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从舌苔看胃寒胃热 舌苔有无

从舌苔看胃寒胃热 舌苔有无

正常情况下是有舌苔的,舌苔是由胃气而生,所以无论是胃寒还是胃热,正气未衰的情况下,都是有舌苔的。

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舌苔厚重的原因

舌苔厚重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舌苔是舌体上面说散布的一层苔垢,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薄的发白,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你体内的胃肠已经发生了病变。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不同的舌苔症状体现出不同的胃肠疾病情况。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舌苔看健康

白苔

多为寒,舌苔白多数是寒苔,一是内寒,二是外寒,但要注意的是热症也会有白苔,特别是肺热,肺主白色,肺热的白苔最常见,因此,我们需弄清楚白苔是热是寒。

鉴别方法很简单:就是湿和燥,如果是湿的白苔,多数是寒,如果是燥的,摸上去涩手的,多数就是热症之白苔了。

黄苔

多为热,黄苔多是内热,当然也有例外,会有仅仅是局部热,仍然是寒症的黄苔,可用上面的湿和燥的方法来鉴别,也可以通过舌质的红白来鉴别。如黄苔,舌质发白的,多是由于局部郁热,寒气停滞而导致的郁热。

黑苔

黑色苔,并不是全黑的,多数是灰黑的状态,这种黑苔要特别注意,因为黑色就像是我们的实物,只有变坏了并且坏的很大时才会变黑。我们人体也是一样,黑苔是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有的。黑苔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我们身体内的正气充足时,会有足够的能量抵抗外邪,而黑苔就是正气非常衰弱了,所以临床中若见到黑苔,我们特别留意。

无苔

没有舌苔的情况,多见久病或是胃很虚的人,舌苔的形成是通过脾胃阳气的蒸熏而上所形成的,那么无苔之人除非是是因为临时吃药而造成的暂时性无苔,多数就是中气虚弱,阴虚为多,多是胃津虚弱之人。

厚腻苔

厚腻苔有两种,一种白而腻,另一种是黄而腻,厚腻代表胃肠消化吸收的能力差,也就是胃动力差,运化不了食物。从中医角度讲,就是阳气虚弱,阳气是所有脏腑的运用能量所在。白而腻时,痰饮滞留,黄而腻时,局部有热,但总的原因还是因为寒湿之气停留在体内太多而造成的。

舌苔的知识

(1) 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 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 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难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 剥落苔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症。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 有根、无根苔

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症、热症;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症、寒症。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 全、偏苔

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症。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胆湿热;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薄苔,为阴虚、胃气损伤或血虚之症。

从舌苔看胃寒胃热 特殊情况

并不是舌苔白就一定是胃寒,如果出现舌苔白滑而腐也是胃腑蕴热的表现,因为腐苔常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

如果出现舌及满口布满白衣,并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则为胃气衰败的表现,是脏气将绝之危候,应当特别注意。

中药调理方法是什么

苔白厚腻中药调理方法

调理原则:少食寒凉节制饮食坚持锻炼

显示病症: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还未里传,且病邪较轻,脏腑之气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

若舌苔发白变厚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痰湿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发白表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多见于身体肥胖、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水肿、痰湿内盛的患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也常见厚白腻苔。

黄白色舌苔黏厚

调理原则:饮食清淡健胃消食

显示病症: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舌苔发黑

调理原则:积极治病谨遵医嘱

显示病症:极热和极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当然,染色舌除外。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但这些均不属于病苔。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黑苔,往往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舌象。黑苔的人应重视所患疾病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黑苔,所以对待黑苔要谨遵医嘱,看病情进行调理。

舌苔的特点

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舌尖有红点应该怎么办

1.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2.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3.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tou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4.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xing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5.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6.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综上所述:舌头上面有红点,中医叫做芒刺舌,兼见舌苔黄,胃火炽胜,少吃点上火的东西,另外可以吃点甘蔗,如果是选择中药的话,可以去药店,请老中医看看,让他开点药方。

从舌苔看胃寒胃热 舌苔颜色

颜色是对于寒热最明显的表现,胃寒时,舌苔的颜色为白色,因为苔白是有寒证的表现。

与白色舌苔相对的就是黄苔,而黄色舌苔是热证的表现,所以胃热的舌苔颜色是黄色的。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舌苔厚白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其中就是通过观察舌苔的变化来作出疾病的诊断,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正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厚的发白,但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有一些不太正常了。那么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舌苔白:中医里叫寒证,也是风寒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多吃软食。然和喝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也是非常好的。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螃蟹、鸭蛋就不要吃了。还有就是冷的东西不要吃。

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舌苔厚白可以经过饮食调养恢复,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舌苔常识

风寒感冒初起时,舌苔会变厚,这时候吃驱寒湿的姜茶最管用,看到舌苔变黄时,就不能再喝姜茶了,这种情况要清热了;

哪天舌尖特别红时,就早早地喝点带芯的莲子茶,以免晚上因为心火旺而失眠;

出差几天,吃得脾胃不舒服时,舌苔妥妥地会变厚腻,煲一锅五指毛桃祛湿汤,永绝后患;

看,舌诊就像一个比较容易就能掌握的魔术一样,并没有那么神秘。

从某种程度上说,舌苔是一个人胃气的表征。如清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舌苔的颜色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黄苔,一般表示里热证。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苔薄黄厚而干燥的,则代表里热盛,津液受损。

灰黑苔,主热证,也有寒湿或虚寒证。灰苔主里证,多见疾病比较严重。黑苔则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往往表明病情极严重。

而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颜色,主表证、寒证,但也有里证、热证的。

1、如前所述,白苔是薄白而润为正常,但同时这也许也表示了病在体表没有入内。

2、舌淡而苔薄白的,多为气血两虚。

3、如果舌苔薄白且过于润滑,一般多见于表证、寒证,为风寒。

4、如果舌苔薄白而干燥的,则多见于表热证或感受燥邪,为风热。

5、如果舌苔白而厚腻的,多见寒湿里证。

6、舌苔白滑,润泽多津,主寒证,或寒湿症,多表示寒凉伤中,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舌苔白滑而粘腻、厚腻的,多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的,为胃腑蕴热,湿热遏伏。

7、舌苔白厚而干燥的,为实热证,表示湿浊化热伤津,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病变中。

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舌苔辨证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疾病。

苔色: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 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 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 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苔质:

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

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

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胆湿热;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薄苔,为阴虚、胃气损伤或血虚之证。

99药剂师温馨提示:清晨起床对着镜子把舌伸出口外,观察自己的舌质、舌苔,经常能看到时黄、时厚、时白、时红……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平时多多注意观其变,能起到早日防病治病的作用。

舌苔白色是什么问题呢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

一、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1.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2.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

3.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4.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二、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1.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2.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3.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舌苔发白是怎么回事呢,经常看到有人这样疑惑,上面这些就是小编总结出来的关于舌苔发白的原因和一些舌苔变化所预示的身体状况,大家都可以参考一下上面这些信息,如果病情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中医如何看舌苔及身体调理

说明

舌苔是中医术语,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温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因为中医望诊博大精深,几句话很难详细描述舌苔各种奥秘,以下列举常见舌苔的状况及其代表的体质特征及身体调理的方法。

正常舌特征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常见异常舌苔及解析

舌苔白厚

调理原则:少食寒凉节制饮食坚持锻炼

显示病症: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还未里传,且病邪较轻,脏腑之气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

若舌苔发白变厚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痰湿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发白表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多见于身体肥胖、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水肿、痰湿内盛的患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也常见厚白腻苔。

黄白色舌苔黏厚

调理原则:饮食清淡健胃消食

显示病症: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舌苔发黑

调理原则:积极治病谨遵医嘱

显示病症:极热和极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当然,染色舌除外。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但这些均不属于病苔。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黑苔,往往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舌象。黑苔的人应重视所患疾病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黑苔,所以对待黑苔要谨遵医嘱,看病情进行调理。

舌苔剥落无舌苔

调理原则:补充气血增强免疫

显示病症: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称为剥(落)苔,舌苔全部脱落,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

剥苔表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无苔的患者,饮食宜清淡,不宜暴饮暴食及食用生冷、燥热及难消化的食物。多食具有健脾益胃的蔬菜、水果,如山药、薏米等,可服用健脾丸、生脉散等药物。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如何看舌苔及身体调理

正常舌特征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常见异常舌苔及解析

舌苔白厚

调理原则:少食寒凉节制饮食坚持锻炼

显示病症: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还未里传,且病邪较轻,脏腑之气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

若舌苔发白变厚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痰湿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发白表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多见于身体肥胖、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水肿、痰湿内盛的患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也常见厚白腻苔。

黄白色舌苔黏厚

调理原则:饮食清淡健胃消食

显示病症: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舌苔发黑

调理原则:积极治病谨遵医嘱

显示病症:极热和极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当然,染色舌除外。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但这些均不属于病苔。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黑苔,往往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舌象。黑苔的人应重视所患疾病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黑苔,所以对待黑苔要谨遵医嘱,看病情进行调理。

舌苔剥落无舌苔

#FormatImgID_0#

调理原则:补充气血增强免疫

显示病症: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称为剥(落)苔,舌苔全部脱落,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

剥苔表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无苔的患者,饮食宜清淡,不宜暴饮暴食及食用生冷、燥热及难消化的食物。多食具有健脾益胃的蔬菜、水果,如山药、薏米等,可服用健脾丸、生脉散等药物。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关推荐

中医辩证老年人便秘

中医辨证便秘要点依舌质、舌苔而辨虚实寒热,如有苔多实,无苔多虚,舌红无苔为津血枯,舌淡苔少为气弱血虚,苔白滑多寒,苔黄厚腻多为热。大便秘结腹胀拒按属实,大便秘结腹胀喜按属虚。 1、冷秘证 主证:排便努挣不下,大便并不干硬。 次证:①神疲气短;②面色胱白;③身寒肢冷;④小腹冷痛,小便清长;⑤舌胖而淡;⑥脉沉细迟。 具备主证和次证各2项即可确诊。 2、实秘证 (1)气秘:大便涩滞不行,胸膈痞满、嗳气纳呆、腹胀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属肝胃气滞,传导失职。 (2)热秘:大便干结,腹胀满痛,面赤身热,口干思

右侧舌苔厚是怎么回事

1、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2、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 3、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4、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

舌苔苔质知识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燥苔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

中医治疗小儿顽咳的偏方

●风寒咳嗽 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白。 【治法】宜疏风散寒宣肺。 ●风热咳嗽 表现:咳痰黄稠、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淡黄。 【治法】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燥咳嗽 表现:干咳、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杨群玉说,其实这三种类型也很好辨别,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黄、红,则多为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而舌

舌头发白是什么原因

有研究表明,舌苔是舌体上面说散布的一层苔垢,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正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出现,但一般都是比较薄的发白,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你体内的胃肠已经发生了病变。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不同的舌苔症状体现出不同的胃肠疾病情况。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现证明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舌苔的分类 黄苔:一般表示为热证,即出现了胃热。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

小孩舌苔发黑的原因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通常认为,灰黑苔多为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舌苔发黑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黑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

舌苔发白是怎么会事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舌苔是一个人胃气的表征。如清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舌苔的颜色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黄苔,一般表示里热证。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苔薄黄厚而干燥的,则代表里热盛,津液受损。 灰黑苔,主热证,也有寒湿或虚寒证。灰苔主里证,多见疾病比较严重。黑苔则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往往表明病情极严重。 而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颜色,主表证、寒证,但也有里证、热证的。 如前所述,白苔

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苔色: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

舌苔发黄是什么原因 舌苔过白是怎么回事

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热症而见白色舌苔。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症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肌体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等,但随着疾病好转,脾胃生发之气恢复,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 一些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舌苔发白而薄腻。 未波及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

教你舌苔辨健康

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薄的发白。如果舌苔出现厚黄、厚白、甚至发黑等异常情况的话,就说明体内出现了病变。中医的时候,医生也会经常查你的舌头来辨别你的疾病。 舌苔有四类:白苔、黄苔、黑苔、厚苔 白苔: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一般都多见于表证、寒证。如果舌苔白厚而干燥,则说明胃肠发生了病变,常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症状中,同时,舌苔厚白还是胃肠上皮化生的一种警告,而肠上皮化生的严重与胃癌有着直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