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的采收贮藏
沙棘的采收贮藏
1.采收适期
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颜色和果实大小为标志,并依此决定采收期。在通常情况下,从俄罗斯和蒙古等高纬度地区引入的品种,成熟期较早,像丘依斯克、阿尔泰等品种,在8月初即可成熟。优胜沙棘和橙色沙棘等品种,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自产的中亚沙棘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沙棘来自不同种群,其成热期也有区别,产于华北地区的,如涿鹿、丰宁等地,果熟期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于西北地区的,如甘肃、青海等地,则多在9月中下旬成熟。[8] 沙棘果实成熟后,其果柄处不形成分离层,所以只要鸟雀不啄食的话,沙棘果实可以长期在树上保留,甚至可以保存到下个年度的收获季节。当然,有些品种,例如从高纬度地区引来的一些品种,也常有成熟后即不断落果的情况。在不落果的情况下,以什么时候采收最为理想呢?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杨诲荣等的研究,从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情况看,以成熟和近成熟期含量最高;达到过熟状态时,维生素C含量则迅速下降,差额达2/5以上。达到过熟以后,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情况也是这样,以果实成熟初期含量最高,达到过熟时则会下降。沙棘油则是在果实成熟期的两周内含量最高。所以,从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来看,以果实成熟期前后采摘最为适宜。同时,有些品种在果实过熟时,果实会破裂流出浆液。另外,鸟雀啄食沙棘果也很严重,在确定采收计划时,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8]
2.采收方法沙棘长有许多棘刺,果实小,皮薄易破,果柄短不能自然脱落,给采收带来许多困难,所以采收所用的劳动几乎占栽培沙棘劳动的90%。因此,如何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是采用以下3种采收方法:(1)手工采收法 采收沙棘果实的方法有:摘果、钩果、抖果或结合整形剪枝,把一枝该剪的连枝带果剪下。这些方法皆为手工采集,效率很低,一个劳力每天平均只能采收6~8千克。
(2)机械采收法 为了提高采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俄罗斯在沙棘工业种植园,多采用C.H.科瓦列夫的吸入装置和西伯利亚M.A.里萨文科园艺研究所的打落装置采收果实。前者可比人工采摘提高工效1.5~2倍。果实损失小,但耗能高;后者也能提高工效,但仅限于沙棘果刚成熟且坚硬时方可采用。
(3)化学采收法 除手工和机械采收外,还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采收。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李方等(1987~1989年)以中国沙棘为试材,在沙棘果实由绿变黄时(在呼和浩特市8月10日至15日左右)喷布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进行催熟采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能显著提高果实完好率。适宜浓度为8 000~10 000毫克/千克。[8]
3.保鲜沙棘果实贮藏的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刚采收的沙棘果实如暂时不能出售,必须进行短时间的贮藏。贮藏果实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和能排除有害气体的环境。贮藏的温度以1~5℃为宜,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如果是在结冰季节采收的果实,可用少量的水洒在堆积好的果实堆上,把果实封冻起来,再在果实堆上覆盖一层柴草,以保持其清洁。
荸荠放了一晚上还能吃吗 荸荠怎么长时间储存
为了保持和延长荸荠的新鲜度,可使用的贮藏方式有很多,比如说缸藏、窖藏、堆藏、沙藏,也是贮藏成本较低的方式,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次氯酸钠溶液来进行贮藏,保鲜时长也比较长。
荸荠采挖后摊放于砖地上12-15天,经适当晾干后放入室内大陶缸内。陶缸应置于干燥、通风处,每缸贮量约80-100千克,将贮满荸荠的缸口部加盖。应注意的是贮藏于陶缸中的荸荠在贮藏前期呼吸作用旺盛,须把缸盖揭开以利通风透气,在气温低冷的冬季缸内要覆盖一层稻草保温,阴雨天气因空气湿度大要及时揭盖排湿,炎热高温季节要及时加盖以防荸荠球茎体内水分蒸发引起干腐。在贮藏过程中每隔25-30天须将陶缸内贮藏的荸荠翻动检查1次。按此方法贮藏荸荠可达半年以上。
如果使用旧窑贮藏,在贮藏之前,应在窑底及窑身喷2.5%的多菌灵或4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进行消毒。在窑底铺一层细土,每放20-25厘米厚的荸荠,其上撒上一层干细土,如此一层果实撒一层土,直至离窑口20厘米为止,其上封干细土填口,周围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封顶,形成中央高、四周低的馒头形,盖过窑口、拍实。
荸荠收挖后,在阴凉的房屋或地下室内用砖砌,个埋藏坑,在坑底部先铺5-7厘米厚的细沙,将荸荠球茎排列在沙面上,盖细沙3-4厘米厚,再排放荸荠球茎,如此一层一层堆叠,堆高不超过1米。这种方法也能起到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将采收的荸荠球茎去除杂物,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贮藏,使用该法,当温度处于0-2℃、相对湿度在90%-100%的贮藏环境下荸荠球茎的保鲜可达10个月,在5℃以下贮藏保鲜期可达6-8个月。
豇豆的采收与贮藏
长豇豆播种后,约经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开始采收嫩荚,而开花后约经7~12天,荚充分长成,组织柔嫩,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质柔嫩。产量高。豇豆每花序有两对以上花芽,通常只结一对豆荚。如肥水充足,及时采收和不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时,可使一部分花序多开花结荚,这样可以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采收期共约30~40天。矮性种亩产600~800kg,蔓性种1250~1500kg。
留种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危害。如少量种子,亦可将豆荚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必脱粒,至翌年播种前取出后脱粒即可,种子生活力一般为1~2年。秋播要注意时机。
贮藏
刚刚采摘的鲜鲜豇豆,应急时保鲜收藏,一般采用塑料袋密封保鲜。温度应保持在10~25℃之间,温度过低,烹饪出来的味道很差,也炒不熟;温度过高,会使豇豆的水份挥发太快,形成干扁空壳,影响烹饪的味道;也容易腐烂变质。
干品的收藏,用刚刚采摘的新鲜豇豆,经沸水煮至熟而不烂时捞出沥干,在太阳下晒干或用机械烤干;用时拿出经凉水浸泡至软备用,其味甘而鲜美,回味无穷。
生荸荠怎么保存不发芽
荸荠采收后,去掉球茎表皮上的泥土和杂物,剔除病、伤球茎,摊放于砖地上12-15天,经适当晾干后,将荸荠置于室内大陶缸贮量约80-100千克,将贮满荸荠后的陶缸口部加盖。
荸荠收获后,在荫凉的房屋或地下室内,用砖头砌一个埋藏坑,在坑的底部先铺5-7cm厚的细沙,将荸荠球茎排列于沙上,其上须盖细沙3至4cm,沙上再依上述方法排放荸荠球茎,如此堆叠,堆高不超过1米,也能起到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
将采收的荸荠球茎去杂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贮藏。据测试:使用该法,当温度处于0-2度,相对湿度在98-100%的贮藏环境下荸荠的保鲜期可达10个月,在5度以下贮藏保鲜期可达6-8个月。
石榴怎么挑选才好吃 怎么保存石榴
用于挂藏的果实,在采收时就应留一段果梗,用细绳绑缚成串,悬挂于阴凉的房屋里。或者用报纸、塑料薄膜包果,挂在温、温度变化小的室内,可贮至春节前后。若贮藏石榴则需提前半月采收,过熟的石榴挂藏易发生腐烂。
选择通风阴凉的空房子,打扫干净,适当洒水,以保持室内清洁湿润,然后在地上铺5—6厘米厚的稻草(或者鲜马尾松松针),其上按一层石榴一层松针全部覆盖。贮藏期间每隔15—20天翻堆检查一次,剔除烂果并更换一次松针。耐贮品种用这种堆藏方法可贮至次年四五月份。果实堆藏前,要用清水洗净果皮,预冷。
把坛罐之类容器冲洗干净,然后在其底部铺上一层含水5%的湿沙,厚5—6厘米,中央竖一秫秸把子或竹制圆筒,以利换气。在秫秸把子或竹制圆筒四周装配放石榴,直至装到离罐口5—6厘米时再用湿沙盖实,坛口或缸口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贮后1个月检查一次,如有烂果及时剔除。这种贮藏方法可贮至次年三四月份。
将预冷并经杀菌剂处理的石榴,放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中,扎好袋口,置于冷凉的室内。用此法贮藏140天,石榴果实仍新鲜如初。也可将经杀菌剂处理过的石榴果实,用塑料袋单果包装,这种果实在3—4℃条件下贮存100天,果粒新鲜度好,虎皮病轻。塑料袋单果包装贮藏比其它办法的效果要好。
竹笋贮藏
鞭笋存放一周即老化变质,春笋存放半日,冬笋(毛竹笋)存放一个月即腐烂变质。据专家试验采用七种方法三次重复,作营养分析得知:"河沙贮藏法"使笋保鲜时间最长,可达4个月以上,"塑料袋法"、"土坑法"(35cm深加盖贮藏)、"菜坛法"等贮藏2个月,笋质不变,"冰箱法"在-10℃以下连箨贮藏可达3个月,(但笋肉松软),用"冰箱法"剥箨贮藏差,而采取"放在地板法"(对照)则只经1个月即干枯腐烂。
存贮4个月后,查其失水率分别是11.1%,9%,23%,26%,48%,80%。
因此,竹笋贮藏以"河沙贮藏法"(河沙含水率8%左右,用手抓一把沙,捏紧松手不散为宜)、"塑料袋法"、"土坑"、"菜坛法"等最佳,临时贮藏用冰箱,藤萝法贮藏。
近年来各地已研究出"保鲜药液"、"保鲜添加剂"等,采用"鲜笋"加工贮藏保鲜法,生产保鲜系列产品,经药物处理防腐防老化工艺,用塑料袋软包装、小袋包装,听装罐装等可贮藏8个月至1年,色如白玉,味美可口。我国亚林所、浙江安吉等地保鲜贮藏技术及工艺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很有发展前景。
新鲜的沙棘怎么保存
想好好保存沙棘果,最好的方法就是速冻。速冻沙棘果能基本上保持沙棘果原有的自然形状和风味;在贮藏期间其色、香、味和维生素没有显著变化,这样的保方法效果不错。
豇豆的采收与贮藏
采收 长豇豆播种后,约经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开始采收嫩荚,而开花后约经7-12天,荚充分长成,组织柔嫩,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质柔嫩。产量高。豇豆每花序有两对以上花芽,通常只结一对豆荚。如肥水充足,及时采收和不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时,可使一部分花序多开花结荚,这样可以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采收期共约30-40天。矮性种亩产600-800公斤,蔓性种1250-1500公斤。
留种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危害。
如少量种子,亦可将豆荚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必脱粒,至翌年播种前取出后脱粒即可,种子生活力一般为1-2年。秋播要注意时机。
贮藏
刚刚采摘的鲜鲜豇豆,应急时保鲜收藏,一般采用塑料袋密封保鲜。温度应保持在10~25℃之间,温度过低,烹饪出来的味道很差,也炒不熟;温度过高,会使豇豆的水份挥发太快,形成干扁空壳,影响烹饪的味道;也容易腐烂变质。
干品的收藏,用刚刚采摘的新鲜豇豆,经沸水煮至熟而不烂时捞出沥干,在太阳下晒干或用机械烤干;用时拿出经凉水浸泡至软备用,其味甘而鲜美,回味无穷。
荸荠怎么保鲜
1、陶缸贮藏保鲜。荸荠采收后,去掉球茎表皮上的泥土和杂物,剔除病、伤球茎,摊放于砖地上12-15天,经适当晾干后,将荸荠置于室内大陶缸贮量约80-100千克,将贮满荸荠后的陶缸口部加盖。须得提请农民朋友注意的是:贮藏于陶缸中的荸荠在贮藏前期作用旺盛,须把缸盖揭开,以利通风透气,散发缸内水分;在气温低冷的冬季,缸内要覆盖一层稻草保暖,以防低温冻害腐烂;在阴雨时节,因空气中湿度大,荸荠体内含水量会迅速增加,应及时揭盖排湿;炎热高湿季节,因水分蒸发快,要及时加盖,以防荸荠球茎体内水分蒸发引起干腐。在贮藏过程中,每隔25-30天须将陶缸内贮藏的荸荠翻动检查一次,按上述方法贮藏,荸荠的保鲜期可达半年以上。
2、细沙贮藏保鲜。荸荠收获后,在荫凉的房屋或地下室内,用砖头砌一个埋藏坑,在坑的底部先铺5-7cm厚的细沙,将荸荠球茎排列于沙上,其上须盖细沙3至4cm,沙上再依上述方法排放荸荠球茎,如此堆叠,堆高不超过1米,也能起到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3、溶液贮藏保鲜。将采收的荸荠球茎去杂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贮藏。据测试:使用该法,当温度处于0-2度,相对湿度在98-100%的贮藏环境下荸荠的保鲜期可达10个月,在5度以下贮藏保鲜期可达6-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