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宝宝生活中如何护眼
教给宝宝生活中如何护眼
护眼从婴儿做起,婴儿保健常识,通常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天窗,孩子的眼部保健要提早下手干燥剂不能入眼,眼部化学伤,挽救需争分夺秒。近两年在儿童眼科门诊中,眼外伤,弱视和斜视已经成为最棘手的三只“拦路虎”。
很多小朋友因贪玩好奇撕开食品袋中干燥剂,导致干燥剂入眼,由于干燥剂的成分是碱,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一旦沾眼严重可致失明;另外,装修时刷墙的化学涂料入眼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眼表化学伤患病原因之一。专家说,眼化学伤是危及视力的急症,需要立即就地处理。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动、不敢冲,这样反而会耽误急救的最佳时机。
如孩子将石灰、家庭清洁剂、杀虫剂等弄进眼里,这时家长应尽早清除溅入眼内的化学物质,在受伤现场立即用水反复冲洗眼部,最好将孩子面部浸入水中,注意转动眼球、翻动上下眼睑使得各个部位得到充分清洗,水源以自来水最好,而且只要水质清、水量足,任何清水都可用,冲洗愈早愈彻底愈好。
眼眶骨折,三天是黄金时间
有眼部撞击史的孩子,家长需高度警惕其眼眶内是否发生了“小地震”。儿童眼眶骨折不同于成人,常表现为眶底的线形骨折或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眼外肌长期嵌顿在骨折的地方可能会出现缺血坏死,导致永久性的眼外肌功能障碍。治疗时机至关重要,伤后三天内及时手术,术后效果最理想。
儿童眼保健需“早下手”
袁主任介绍,新生儿期给予孩子适宜的光线刺激,2个月时给孩子视力追踪机会,如用红色物体逗引孩子。7~9个月时要给孩子2个以上物体玩耍,以促进视觉发育。家长需积极参与宝宝生后42天、1周以及儿童入园前的常规眼保健检查。
生活中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发生什么,特别是一些孩子很容易贪玩的,特别是一些化学药品都是不能够随便去摸或者是拿来玩的,这个作为家长一定要经常的给孩子说一些安全常识,特别是一些危险的对于眼睛有害处的东西千万不要去碰的,为了能够有一双可爱的眼睛,同时要知道眼睛的重要性,那么宝宝一定要从生活中注意用眼的方法。
宝宝黄疸该如何治疗
宝宝生病,家长着急,不能眼睁睁看着宝宝的黄疸日益严重。在这里,我们的汤教授教您几招护理黄疸宝宝的办法。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①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自己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
②要做好外生殖器的保护,在晒太阳的时候给宝宝穿上尿不湿(有专用蓝光尿不湿)就有防护作用;
③隔玻璃晒,减少紫外线对新生儿皮肤的伤害;注意每次晒的时候注意换体位,先仰晒,再翻过来晒;
④晒太阳的时间一天需要累计2-4个小时;
晒完太阳后,需要多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利于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
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液晶屏幕也会导致近视眼
自从液晶屏幕打着“低辐射”的口号横空出世以来,不管单位或是家里的电脑、电视便开始更新换代,为的只是更好地保护眼睛。尤其是一些有孩子的家庭,毫不吝惜这方面的花费,毕竟,宝宝的眼睛才更重要。可是,这样就行了吗?
专家提醒家长,学龄前儿童通过液晶显示器观看三维影像,同样会影响视力。
幼儿的视觉调节能力较差,眼部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全,在观看三维影像时很容易产生不适,影响眼部聚焦功能,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所以,保护宝宝眼睛的关键在于不要让宝宝过早地接触电脑、电视,更不要看三维影像,而应该多带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立体事物。学龄前的宝宝正处于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在观看液晶电视、三维影像、玩游戏时,不要让宝宝在一旁观看。
若宝宝出现斜眼或眯着眼睛看东西的情况,最好先到医院就诊,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最重要的,让宝宝从小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防患于未然。另外,可以教他们做一些让眼部放松的活动,例如在户外,让宝宝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比较近的位置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如此反复数次。
孕妈妈如何预防胎儿近视的发生呢
怀孕之后,孕妈往往只能架着一副惹人讨厌的黑框眼镜,这还不算,孕妈们还得提心吊胆,就怕自己肚子里的宝宝也染上近视,从此一副眼镜不离身。预防宝宝近视,究竟有没有一套科学又可行的方法呢?
一、孕早期决定胎儿的视力
每个宝宝的视力其实是受遗传及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胎儿还在腹中的时候,眼球的发育主要是在孕期的前40天里。这段时间,也是孕妈们保证胎儿视力不受影响的关键时期。
如果孕妈在此时患风疹、感冒发烧,或受其他病毒和细菌侵犯,再加上用药不当,就会给胎儿眼球的正常发育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造成先天性眼病,近视即其中的一种。当然,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由于遗传原因,其子女患近视的比率要高于一般人,但如果注意孕期保健,情况会有所改善。
当孩子出生之后成长到1-2岁,这一时期多数婴幼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父母家长只要注意孩子的眼睛保护,不让他们受强光刺激,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钙等,培养孩子正确的观看姿势,也不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过大的影响。
二、揭秘“光照胎教”不靠谱
“光照胎教”的方法,伪医生们会教育准爸妈,每天临睡前先用手摸到胎儿头部,然后用4节1号电池的手电简微光贴住腹壁一闪一灭的对着照射,每次约5分钟,照射两三次即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用手电筒照射孕妇的肚子,真的可以促进宝宝视觉功能正常发育么?
许多近视的孕妈,由于关心则乱,反而让不法分子找到了空隙。某些育儿网站甚至大张旗鼓地吆喝:“促进胎儿视觉教育,试下光照胎教”。
眼科专家曾明确表示,光照胎教对宝宝的视觉功能发育没有作用。当宝宝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般是在胚胎第8个月的时候,视网膜十层结构才基本形成。直到宝宝出生时,视网膜视锥细胞尚未发育完全,宝宝眼睛只是具有光感,却什么也看不到的。而且,当宝宝还在腹中的时候,强行进行光照刺激,反而可能影响胎儿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准妈妈们需慎重行事。
三、孕妈巧进补,提高宝宝视力
怀孕期间,准妈咪们最忌讳的就是偏食。严重的偏食可能会导致宝宝发育不良,甚至某些机体功能无法发育。为了给宝宝一个好视力,准妈咪们还可以多补充以下几种元素:
1、Omega-3: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能够保护眼睛,降低有害光线对眼睛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够帮助促进腹中胎儿的大脑与视力发育。
2、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内会产生氧化作用,因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对眼睛也是有危害的,因此要补充有丰富抗氧化功能的天然食物,比如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来源)、番茄(富含B族维生素中的茄红素)、木瓜(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蔬果。准妈妈可从奶制品、蛋、全谷类和五色蔬菜中获得这些矿物质。
3、花青素、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花青素能有效抑制自由基和某些酵素的破坏,强化血管并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如近视、远视、视网膜病变、夜盲症、青光眼等多种眼疾症状都能起改善作用。想补充花青素,准妈妈可以通过山桑子、蓝莓、葡萄及其萃取物来摄取。而玉米黄素和叶黄素不但能预防视力退化,还能保护视网膜、预防白内障等疾病生成,好处多多。
四、近视孕妈护眼需谨慎
1、动起来,户外胎教很重要。适当的户外运动,晒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对胎儿视细胞的和角膜的发育也很有好处,有人称之为光波胎教。
2、谨慎使用眼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含氯霉素的眼药水,因氯霉素具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妇使用后可能导致新生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准妈妈最好不要使用。四环素因为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医生建议慎用。总之,准妈妈还是不要随意使用任何药物,最好在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的前提下,由医生指导用药最为合适了。
3、拒绝眼部化妆。孕期,准妈咪周身血液循环加速,容易发生麦粒肿,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眼睑急性化脓性炎症。另外,经常化妆的准妈妈,睫毛根部容易长一些白色的小点点,这是因为睫毛腺被阻塞了的原因。因此,准妈妈还是尽量少画眼线、涂眼影。
胎教有什么好处
促进胎儿脑部发育
胎儿脑部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于胎教实施的情况,在胎儿脑部发育阶段,如果收到任何伤害,势必很难恢复,所以说孕期胎教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胎儿能否成为聪明的宝宝。
胎教除了能使准妈妈在孕期保持稳定的身心状态,降低压力之外,还有益于胎儿脑部的发育。
刺激宝宝听觉发育
在胎儿的感觉器官中,听觉系统最为发达,听觉系统是胎儿与宫外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音乐胎教的基础,在怀孕第4周,胎儿的听觉系统开始发育,第8周时耳廓已经形成,妊娠第25周,胎儿听觉系统基本发育完成,第28周时,胎儿听觉系统完成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进行音乐胎教和语言胎教,可以刺激宝宝听觉发育,并在子宫内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并形成最初的记忆。
促进视觉发育
胎儿的视觉发育比其他感觉器官发育要缓慢一些,孕期进行光照胎教,有助于刺激视觉发育。
胎儿在母体内的时期,属于视觉神经发育准备阶段,主管眼睛视野的视网膜在妊娠第四周即可形成,第7周即有感应光线的能力,可以通过母体的活动感受光线明暗变化,形成自己的活动规律。胎儿在妊娠第16周时出现慢速眼动,第23周开始出现快速眼动,第24到35周之间频繁出现眼动,第36周后常见的是眼无活动,呈现出“深睡眠”状态。
刺激胎儿触觉发育
胎儿的触觉出现较早,甚至早于感觉功能中最为发达的听觉,孕期2个月时,胎儿就能扭动头部,四肢和身体,四个月时,当准妈妈的手在腹部触摸时,宝宝会有眯眼,皱眉等动作,如果在腹部稍加压力,宝宝还会做出动手或动脚的回应,所以孕期时进行触摸胎教,可以刺激胎儿触觉的发育,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
有益宝宝心理健康
胎教能够对胎儿出生后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宝宝将来的感知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宝宝将来的情感接受能力,这两种能力是最基本的情感基础,有了这两种能力,宝宝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接受审美教育,形成想象,直觉,领悟和灵感能力,并且具有情感体验,调节和传达能力,孩子的心理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提高宝宝智商
智力发育以脑组织正常发育为基础,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大脑是发育正常的,功能是正常的,再加上后天教育,才会使孩子获得较高的智力。因此实施胎教,能有意识的对胎儿进行教育,在胎儿大脑形成期给予充分的营养和适当的信息刺激,胎儿大脑皮质的沟回相应也会越多,孩子将来也会越聪明。要注意的是,实施胎教时,准妈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营养,给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在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母体摄入任何不良物质,都会经脐带到达胎儿体内,阻碍脑部发育。
胎教影响宝宝性格
雌激素和黄体酮是准妈妈血液中的常见激素,其分泌量多少取决于准妈妈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互换信号的平衡状态,而准妈妈平时的精神状态,思维,感觉,行为,言语等也会影响到腹中宝宝的性格,所以说宝宝的个性与母体妊娠期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个人情绪等因素紧密相关,正确的胎教关系到了宝宝将来是什么样的性格。
胎教完善宝宝人格
胎教是人生最早的审美教育,对胎儿具有深远的影响,胎儿学习到的结果也具有整体性。一个人在人生初始阶段受到的审美观教育,会对这个人的心灵产生长远是,深刻,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这个人的人格趋向完善。
如何预防儿童弱视
1.尽早教会宝宝卫生用眼
不能用刚玩了沙子的手去揉眼睛、不要离漫画书太近、看书的时候记得开灯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卫生用眼细节其实都是预防弱视的关键。妈妈们不妨尽早培养孩子卫生用眼的意识,对于孩子常犯的错误进行不断的提醒,从小事做起,保护眼睛。
2.将家人的脸盆和毛巾区分开
年幼如刚出生的宝宝,年长如家里的老人,都应该有一套独立的清洁用具。大人的脸盆和毛巾不能和宝宝混用,以避免将细菌传染给宝宝。此外,妈妈们应定期将洗漱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将隐藏的污垢清除。
弱视的预防
眼睛的构造十分复杂、精细,而且十分容易受到损坏,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失明。因此,保护好眼睛便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宝宝开始。
1、爸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用眼卫生,让小孩的毛巾、手帕、脸盆跟大人分开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结膜炎、沙眼等传染性眼病;教育小孩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给小孩玩弄剪刀、针等锐利坚硬的东西,以免伤及眼睛。
2、教会孩子如何卫生用眼。教育小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小孩在玩玩具、看连环画或画画时不要距离太近,要保持正确姿势,且灯光要充足,不要太暗或太强。通常在小孩4岁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视力,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治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眼。
3、多吃有助视力发育的食物,增加室外运动。少年儿童正值生长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还应鼓励孩子们多到室外活动,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
4、注意预防传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许多传染性眼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不管是得了什么眼病,都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要注意防治,避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1、让孩子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家长应让孩子了解眼睛的重要性,人们可以用眼睛看书、学习,可以用眼睛观察丰富的外部世界,眼睛给人带来光明。眼睛和人的身体一样,如果保护不当也会生病,如得近视、远视、弱视、斜视等眼疾。
2、教给孩子正确的护眼方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刻提醒宝宝爱护自己的眼睛,看电视时不要太近,看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看书时应注意坐姿和眼与书的距离,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趴着、躺着看书。此外,家长还可教宝宝做眼保健操,舒缓宝宝眼部疲劳。晚上有时间时,还可以带宝宝看看星空、数数星星,这对宝宝的视力调节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提醒孩子不要用手搓眼睛
家长应时常提醒并督促宝宝不要用手搓眼睛,有的宝宝困了或累了时,有用手搓眼睛的习惯,家长应帮助宝宝改掉这个坏毛病。告诉宝宝每个人手上都带有人的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如果用手搓眼睛,会让细菌侵入眼内,引起眼睛充血、发炎、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