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推四横纹100次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推四横纹100次

儿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称四横纹,操作此法时,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握住患儿手掌,使其四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另一手四指并拢从患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操作100次。

小儿流鼻涕推拿图解 小儿流鼻涕推拿配穴手法

推清板门穴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可采用揉法或推法,推拿者用拇指螺纹面按揉本穴,也可采用推法,自拇指根向腕横纹直推,称板门推横纹,反之称横纹推板门。

主治:厌食,食积,吐泻等。

位置:手背环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采用揉法,按法并用的手法,推拿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揉按本穴。揉50-100次。

主治:滋阴补肾,利水通淋,顺气化痰。

宝宝积食推拿手法 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为: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功效: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消化功能的恢复。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一定治疗效果。

小儿肠痉挛属中医中的“肠气病”,多因气候变化,护理不当,导致小儿欺负受风寒冷气侵袭,寒邪凝结肠间,导致气滞,经络不通,气血壅阻不行而引发的腹部剧烈交通。通过推拿相关穴位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通经活络,补中益气之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肠痉挛。

补脾经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者拇指屈曲,推拿者用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清大肠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向食指尖直推,推100次。

运内八卦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以食指,中指二指夹住患儿拇指,并以拇指端自患儿掌根处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推动,反复操作100次,操作时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

拿肚角5-8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穴(脐下2寸,旁开2寸)处拿5-8次。

揉板门3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为“揉板门”,反复操作约300次。

推四横纹100次:儿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称四横纹,操作此法时,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握住患儿手掌,使其四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另一手四指并拢从患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操作100次。

小儿推拿缓解肠绞痛怎么推

小儿肠绞痛常用推拿手法

1.补脾经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

2.揉小天心100次: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的小天心穴做环状旋转揉动。

3.揉一窝风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的一窝风穴揉100次。

4.揉外劳宫1分钟:家长用拇指指端在手背中央的外劳宫穴旋转揉动1分钟。

5.摩腹2分钟:家长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孩子的腹部轻轻的顺时针摩动。

6.拿肚角5次:家长用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拿捏孩子的肚角5次。

小儿发烧腹泻推拿有哪些方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相信大家对小儿发烧腹泻推拿有哪些方法也都很清楚了,孩子的健康状况是不可大意的,不管病情严重程度如何,都需要尽快的给孩子调理好身体。发烧之后还需要尽快的降温,采用物理疗法即可,若是出现了高烧现象理应尽快赶往医院。

幼儿按摩手法大全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 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清大肠100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向食指尖直推,推100次。

相关推荐

小儿一窝风的作用是什么啊

一窝风位于小儿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一窝风具有温中行气,疏风解表的作用,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小儿惊风,昏厥等病症。 一窝风方法 采用揉法,按法并作的手法,一手持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按揉本穴,揉100-300次,称揉一窝风。 坚持每天一窝风,可以缓解伤风感冒,小儿惊风等病症。

幼儿发烧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向肘

小儿肚子疼按哪里 饮食过多导致肚子疼按哪里

1.用拇指直位于小儿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根向指尖,100-300次。 2.用拇指直位于小儿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线状穴位(胃经),自腕至拇指根部,100-300次。 3.以小儿手掌心为中心,用拇指动位于掌心周围的圆圈状面型穴位(八卦),像画圆似的摩擦动,100-300次。 4.小儿四指并拢,用拇指直位于小儿手掌面,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的穴位(四横纹),自食指中节横纹向小指,100-150次。 5.用拇指从小儿横纹向拇指指根肥大部附近的穴位(板门)

小儿百日咳手法

清肺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由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100-500次。 清胃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掌根至拇指根部,100-500次。 运内八卦:一手持小儿的手,另一手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兑卦止,以顺时针方向运揉100-500次。 揉小天心:一手持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端揉按小天心100-300次。 揉掌小横纹: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掌小横纹50-100次。 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向肘横纹100次揉膻中

六种按摩方法帮助宝宝消化

注意事项: 一.小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

小儿腹泻方法是什么

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经 方法:旋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100-300次。 3、揉板门 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

手足口病方法怎么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100-300次

百日咳管用吗

百日咳有一定的好处。 相关穴位有祛风化痰,调理脾肺,清肺热,宽胸理气,止咳等作用,能辅助改善咳嗽气急,痰难咳出等不适。 百日咳治疗原则以清肺降气,镇咳化痰为主。 主要方法:清肺经,清胃经,运内八卦,掐揉小天心,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揉膻中,天柱骨。 清肺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由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100-500次。 清胃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掌根至拇指根部,100-500次。 运内八卦:一手持小儿的手,另一手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

按摩给小儿调脾胃的方法

要求 一、小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 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三、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第一步 按揉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向小指横纹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

儿童食积按摩手法 横纹100次

位置:在掌面食,中,环,小指的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法。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处,称横纹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化积消胀,理中行气,退热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