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癌早期的4大症状
女性乳腺癌早期的4大症状
1、疼痛
虽然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但少数患者以疼痛就诊,疼痛多数是阵发性刺痛、隐痛。
2、乳头溢液
乳头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是不同的,乳腺癌多数伴有乳腺肿块。单纯以乳头溢液为症状者十分少见。
3、肿块
对成年妇女而言,如果出现乳内肿块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乳腺癌多数是单个,肿块形态差异较大,通常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在早期,癌性肿块限于乳腺实质内,可以推动,但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就是比较晚。
4、乳头改变
正常人双侧乳房是对称。如果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常被上牵,就会造成双侧乳头高低不一。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同时,乳头难以用手指牵出,乳头处于固定回缩状态。
首先需要倡导的乳腺癌健康饮食:
第一类、食用菌类。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加抵抗力。
第二类、海产品类。黄鱼、甲鱼、带鱼、鱿鱼、章鱼、海参、泥鳅、牡蛎、海带及海蒿子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抑癌作用。
第三类、水果。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及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第四类、蔬菜。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和一些绿色蔬菜。
第五类、牛奶及其制品和各种杂粮。可以加快代谢并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可达到抗癌的目的。
乳腺髓样癌的症状有哪些
肿块
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个别如髓样癌质地较软,境界较清。多发于外上象限,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
乳头乳晕改变
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Paget氏病可出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
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以溢液为唯一症状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腋淋巴结肿大
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乳腺癌早期五大症状表现
除乳房肿块、乳房局部疼痛、乳头溢液、乳头糜烂等乳腺癌常见症状外,还有些并不被大家熟悉的乳癌早期症状。如出现以下五信号,应及时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五大症状表现:
1、乳腺皮肤改变
30岁以上女性,如果数周内乳房迅速增大,并伴有皮肤红肿,需警惕炎性乳癌的可能。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乳房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
2、浅表淋巴结肿大
腋窝、锁骨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的肿块应怀疑乳腺癌。
3、乳房轮廓改变
正常乳房具有完整的弧形轮廓,如果弧形有缺陷或异常,很可能是乳腺癌早期表现。
4、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
触摸乳腺感觉比周围组织稍厚且大小难以区分,特别是临床被诊断为增生的患者。
5、雌激素水平异常
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妇女应密切监测乳腺变化。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乳腺癌疾病在临床上是有着不同的分类的,所以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所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乳腺癌包括炎性乳腺癌、隐性乳腺癌以及男性乳腺癌,患者要想将乳腺癌疾病治好,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乳腺癌,那么,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
一、炎性乳腺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炎性乳腺癌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二、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三、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有关于“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的文章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患者知道自己的症状之后,才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希望每位乳腺癌患者都可以尽快康复。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一、炎性乳腺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炎性乳腺癌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二、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三、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男性乳腺癌患者有什么特征
有很多男性患者在早期无法发现疾病,直到病情严重了才知道自己得上了这么严重的病。男性乳腺癌的早期,通常是患者自己无意间发现无痛性肿块。一般位于乳晕的下面,正好是男性乳腺组织集中的地方,肿块生长较快。当患者求医时,肿块并不是唯一的乳腺癌症状,乳头溢液更易发生于男性乳腺癌。此外,乳头回缩,皮肤改变等,也是较女性乳腺癌患者更为常见到的乳腺癌特征。
男性得上乳腺癌之后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特别是处在初诊时期的男性朋友,往往会发现半数腋淋巴结可以触及,这些都是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男性乳腺癌多为单侧性,常位于左侧乳房,初起时乳头或乳晕下方见一小的界限不清楚的无痛性的肿块,并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较女性乳腺癌发展快,质地由软变硬且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无触痛,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和皮肤粘连,皮肤溃烂及与胸膜粘连固定,疼痛也较女性出现早。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当然女性相对来说会比男性患病的几率要高很多,但是男性朋友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平时多对自己的身体一些关心,多留意身体的各种变化,并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乳腺癌的诱发病因
相信提到乳腺癌大家都知道这种疾病的危害有多大,也都很想远离这种疾病,要想很好的远离乳腺癌就要知道乳腺癌的诱发病因,到底我们生活中哪些方面都能诱使乳腺癌病发呢?下面是医学上关于乳腺癌诱发病因的一些解释: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55岁;未婚,未育,晚育,
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
了解到乳腺癌的病因后,那么女性就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很好的预防乳腺癌的病发的,希望上诉的分析可以帮助一些女性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方面的知识。
乳腺癌早期症状早知道
1、肿块:为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个别如髓样癌质地较软,境界较清。多发于外上象限,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2、皮肤改变: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
3、乳头乳晕改变: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Paget氏病可出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
4、乳头溢液: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以溢液为唯一症状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5、疼痛: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6、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乳腺癌
常见的女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有肿块、皮肤改变、乳头乳晕改变、乳头溢液、疼痛以及腋淋巴结肿大。
1、肿块:为95%乳腺癌病人的首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
2、皮肤改变:常表现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
3、乳头乳晕改变: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
4、乳头溢液:乳腺癌伴溢液占乳腺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
5、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了解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患有乳腺癌,知道这些才能自我检查乳房的一些异常症状,及时发现可疑之处,及早检查与治疗。对于乳腺癌大家也不要害怕,及早发现更有助于治疗,随着医学的发达,一定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息。
乳头溢液是男性乳腺癌症状吗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其实男性也会得乳腺癌,和女性乳腺癌颇为相似。并且因为男性乳房小,假如有增生异物,很容易就能摸到,一般早期就能发现。那么,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作一下详细介绍。
专家说,乳头溢液确实是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之一,除此之外,患者先发先的症状往往是无痛性肿块,一般位于乳晕的下面,正好是男性乳腺组织集中的地方,肿块生长较快。此外,乳头回缩,皮肤改变等,也较女性乳腺癌更为常见。我们发现初诊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约有半数腋淋巴结可以触及。
男性乳腺癌多数是单侧发病,并且左侧乳房多见,双侧性的和乳腺也是可见的。男性患者的年龄在确诊时往往比女性患者的年龄为大,而且在明确诊断时亦经常较女性患者为晚。
通过专家的以上讲述,我们了解了男性乳腺癌的症状,而乳头溢液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此提示男性朋友,假如发现乳房出现结块等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断,防止出现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病因
内源性雌激素增多(35%):
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房无生理活动,缺乏卵巢激素的过度刺激,但发病者多有男性乳房发育,内分泌异常和肝功能损害等,Lacassegne证实(1932),给雄性小鼠反复注射雌性激素,可以诱发乳腺癌,肝脏受损时,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功能减低,导致体内雌激素相对过多,男性乳腺发育症增多,有人认为男性乳腺发育症为癌前期病,易导致乳腺癌发生。
性染色体异常(27%):
另外有研究表明,发病病人中有的睾丸小,曲细精管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尿内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和性染色体异常称为Klinefelter综合征,在此情况下,其乳腺癌发病率较正常男子 高20倍。
其他(25%):
在国内外对男性乳腺癌报道中,有相当比例的病例家族中,或有女性乳腺癌的家族史,或家族中有患其他肿瘤病例存在,提示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家族性。放射性物质接触,乳腺局部损伤,临床治疗应用雌性激素等,也可诱发乳腺癌。
发病机制
1.发病部位:
男性乳腺癌多发生于乳头乳晕下方的乳腺中央区,以单侧性为主,左侧较右侧略多见,两侧同时发病或先后相继发病的均不多见。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肉眼见肿块部位较深,边界不清,坚硬无痛,平均直径为3.1 cm,随着肿块进展可与皮肤粘连,常呈结节样隆起,形成溃疡,也可向深处扩散与胸肌粘连固定。
(2)组织形态:光学镜下男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基本同女性乳腺癌,以非特殊型浸润癌多见,占82%~86.5%;浸润性癌可分为腺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乳头状癌,黏液癌,大汗腺癌等,许多人认为,正常男性乳腺癌缺少小叶组织,因此不发生小叶癌,可是近年文献上亦见过小叶癌的报道。
男性乳腺癌的细胞来源尚在争论,值得提及的是免疫酶技术对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及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及监测乳腺癌的复发很有意义,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一样也可以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两种,而有人发现,男性在用雌激素治疗某种病时,乳腺可形成真正的小叶,其结构与性成熟女性乳房一样。
什么是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许多西方国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肿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前二位。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在男性则仅为0.49/10万人口。男子乳腺癌大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左右。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其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率最高。
引起乳腺癌的原因:
从目前的临床医学实践及动物实验等有关资料分析乳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激素分泌紊乱:所谓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乱。因为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样可以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2)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没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妇女发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时间长的妇女多。这说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3)纤维囊性乳腺病:前面提到过这种病变,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极易转变成为乳腺癌。
(4)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有乳腺癌家族史上。据国外资料,阳性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亦好发乳腺癌,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前,常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男性乳腺癌的原因
【病因】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文献报道,内分泌异常、男性乳腺发育症、放射线损伤、局部创伤、Klinefelter's综合征、营养不良、肝病及家族史等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早在1932年,Lacassagne氏已证实,给雄性小鼠反复注射雌激素,可诱发乳腺癌;前列腺癌病人在长期应用雌激素治疗后,也可以发生乳腺癌。肝脏受损,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低,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从而发生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病人,也易发生乳腺癌。这些都表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过多,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在与癌瘤并存的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乳腺内,小管上皮显示高度异型增殖,与癌瘤之间可见移行现象。因而有人认为,男性乳腺发育症属于癌前病变,Klinefelter's综合征包括: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睾丸小,细精管纤维化和玻璃变化,机能损害和介间细胞凝集以及尿促性腺激素增加,性染色体异常等,患此综合征的病人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比正常男性可高出20倍左右。
【病理】
1.肉眼所见肿块部位较深,边界不清,体积偏小,平均直径为3.1cm,胸大肌常受累。
2.显微镜下所见组织学类型基本与女性相同,以非特殊型浸润癌多见,约占82%~86.5%。浸润性癌可分为腺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乳头状癌、粘液癌、大汗腺癌等。许多人认为,正常男性乳腺癌缺少小叶组织,因此不发生小叶癌,可是近年文献中亦见过小叶癌的报道。
值得提出的是,用免疫酶技术对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及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及监测乳腺癌的复发很有意义。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一样也可以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两类,徐荣楠报道男性乳腺癌ER阳性率较女性高为57.6%(19/33);癌组织的CEA(T—CEA)阳性的男性乳腺癌具有较明显的侵袭性,较高的转移率,较高的术后复发率及较差的预后。
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的相互鉴别
炎性乳腺癌因其生长迅速且在临床表上颇似乳腺炎而得名,因此在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中尤其要注意与乳腺炎的相互鉴别。除了症状较为相似之外,两者之间存在不少区别。
(1)炎性乳腺癌患者的局部疼痛不明显,且压痛不敏感,而乳腺炎患者则局部疼痛较重,压痛明显。
(2)炎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变处皮肤呈淋巴性水肿,触之似橡皮,质韧且有弹性;乳腺炎患者的患处皮肤则触之软,有波动感。
(3)炎性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肢及腋窝肿大的淋巴结处压痛不明显,而乳腺炎则压痛明显。
(4)炎性乳腺癌患者无发热、体温升高和乏力等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而乳腺炎患者常有。
(5)炎性乳腺癌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无明显增高,而乳腺炎患者则多有白细胞及分类计数的升高。
(6)炎性乳腺癌患者的患处皮肤水肿多呈弥漫性,且可占据乳房皮肤的1/3以上,而乳腺炎患者的患处皮肤则局限于乳房的某一部位。
(7)炎性乳腺癌大多不会形成脓肿,且针吸可找到癌细胞,而乳腺炎则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局部脓肿,针吸可见脓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