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如何喂养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喂养才正确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这是因为母乳中不仅含有配方奶粉不具备的抗体,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也较足月儿母乳多。由于早产儿免疫力较低,就更需要母乳帮助宝宝提高肌体免疫能力,且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由于早产儿出生后身体很弱,他几乎没有力气吸吮妈妈的乳汁,更多的是妈妈把乳汁挤出来,医生通过辅助措施喂宝宝。如果妈妈没有奶水,只能喝专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满月后的早产儿,如能存活下来,基本上不会再有喂养的困难。但专家强调还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如果是妈妈的奶水不够或者没有,可以参照正常婴儿的方法喂牛奶。但早产儿应额外补充更多的维生素制剂和一些铁剂。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宝宝。
早产儿如何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是有别于足月儿的。早产儿不能按需喂养,要在医生规定的时间内喂奶,由于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指影响胃肠动力的因素均可造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不仅会影响胃肠喂养,还可能妨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防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最好采用母乳喂养,母乳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选用母乳可以减轻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此外,还应根据早产儿的个人情况选择合理的喂养方案,由于早产儿消化动力与妊娠周期和个体情况有关,要适当早产儿消化道动力不仅与妊周有关,也有个体差异,所以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喂养方案,使消化道动力处于最佳状态,以避免喂养不耐受发生。
早产儿喂养常识大全
早产宝宝吃什么奶好?
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他们的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他们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产的宝宝需要特别对待。那么吃什么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早产母乳:早产母乳的热卡密度67kcal/100 ml,但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乳清蛋白比例高,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钙磷易于吸收,利于骨骼发育。与配方奶喂养相比,喂母乳后胃排空更快。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群体非常有益。母乳喂养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IgA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和母乳中的低聚糖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粘膜有关。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牛磺酸,是成熟母乳的1.5~2倍,促进早产儿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哺乳能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增强母爱和母亲的信心。目前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低。以上这些方面的益处均可正面影响早产儿的健康和远期预后。
但对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宝宝来说,纯母乳喂养摄入的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等在内的营养成分不够其生长所需,生长速度较慢,有造成骨发育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因此在国外常使用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以确保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母乳强化剂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母乳中喂给宝宝吃(千万不能直接冲水喝或加在奶粉里)。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当他们耐受纯母乳喂养之后,就可以添加母乳强化剂了。一般按标准配制的强化母乳可使其热卡密度至80~85 kcal/100 ml。在国外母乳强化剂有多种商品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引进中国。
早产儿怎样喂养才能长得快
一、母乳喂养最有益于宝宝健康,早产儿也不例外
分娩之后,不少早产妈妈没有办法给早产儿第一口奶,也没有办法和早产儿待在一起。但是这种情况下早产妈妈更需要及时进行开奶,早产儿住院期间,早产儿妈妈可自行将母乳挤下来,由家人带给专业医护人员喂给早产儿。与足月生产妈妈的母乳相比,早产儿妈妈的母乳成分不同,它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除了早产儿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早产儿妈妈的母乳还提供了一些保护性因子,帮助早产儿抵御疾病,减少感染。
早产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需求,胃肠消化吸收能力不成熟,比足月儿需要较多卡路里及特殊营养素,带早产儿出院后,如果妈妈母乳分泌不足,就要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早产儿。而配方奶的选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专用的“出院后早产儿配方奶粉”。其特点是营养丰富、热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出院后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时间是从早产儿出院后至少到矫正月龄3个月。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把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时间延长至矫正月龄12个月。等到早产儿矫正年龄满1周岁的时候,就可以转为吃普通足月儿配方奶粉了。
一直给早产儿母乳的妈妈也要注意:单纯的母乳喂养可能不能满足低体重早产儿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需要。因此,目前国际上推荐母乳喂养的早产儿需要添加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化剂,以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大多数新生儿专家也建议,在早产儿吃奶量达到每天100ml/kg时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
二、尽量多地让早产儿吸吮乳头
对出生体重在2000-2500克的、吮吸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尽早地让其吸吮母亲的乳头。如果早产儿吸吮力量不足,母乳量充足的早产儿妈妈尽量把母乳吸出来,用滴管或小匙喂给早产儿,选用的滴管应到专门的医疗器械部门去购买,小匙应选用边缘钝的瓷匙或不锈钢匙为好。不管是选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锈钢匙,都要将乳汁从早产儿的嘴边慢慢地喂入,切不可过于急躁而使乳汁吸入早产儿的气管中。等早产儿具备了吸吮能力,就要尽量多地吸吮母奶。妈妈喂奶时也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帮助早产儿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早产儿较容易地吃到乳汁。
三、人工喂养的早产儿需要注意奶粉冲调浓度和温度
早产儿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奶浓度过高对早产儿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营养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早产儿早期阶段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纠正月龄的满月,然后再逐渐按照3:1的浓度给早产儿喂奶,逐渐过渡到吃全奶。
另外,冲调温度也要适中。家长可以把冲调好的奶汁滴在手背上以不烫为标准。喂奶速度要慢,避免早产儿吃得太急而导致呛奶。另外按需给早产儿喂奶。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家长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早产儿一个休息时间:吃1分钟后,让早产儿停下来休息一下,等10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四、喂养时要注意姿势以防溢奶
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养时,最好使早产儿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早产儿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
五、另外要注意观察早产儿食用奶粉后的反应
如早产儿喝普通早产儿奶粉后常拉肚子,此时就需要换成免敏奶粉。免敏奶粉中去除了奶粉中容易引起胃肠过敏反应的物质,不含乳糖,为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宝宝及有慢性腹泻的宝宝所设计。美国儿科专家最近发现,奶粉中如果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
健康TIPS:
一部分早产儿喂养到位,“长势”良好,通常很快就可以追上同龄孩子,而一部分早产儿则始终处于同龄孩子发育标准最低限,多数早产儿在2岁左右可以赶上同龄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少部分达不到的,家长也不要在喂养方面急功近利,顺其自然。随着机体各器官发育成熟,早产儿与正常孩子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另外小编提醒各位早产儿家长:对于早产儿来说,可能不适宜和同龄的孩子比身高和体重,而要进行定期体格检查,监测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婴幼儿,在出生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约25厘米;1~3岁时,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左右。对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一般在1岁半到2岁之间会追上同龄的孩子。
早产儿的喂养五个技巧需谨记
1、早产儿喂养,注意喂奶时间
早产儿的喂奶时间要根据宝宝的体重来判断。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5千克以上,那么产后24小时即可为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1.5千克,产后36小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在1千克以下,那么产后48小时才可以给宝宝喂奶。
2、早产儿喂养,要少量多次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胃部容量很小,但是又需要让宝宝每日所需营养能够达到,妈妈们需要给早产儿少量多次喂奶才可以。
3、早产儿喂养,喂奶量的把握
早产儿由于身体虚弱,消化能力也较弱,最好能够通过母乳来喂养宝宝。第一次给宝宝喂奶的量不可过多,如果宝宝的体重在1.5千克,那么初次喂奶量约为4ml,之后每次增加2ml,每天最多增长至16ml,具体根据宝宝的体重情况进行酌情增减。白天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喂少量的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后,最好让婴儿侧卧,避免吐奶时引起窒息。
4、早产儿喂养,营养成分的补充
早产儿除了早期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外,还需要及时补充一些VE,在宝宝满月后可每天补充VA、VD,具体添加量需要通过宝宝的具体情况,遵医嘱来进行添加。
5、早产儿喂养,滴管喂养的方法
如果早产儿没有自行的吸吮能力,可用滴管喂养法。具体方法是:用滴管吸取母乳或牛奶后,沿小儿的舌根慢慢滴入,每次的量要少,速度一定要缓慢,以免令宝宝呛奶,并注意奶水的温度。
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是有别于足月儿的。早产儿不能按需喂养,要在医生规定的时间内喂奶,由于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满月后的早产儿,如能存活下来,基本上不会再有喂养的困难。但专家强调还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如果是妈妈的奶水不够或者没有,可以参照正常婴儿的方法喂牛奶。但早产儿应额外补充更多的维生素制剂和一些铁剂。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宝宝。
研究可较早给早产儿喂奶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虽然不健全,但仍可较早开始给他们喂奶,这不会增加早产儿患上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相反还有缩短婴儿需注射营养液的时间等好处。
有理论认为,早产儿由于肠道没有充分发育,喂奶常会引发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因此许多早产儿护理机构都先给孩子注射营养液,在较晚时候才开始喂奶,此后注射营养液和喂奶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为探明较早给早产儿喂奶是否有好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和爱尔兰几十家医院中的约400名早产儿进行了试验。这些婴儿都早产5个星期以上,其中约一半人在出生后第2天就开始喂奶,其余人在出生后第6天才开始喂奶。
跟踪观察显示,两组婴儿出现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而较早开始喂奶还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婴儿需要注射营养液的时间缩短,纯母乳喂养开始的时间相应提前,这有利于孩子发育。
在本次试验中,绝大多数早产儿开始喂奶时都是母乳喂养,也有少数婴儿是奶粉喂养。
参与研究的彼得·布罗克赫斯特教授说,总的来说,早点开始给早产儿喂奶更好一些。较早开始喂奶可让婴儿更早地完全依靠母乳,而不再需要特殊医疗器械的护理,这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
早产儿喂养方法
由于早产儿特殊的体质,在喂养方法上也相对的讲究一些。早产儿喂养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所以,在保温上要特别注意,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其次是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
早产儿喂养方法还要注意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
最后,就是早产儿的要及时补充母乳,早产儿在营养需求方面相对比较特殊,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
早产儿长的慢怎么办 怎么喂养
1.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喂养是指由于胎儿不足37周早产,易产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低血钙、智力低下的诸多病症,而对婴儿特殊照顾与喂养。这些宝宝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功能、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喂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家长应做到,科学喂养细心护理,让早产宝宝实现追赶成长并健康成长,医生的指导下喂养,适当添加营养素。
2.喂食量:
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3.喂食方式:
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4.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
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5.维持合宜室温:
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早产儿怎么护理 早产儿喂养
由于早产儿的吸吮能力较差,如果不注意喂养,早产儿会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导致其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早产儿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如果小儿能吸吮,可直接喂母乳;若吸吮能力差,可以将奶挤出,用奶瓶进行喂养。对于个别吸吮、吞咽能力极差的小儿,可用滴管将奶沿着小儿口角滴进嘴里,滴时应注意奶量及速度,以免发生呕吐或者吸入气管。
早产儿喂养
1.早产儿喂养 注意喂奶时间
早产儿的喂奶时间要根据宝宝的体重来判断。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5千克以上,那么产后24小时即可为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1.5千克,产后36小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在1千克以下,那么产后48小时才可以给宝宝喂奶。
2.早产儿喂养 要少量多次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胃部容量很小,但是又需要让宝宝每日所需营养能够达到,妈妈们需要给早产儿少量多次喂奶才可以。
3.早产儿喂养 喂奶量的把握
早产儿由于身体虚弱,消化能力也较弱,最好能够通过母乳来喂养宝宝。第一次给宝宝喂奶的量不可过多,如果宝宝的体重在1.5千克,那么初次喂奶量约为4ml,之后每次增加2ml,每天最多增长至16ml,具体根据宝宝的体重情况进行酌情增减。白天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喂少量的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后,最好让婴儿侧卧,避免吐奶时引起窒息。
4.早产儿喂养 营养成分的补充
早产儿除了早期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外,还需要及时补充一些VE,在宝宝满月后可每天补充VA、VD,具体添加量需要通过宝宝的具体情况,遵医嘱来进行添加。
5.早产儿喂养 滴管喂养的方法
如果早产儿没有自行的吸吮能力,可用滴管喂养法。具体方法是:用滴管吸取母乳或牛奶后,沿小儿的舌根慢慢滴入,每次的量要少,速度一定要缓慢,以免令宝宝呛奶,并注意奶水的温度。
早产宝宝科学喂养应该怎么做
早产儿喂奶时间
给早产宝宝开始喂奶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体重2公斤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体重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奶。奶量计算法可以参考下列公式:最初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公斤)/100。生后10天以上,每日喂养量(毫升)=1/5-1/4体重(公斤)。
早产儿喂养频率
早产儿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吸奶能力、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产儿,如一般情况好,可以直接吃母乳。开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钟,第一次喂2-3分钟,如无疲劳现象,可逐渐增加喂奶时间和次数。
母乳喂养
在给早产宝宝喂奶时一定要非常细致和耐心,抱起来喂奶,尽量避免呛奶和吐奶。
如果母乳喂养,妈妈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的话常会造成呛奶,因为宝宝来不及吞咽。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或将前面的奶先挤出一些,再让宝宝吃。由于母乳的前奶和后奶成分不同,前奶的蛋白质多些,后奶的脂肪多些,这都是早产宝宝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
早产儿如何护理
1.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
2.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每次接触早产儿前要用肥皂洗手。
3.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4.尽早补充铁和钙。
5.早产儿喂养需耐心细心,防呕吐。
6.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7.衣服要用棉布制作以宽松柔软为宜,易穿易脱、干燥清洁。婴儿包裹不宜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