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肌酸激酶高的症状

肌酸激酶高的症状

人体内多种组织和器官内含有肌酸激酶,其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的肌纤维内. 肌酸激酶升高本身就是一个由于有其他疾病而引起的一个症状,一般临床上使用的肌酸激酶检测反应的是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

肌酸激酶的同功酶在临床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心肌炎,心肌梗塞发生时,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目前认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电图更为可靠.心肌梗死时,肌酸激酶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内恢复正常.其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 CK-MB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因此,运动容易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其原因是因为运动时缺氧,代谢产物堆积,供能相对不足等原因引起肌细胞膜通透性升高,或肌细胞膜受到损伤,促使酶从细胞内释放增加,酶进入血液循环,其中尤以肌肉牵拉的机械性损伤或产生血肿等原因较为重要.不同的运动负荷,包括长距离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对机械性影响较大,可以导致血清肌酸激酶的活性升高,特别是大强度的马拉松跑后4小时后开始升高,8小时达高峰.跳跃,短跑等短时间激烈运动是冲击性运动,也引起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运动员在比赛后,肌酸激酶可上升至734 IU/L左右(正常值200IU/L以下),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数值相近,但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来自骨骼肌.为了避免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时应避免激烈的运动,以免临床误诊.

以下是CPK增加的原因,也是临床诊断的依据:

1.各种类型肌营养不良均可发生CPK活力升高,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酶的活力约可达正常的10--50倍.

2.肌肉创伤可使CPK活力升高.

3.剧烈运动,手术,肌肉注射也可引起此酶活性升高.

4.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机能低下等也可使CPK活力升高.

5.急性病毒性或风湿性心肌炎时CPK活性可达正常时的5倍.

6.急性心肌梗时,早期阳性检测率高,特异性强,酶活力上升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温馨提示:肌酸激酶只能算是一个辅助诊断,疾病的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和其他方面的检查,建议您在医生做出综合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婴幼儿检查心肌酶高

为了解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肌酸激酶(115±82)U/L、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结论]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

1、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2、国内常将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a一经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一MB)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3、肌酸激酶(CK)、谷草转胺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通常称为心肌酶谱,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心血管疾病常用检测项目51心肌酶谱检查对与心肌病变有关的几种酶同时检测,通常称为心肌酶谱.511心肌酶谱检查项目及参考值见表5.512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肌酸激酶(CK):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诊断指标,发病6~12小时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高峰,2~4天恢复正常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多少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要注意有无感染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可以导致这些症状。速效救心丸一般针对的是冠心病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症状。建议到医院先做个心电图看看,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还是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已明确病因,便于治疗。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怎么回事

1全身症状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患有乙肝大三阳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解析乙肝患者大三阳,本文导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因为在肝功能检查中是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的那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武警安徽省总,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C临界高血压D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E高血压21急性心肌酸磷酸激酶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乳酸脱氢酶D转肽酶E胆碱酯酶22易致洋地黄D项为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头晕疲倦失眠谵妄,还可见视觉障碍如黄视绿。

文本关键词转氨酶高症状,肝病患者转氨酶偏高的症状,转氨酶摘要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偏高有哪些症状?由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偏高症状包括浑身无力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多是由肝脏代谢解毒等功能较弱,从而影响消。

白蛋白4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0天门冬氨酸转移酶116Y谷氨酰基转移酶13甲胎蛋白138也就是在正月服用过一瓶阿德福韦酯,如果现在抗病毒有影响吗?等下周四去您的特需门谷丙转氨酶为1200,谷草为799胆红素也都偏高,到6月2号回老家住院治疗住院时,推荐阅读辅助降低转氨酶的食物转氨酶高有哪些危害呢转氨酶高需要注意饮食调养鸡蛋2枚。加水共煮至肉熟,吃肉吃蛋喝汤,有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黄芪山而对肝脏解毒能力较差的肝炎患者来说则会带来不良影响。因为肝脏要解毒,就加重了负。

肌酸激酶高忌吃什么?

在生活中,有很多患者表示自己对于肌酸激酶真的不是很了解,更别提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了,虽然在生活中肌酸激酶偏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患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不能在肝脏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后,及时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导致了患者疾病的恶化严重增加。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中。肌酸激酶正常参考值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而且很多的人会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的现象,进一步检查看看,结合医生具体治疗。饮食清淡,少吃辛辣。肌酸激酶是肝脏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其出现检查结果异常时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乙肝病情恶化所引起的,因而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专业肝病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查明病因最重要。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二、由于心肌里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长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

三、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

四、大量运动,如距离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运动都可导致肌酸激酶的偏高。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中,当心肌疾病如心肌病毒感染,骨骼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引起肌酸激酶偏高,而乙肝患者的肌酸激酶偏高则有可能是感染病毒,诱发了其他疾病导致。

了解了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对于出现这样的检查结果患者应该怎么办,建议患者当发现自己的肌酸激酶偏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接受科学检查,根据病因来分析自己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该如何进行治疗。

温馨提醒:在进行专业的乙肝治疗时,选择专业医院和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实现乙肝患者疾病康复,同时科学用药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也极为重要。建议患者切勿自私乱用药,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对自身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院,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鹿血酒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心血管疾病

鹿血中含有与心脏能密切相关的磷酸肌酸激酶,3-羟丁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辅酶,含量是人正常生理值的7-10倍,通过对鹿血要用的本草考证及其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发现鹿血及其相关制品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故鹿血酒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中。肌酸激酶正常参考值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而且很多的人会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的现象,我们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下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心肌里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长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

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

大量运动,如距离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运动都可导致肌酸激酶的偏高

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磷酸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1、 生化特性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系统命名为三磷酸腺苷:肌酸磷酸转移酶。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

2、 组织分布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此外还存在于一些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肠道、子宫内。而在肝、红细胞中含量极微或者没有。

3、生理变异

年龄、性别和种族对CK含量都有一定影响。CK含量和肌肉运动密切相关,其量和人体肌肉总量有关。14岁以下儿童的CK-MB无论是绝对活性或相对活性,均高于成人,在诊断儿童急性心肌炎时应考虑到这一生理差异。

磷酸肌酸激酶是什么

1、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2、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肌酸磷酸肌酶是一种酶,并证实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而胃肠道、子宫、肾和膀胱只有微量的浓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说明组织中有细胞坏死,这些酶有两个组成部分,肌肉部分和脑部分。血浆中证实有3种同功酶,BB-CPK、MM-CPK和MB-CPK。MB-CPK主要存在心肌组织中,可用免疫学或电泳测定的方法测得结果。

3、建议酸磷酸激酶(CPK)过高,说明的心血管不好,需要注意身体了

血脂康胶囊的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2、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本品。

3、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

4、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相关推荐

肌营养不良的各项检查

(一) 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亦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动性肌病中,尤其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病人中,可显著升高达1000至数千单位。 2、血清肌红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

心肌酶正常值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需要注意的是

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去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

禽流感怎么确诊 血生化检查

禽流感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时,多出现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小孩心肌酶标准值多少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很多医院的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婴幼儿明显高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所以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并不一定就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又较多,建议您可以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童心血管科就诊。

最近流感病毒2018症状吃什么药 2018流感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

血清肌酸激酶的医学意义

CK测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h开始升高,12~48h达到峰值,2~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程度较AST、LDH大,且出现早,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且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梗死时CK活性亦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肌肉创伤等CK亦明显升高。 (3)脑血管意外、脑膜炎、全身性惊厥、休克、破伤风等CK活性亦升高。 (4)甲状腺功能低下,某些感染性疾病,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由于心肌细胞的损伤 可以导致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升高,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是可以测出的,测出的酶就是心肌酶,心肌酶检查主要是看有无心肌缺血。 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主要包括五项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

心肌梗塞导致出冷汗的检查方法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其常伴有的症状为心律失常、休克、出冷汗等症状。当出冷汗是由心肌梗塞引起时,我们需要去医院进行以下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 3、血清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谷草转氨酶(AST或G

儿童心肌酶谱五项标准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儿童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 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