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白细胞减少
如何治疗白细胞减少
一、西医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物
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
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二、针灸治疗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着不错的疗效。针灸疗法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原则指导下治疗该证,选取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
中医怎么用药治疗白细胞减少
癌症病人接受放疗、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致使患者不能坚持而影响治疗,临床上对此颇感棘手。西医用维生素B4、鲨肝醇、利血生及激素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在停药以后,白细胞往往会重新跌落。临床实践证明,在放化疗期间配合应用一些扶正固本中药,并合理应用抗癌中药,不仅能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而且能使白细胞减少症得到有效治疗。
中医对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的报道始见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有人用鸡血藤制剂治疗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之后,七八十年代大致从脾肾两虚的角度进行论治,各家则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侧重又有所不同。特别是80年代初期,根据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入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理论,在补益脾肾或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选用少量的活血药物,从而提高了疗效。
近年的报道强调,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最好配合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研究证实,对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有: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阿胶、龟板胶、穿山甲、丹参、鸡血藤、鸡矢藤、生熟地、冬虫夏草、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鹿角胶、花生衣、鼹鼠粉、红枣……等等,总计不下50余种。选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才能提高疗效。
一、辨证用药
1.气虚型 血液中白细胞下降,伴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心慌肢软、纳呆泛恶、口渴不欲饮、便溏、时有面浮肢肿、自汗、脉细小、舌胖或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治则:益气和胃,温补脾肾。方用益气煎: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生地、熟地、补骨脂、木香、鹿角胶、龙眼肉、枸杞子、陈皮各9g,黄芪12g。
2.气虚血弱型 血液中白细胞下降,伴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灰滞、纳谷不香、小便频长、大便不实、舌淡不华、苔薄、脉细软。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当归补血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当归、人参、白术各10g,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6g,黄芪15g。
3.阴虚内热型 血液中白细胞下降,伴头晕失眠、心烦口渴喜冷饮、时有牙龈出血、鼻衄、尿赤、便结、燥热盗汗、纳少、脉细小、舌红绛、苔薄或光剥。治宜养阴生津,清热安神。方用育阴煎:生地、白芍、天冬、麦冬、玄参、当归、丹皮、枸杞子、沙参、地骨皮、党参各9g,天花粉、旱莲草各15g,五味子5g。
4.肝肾亏损型 血液中白细胞下降,伴头晕耳鸣、腰脊酸楚、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涩。治则: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宜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0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当归10g,黄芪15g,甘草6g。
5.脾肾阳虚型 血液中白细胞下降,伴腰膝痛软、形寒肢冷、面白神疲、便溏纳少、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弱。治宜补肾健脾,益精养血。药如:附子5g,鹿角胶9g,巴戟天 9g,仙灵脾9g,补骨脂12g,肉桂3g,黄芪15g,当归12g,鸡血藤12g,桑葚子12g,茜草9g,甘草6g。
怎样通过食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为常见血液病。本病于任何年龄之两性均可罹患。常见的增加白细胞的食物有如下一些,患者不妨试试。
步骤/方法
蜂王浆:
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病人食用。
大枣:
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据报道,从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一般家庭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做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放疗的效果,预防由此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4
人参:
人参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尤为适宜。
5
花生米:
花生米有“长生果”的美誉,是家庭日常待客的果品之一,它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最新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花生能增加白细胞,尤其是对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疗效。
如何治疗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成人剂量300mg,一日三次口服,见效后减量为200mg一日二次维持 2~4周。副作用可有震颤、胃部不适、腹泻、瘙痒、水肿等,停药即可消失。肾脏病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对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有效。长期随访血 象稳定又无感染者一般不需服药。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人粒系生长因子GM-CSF和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进粒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由骨髓释放至外周血 液,并能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活性。G-CSF对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儿童效果较好,它能加速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恢复,亦 可用于预防强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发热。根据病情选用50μg/m2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100~300μg/d皮下或静脉内滴注。待白细胞回升后酌情 减量或停药。CSF的副作用有发热、寒战、骨关节痛等。
(三)抗感染治疗:病员一旦有发热即应做血、尿和其它有关的培养,并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证实病原体后再改用针对性的制剂。如未能证实病原体 则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必须给足疗程,并应注意防治二重感染,如霉菌、厌氧菌等。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者必须给予严格的消毒隔离保护,最宜于置入空气净化 的无菌室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以防交叉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者抗感染治疗常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其他治疗:输注浓集的粒细胞悬液曾试用于伴发严重感染者,但因受者体内迅速产生粒细胞抗体而难以奏效,现已少用。在骨髓衰竭为粒细胞缺乏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免疫介导所致的症状严重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预后:在抗生素问世前,死亡率高达90~95%,自应用抗生素后,已下降至20%,但仍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菌层流室护理和成份输注粒细胞使一些严重患者获救,2~3周后可逐渐恢复。再障型预后差,常因难以控制的感染致死。
化疗白细胞减少怎么办
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常会引起呕吐,脱发,厌食,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损伤,即使癌肿一时缓解,仍可复发和转移。因此建议患者结合中医中药一起治疗。可以加强抗癌作用,提高疗效。也可促进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患者可以多吃牛肉、黄鳝、萝卜等食物可以增加白细胞,增强抵抗力。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平时进食定时定量,合理营养为原则,多吃蔬果蔬菜.另外注意适时调理心理,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适当的运动对于康复也很重要.
白细胞减少症
介绍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μ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白细胞减少的缘由
白细胞具有重要防卫功能的,如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在身体某一部位有炎症,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会升高。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的,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以及实验研究把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感染⑴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⑵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⑶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⑷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白细胞减少会不会致癌呢
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有的病人长期白细胞偏低,但无特殊原因,亦不影响健康,对此不必过分紧张。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减少的危害有哪些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白细胞减少有哪些危害。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化疗药物,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方案。
白细胞减少适宜吃什么食物
人们一旦有白细胞减少症,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功能,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而且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症的饮食调节很关键。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食物好?
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食物好
1、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2、羊骨髓
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补阴补髓,对虚劳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疗食养的作用。现代还有用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的方法是:生羊胫骨(即羊四肢的长骨)1~2根,敲碎,加红枣10~20个,糯米适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为1疗程。
3、狗肉
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4、紫河车
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本草蒙筌》说它“疗诸虚百损。”《本草再新》认为紫河车“大补元气。”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传统医学中的“虚损”症范畴,常食紫河车,对提高白细胞数,颇有效益。可用新鲜紫河车1个,去膜洗净,慢火烘干,研末后装入空心胶囊,早晚饭前空腹吃3~5粒。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食物好?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调节白细胞减少症,而且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还要选择合适的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