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鹅口疮几天可以好

鹅口疮几天可以好

一般半个周到一个周口疮(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

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食和说话。 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

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饮水等等,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

需要提醒你的是,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特别是在与牙齿接触的那些部位,如存在着未拔除的残存破损的牙齿,或者佩戴的假牙制作不合适,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了黏膜,产生溃疡,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溃疡不但不会痊愈,还会日益加重。这种经久不愈的溃疡,也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如果你经常罹患口腔溃疡的话,就需要注意上述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口疮一般几天能好,这也是一种常常会出现的疾病,虽然不是太严重,可是我们也没能忽视,而是要进行积极的

鹅口疮 打疫苗

宝宝鹅口疮能打疫苗吗一般情况下,宝宝鹅口疮是不能打疫苗的,必须要好了之后才可以打。因为宝宝如果在有鹅口疮时打预防针的话,就会让病情加重。鹅口疮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但是鹅口疮一定要用药,用制霉菌素片兑在开塞露或者少量生理盐水中,然后涂在口腔里,一般1-2天就会好的,但是一定要看不到后再继续涂擦2天。鹅口疮时真菌的感染,孩子的奶瓶、奶嘴、玩具一定要常烫洗消毒,不然容易反复。

但如果家长比较担心的话还是可以选择暂缓接种疫苗的,鹅口疮可以暂缓打疫苗。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身体抵抗力也比较低下的时候,注射疫苗容易有反应,可以等疾病痊愈后再注射。

鹅口疮的食疗偏方

(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4)莴笋叶治鹅口疮:莴笋叶6克,大枣3个,用水煎服,每日1—2次。

(5)生姜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每日2—3次。

(6)老茄子根治鹅口疮:取老茄子根10g,陈皮3g,冰糖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7)西红柿叶治鹅口疮:取西红柿叶10g,甜瓜皮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8)玫瑰花治鹅口疮:玫瑰花6g,生姜2片,白扁豆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新生儿鹅口疮应如何预防

鹅口疮出现,鹅口疮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严重的影响了患者们的健康,给鹅口疮患者们生活带来不便,所以鹅口疮患者们迫切的希望早日康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么,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新生儿鹅口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鹅口疮”

有些新生儿口腔粘膜会长出一些象奶块一样的东西,像是一些积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残渣,不易擦掉,厉害时连成一片状,布满于口腔两侧、舌面、上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鹅口疮”了。

二、新生儿鹅口疮怎么防治

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三、“鹅口疮”的口腔护理

1、用2%小苏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涂制霉菌素药水或中药冰硼散等,轻症者即可以痊愈。

2、重症鹅口疮则应口服制霉菌素,1~3岁1万单位,1岁以内7.5万单位,每日3次。

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生应该合理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鹅口疮的治疗,否则,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从而给鹅口疮患者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同时要及时的进行科学护理。

鹅口疮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

1、鹅口疮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2、鹅口疮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鹅口疮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3、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4、鹅口疮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鹅口疮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鹅口疮为什么反复发作 鹅口疮治疗偏方

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4.莴笋叶治鹅口疮:莴笋叶6克,大枣3个,用水煎服,每日1—2次。

5.生姜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每日2—3次。

6.老茄子根治鹅口疮:取老茄子根10g,陈皮3g,冰糖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7.西红柿叶治鹅口疮:取西红柿叶10g,甜瓜皮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鹅口疮为什么反复发作

交叉感染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鹅口疮交叉感染的高发人群,有些患有鹅口疮的幼儿之所以反复发作就是因为经常聚集在集体生活的高发人群中。

建议:幼儿园仅仅是高发的人群之一,想要避免鹅口疮反复发作,远离易感人群是预防方法之一。

长期服用抗菌素

有些小孩由于早产、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身体体质较差,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或激素,从而造成了体内菌群失调,这种情况会使霉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

奶瓶、奶嘴、乳头的清洁不彻底都是引起鹅口疮感染的因素之一,而当宝宝感染了鹅口疮时,这些清洁仍然没有做到位,所以导致了鹅口疮的反复发作。

接触感染

当婴幼儿生长到6-7个月时,牙齿开始生长,当宝宝接触玩具、食物、衣物时,难免会咬手指、咬玩具 ,从而把病菌带入口腔,引起鹅口疮的形成,如果这些病菌的来演没有及时遏制,也会导致鹅口疮的形成。

鹅口疮不能吃什么东西

不吃过烫的食物

鹅口疮的溃疡面容易受到刺激而疼痛,所以患者最好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否则会导致疼痛,影响婴幼儿饮食,导致营养不良。

少吃坚硬的食物

鹅口疮的患者不要吃过于坚硬的食物,过硬的食物会增加溃疡面的摩擦,加大溃疡的面积,加重疼痛感,使鹅口疮难以愈合。

坚硬食物:排骨、鸡翅、鸡腿等。

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

鹅口疮的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辛辣刺激的食物不仅会加重鹅口疮的症状,还会使患者受刺激感到疼痛,对于婴幼儿患者来说甚至会拒绝进食,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辛辣刺激食物包括:、姜、花椒、胡椒、,烟、酒、咖啡、浓茶等。

不能吃腥发食物

鹅口疮本身就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鹅口疮患者更加不能吃一些腥发的食物,这样不仅导致鹅口疮反复发作,还可能使鹅口疮难以治愈,最终影响到患者的生长发育。

腥发食物包括:海鳗、海虾、海蟹、带鱼、羊肉、狗肉。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小偏方缓解

民间也有一些小偏方可以治疗鹅口疮,家长可根据孩子情况选择:

方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方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方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方4:生姜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每日2—3次。

鹅口疮与奶斑、舌苔的区别

有些父母会把鹅口疮与奶斑、舌苔相混淆。鹅口疮是一种口腔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患儿的口舌粘膜由于感染会出现淡黄色、灰白色,表浅,如奶凝状斑块。

如何区分鹅口疮?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棉签蘸温开水擦拭斑块,能擦掉的就是奶斑,擦不掉的就是鹅口疮。另外,如果强行剥落斑块后,会发现斑块下有局部粘膜潮红渗血,白膜也会迅速复生,这些特征奶斑和舌苔都是不具备的。

鹅口疮有什么并发症

1.鹅口疮扩散到口腔、咽喉、食道,患儿吞咽时会感到不舒服,宝宝可能因为怕疼拒绝喝水,从而出现脱水现象。

2.少数患有鹅口疮的宝宝口腔会有疼痛感,可能会因此拒绝进食,因此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减轻。

3.鹅口疮未及时治疗,还可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极少数患儿会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或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相关推荐

鹅口疮的生活小偏方

1.涂红糖 妈咪不用太担心,婴儿鹅口疮其实很常见的,很多吃奶的宝宝都会得。我家宝宝小得时候也有过。当时是隔壁邻居阿姨推荐我用红糖,涂了几天就好了。就是把红糖弄成粉末,然后直接涂在鹅口疮的地方,一天涂几次,一般吃完奶的时候涂。效果很好的,这个也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的试看看,希望有帮助。 2.霉菌素片泡水 婴儿鹅口疮是挺闹心的,会影响宝宝吃奶和睡眠。当时我家宝宝去医院,医生开了霉菌素片效果很好的。你可以自己去要点买一些霉菌素片,取一片泡水,去糖衣、碾碎分三次适量和香油拌糊。用棉签涂在患处,一天三次,很管用。记

宝宝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孩子得了鹅口疮而且总是反反复复,这让家长们特别苦恼。那么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宝宝的鹅口疮总反复怎么办呢?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呢?下面专家介绍如何正确治疗宝宝的鹅口疮。 网友咨询 我家宝宝从2个月到现在7个月了一直有鹅口疮,用了制霉菌素片和小苏打水还是治不好,一直反复好了又有,到底是什么原因? 专家解答 鹅口疮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霉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症,尤其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平时使用的奶瓶或其他进食的餐具消毒不严,或者是母亲喂奶时乳头不洁都有可能使宝宝感染霉菌,

鹅口疮反复发作

孩子得了鹅口疮而且总是反反复复,这让家长们特别苦恼。那么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宝宝的鹅口疮总反复怎么办呢?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呢?下面专家介绍如何正确治疗宝宝的鹅口疮鹅口疮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霉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症,尤其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平时使用的奶瓶或其他进食的餐具消毒不严,或者是母亲喂奶时乳头不洁都有可能使宝宝感染霉菌,此外,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也易感染白色念珠菌。 而如果宝宝反复生鹅口疮,排除了以上所列卫生情况等外因后,就要考虑宝宝是否为免疫功能异常。

宝宝长了口疮有什么后果吗

1宝宝长了鹅口疮也没什么后果,就是会影响宝宝进食而已,但如果宝宝进食不正常的话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如果发现宝宝嘴巴里长了鹅口腔的话家长朋友们还是要积极带宝宝去进行治疗。 2基本上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清洗口腔,保证口腔的干净,然后就将药涂抹在口腔长鹅口疮的位置,或者是内服一些药物,基本上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二三天后就可以愈合的。 3因为鹅口疮引起的原因很多,比如卫生不好、消化能力差、体质弱、抗生素过多、腹泻等等,所以当发现宝宝长了鹅口疮,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有这些现象,然后进行改善

鹅口疮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有胎中伏热,热毒上熏至心肺。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所导致。因此患鹅口疮的小儿,其乳母要注意:忌食辛辣香燥动火的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到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的加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鹅口疮的饮食注意吧! 另外,过量的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要避免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

小苏打水能治疗鹅口疮

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小儿鹅口疮可用2%-5%的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每天清洗数次,能有效清除白色念珠菌。此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值得患儿试用。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发病,此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会因黏膜充血、烧灼疼痛而哭闹不休,影响喂养和睡眠。鹅口疮属于真菌的一种,也称霉菌。一般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点白斑送到检验室检测。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如果宝宝真的是鹅口疮,用小苏

宝宝鹅口疮缺什么吗

识别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鹅口疮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奶头不洁或者喂养者的手指感染,妈妈的乳头或者橡皮奶头都是感染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在牙龈、颊黏膜或口唇内侧等处出现乳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 如果患有鹅口疮,轻者口腔布满白屑,一般没有伴随症状;严重者会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并伴有灼热和干燥的感觉,部分患儿伴有低烧的症状,甚至有可能造成吞咽和呼吸困难。患有此病的孩子经常哭闹不安

用具勤消毒可预防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 引起小儿鹅口疮的原因: 一、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有可能引起鹅口疮。 二、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三、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也可引起鹅口疮鹅口疮还有反复感染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都应注意给孩子的用具勤消毒,以杜绝鹅口

鹅口疮能自愈吗

鹅口疮一般是因为菌群失调导致一个真菌的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一个白色斑膜,它主要常见于些抵抗力比较低下,像长期营养不良, 反复使用抗生素,腹泻,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像类固醇激素会出现有鹅口疮,另外像妈妈喂母乳时没有注意卫生,她的乳头有真菌的污染或者一些奶具有真菌的感染,也会得鹅口疮,一般的鹅口疮是不需要特殊的抗菌药物的,如果是宝宝抵抗力有好转了,然后他的肠道菌群正常建立,抵抗力正常,他的鹅口疮有一定的自愈性。一般鹅口疮是建议可以口服一点肠道益生菌,然后加强口腔护理,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在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鹅口疮

●颜色。鹅口疮白色,看上去好像奶块粘在口腔中,严重时会连成一片。 ●分布范围。舌头、牙龈、上颚、口腔两侧都可能长。 ●鹅口疮和真的奶块很好区别。真的奶块很容易擦掉,而鹅口疮不易擦掉,如果强行用手抠掉,被剥离的白色黏膜下会露出红色溃疡面。 ●病情较轻就不会疼,甚至没有什么感觉,不影响吃奶。 ●病情较重时会影响吞咽,甚至导致呕吐,宝宝因此将拒绝吃奶并哭闹。 ●当“鹅口疮”蔓延到喉咙时,宝宝的声音会变得沙哑。 鹅口疮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霉菌分布在身体很多地方,人口中超过半数的身上都有霉菌存在,通常是不会引起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