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进补该吃什么
老人冬季进补该吃什么
一是植物性滋补品有:红参、别直参、杜仲、山药、西洋参、胡桃红、龙眼肉、银耳、当归、何首乌、构杞子、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等。其中胡桃仁、龙眼肉、银耳、既是补益食品,又是药物之品。
二是动物性滋补品:甲鱼、鹿茸、海参、阿胶、黄鳝等:
三是中成药补剂:鹿茸片、参鹿补膏、全鹿丸、肾丸、附核、八味丸,参茸补丸,人参鹿茸丸,龟龄集,二冬膏,洞天长春膏。十全大补膏,八珍丸,琼玉膏,西洋参口服液等;
四是冬季食补:主要是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常见的有粳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羊肉、狗肉、鸡肉、鲤鱼、鲢鱼、带鱼、虾子。
广告虽然适宜老年人冬季进补的品种很多,但补品的使用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症所在,辩症论治。有针对性的加以滋补;若本身已有病,进补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
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晒参,人参等作为进补品,忌用甘草及含糖较多的药物。而有血脂高、动脉硬化、冠心病、胆囊炎等疾病者,绝不可以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药物和食品。
冬季老人选择食补保健康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要以滋补为主。首选的方法当然是--食补了。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阳气不足的老人,可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
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牛肉适量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有益气止渴、强筋壮骨、滋养脾胃功效。
老人冬季进补遵循五点
可供老人冬令进补的补品很多,选购补品和进补时,应注意掌握五点:
1、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适当选择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
2、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并坚持在整个冬天都进行。
3、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比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晒参等作为进补品,但忌用甘草及含糖较多的药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则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药物和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和药物,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4、选用药酒进补不宜太久。可供老人选用的药酒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药酒、参茸药酒、人参药酒、虫草补酒等。一般每日1-2次,每次半两左右。但老人应注意,古代医家有“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的主张,加之考虑到市售药酒大都度数偏高,以及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影响,因此药酒并非饮的越久越好。
5、药物进补要注意防上火。冬季常用补药有:红参、鹿茸、鹿胎、杜仲、山药、胡桃仁、龙眼肉、银耳、当归、制首乌、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黑豆、黑芝麻等。其中胡桃仁、枸杞子、银耳、黑芝麻,既是补益食物,又是药用良品,药性平和不燥热。冬季进补尤应注意,未经医嘱不可擅自过服红参、鹿茸、鹿胎、紫河车(胎盘)等温热补品,以免因药物温燥太过而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臭口干、流鼻血、大便秘结,或令血压骤升导致中风。
冬季老人进补食补加药补一起来
随着冬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在冬季这个寒冷的季节来进补。因为中医认为:冬季是一个适宜进补的好季节,但有些人选择的方法往往不恰当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专家建议:冬季进补选食补。不仅可以食补还可以药补呢。
BAIDU_CLB_singleFillSlot(72283);
冬季进补有一定的原则,尤其是老年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乘此进补,药力易于蕴蓄而发挥效能,是虚弱病症调养的最好时机。冬季进补,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早睡晚起,到日光比较充足时再开始活动。偏于阳虚的老人,食补以羊肉、鸡肉、狗肉为主。偏于阴血不足的老人,食补应以鹅肉、鸭肉为主。除此之外,、藕、木耳等也都是阴虚老人冬季进补的有益食品。冬季老人药补,必须适合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最好能在中医指导下进行。否则,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引发不良后果。冬季常用的补药有人参和阿胶。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如果室温过低,手脚就很容易冻伤,而如果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又很容易感冒。老年人一定要随时注意保暖防病,衣服尽量宽暖,贴身最好要有一件皮毛背心,棉鞋要稍稍大一点,在鞋底可垫上一层厚些的毡垫,这样可预防冻疮,使四肢气血畅通。老年人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室内的温度要恒定、适当。
四类“虚人”冬季如何进补
身体虚弱的人,冬季尤其要注意进补,并不是每个人的进补策略都是一样的,而是要根据不同体质的人,来进行灵活的调整。体质虚弱的人,一般分为四类。那么,四类“虚人”冬季如何进补呢?下面我们分别对四类“虚人”进行详细的介绍。
1、阴虚者冬季进补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中成药;也可服用哈士蟆油以补肾精、润肺养阴;或食用海参,对虚弱劳损、精血亏耗等症有效。
2、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也可选用鹿茸血片或粉片,每次0.5克,隔水炖服。除服滋补药外,还可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补阳上品,在冬季里可经常食用。
3、血虚不足常有头昏眼花者,可选服有补益气血作用的阿胶浆、四物饮、参杞补膏、补气养血膏等中成药。同时可常食动物血、禽蛋、禽肉等进行食补。
4、气虚不足常体倦无力、动则气喘者,可选用有健脾益肺,静心安神作用的人参、红参、生晒参等。方法:将参切碎,红参在火上烘软后切片,每日3-4克,放入小瓷碗内,加入半碗水,少量糖,隔水蒸炖,每天服1-2次。也可适量饮些豆浆、牛奶;还可炖红枣、桂圆、蹄膀、精肉等服食。
专家还提醒人们,冬季进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服用人参进补时,忌食萝卜,以免影响人参的进补作用。
2、凡有感冒发热、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病症,都应暂停服用任何滋补品,待病愈后再进补。
3、进补时忌进食过于甘腻的食物,忌过食生冷食品,以免妨碍对补药、补品的吸收。
4、生命在于运动,人们不能光靠滋补品来维持身体的健康,还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方能最终获得健康。
可见,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四类“虚人”冬季如何进补,还要根据具体的体质来进行进补,当然,如果对自己的体质不够了解,最好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进补,切不可盲目的大补,以免危害健康。
老人冬季进补应吃什么最好
冬季是一个适宜进补的好季节,而且冬季也是一个适宜锻炼的好季节,只有科学的锻炼,才会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尤其是老年人……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此外,冬季的传统养生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叩齿、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对身体很有益处。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还可以在肚脐里放些盐,艾灸肚脐,那里是神阙穴,这个穴位对补益元气十分重要。
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
冬天老人要根据身体情况来进补
一、糖尿病人冬季进补
饮食原则:糖尿病人必须控制好每日能量的摄入,选用血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为宜。糖尿病人所选择主食食物的GI应多在55以下,适当选择GI在55~70之间的主食食物,避免选择GI在70以上的主食食物。GI在10~20左右的食物有:大麦粒、大豆、蚕豆、冻豆腐、豆腐干、花生、低脂奶粉、樱桃、李子、果糖、马铃薯粉条等;GI在30~50的食物有:藕粉、甘薯、牛奶、苹果、梨、葡萄、柑、绿豆挂面等。
二、肺功能不好冬季进补
饮食原则:慢性肺病患者应采用低糖(即低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尤其是葡萄糖等单糖类及蔗糖等双糖类食物)、高脂饮食。因为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肺部排出体外,不利于已并发肺心病患者肺部气体交换;而高脂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少,但热量高,可为患者提供所需热量。为避免高脂食物引起的副作用,在“高脂”同时,必须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多摄取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橄榄油、茶油等。平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滋润。要多补钙以增加呼吸道的扩张性,减缓哮喘程度。
三、骨质疏松病人冬季进补
骨质疏松病人应该在平常的时候多晒太阳,这样才能让身体得到很好的保养效果。但是由于冬季的时候阳光比较少好,所以一定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才行。骨质疏松的病人在冬季的时候保养身体一定要多吃含钙丰富和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保养效果。
适合老人冬季进补的食疗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250克,全当归10克,生姜10克。
做法:羊肉清洗干净后切小块,生姜也洗净,所有材料都放进炖盅里,再倒入2碗清水,用文火煮3个小时就可以了。这款汤对男女阳虚胃寒、夜尿频繁、四肢冰凉都有良效。
2.乌鸡栗子滋补汤
材料:乌鸡1只、板栗200克、红枣15颗、枸杞适量、姜1小块、盐适量。
做法:将乌鸡纵向从背部一切为二,入冷水中,水开后捞出。砂锅中入半锅热水,放入焯过的乌鸡,加入姜片,大火烧开转叙炖。温水浸泡一会儿红枣和枸杞。乌鸡炖半小时后加入板栗。炖半小时后加入红枣和枸杞,再炖半小时左右,最后加入盐即可。
3、十全大补汤
材料:鸡一只,红枣3颗,生姜3片,川芎、炙甘草各3克,桂枝6克,白术和白芍、茯苓、当归各10克,熟地12克,黄芪和党参各15克。
做法:将鸡宰杀清洗干净后切块,与其他药材一起放入锅里,倒入适量清水,文火钝刀肌肉烂熟即可食用。
老年人冬季养生之道
冬季严寒,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更加难以抵御。家中有老父老母,爷爷奶奶健在的,带些补品回家,已是必不可少。那如何在诸多补品中,选出适合、便宜、见效的呢?
中医学认为,冬季为“闭藏”之季。由于阳气潜伏,阴气盛极,万物生机闭藏,人体新陈代谢缓慢,生理功能处于抑制、降低状态,此时若用药物对人体进补的话,药物的补益作用往往有推波逐浪之势,可促进人体功能活动,增进脏腑活力。
那么冬季进补什么时候最为适宜?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这是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观点确定的。传统上认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当然,如果是体虚症状.明显的老人,其进补未必非要苦等到“冬至”才开始,只要能做到辨证选材、科学施补,入冬后及早进补同样可起到良好的改善虚弱症状之效。
可供老人冬令进补的补品很多,选购补品和进补时,应注意掌握三点:
一、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适当选择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
二、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并坚持在整个冬天都进行。
三、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比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晒参等作为进补品,但忌用甘草及含糖较多的药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则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药物和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和药物,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四、选用药酒进补不宜太久。可供老人选用的药酒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药酒、参茸药酒、人参药酒、虫草补酒等。一般每日1-2次,每次半两左右。但老人应注意,古代医家有“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的主张,加之考虑到市售药酒大都度数偏高,以及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影响,因此药酒并非饮的越久越好。
五、药物进补要注意防上火。冬季常用补药有:红参、鹿茸、鹿胎、杜仲、山药、胡桃仁、龙眼肉、银耳、当归、制首乌、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黑豆、黑芝麻等。其中胡桃仁、枸杞子、银耳、黑芝麻,既是补益食物,又是药用良品,药性平和不燥热。冬季进补尤应注意,未经医嘱不可擅自过服红参、鹿茸、鹿胎、紫河车(胎盘)等温热补品,以免因药物温燥太过而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臭口干、流鼻血、大便秘结,或令血压骤升导致中风。
老人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对于老年人至关重要,这里介绍几种关于养生的小知识。
不一定需要服人参
人参有补益作用,但老年人不一定要服人参。科学发现,人参中含有一种抗脂质分解的“缩多氨酸”。另外,人参中的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具有抗脂质分解的特性。长期服用人参,这些物质抑制体内脂肪和动脉内脂质分解代谢,使动脉壁脂质增加,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可见,因动脉硬化而引起的冠心病人、患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不宜服人参。
穿得厚不一定就暖和
因为皮肤是人体第二呼吸器官,要不断获取空气中的养分维持整个肌体水分和养分的平衡,如果穿得过厚不透气,会使皮肤不能自由地呼吸。因此,老年人冬季着衣以质轻又暖和为宜。同时,老人不宜一次性加衣,应随气温下降逐步加衣,让机体得到锻炼,提高抗寒能力。
洗漱水温有讲究
老年人冬季每日晨起和午睡后用冷水洗脸,可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等冷水刺激消失后,血管又会迅速充血扩张,这一张一弛,是一种良好的“血管体操”,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高对寒冷的适应性,预防伤风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同时,老人刷牙宜用温水,温水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
多晒太阳益身心
冬季阳光对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长期呆在室内,少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的老人,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发生骨质疏松。保健专家鼓励老年人多去户外晒晒太阳,有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精神抑郁症。
老人冬季进补遵循五点
可供老人冬令进补的补品很多,选购补品和进补时,应注意掌握五点:
1、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适当选择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
2、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并坚持在整个冬天都进行。
3、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比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晒参等作为进补品,但忌用甘草及含糖较多的药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则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药物和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和药物,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4、选用药酒进补不宜太久。可供老人选用的药酒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药酒、参茸药酒、人参药酒、虫草补酒等。一般每日1-2次,每次半两左右。但老人应注意,古代医家有“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的主张,加之考虑到市售药酒大都度数偏高,以及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影响,因此药酒并非饮的越久越好。
5、药物进补要注意防上火。冬季常用补药有:红参、鹿茸、鹿胎、杜仲、山药、胡桃仁、龙眼肉、银耳、当归、制首乌、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黑豆、黑芝麻等。其中胡桃仁、枸杞子、银耳、黑芝麻,既是补益食物,又是药用良品,药性平和不燥热。冬季进补尤应注意,未经医嘱不可擅自过服红参、鹿茸、鹿胎、紫河车(胎盘)等温热补品,以免因药物温燥太过而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臭口干、流鼻血、大便秘结,或令血压骤升导致中风。
老人冬季进补更健康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变化比较大了,温差也有很大的变化,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冬季,“寒”是此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中医认为:老人此时养生是最适宜的。
老人冬季进补 冬季进补 冬季保健 中医养生 冬季如何进补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这样虽可尽可能地保存体力,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
专家此时提醒,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进补要顺应自然,注意养阳。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冬季要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提高机体的耐寒力。狗肉、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参酒一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将牛肉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可益气止渴、滋养脾胃。
中医认为,“冬者,天地闭藏”,即是说冬季万物闭藏,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种动植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