季食物,每天吃一点坚果。

4、吃某类食物可防癌

西兰花、大蒜、绿茶。有无数种食物被人们寄予了防癌厚望。多吃水果蔬菜、丰富果蔬种类都对健康大有裨益,一些食物确实比另一些要健康,但指望吃特定某种蔬菜能防癌是没有意义的。人体非常复杂,癌症也是,号称单一的某种食物就能影响癌症发病率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

5、癌症晚期就没救了

即使癌症发生转移,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癌症即使发现时已是晚期,仍可治愈,比如淋巴瘤和睾丸癌的治疗效果就不错。随着靶向治疗药物不断突破,即使晚期肺癌、乳腺癌等也能得到较好控制,存活期可延长几个月,甚至几年。只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有希望长时间“带瘤生存”。

关于防晒霜的小知识

防晒霜小知识

1.物理性防晒霜。

这种防晒霜的原理是,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防晒霜中的成分会把紫外线完全反射,如同一个反射镜一样。此类防晒霜安全性好,连小孩子也可以用,只是防晒倍数不太高,一般在20倍左右。

2.化学性防晒霜。

这种防晒霜的原理是,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防晒霜中的成分会把紫外线转化为对人体没有伤害的热量,然后吸收掉。此类防晒霜能保证基本的安全性,防晒倍数较高 ,一般在30倍左右。

防晒霜的防晒时间换算:

1个SPF=15分钟防晒时间,也就是说20倍SPF可以防晒5个小时,30倍SPF可以防晒7个多小时。15倍SPF可以防晒3个半小时。

春天怎样护肤 防晒护理

很多人对于防晒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在夏天才是需要防晒的,虽然早春阳光没有夏季毒辣,但是防晒是不能不做的。

即使没有阳光,肌肤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出门前不仅要涂抹防晒霜,还要带好其他的防晒工具尽可避免紫外线的侵蚀。

相关推荐

小心几个吃鱼误区

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 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当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鲜”字归于“鱼”部,将鱼当做“鲜” 的极品,而花样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让鱼备受追捧。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赶紧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错 误 吃法,防患于未然。 1.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

治疗失眠谨防5个误区

睡眠虽然只是看上去一切停止了,实际上还有很多事情是照常发生的,睡眠不是“临时死亡”。在睡眠中,我们的大脑及其他脏器乃至每个细胞都同白天一样活跃。很多人觉得睡了一觉更累了,很多人发现怎么都睡不着,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千万不要陷入五大误区。 治疗失眠的几个误区 1、晚上不睡觉,白天睡个够 长期失眠、熬夜或者过着日夜颠倒生活的人,体力和精力得不到“补充”,不但很容易衰老,而且抵抗力会下降,很容易感染疾病。 2、早早上床等“瞌睡虫” 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越等人就会越焦急,反而会造成失眠。 3、睡足八小时,

5个补水误区

保湿要有节制 否则皆是坑爹 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占据全部水分的20%,而这不多的20%正是决定我们皮肤外观的首要因素,日常的保湿功课都是针对这20%的补充。当角质层水分低于10%含量,皮肤就呈现各种干燥反应,达到20%时,皮肤看起来是健康饱满的。继续补水,达到30%时,看起来就格外清新水润。 但是如果继续补充下去,超过30%,细胞间隙扩大, 就会让细菌杂质钻到皮肤里,就会开始长痘。再继续下去,皮肤就像是被喂饭的孩子,成了习惯就不会自己吃饭,皮肤自身的修复保护屏障便会失灵,单纯依靠外界补充水分维持活力,变得

护肤误区 皮肤保湿小心5大误区

误区1、勤奋洗脸,清洁产品不换季 没有了炎热的天气,脸上再也不是油光满面了,如果还是使用夏天强力的清洁脸部产品时,你就会发现,脸部越来越干。而且皮肤也变得非常敏感。所以现在就要避免使用水杨酸、果酸等洗脸产品,尽量使用单纯温和的洗面奶。 一天洗脸不宜超过两次,水温更不能太高,否则热水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刺激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让人觉得干痒、不舒服。 误区2、每星期去角质 虽然去角质可以帮皮肤重拾光彩,但过于频繁地去除角质(例如每周做1次以上),或同时使用好几种去角质产品,会让角质层变得越来越

3大重点白皙雪肌保卫战

防晒误区 做好防晒,首先要纠正很多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犯下的“防晒错误”,否则就算用最贵、最优的防晒美白产品,都不一定能产生效果,甚至有可能越搽越黑喔! 误区纠正一 误区一 春天天气阴晴不定,防晒依阳光大小而实行。 重点 紫外线不会因为阳光而减少,所以不分阴晴、四季每天都应做好防晒工作 误区纠正二 误区二 春天太阳不大,出门再搽防晒即可。 重点 早上起床,做好基础保养后就该做防晒了,而非出门前才做 误区纠正三 误区三 有了阳伞就不用擦防晒乳,擦了防晒乳就不用撑伞。 重点 在有些地方就算打了伞,紫外线依旧

春季防晒小知识

春季防晒小知识 春季防晒小知识一:T恤衫防晒 春季出外踏青,一件防晒衫胜过防晒霜哦!可保护肌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如果再加上防晒霜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会破坏你的美白大计了。 春季防晒小知识二:注意眼唇的防晒 别以为大面积的肌肤才需防晒保护,眼唇部的防晒也非常重要,在唇部涂上防护产品,可减少唇部的暗沉现象,而眼睛最好选择一副防紫外线墨镜。 春季防晒小知识三:使用防晒霜 春季的紫外线系数不高,但也不可忽略,外出一定要使用防晒霜,并且每隔二三个小时就要重新涂一次,而春季的防晒霜指数在15左右即可。 春季防晒小知识

盘点防辐射的5个误区

1、孕妇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器需要穿防护服保护胎儿。不主张,不需要孕妇穿防护服。一方面一般家里的辐射是非常小的,不会对孕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孕妇防护服也没法把孕妇的身体全部包起来,辐射一样可以进入人体。 2、绿茶有抗辐射的功效?绿茶只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并不能说绿茶有抗辐射的功效。 3、色植物摆放在桌面可减少辐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仙人掌等绿色植物不吸收射线,仙人掌等绿色植物只能降低眼睛疲劳、清新空气,增加负离子。 4、被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会致癌,微波炉加热过程中使用的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只是对食物进

晒后急救措施5个必知误区

1、成年人的黑色素瘤大多起因于儿时所受的暴晒,6个月的婴儿不能进行海滨浴,7岁前的幼儿要穿上T恤衫,戴上遮阳帽,并涂抹儿童用防晒霜,夏季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尽可能不外出。 2、人受晒“资本”约5000小时 据资料显示,普通人晒5000小时才会引起皮肤癌,但这个日晒时间不仅仅是指夏季阳光的暴晒,也包括日常所有与阳光的接触。因此,日晒次数较多,扣分越多,当5000小时都扣完了,把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就非常危险了。 3、晒伤不是太阳对皮肤造成的唯一伤害 众所周知,太阳的暴晒会形成色斑、皱纹、皮肤松弛,然而这些仅仅是

吃蔬菜的5个误区

1. 蔬菜先切后洗更方便 有些人总是把菜先切好再去洗,认为这样可以洗得更干净。殊不知这种小习惯造成蔬菜的营养元素大量流失。因为切开的蔬菜与水的接触面增加,使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在与水的接触中迅速流失。建议先洗后切,仔细洗菜并尽量将水控干后再切。 2. 菜在水里多泡会儿更干净 蔬菜经过长时间浸泡,不仅让营养流失,还会使浸出的农药残留再次渗进蔬菜。因此,最好的洗菜方法是用流水反复冲洗蔬菜3次左右,浸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 多放点油,炒菜才香 在我国的烹饪习惯中,习惯通过多放油、

腹泻吃药当心5个误区

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抗生素:如果你的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胃肠炎: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